作者:Deborah Brauser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pril 3, 2009 — 根據4月版Environmental Health期刊的前溯世代研究結果 年長婦女若有較高的血鉛濃 血鉛濃度升高與有冠心病的年長婦女死亡率較高有關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09-04-18T08:20:58+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作者:Deborah Brauser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pril 3, 2009 — 根據4月版Environmental Health期刊的前溯世代研究結果,年長婦女若有較高的血鉛濃 .....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18 10:57 編輯
作者:Deborah Brauser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pril 3, 2009 — 根據4月版Environmental Health期刊的前溯世代研究結果,年長婦女若有較高的血鉛濃度,死亡風險會增加,特彆是有冠心病(CHD)的人。
賓州匹茲堡大學流行病學係的Naila Khalil博士寫道,鉛是一種「多重標的毒素」,會影響心血管、腎髒、神經係統,甚至會造成這些係統發病而死亡。盡管在過去30年間,血鉛濃度下降,環境鉛曝露仍然是個公共衛生問題。
作者指齣,在職業基礎與環境基礎世代中,均發現鉛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作者寫道,在本研究中,我們的目標在確認血鉛與年長社區婦女各種原因死亡、血鉛特定死亡之間的關係。
Khalil博士及其團隊評估533名年紀在65至87歲的婦女(平均年紀72.5 ± 4.4歲;範圍68至89歲),從1986到1988年納入Stud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這個研究,追蹤超過12年。
以原子吸收分光光譜儀測量血鉛濃度,分類為小於8 μg/dL或者大於8 μg/dL(相當於0.384 μmol/L)。使用Cox比例涉險迴歸分析各種原因死亡與特定原因死亡的相對風險。
此外,每個研究對象於開始時完成有關教育、抽菸和/或飲酒、散步運動、糖尿病、高血壓以及目前使用雌激素狀況等的問捲。根據死亡證明、醫院齣院摘要確認死亡的共有41名病患 (33%)。
研究結果顯示,血鉛濃度大於8 μg/dL者,因CHD而死亡的風險,是血鉛濃度小於8 μg/dL者的將近3倍。
研究婦女之平均血鉛濃度是5.3 ± 2.3 μg/dL (範圍:1 – 21 μg/dL)。在95%以上完成12.0 ± 3年的追蹤之後,總共有123人(23%)死亡。這些婦女的血鉛濃度為5.56 ± 3 μg/dL (0.27 ± 0.14 μmol/L),比存活者的5.17 ± 2.0 μg/dL (0.25 ± 0.1 μmol/L; P = .09)高齣7%。
此外,相較於血鉛濃度小於8 μg/dL者,血鉛濃度高於8 μg/dL者,多變項校正各種原因死亡率風險增加59%(風險比[HR]為1.59;95%信心區間[CI]為1.02 – 2.49;P = .041),CHD死亡率風險高3倍(HR,3.08;95% CI,1.23 – 7.70;P = .016)。
與存活者相較,死亡的婦女較年長、比較可能抽菸、有高血壓。死亡婦女則較少有散步運動。血鉛濃度大於8 μg/dL者,飲酒量和抽菸比率也較高,且髖骨骨質密度較低瞭8%。
血鉛濃度和中風、癌癥或者非心血管死亡之間沒有關聯。
研究限製包括,研究對象隻有白人婦女,所以研究發現無法運用到非白人的女性或男性。其他限製包括,也和心血管疾病有關的汙染物,如鎘,並未被測量是否有同時齣現;未測量因為鉛濃度不同而不同的因素,導緻結果可能有誤;隻有33%的死亡案例具有死亡證明與齣院摘要,這可能對死因的分類結果造成錯誤。
研究作者結論錶示,我們的研究將[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al Examination Survey]第三次研究之結果延伸到社區年長女性。就我們所知,這是首次探究此關聯的研究。我們的結果指齣,現有有關鉛對年長者健康之不良影響的證據,比較屬於曆史性的環境鉛曝露。
多位研究作者宣告財務關係。這些宣告的完整列錶可見於原始文獻中。
Environ Health. 綫上發錶於2009年4月3日。
Elevated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or Older Women
By Deborah Brauser
Medscape Medical News
April 3, 2009 — Older women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blood lead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death, especiall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eported in the April issu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Lead is a multitargeted toxicant, affecting cardiovascular, renal, and nervous systems, and may contribute to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rough its adverse impacts on these systems," write Naila Khalil, Ph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and colleagues. "Despite declines in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 continues to be a public health concern."
The authors note that associations between lead and mortality have been observed previously in both occupational and community-based cohorts.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lead, and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in elderly, community residing women," write the authors.
Dr. Khalil and her team evaluated a cohort of 533 women aged 65 to 87 years (mean age, 72.5 ± 4.4 years; range, 68 – 89 years) who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at research centers in Baltimore, Maryland, and Monongahela Valley, Pennsylvania, from 1986 to 1988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12 years.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categorized as either less than 8 μg/dL or 8 μg/dL or higher (0.384 μmol/L for both). Relative risk for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each participant completed a baseline questionnaire about education, smoking and/or alcohol use, walking for disease,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current estrogen use. Deaths were confirmed by death certificates, and hospital discharge summaries were obtained for 41 patients who died (33%).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ose with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8 μg/dL had an increased risk for mortality and were 3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from CHD compared with participants who had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8 μg/dL.
The mean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of the women studied was 5.3 ± 2.3 μg/dL (range, 1 – 21 μg/dL). After 12.0 ± 3 years of greater than 95% complete follow-up, a total of 123 participants (23%) died. These women had a 7% higher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at 5.56 ± 3 μg/dL (0.27 ± 0.14 μmol/L) than survivors at 5.17 ± 2.0 μg/dL (0.25 ± 0.1 μmol/L; P = .09).
In addition, those with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of 8 μg/dL or higher had a 59% increased risk for multivariate adjusted all-cause mortality (hazard ratio [HR], 1.5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2 – 2.49; P = .041) and a 3-fold higher risk for CHD mortality (HR, 3.08; 95% CI, 1.23 – 7.70; P = .016) compared with women with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8 μg/dL.
Compared with the survivors, women who died were older, more likely to smoke, and had hypertension. A lower proportion of women who died had reported walking for exercise.
Participants with lead concentration of 8 μg/dL or higher had higher alcohol intake, were likely to smoke, and had 8% lower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
There wa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lead level and stroke, cancer, or noncardiovascular death.
Study limitations include participation being limited to white women, so the findings may not apply to nonwhite women or men. Other limitations include that the presence of co-contaminants such as cadmium, which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not determined; factors that differ by lead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measured, leading to a possible confounding of the results; and that a reliance on death certificates and discharge summaries available for only 33% of the participants may have resulted in some misclassification of cause of death.
"Our study extends the findings of higher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s from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al Examination Survey] III surveys to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women," conclude the study author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look at [this association]. Our results add to the existing evidence of adverse affects of lead on health as seen in an older cohort who experienced greater historic environment lead exposure."
Several of the study authors have disclosed financial relationships. A complete list of these disclosures is available in the original article.
Environ Health. Published online April 3 2009.
|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行為介入可改善過重、肥胖婦女的尿失禁
作者:Laurie Barclay, MD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January 28, 2009 — 根據1月29日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中的一篇隨機控製試驗結果,過重與肥胖婦女在6個月的減重行為介入後,尿失禁有所改善。
加.......
術前放射綫治療降低直腸癌復發
本帖最後由 p11111 於 2009-4-2 03:30 編輯 作者:Roxanne Nelson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March 13, 2009 — 根據3月7日Lancet期刊中發錶的兩篇研究結果,短期的術前放射綫對於可手術的直腸癌病患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
其中一篇研究結果顯示,術前放射綫治療的局部控製與無病存活結果,比選擇性術後化學放射綫治療較佳。第二篇研究中,研究者報告指齣,不論在哪個平麵要進行手術,術前短期放射綫治療可以降低局部復發比率.......
衛署重點稽查餐飲業炸油
更新日期:2009/06/23 04:09 〔記者王昶閔、楊雅民、編譯鄭詩韻/綜閤報導〕消保官查獲知名連鎖速食店業者未天天換油,衛生署宣布將餐飲業炸油列為餐飲衛生稽查重點,並強調,隻要炸油齣現泡沫多且大、麵積超過油炸鍋一半,就應立即更換。
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若查獲業者使用劣質、變質的油脂,要求限期改善,再犯者將處六萬元至三十萬元不等罰鍰;如添加炸油內的抗氧化劑,不符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將處三萬元至十五萬元罰鍰。不過,去年全颱衛生單位僅稽查一韆三百八十六傢次的餐廳與攤販,有.......
被動物咬傷的傷口???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09-6-28 05:31 編輯 前兩天去同事的傢玩 他傢有養一條狗
想伸手去摸狗狗 結果不知道他是一條假麵狗
手指被咬瞭一個大洞 肉都跑齣來瞭
打瞭破傷風 醫生說不能馬上縫閤 要等兩天 現在是第二天晚上 好緊張喔 因為傷口很不舒服 也黑黑的
明天纔能掛號做縫閤
大傢有這種經驗嗎 說來聽聽吧.......
被朋友嫌一口黃牙~想去做牙齒美白貼片,有推薦的診所嗎?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8-16 00:26 編輯 真的很奇怪耶ˋˊ
我菸酒都沒有碰
可是我的牙齒還是很黃
被朋友嫌一口黃牙
真的是很討厭
我現在想要去做美白貼片
把我的牙齒弄好
請問有人有推薦的診所可以跟我說嗎
我是有上網查到.......刪除診所名稱...
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裁員焦慮癥産物…春睏族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2 09:07 編輯 裁員焦慮癥産物…春睏族 一上班就想睡覺?小心自己成為「春睏族」一員!最近天氣轉暖,愈來愈多人感到怎麼也睡不飽,甚至在辦公室昏昏欲睡。專傢錶示,許多上班族是因職業焦慮而産生疲倦感。 即使晚上睡眠充足,但白天仍然精神不振,便是「春睏族」的癥狀。一位從事金融業的網友在網路上訴苦,「最近公司有可能裁員,大傢都拚命工作,但我總是集中不瞭精神,有好幾次甚至上班時趴在桌上睡著瞭。」許多網友也紛紛錶達近來的疲倦感。杭州的上班族趙小姐說.......
補充維生素 晚餐照吃也能瘦?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6-15 22:34 編輯 (民視 06/15 19:01)
據估計,颱灣有高達9成的民眾,天天和肥胖對抗,不過卻有中醫師錶示,其實減肥不一定要餓肚子,甚至顛覆減肥不能吃晚餐的傳統概念,隻要早上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中午喝五行蔬果汁,就算晚餐大吃大喝,最快一個月,就能瘦10公斤。
身材縴瘦、還有讓人超羨慕的巴掌臉,不過大傢都猜不到,3個月前,她是這個模樣這麼吃,全是根據人的生理時鍾。
中醫師說,因為早上氣血剛好走到大腸經,多吃微量.......
補充鈣片與補肝膠囊
本帖最後由 b8303053 於 2009-7-22 15:56 編輯 我的錶姊他每天晚上都會吃鈣片與補肝的藥
今年他纔24歲,生活作習都很正常,但我的疑問是~那麼年輕就要吃鈣片跟補肝藥嗎?
每天吃,長年纍積下來對身體的肝腎好嗎?.......
補漏財找工作新偏方 美齒貼片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3-21 17:44 編輯 補漏財找工作新偏方 美齒貼片(醫集購報導2009/03/03)
免磨牙陶瓷美白貼片易保養安全快速 民眾趨之若鶩
景氣實在有夠糟,休學潮、裁員潮數字不斷攀升,年輕人擔心好不容易的麵試機會,卻因黃闆牙、牙齒亂,麵試官不愛而功虧一簣。中年人房貸車貸的壓力,若再因牙縫大而漏財,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牙醫診所齣現瞭不少為找工作順利、補救漏財危機的民眾。颱南市MEGA牙醫聯盟北園牙醫診所林誌明醫師錶示,民眾若想改善牙.......
補鈣?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3-29 06:54 編輯 看電視上在介紹中油生技的肽樂力
說是補鈣的
有用嗎?
(對生技産品存疑中....).......
補鐵吃葡萄乾不如紅肉、蔬菜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8-12 23:00 編輯 有些民眾認為,隻要多吃葡萄乾就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鐵質。不過,國泰醫院汐止分院營養師莊富如則指齣,大量食用葡萄乾並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葡萄乾所含鐵質不多,吃太多反而會攝取過多的熱量、鉀及醣份等,建議多攝取動物性來源的鐵質或食用深綠色蔬菜,反而會比較好。
莊富如錶示,吃100公剋的葡萄乾約等於多吃一碗尖尖白飯的醣份,以糖尿病人來說,若吃太多的葡萄乾將攝取過量的醣份,造成血糖不易控製;腎髒病或洗腎病人也不宜,因為這類患.......
裝假牙的人能洗牙?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27 23:45 編輯 我一直都沒洗過牙
但最近發現牙齒上有清不掉的硬塊
老媽說這是牙結石
但我有裝固定式假牙
而且也裝瞭快15年
會不會去洗牙就影響到固定式假牙壽命?
聽朋友說固定式假牙隻有10年的壽命
我是不是該找個時間去換假牙.......
裝塗藥性心血管支架 最好年年做追蹤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8-22 02:08 編輯 (自由 08/20 04:09) 記者孟慶慈/颱南報導
藥物塗抹的心血管支架,大幅減低傳統支架血管再狹窄機率,近年來接受度愈來愈高,但成大醫院近來發生一起罕見的藥物塗抹支架併發動脈血管瘤的個案,患者裝支架後,常覺得胸口不適,進一步檢查纔發現,併發動脈血管瘤。
成大醫院心髒內科醫師詹士鴻錶示,併發動脈血管瘤,可能導緻急性心肌梗塞及血管破裂,國外研究報告顯示,藥物塗抹支架併發動脈瘤的機率約0.4%至1.4%,非塗藥.......
復方止痛藥 鎮痛治療新選擇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6-15 22:36 編輯 (自由 06/15 04:09) 文/李政鴻
難得優閑的午後,電視正播著近來頗紅的廣告,廣告裏,健康的長者精神抖擻背著腳踏車輕鬆跑上樓梯,這一幕讓我想起門診裏的一個病人。
幾個月前,王老先生剛接受人工膝蓋置換手術,但絲毫沒有一絲喜悅,手術後的疼痛,讓這位年輕時的長跑健將,彆說是跑步瞭,連走路都苦不堪言。整天愁著一張臉,縮在傢裏唉聲嘆氣,王老太太差一點帶他去看精神科,擔心他得瞭憂鬱癥。詢問是否按時服用我開的止痛藥.......
西式早餐 腸道癌風險高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8-18 23:51 編輯 (颱灣新生報 08/18 00:07) 【記者蘇湘雲/綜閤外電報導】
學校附近都有像美╳美之類的早餐店,早上可以看到許多學生上學前買火腿蛋、培根蛋三明治等當早餐。火腿、培根、香腸、臘腸都是加工肉類,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orldCancerResearchFund)提醒父母,不要讓孩子攝取過多紅肉、加工肉類,像火腿三明治、培根三明治這類食物,孩子還是少碰為妙,避免終其一生受腸道癌癥的威脅。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
要罩杯升級 請這樣按
本帖最後由 yawen 於 2009-7-20 12:42 編輯 女性調理
中國時報
要罩杯升級 請這樣按
本報訊
乳房主要由乳腺、脂肪組織和韌帶組成,由於乳腺組織呈放射狀排列,中心為乳頭部正下方與第五助骨交界處的「乳根」穴,左右乳頭相連中點「膻中」穴,乳頭外開一寸的「天池」穴,乳頭直三寸,再外開二寸,肋骨凹陷間的「中府」穴以及小指甲外側邊的「少澤」穴,皆是通乳豐胸穴位,可針可灸,或自行按壓,每次3﹣5五分鍾,宜輕柔按摩,手法不宜過重。
另外,單側按摩,左.......
規律運動 戒菸成功機率高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5 09:13 編輯 (自由 03/01 04:09文/柯俊銘) 吸菸成癮會造成腦部特定區域對於與菸相關的訊息格外敏感,戒菸者在其影響下,易喚起對吸菸的渴望,進而故態復萌。一份不久前發錶在國外期刊「精神藥理學」綫上版的報告指齣,要抑製這樣的現象齣現,規律運動似乎是不錯的方法。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艾剋斯特(Exeter)大學的運動健康專傢Kate Janse Van Rensburg所主持,其以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10位年齡介於1.......
視力保健小叮嚀
(自由時報) 如何預防孩童近視?宜蘭縣鍾錶眼鏡商業公會提供幾項建議供民眾參考:
●使用電腦時,眼睛與螢幕至少相距60公分,每使用2小時就應休息15分鍾,每天使用電腦勿超過4小時,另可加裝隔濾鏡防止反射光。
●看電視距離應為電視畫麵長度的6至8倍.......
視差300度 沒矯正 暈眩經期亂 以為更年期來瞭
(自由 時報) 颱北市一名卅多歲女子最近齣現經期紊亂、偏頭痛、暈眩、惡心、食慾不振等疑似更年期癥狀,服用荷爾濛藥仍不見改善,眼科醫師張朝凱發現,原來是女子視力模糊與兩眼視差過大,一眼近視900度,另一眼600度,又沒矯正惹的禍。
據統計,年滿18歲的.......
角膜發炎治不好 竟是罕見巨大細胞病毒感染
本帖最後由 p11111 於 2009-4-2 03:31 編輯 (自由 03/26 04:09記者魏怡嘉/颱北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楊姓男子角膜一直發炎,過去經診斷為?疹性角膜內皮細胞發炎,但經治療後仍一直反覆發炎,甚至惡化到要換角膜。
眼科醫師為他進行角膜移植時,抽取眼睛的「房水」進行PCR (聚閤酵素鏈鎖反應)檢測,赫然發現男子除瞭?疹性角膜內皮細胞發炎之外,角膜同時還感染巨大細胞病毒,這樣的病例在國內相當少見。
颱北市立聯閤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宜倫錶示,大約70%.......
解完尿關不緊 攝護腺肥大彆羞於求助
中時健康 趙欣/颱北報導
據研究指齣,男性年過半百,有一半以上容易齣現攝護腺肥大的問題,癥狀以小便睏難為主,發現小便變慢或是流量變小,甚至解不齣來,另外還會有想頻頻上廁所解尿的念頭,就連半夜也不例外,就應該主動找醫師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道傢有雲:.......
訂書針刺青春痘 美眉險緻命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8-9 21:31 編輯 更新日期:2009/08/06 11:01
長痘痘,可韆萬彆自己拿針刺破!有年輕美眉,為瞭省錢,模仿醫學美容雷射治疤的原理,隨便拿辦公桌上尖尖的東西就往痘痘刺,結果不但發炎,還差點惡化成緻命的蜂窩性組織炎!
彆看陳小姐現在皮膚光滑又白皙,之前她因為剛踏入職場,失眠又熬夜,變成瞭豆花妹。要省錢的她,居然模仿美容儀器刺臉治痘疤的方法,土法煉鋼。
縫衣針、青春棒甚至是訂書針都曾被她拿來刺破痘痘,難怪之後紅腫又發.......
記者不懂裝內行誤導民眾...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10 01:14 編輯 有一篇報導是這樣的 請勿張貼網址避免廣告嫌疑
國人牙齒健康狀況有多糟?根據一項調查顯示,18歲以上成人牙周病罹患率高達99.6% 這句話就有很大問題...沒那麼高.牙周組織病變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病...一個是侷限在錶麵牙齦一個是破壞到深層骨頭牙周組織
牙齒與牙肉間的「牙周囊袋」大於4至5公釐者也有46% 「牙周囊袋」大於4至5公釐者纔算牙周病
標題下的太嚇人
應該改為46%有牙周病纔對.......
診斷血友病關節肌肉病變 超音波幫大忙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30 15:04 編輯 更新日期:2009/04/23 16:22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颱北23日電)關節肌肉疼痛時,X光檢查提供的訊息有限,磁振造影精密但過於昂貴,三軍總醫院今天提齣摺衷方案,使用肌肉骨骼超音波,兼顧機動性及正確診斷率。
日前1名19歲A型重度血友病患因為左肘關節腫脹疼痛而到三總檢查,但X光片無法確定關節腔是否齣血,當時也排不到磁振造影檢查,院方後來使用骨骼肌肉超音波,診斷是關節腔內大量齣血,於是密集給予凝血.......
詢問補充體力的健康食品
本帖最後由 b8303053 於 2009-10-1 09:45 編輯 這個不知道算不算藥物諮詢,如果不符闆規的話請闆主告之或D文
想要請問一下可以補充體力的健康食品(並非提振精神)
對象是50~60歲的婦女,中度勞力工作,也常常要站很久。
因體力常常透之所以很容易感冒,
想要詢問適閤的健康食品來補充體力,
稍微看瞭一下類似B群的補充品可以讓人精神很好消除疲勞感,
但體力真的有補充到嗎?還是隻是刺激交感神經而已?
因為怕被認定為廣告文,所以闆上的好心人士隻需跟我講哪一類的東.......
該如何瘦虎背和胸部阿...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9-13 22:57 編輯 我的體重從原本的70幾公斤
減到瞭現在的62公斤
其他地方都稍有瘦到
但.....我的背感覺還是一樣的壯,還有胸部還是那麼大@@
雖然其他人總是羨慕胸部大的人
但這卻造成我的睏擾
買衣服~總是會卡在胸部的地方
所以想請問一下
到底有啥方法可以瘦虎背和胸部阿???.......
該如何解決藏毛囊腫的問題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11 19:59 編輯 請問各位大大
拔完腿毛後
之後毛毛再長齣來時
就會埋在皮膚底下
肉眼看的見
而且會很癢
這時候就隻好用鑷子把皮膚挑開拔除毛毛
把皮膚弄得又癢又痛
而且紅通通的很醜
請問有辦法解決醬的問題嗎??
之前有聽人傢說可以在拔完毛後去角質
醬就可以改善藏毛囊腫的問題!!
但是拔完毛後是有傷口的吧!!
醬做不會刺激皮膚嗎??.......
認識H1N1(凡H1N1流感資訊,請在此集中發錶,勿再發錶新帖。)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10-2-20 15:48 編輯 LSC0019: 本帖請勿迴覆感想,僅接受相關資訊,違者收取經驗值1分併刪除。 Q1:豬流感是什麼東西?
A1:豬流感是一種豬隻之間定期發生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肇因於A型流感病毒。正常情況下人類不會感染豬流感,但是人類會傳染豬流感病毒。根據最新報導,現在豬流感已經透過人傳人的方式擴散。但是根據過去的經驗,這種傳播範圍極為有限,而且被傳染的人數極為少見。
Q2:美國有沒有人感染豬流感?
A2:今年第一例是在加州與.......
認識腕隧道癥候群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9 00:33 編輯 腕隧道癥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又稱腕道癥候群,俗稱滑鼠手,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好發於電腦(鍵盤、滑鼠)使用者、木匠、裝配員等需要做重覆性腕部活動的職業,對腕部肌肉造成的物理性傷害。女性發生此疾病的比例為男性的3~10倍,病患時常夜間時痛醒,但初期甩一甩就可以減輕癥狀,大多數的人會以為自己睡姿不良壓迫手腕,而延誤就醫。其他如懷孕後期的女性、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內分泌異常、多發性神經炎.......
認識藥師
本帖最後由 b8303053 於 2009-5-15 13:25 編輯 好像沒什麼機會認識藥師.......
認識關節炎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09-5-10 13:21 編輯 關節炎的種類
所謂的關節炎泛指身體上各關節的發炎疾病,分為急性及慢性發作;急性期發作的關節錶現紅腫熱痛的現象;慢性期錶現疼痛及關節僵硬。
一般常見的四種關節炎分彆解釋如下:
1.骨性關節炎(退化關節炎)─好發生於老年人;年輕時從事粗重工作或曾經有舊傷,均會提早産生,常常發生頸椎、腰椎、膝關節及髖關節;發生原因是關節內軟骨退化、脫水及磨損、關節運動不順暢,長久下來磨損到軟骨下的骨頭,刺激骨頭異常增生,長.......
調查發現 87%女性 總膽固醇過高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12 01:10 編輯 (自由 時報) 中華民國心髒基金會統計分析八百多位自願接受血脂檢測者檢測數據發現,8成7受檢女性總膽固醇高於標準200(mg/dl)。30歲以上的女性中,就有高達3成受檢者總膽固醇超過240(mg/dl),同時膽固醇異常比率隨著年齡的增加呈現直綫攀升的趨勢,國內女性因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遠比預期還高。
中華民國心髒基金會副執行長黃瑞仁錶示,這樣的數據結果令他相當意外。因為自願接受血脂檢測者有可能本身就是高血脂的.......
調查發現胃功能失調易引發焦慮癥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7-15 00:23 編輯 (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12日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今天公布的研究發現,近10%香港市民胃功能失調,其中約11%患經常焦慮癥,顯示這兩種疾病有密切關係。
中大醫學院及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於今年4至5月間訪問超過2000名15至65歲市民,結果發現,10%受訪者有胃功能失調,當中70%人進食後胃脹,40%人過早齣現飽滯感覺,20%人有胃酸逆流。
調查又發現,在胃功能失調患者中,近10%人同時齣現焦慮及抑鬱。
.......
調查發現:國內五成女性血太油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12 00:58 編輯 【中時健康 楊格非/颱北報導】 更新日期:2009/05/11 14:27
調查發現,都會區女性每兩人就有一個血脂偏高,三成的20歲到39歲的女性總膽固醇超過240mg/dl,提早麵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醫師警告,吃太多油炸食物,又缺乏運動,小心血太油,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緻死疾病悄悄上身。
中華民國心髒基金會公布國內三大都會區女性血脂調查,研究人員在颱北、颱中、高雄等三大都會區,篩檢瞭八百名女性,年齡從20歲至5.......
調查︰逾半上班族 眼疾影響工作精神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09-7-28 21:51 編輯 (自由 07/23 04:09) 記者王昶閔/颱北報導
根據一項上班族視力調查顯示,87%的上班族患有近視,其中27%屬高度近視族群,且上班族的眼睛健康指數平均不及格,卻隻有3分之1會進行眼部定期檢查。
奧比斯基金會委託民調業者進行的民調發現,87%的上班族患有近視,且其中近3成是屬於600度以上高度近視,是各種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重大眼疾的高危險群,且上班族用眼過度,忽略眼睛健康警訊,暴露在視力惡.......
調查:座位靠窗邊 46%OL兩臉皺紋差2.6倍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8 23:14 編輯 座位靠窗邊的人注意!調查發現,經過紫外綫長期照射,有高達46%的女性上班族〈OL〉齣現左右臉頰不一樣的老化情況,兩臉的肌膚粗糙度差異高達2倍,甚至皺紋差異還達到2.6倍。
平常喜歡曬太陽,習慣坐在窗戶旁邊的民眾當心!根據一份針對320位25歲到50歲的女性上班族所做的調查指齣,有高達46%的人兩邊臉頰竟然有不同程度的老化情況,一邊臉的肌膚就像少女,另一臉肌膚卻像老太婆。國泰醫院汐止分院皮膚科主任邱琬婷錶示,.......
調理有方 更年期樂逍遙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12 01:02 編輯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9/05/10 04:09 文/廖寶彩
更年期是人生必經之路,平均年齡約49歲前後。主要是因為雌激素減少,而齣現一組癥候群,如月經不規則、烘熱、麵赤、汗齣、煩躁、易怒、鬱鬱寡歡、頭暈目眩、耳鳴、心悸、失眠、健忘、腰痠背痛等。
◎中醫治療:依體質用藥,一般分為以下4種類型:
●腎陰虛:左歸丸、知柏地黃丸。
●腎陽虛:右歸丸加減。
●腎虛肝鬱:定經湯加.......
談退化性關節炎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9-15 23:40 編輯 「醫生,我最近膝蓋會酸痛,上下樓梯都很吃力,
走路也走不遠,而且關節裏還會聽到怪聲音,怎麼會這樣?」
「醫生,我的手關節看起來怎麼歪歪的,而且比較腫,也比以前僵硬,要不要緊? 」、
「醫生,我的關節隻要一變天就痛!」
當聽到有人這樣描述癥狀,除瞭一些常見的關節疾病外,十之八九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通常是老化的結果,主要病變的位置是兩個骨頭的關節接觸麵,也就是關節軟骨。
退化性.......
請不要買以下的零食給小朋友吃喔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5-7 21:55 編輯 【瀋能元、栗筱雯╱颱北報導】攝取過量反式脂肪易傷害心血管,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取不應超過二點二公剋,但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至少有十七種市售零食,都含過量反式脂肪,部分産品每百公剋含量甚至超齣世衛建議值的二點五五倍。衛生署官員錶示,反式脂肪確實不利健康,將宣導業者製程改用健康油品,或在外包裝上加強警語。
危害健康
颱灣健康醫院學會在今年六至八月間,到超市、大賣場,調查餅乾類零食包裝上的反式脂肪含量,結果.......
請分享解決便秘的方法!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24 20:59 編輯 便秘一直睏擾我很久瞭,
其實我還滿愛吃蔬果的,但是便秘的狀況依然嚴重,
我也試過每天大量的喝水,
效果依然不大,
大傢來分享各自覺的最有效的解決便秘的方式吧!
當然希望是天然沒有副作用的喔!
拒絕傷害身體的方法!
感謝大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