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6:44:22 PM
紀錄片《中國2》第七集,介紹瞭清代第四位皇帝,康熙皇帝。
康熙名為玄燁,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
玄燁本身聰明好學,熱愛學習新知識。在傳教士的影響下,他學過天文、地理、數學、測量、光學、醫學、音律等。
在傳教士的幫助下,玄燁撰寫瞭《禦製三角形推算法》、《積求勾股法》,還創造“根”、“元”、“次”等數學術語。
在所有皇帝裏,玄燁是數學最好的一位皇帝。
偶然登上的皇位
玄燁能成為皇帝,多少有些偶然。
玄燁兩歲的時候天花爆發,為瞭躲避天花,他被送到宮外生活。天花過後,他的父親和九個兄妹都因天花去世。
玄燁的母親是庶妃,論纔貌、實力,她比不過彆人。
但能夠從天花中活下來,玄燁成為大傢眼中的天命之子。
玄燁親政後並沒有實權,很少有人能夠完全信服他。
輔政大臣裏,鰲拜絲毫沒把玄燁放在眼裏。他獨自下命,誅殺同樣是輔政大臣的蘇剋薩哈,並且誅殺其全族。
玄燁對於鰲拜的肆意妄為,很是生氣。他強壓著自己心中的怒火,準備逐步實施自己的計劃。
祭孔過後,玄燁先用各種理由,把鰲拜的同夥調齣京城,再召鰲拜來京。乘著沒人,玄燁直接拿下他。
鰲拜的罪狀一共多達三十多條,但鰲拜對國傢有功,玄燁並沒有處死他。對於鰲拜的同夥,玄燁從輕處罰。
16歲的玄燁,手握大權。
南懷仁
明末時期,傳教士湯若望,從國外帶來西洋曆法,受到順治皇帝的重用。
順治皇帝去世後,有人上書反對西洋曆法,湯若望和同為傳教士的南懷仁被關押起來。
鰲拜打算藉題發揮,處死這些傳教士。在孝莊太後的乾預下,湯若望和南懷仁纔得以釋放。
齣獄不久,湯若望去世。南懷仁心有不甘,上書申辯。此時,舊曆法多次齣錯,沒法準確預測氣象,南懷仁的上書引起玄燁的重視。
玄燁讓南懷仁和欽天監的官員比試,測立春、雨水的時間,以及月球、火星、木星運行的度次。最後,南懷仁的答案更加準確。
比試結束後,玄燁為南懷仁平反,又重新開始使用西洋曆法,而欽天監交由南懷仁負責。見識過南懷仁的實力後,玄燁讓南懷仁成為自己的西洋老師。
十幾年的時間裏,玄燁嚮南懷仁學習天文、地理、數學等知識,南懷仁也很贊揚玄燁的學習能力。
南懷仁作為傳教士,漢語有限,很難翻譯數學的專業術語。學習數學的時候,有些專業詞匯不好翻譯,玄燁就建議用“根”、“元”、“次”來代替。
南懷仁聽到玄燁的翻譯後,激動地擁抱著他,說道:
“我讀書和教書幾十年,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像您這樣肯動腦筋的人!”
玄燁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他在紫禁城外的豐澤園,種植瞭一塊試驗田。用數年時間,培育齣瞭高産的“禦稻米”。
玄燁知道,知識是一種權力。他利用國內傳統知識,和所學到的西方文化,更好地治理國傢。
對知識的敬畏
玄燁熱愛且敬畏文化知識,在得知南懷仁的天文水平後,替他平反,並且認作自己的老師。對於國內的傳統文化知識,同樣如此。
在玄燁親政的第一年,他見到孔子的第67代孫子,孔毓圻。
孔毓圻比玄燁小三歲,剛繼承“衍聖公”的爵位,來京謝恩,兩人一見如故。
為瞭錶達對儒傢文化的敬畏,玄燁在最高學府國子監,進行祭孔儀式。
祭孔時,玄燁需要齋戒,齋戒完,還需祭酒,並且講解《易經》、《書經》。以此錶達自己的態度和價值信仰。
31歲,玄燁登臨泰山時,專程去瞭趟孔子的故鄉麯阜。祭孔時,將原本的“二跪九叩”禮,改為最高規格的“三跪九叩”禮。
他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態度和價值從來沒有變過。
總結
作為皇帝,能夠鑽研科學,敬畏文化,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最後順便一提,作為紀錄片《中國2》,還講解很多古時的人物傳記。精彩的故事,配上講解,還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