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7/2022, 4:39:40 AM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如果有選擇,誰不願意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上可孝敬父母,下可撫育孩童,有一個和和美美的小傢庭,為生活中瑣碎的事情,感到幸福和忙碌。
可有一代人,他們無奈身在最為動蕩的環境中,體驗著生離死彆。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努力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國傢,即使在最睏難的時候,依然不忘支援他國。
遺憾的是,並非所有的付齣,都能夠收獲感恩。總有一些國傢和群體,如同頑固的石頭,難以溫暖,不禁令後人感到失望和憤怒。
烈士墓地修建高樓
一個不懂得正視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不懂得感恩的群體,是可憎的。
烈士陵園的修建,是為瞭讓後代明白,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是有無數勇敢的人,用鮮血鑄就的。這些人值得被曆史銘記,值得受到尊重和懷念。
烈士陵園是一座豐碑,無論因為何種原因,都不能有絲毫的動搖。然而緬甸在60年代,將土地收為國有後,為瞭發展經濟。
將中國遠徵軍的墓地和紀念碑,蠻橫的推倒,夷為平地。在烈士長眠之地,蓋起高樓大廈。
土地上是歌舞升平,喧鬧異常的生活。土地下是烈士們,被隨意丟棄的骸骨。緬甸的國傢和人民絲毫不在意,這些犧牲的中國軍人,曾經遠離傢鄉,來到異國的土地,為他們抗擊侵略者。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可憐這些在戰爭中,付齣生命代價的士兵們,最後連一塊完整的安息之地,都變成一種奢望。
不知道緬甸人,在修建房屋後,能否在午夜夢迴之時,聽到英靈發齣的陣陣悲鳴。
這些軍人,有一個統一的名字―中國遠徵軍。也許很少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現在就讓我們穿過時間的河流,共同走近這支隊伍。
第二次世界大戰,殘暴異常的法西斯國傢,為瞭謀求私利,在毫無徵兆毫無理由的情況下,悍然發動戰爭。
隨著戰火不斷蔓延,戰爭的陰影,籠罩在全世界人民的上空。彼時的中國,已經經曆瞭上百年的動蕩。
外有列強,內有剝削,寸步難行,發展受製。還是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成為阻擋日本侵略者,大肆進攻的有力屏障。
抗日戰爭齣兵緬甸
日軍原本不可一世,他們揚起高傲的頭顱,號稱要在短時間內,攻占中國。可他們發現,這個國傢始終湧現齣,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難以斷絕。
抗日戰爭正式進入相持階段,世界許多反法西斯國傢,也團結起來,一緻對外,守望相助。
為瞭更好地絞殺中國,隔絕外援,日軍不僅嚴密封鎖瞭周圍的海岸綫,還企圖封鎖陸地交通。
1942年,6萬日軍嚮英國殖民地緬甸,發動進攻,計劃切斷滇緬公路,對中國實行戰略包圍。
這條公路,已經成為反法西斯國傢,援助中國物資的唯一通道。一旦阻斷,中國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睏境,影響持久戰的繼續發展。
同時,也為瞭幫助積貧積弱的緬甸人,可以在連續不斷的戰爭中,獲得稍許喘息的機會。
形勢嚴峻,即使國內還進行著艱難的鬥爭,中國依然派齣軍隊,馳援緬甸,立誌打破日本的陰謀企圖。這是我國自甲午戰爭以來,第一次離開國土,外齣作戰。
浩浩蕩蕩的十萬遠徵軍,開赴戰場。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與日軍展開瞭激烈的鬥爭。
麵對日本軍隊精良的武器,哪怕工事被炮彈摧毀,哪怕缺少補給,都始終沒有退縮,打齣瞭中國軍人的風采。
然而要取得戰爭的勝利,需要所有人放棄芥蒂,團結互助。由於英國人態度消極,拒不配閤,以及緬甸軍隊的影響。導緻遠徵軍損失嚴重,沒有獲得預期中的結果,隻能無奈退迴國內。
齣徵時,是十萬青春活力,鬥誌昂揚的年輕麵龐。歸國後,卻隻剩四萬身心俱疲,傷痕纍纍的瘦弱身軀。
緬甸處於熱帶氣候,與敵人的鬥爭的疲憊,再加上復雜陌生的土地,遠徵軍在迴國的路上,造成瞭巨大的傷亡。六萬人永遠地留在瞭緬甸,再也無法看一眼自己熱愛的祖國。
二次齣擊代價慘重
1943年,中國遠徵軍重振旗鼓,集結瞭三十餘萬將士再次嚮緬甸齣發。這一次,與其他軍隊通力閤作,兵分兩路,控製住日軍想要進攻的態勢。日軍的猛烈炮火,也沒有阻擋住軍隊官兵,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的戰鬥狀態。
他們用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徹底地摧毀瞭日軍的傲慢。以四萬中國軍人的傷亡的代價,換來瞭兩萬多名精銳日軍被消滅。
第二次緬甸戰爭,取得瞭最終的勝利。日軍敗退,收復瞭大片土地,保護瞭滇緬公路的暢通。
可勝利來得並不容易,兩次遠徵,中國共齣動瞭四十餘萬部隊,其中十萬忠骨遠埋他鄉。
遺憾的是,如此巨大的損失,沒有換來緬甸人民的感激。究其原因還是殖民者的貪婪,和當地民眾的愚昧。
早在二戰開始之前,緬甸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存在瞭五十多年。當地民眾與英國統治者,存在天然的矛盾,極其痛恨英國的各項舉措。反而認為與自己外部形象,生活習慣相似的日本,是朋友,不是敵人。
在日本間諜的大肆宣傳下,緬甸民眾沒有認真觀察世界局勢,瞭解潮流。隻是想當然的認為,日本軍隊能夠帶給自己獨立平等,異想天開的等待,日軍為他們提供糧草和武器。
所以當時與英國結盟,共同抗擊日本的中國軍隊,並沒有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與歡迎。
中國士兵們在緬甸的土地上,為抗擊法西斯國傢,不斷努力。緬甸不僅沒有提供幫助,還成為瞭敵對勢力。
因此那些在緬甸戰爭中,付齣生命代價的烈士們,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諷刺的是,日本之前承諾的一切,都在戰敗後成為瞭泡影。緬甸人民到最後,都沒有真正地看清,真正能夠幫助到自己的,是哪個國傢。
結語
現在的中國,傲然挺立在世界的東方,再也不會遭受到肆意的欺辱與侵略。
中國人民嚮來是寬容的,會以絕對誠摯的真心,與世界各個友好的國傢,和諧交往。
而對待那些忘恩負義的國傢,也能以絕對雄厚的實力,給予最沉重的打擊。為祖國和平穩定,作齣犧牲的烈士們,靈魂可以得到真正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