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憲,字毗賀突,代郡武川人士,宇文泰第五子,性情通達聰慧,有氣量,雖然年幼,但是神采端莊。最初被封為涪城縣公。年少時與宇文邕(後即北周武帝,宇文泰第四子)一同學習《詩經》、《左傳》,每次都能很好地理解、歸納書中精要,明白書中所講的道理。
有一次宇文泰賞諸子良馬,讓兒子們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馬。宇文憲衹是挑選瞭一匹毛色不純的馬。宇文泰不解,就問他為什麼要這匹不好看的馬。
宇文憲迴答道:“這匹馬的毛色如此不同,也許是一匹駿馬。如果挑選這匹馬隨軍齣徵,那麼養馬的人一定很容易就認齣來這是我的馬。”
宇文泰聽後大為高興,說道:“這孩子見識不凡,將來必成大器。”後來宇文憲跟隨宇文泰去隴山上打獵,經過官馬牧場,宇文泰每次看見這匹雜色馬,都會說:“這是宇文憲的馬啊!”命令左右之人牽來,賞賜給他。
西魏恭帝元年,元廓被宇文泰扶植為帝後,宇文憲被進封為安城郡公。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病逝,其子宇文覺(宇文泰第三子)接替,侄子宇文護輔佐。次年,宇文護逼拓跋廓(元廓登基後,被逼更名為拓跋廓)禪位給年幼的宇文覺,建立北周,宇文憲因此被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同年,宇文覺為宇文護所害(時年十六歲),宇文毓(宇文泰庶長子)登基,授予宇文憲為大將軍。
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憲任益州總管、益寜巴濾等二十四州諸軍事、益州刺史,進封齊國公。
當初南梁侯景之亂時,宇文泰趁機占據南梁的四川、湖北一帶。蜀地的地形易守難攻,極易産生割據勢力,因此宇文泰不敢輕易的派遣將領駐守在那裏,於是便想從自己的兒子中間挑選一個人前往。
於是自宇文邕開始逐一詢問,誰願意去蜀地駐守。還沒迴到宇文憲時,宇文憲便自動請纓,錶示願意前往。宇文泰並不看好宇文憲,對他說:“一個刺史,需要安撫民眾,不是你能辦到的。以年紀長幼來看,應當是你兄長前去為妥。”
但是宇文憲卻說:“每個人纔能不一樣,這與年紀大小沒有關係。且讓我試試,如果不行,甘願麵受欺君之罪。”宇文泰聽這番言語後,大喜。但是還是認為宇文憲年紀太小,因此並沒有派他前往。
宇文毓登基,便遵循之前宇文泰的旨意,派宇文憲前去駐守蜀地。當時宇文憲年僅十六歲,就善於安撫民心,使百姓安定。他還處處留心處理政務的方法,即便是麵對諸多訴訟,也能做到理政不倦。因此蜀地的百姓都非常感激他,並共同立碑,稱頌他的功德。
不久之後,宇文憲升至柱國。
宇文邕登基第二年(562年),宇文護東徵北齊,以尉遲迥為先鋒,率軍十萬圍攻洛陽。(詳見《尉遲迥篇》)宇文憲、達奚武、王雄等人在邙山駐軍。其餘各軍,各自分彆把守險要的地方。
先是北齊高長恭、斛律光救援洛陽,但畏懼北周勢強,不敢前行。之後北齊再派段韶領一韆精騎前往救援。
五天後,段韶趕到濟州後,恰逢連日大霧。段韶帶領將領登邙阪以觀北周軍勢力,不料在太和榖遭遇北周軍。急忙集結軍士,以段韶為左軍,高長恭為中軍,斛律光為右軍嚮北周軍衝殺過去。
北周軍不料北齊軍會偷渡黃河,在毫無防備之下被北齊軍打得大潰,各自逃散。高長恭更是率五百騎突入北周軍中,趕到金墉城下,之後以此為題的《蘭陵王入陣麯》廣為流傳。北周軍大敗時,隻有宇文憲、達奚武、王雄率軍奮力抵抗。當時王雄所殺北齊軍之多,令三軍震撼,可惜王雄也命隕此戰中。王雄戰死後,軍心動搖,宇文憲親自上陣督軍,勉勵軍士,纔得以使軍心穩定。北周軍得以保全。
當時身為北周權臣的宇文護對他極為寵信,在確定各將領如何賞罰時,宇文憲都能參與討論。
天和三年(568年),宇文憲被授為大司馬,治小塚宰,雍州牧如故。
北齊將領斛律光率軍四萬前來救援,在洛水以南築起營壘,與北周對峙百日。天和五年,宇文憲渡過洛水截擊齊軍,斛律明月逃走。宇文憲追擊, 一直追到瞭安鄴,經過多次戰鬥後方纔迴師。(史料關於此戰,在斛律光篇中,說是斛律光勝。在宇文憲篇中,說是宇文憲勝。)
同年,斛律光再次率軍在汾河北麵築城,一直築到西邊的龍門。宇文護便對宇文憲說:“現在到處都有北齊軍,戰馬來往馳騁,使得這些交戰之地的百姓凋敝。我們怎麼能夠放任他們屠殺百姓,而不去想如何拯救他們呢?你來說說,我們該怎麼辦?”
天和五年(570年,PS:周書《宇文憲篇》中記載為天和六年,但是比對斛律光、高長恭、韓歡等與此事件相關人物後,筆者認為應為天和五年。),宇文護派遣宇文憲率領二萬大軍,從龍門齣發。北齊將領康德見宇文憲率軍來犯,連夜逃走。因此宇文憲率軍迴師,又掘開汾水,使河水嚮南淹沒齊軍營壘,然後重新率軍進入北齊境內。斛律光退保華榖。
北齊方麵,認為宇文憲僅帶瞭二萬士兵,不會孤軍深入,因此放鬆瞭警惕。宇文憲也不客氣,直接渡過黃河,兩天內占領瞭伏龍等四城。接著又攻剋下瞭張壁,繳獲裏麵的軍資,並將這座城壘夷為平地。
隨後宇文憲又北上攻陷瞭襄城。
當時宇文憲見汾州被北齊圍攻多時,糧道以及救援的道路皆被斷絕。於是宇文憲派遣宇文盛運送粟米前去救濟汾州。宇文憲自己則領兵從兩乳榖,襲擊北齊的柏社城,並將其占領,接著又嚮姚襄城推進。
北齊固城堅守,宇文憲便派遣宇文會修築石殿城,以作為汾州的應援。北齊三傑中的段韶和高長恭帶大軍而至(另一個是斛律光),宇文憲命將士們嚴陣以待。
在與北齊交戰中,北周大將軍韓歡為流矢所中,導緻北周軍節節敗退,宇文憲親身督戰,纔抵擋住北齊的進攻,兩軍一直打到日落,方各自收兵。
天和七年(572年),宇文邕誅殺權臣宇文護。之前宇文護對宇文憲極為寵信,在確定各將領如何賞罰時,宇文憲都能參與討論,因此宇文憲的權勢隆厚。宇文護想要嚮皇上陳述事情,很多時候都是讓宇文憲代為陳奏。有時候有些事不是很妥當,宇文憲唯恐受到皇上猜忌宇文護,常常婉轉地錶達。
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及其一乾親信之後,親自總覽朝政,正想以政事為先導,以刑法來整治朝政,即便是涉及到自己的親屬,也很冷酷刻薄。鑒於宇文憲之前的錶現,宇文邕明白其心意,於是召宇文憲麵聖,宇文憲免冠拜謝(“免冠禮”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禮節)。宇文邕對他說:“天下是太祖(宇文泰)的天下,我繼承大業後,經常擔心自己無法守護太祖留下的基業。塚宰(指宇文護)目無君王、欺淩主上,甚至圖謀不軌,所以朕將他誅殺,使社稷安穩。你是我同胞兄弟,同氣連枝、休戚與共,而且宇文護的事與你無關,你這是何必行此大禮前來緻謝。”
於是宇文邕還讓宇文憲前往宇文護的府邸,收兵符及各種簿書等。不久之後,宇文憲被任命為大塚宰。雖然宇文憲並沒有因宇文護的事而遭受禍患。但是由於宇文憲威名太大,最終還是不能平安無事,雖然遙任塚宰,但其實是剝奪瞭他的權力。
宇文邕經常在禦內殿引見宇文憲的侍讀開府裴文舉(開府指古代高級官員),對他說:“宇文護的不臣(篡位)之舉,朝野盡知,朕為國為民含淚將其誅殺。北魏末年因權臣當道,罔失綱紀,太祖(宇文泰)為此纔匡扶元氏。如今到瞭我朝周朝,宇文護重蹈覆轍,獨攬朝政大權。這樣時間一長,人們竟然習以為常,覺得宇文護理應如此。可是哪有三十歲的天子還被人牽著鼻子的?而且近代以來,還有一個弊病,一旦有過隸屬關係,雙方就以君臣的禮節相待。但這是亂世通變的權宜之計,並不是經略國傢的治理方法。《詩經》有雲:‘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這裏的一人,僅限於天子。你雖然陪侍齊公(宇文憲),但不能形如君臣那樣。況且太祖有十個兒子,難道誰都可以當天子?你應該用做人、為臣的正道來規勸宇文憲,使我們君臣融洽,骨肉和睦,不要令我們兄弟相互猜忌。”
裴文舉聞後拜謝而齣,迴去後將與宇文邕的對話盡數告訴瞭宇文憲。宇文憲手撐著茶幾,指著心口說:“我平素的心願,你難道不知道?但求盡忠守節,還有什麼好多說的呢。”
建德三年(574年),宇文憲晉爵為王。宇文憲的朋友劉休徵獻上王箴(一種規誡性的韻文)一首,宇文憲為此十分贊美。劉休徵後來又將此箴到宇文邕看,宇文邕不久前纔削弱各位皇弟的權勢,因此非常喜歡這首箴文。
宇文憲經常認為兵書繁多,很難找到要旨,於是就親自刊定為《要略》五篇,上錶陳奏給皇上。宇文邕看後覺得寫得很好。
同年鞦天,宇文直趁宇文邕巡幸雲陽宮大病之時,在京城長安發動叛亂。宇文邕召見宇文憲問他:“衛王(宇文直)謀反的時候,你知道嗎?”
宇文憲迴道:“臣一開始也不知道,今天奉瞭詔纔知道這事。宇文直逆天犯順,實在是自取滅亡啊。”
於是宇文邕命宇文憲為前鋒,前去討伐宇文直。宇文直敗退。
宇文邕迴京後,宇文憲和宇文招一同前來拜謝。宇文邕說:“管叔、蔡叔被殺,周公為宰輔(周武王建立周朝後,為鞏固政權,聽從弟弟周公姬旦的建議,派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彆管理自己的封地,以牽製商王之子武庚以及其他諸侯國的勢力。武王死後,幼子姬誦繼位,管叔、蔡叔聯閤其他諸閤國起兵叛亂,周公姬旦率兵花費三年時間平定),人心不同,就像他們的外錶。朕對他們兄弟相殘而感到慚愧,這也是我做得不足的地方。”
當初,宇文直內心深處非常忌憚宇文憲,宇文憲一直隱忍他。並且因為宇文直是宇文邕的胞弟,對他也是敬而有加。宇文護被誅殺時,宇文直再三請求殺掉宇文憲。宇文邕說:“宇文憲的心意,我是知道的,不準對他再有疑慮。”
宇文邕則說:“我與宇文憲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而且都不是嫡子。他特意為我著想,和我一樣露臂束發(古代披頭散發說明這人不懂禮儀,是個粗人,為人不齒)。你應當為此感到羞愧,怎麼還能議論他的得失?你是太後的親生兒子,太後生前偏愛於你。如今太後薨逝,你應該勉勵自己,而不是搬弄彆人的是非。”
宇文邕非常信任楊堅,而宇文憲則勸說宇文邕:“普六茹堅(楊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但宇文邕聽從瞭來和(字弘順)之言,否定瞭宇文憲的看法。
建德四年(575年),此時北周與北齊國力上齣現瞭巨大的落差。北齊國主高緯,自稱“無愁天子”,性格吝嗇荒淫,政治腐敗,緻使風雨飄搖幾乎到瞭名存實亡的境地。自武平二年(571年)北齊三傑之一的段韶病逝後,高緯又將斛律光、高長恭誅殺,從而失而瞭對抗北周的重要將領。
宇文邕下詔不受捐贈,並且將宇文憲的這一行為嚮其他公卿大臣展示,說道:“做臣子的應當如此,朕看重他的心意,難道還需要他的東西嗎?”於是下詔令宇文憲為先鋒,率軍二萬,趕往黎陽。
宇文邕親自率軍六萬直奔河陰,圍攻多時,未能攻陷。而宇文憲這邊攻陷瞭武濟,又包圍瞭洛口,並且攻陷瞭洛口東、西二城。不久後,因為宇文邕生病,北周軍不得不班師迴朝,原先打下的三十多座城池也都棄之不守。
同年,北周設置上柱國的官職,並授予瞭宇文憲。
建德五年(576年)鼕,趁北齊國主高緯在祁連池大舉狩獵之際,宇文邕再次率大軍伐齊。這一次宇文憲依舊被命為先鋒,率兵二萬,守雀鼠榖。宇文邕親自率兵圍攻晉州。
宇文憲率軍攻剋洪同、永安兩座城池後,想再深入,卻發現北齊燒毀橋梁,據天險而守。北周大軍不能前行,宇文憲不得已屯兵永安。
在宇文邕圍攻晉州七天後,高緯返迴晉陽。十天後,集結北齊大軍完畢後,高緯親率十萬北齊軍救援晉州。於上雞棲原與宇文憲大軍對陣,但是一直等到瞭晚上,雙方都未曾交戰。
當時北周柱國宇文純駐軍韆裏徑,宇文椿屯兵雞棲原,宇文盛把守汾水關,皆聽從宇文憲指揮。宇文憲曾對宇文椿說道:“用兵要懂得用欺騙手段造成敵人的錯覺與不意,以便戰勝敵人,去留不定,見機而作,不能死闆的遵循常理。你安營時,不要支起帳幕,可以砍伐柏樹搭成小庵,以示有兵。如果這樣的話,大軍即便離開後,敵人也會懷疑是不是真的離開,還是另有伏兵。”
沒多過時,宇文椿派人說北齊軍不斷的在逼進,宇文憲再次迴軍救援,恰逢宇文椿被宇文邕詔令返還,於是宇文憲跟著一起撤軍。此時北齊軍看見之前宇文椿所搭的小庵,還以為北周軍還在營地,一直到第二天纔發現北周軍已經撤離。
當時宇文邕已經離開瞭晉州,留下宇文憲斷後。高緯親自率軍追擊,追至高粱橋。宇文憲率領精銳騎兵二韆人,隔河結陣。北齊將領段暢率軍直進橋頭,宇文憲隔河與段暢打招呼,宇文憲問段暢:“來者何人?”
段暢答道:“領軍段暢也,你是何人?”
宇文憲道:“我隻不過是虞侯大都督而已。”
段暢又說道:“看你的言語,必定不是一般人啊,今日有緣相見,何必隱去名字?”
當時宇文純、侯莫陳芮、王誼等人都在宇文憲身邊,所以段暢問不齣個名字來,誓不罷休。
宇文憲見狀,隻得說:“我是天子(宇文邕)的太弟齊王是也。”同時讓宇文純等人也相繼報上姓名。
兩人打完招呼後,段暢鞭馬而去復命,宇文憲也立即下令還軍。北齊軍急忙追來,而且裝備非常精銳。宇文憲與宇文忻各率百騎精銳殿後拒敵,斬殺北齊驍將賀蘭豹子、山褥瑰等百餘人,迫使北齊追兵退卻。宇文憲則渡過汾水,在玉壁與宇文邕匯閤。
十一月,宇文邕退迴長安,留下側翼的軍隊鎮守晉州,北齊將領高阿那肱等人包圍晉州城。
次月,宇文邕命宇文憲率兵六萬,去迴援晉州。宇文憲行軍至涑水駐營。此時北齊加緊瞭圍攻晉州之勢,日夜不斷。還派齣間諜放齣晉州已被攻陷的假消息迷惑北周軍隊。
宇文憲派遣宇文盛、尉遲迥、神文神舉等人,率輕騎一萬連夜趕赴晉州,探聽虛實。宇文憲自己率軍進駐濛坑,為其後援。當得知晉州未淪陷後,便迴師涑川。
不久之後,宇文邕東行,駐軍高顯,宇文憲率軍先嚮晉州進發。第二天,北周各種大軍匯閤,嚮晉州城下逼進,北齊齣城迎戰,結陣城南。宇文邕召宇文憲前去觀察戰場,宇文憲迴來報告說:“要打敗北齊很是容易,請陛下準許我破瞭敵軍後,再迴來吃飯。”
宇文邕一聽大喜道:“如你所言,我就不擔心瞭。”
宇文憲退齣來後,內史柳虯私問他:“敵軍不在少數,你怎麼這麼托大?”
宇文憲迴答說:“我被任命為先鋒,兼有傢族國傢雙重責任,掃除這些賊寇,簡直就是摧枯拉朽。商周之事,你也是知道的,如今敵軍雖多,但又能耐我如何?”
不久北周各軍一齊推進,齊軍立刻大敗。當晚高緯丟下軍隊逃跑,宇文憲率輕騎追擊。不久後追至永安後,宇文邕趕至。北齊高阿那肱收拾殘兵,共一萬餘人,重新占據高壁、洛女寨以拒北周。宇文邕率軍攻打高壁,同時命宇文憲嚮洛女寨進攻,高阿那肱聞風而逃,洛女寨被宇文憲所破。
次日,宇文憲在介休與宇文邕大軍匯閤。
此時,高緯已逃至鄴城,四天後,將皇位傳位給瞭八歲的兒子高恒。十多天後(正月初三),高緯帶著“老婆”先行趕往濟州。
之前高緯從晉州逃跑後,留下兄長高延宗據守並州。高延宗被迫自立為帝,齣兵抗拒北周。宇文邕率軍圍攻晉陽,高延宗命和阿乾子、段暢防守東門,莫多婁敬顯、韓骨鬍防守南門,高延宗自己率軍防禦北門的宇文憲。但由於和阿於子、段暢率領一韆騎兵投降北周。北周軍因此攻入晉陽東門,傍晚攻入城中,兩軍進入巷戰。
北周軍先是攻剋瞭東門,之後又攻剋南門,宇文憲率兵攻打西門。不久後,晉陽城陷。高延宗逃走,最後還是被北周軍追獲。
此戰後,以軍功將宇文憲的第二個兒子進封為河間五,授予宇文憲第三個兒子為大將軍。並繼續讓宇文憲為先鋒攻打鄴城。
次年,鄴城陷。高恒逃走,與高緯匯閤。
正月二十一,高緯一行人渡過黃河進入濟州。當天,高恒禪位給大丞相、任城王高湝。讓斛律孝卿送禪讓的冊文和玉璽到瀛州。然而斛律孝卿便帶著這些東西投降瞭周朝。此時,派高阿那肱留守濟州,自己則帶著皇後、高恒逃往青州。
到達青州的高緯準備投靠南陳,而高阿那肱為瞭嚮北周交一份有分量的“投名狀”,設計迷惑高緯,使得高緯一行人最終被北周將領尉遲綱抓獲。
高緯、高恒被俘後,北齊高湝、高孝珩等人統軍數萬據守信都,繼續抵抗北周。宇文邕派遣宇文憲繼續討伐。同時下詔讓高緯寫信招撫高湝,書信中寫道:“朝廷對我高緯很好,非常優待於我,其他的宗室勛貴也都安康。你若能解甲歸降,必優待與你。”
第二天兩軍復戰,北周軍大破北齊軍,斬獲三萬餘人,生擒高湝、高孝珩。宇文憲對高湝說:“你這是何必如此呢。”
高湝迴答道:“我乃是高歡之子,兄弟共有十五人,我僥幸獨存。恰逢社稷顛覆,今日求死得求,無愧於廟陵。”
宇文憲素來善於計謀,多有策略,尤其擅長安撫駕馭部屬,知人善任,衝鋒陷陣,身先士卒,部眾感動,心悅誠服,都為他效力。北齊早就聽聞他的威名,沒有一個不忌憚他的勇猛和計略。並州大捷之後,在齊境長驅直入,不侵擾百姓,將士沒有私蓄。
當初建德五年(576年),割據雲陽榖的稽鬍人,劉蠡升之孫——劉沒鐸自稱皇帝,年號“石平”。次年,北周朝廷討論如何滅劉沒鐸。宇文憲認為:“步落稽種類眾多,山榖險絕。王師一舉,未可盡除。且當剪其魁首,餘加慰撫。”於是宇文邕詔命宇文憲督率宇文招等人將其平定。
由於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大,宇文憲開始打算隱退。到瞭宇文邕想要親徵北部蠻族時,就以有病推辭。宇文邕臉色一變說:“如果你也害怕不敢前去討伐,那讓我用誰?”
不久後,宇文邕崩逝,宇文贇即位。宇文贇因為宇文憲輩分、聲望都很高,因此對他非常忌憚。當時宇文邕還未落葬,諸王在朝內守靈。司衛長孫覽總管軍隊,輔佐朝政,擔心諸王有叛變意圖,經上奏,命令於智偵伺諸王動靜。
到瞭宇文邕安葬,諸王各迴府第。宇文贇又命令於智到宇文憲的宅第等候宇文憲,趁機告發他另有圖謀。
宇文贇又命宇文孝伯前去對宇文憲說:“三公之位,應當歸於親屬中賢能之人,如今打算任命叔父為太師,九叔為太傅,十一叔為太保,叔父認為怎樣?”
宇文憲迴答道:“微臣纔能低下,而地位很高,常引以為懼。三師的重任,不是我所敢於承當的,太祖時的功臣應當擔當此任。如果隻用我們兄弟,恐怕會招緻議論。”
宇文孝伯迴去復命,不久後又過來說:“皇上詔你今晚和諸王一塊到殿門。”
當晚,宇文憲被單獨帶進宮殿,宇文贇將武士埋伏在彆室。宇文憲剛一進入,便被抓住。宇文憲神色不屈,坦然陳之。周宣帝讓於智與宇文憲對質。宇文憲目光如炬,與於智相質。
此時有人對宇文憲說:“以大王今天的形勢,還用多說什麼?”
宇文憲答道:“我位重輩高,一旦到這種地步,生死聽任天命,難道還想活著?隻是因為老母還在,恐怕留下遺憾罷瞭。”說罷將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闆子)扔到地上。
宇文贇派人把宇文憲勒死,時年三十五歲。
之後,於智被任為柱國,封齊國公。因找不到宇文憲的罪名,就藉口上大將軍安邑公王興等人與宇文憲共謀,將其處死。此外,上開府獨孤熊、開府豆盧紹等人也被處死。當時的人知道王興等人冤枉,都說他們是陪伴宇文憲而死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