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9:32:07 AM
“七一勛章”獲得者名單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有29人被授予“七一勛章”,可有3個人永遠無法來到現場。他們分彆是:“埋名田間”32年的特等功臣柴雲振、全國脫貧攻堅楷模黃文秀和衛國戍邊英雄陳紅軍。
在國傢嚮社會公布的名單中,這3個人的名字被框瞭起來,因為他們永遠離開瞭我們。這3個人都是我們的英雄,而柴雲振已經是第二次缺席類似這樣的錶彰儀式瞭。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老英雄一度深藏功與名長達32年,連妻子、孩子都不知道,直到一次意外他的身份纔暴露。
1984年9月下旬的一天,四川廣安市嶽池縣一個年輕小夥像往常一樣在農技站裏駕駛拖拉機外齣。一天工作結束後,年輕小夥駕駛拖拉機來到加油站加油,順手拿起瞭加油站裏一份《四川日報》來閱讀。
當看到第四版時,一則9月12日尋人啓事立即引起瞭他的注意。尋人啓事標題為《尋找戰鬥英雄柴雲振》,全文如下:
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柴雲振,原是我部三營八連七班班長,在朝鮮樸達峰阻擊戰鬥中身負重傷,斷瞭一根指頭,戰後與部隊失散。請本人或知情者看到本啓事後及時與原部隊聯係。湖北孝感市39155部隊政治部。
尋人啓事
關於這則尋人啓事還有一個版本:
柴雲振原係為部八連七班長。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朝鮮樸達峰阻擊中英勇殺敵,榮立特等功,並授予英雄稱號,因負重傷,迴國住院,與部隊失掉聯係。本人見此啓事或知其下落者,請速與湖北孝感市39155部隊政治部聯係。
小夥名叫柴兵榮。當時國內有很多抗美援朝老兵失聯,類似這樣的尋人啓事並不奇怪。為何這則啓事引起瞭柴兵榮的注意呢?因為柴兵榮認為這則尋人啓事就是在找他父親,裏麵所說的戰鬥經過跟父親當兵經曆太像瞭。
首先,從記事開始,柴兵榮就經常聽父親說當年參軍打仗的故事,而且父親還有一本退伍證,他還把它當寶貝一樣,從不輕易拿齣來。就是柴兵榮也隻看過幾次,每次剛要仔細看就被父親拿迴去。
其次,父親跟他說過當年參軍當過班長,還在朝鮮戰場跟敵人血戰。最為關鍵證據是父親右手食指有一大截不在瞭,每次他詢問父親原因,可他總是默不作聲。
柴兵榮和父親柴雲振
一到傢,柴兵榮悄悄把父親叫進房間,把報紙上的尋人啓事給他看,問:“爸爸,他們要找的人是不是你?上麵介紹跟你的經曆很像,我看他們就是在找你。”
已經58歲的柴雲振顯得很冷靜,他以事不關己的口吻說:“這都30多年瞭,誰還記得這些哦?人傢要找戰鬥英雄‘柴雲振’,我叫‘柴雲正’,名字都不一樣,不可能是我!”
但是,柴兵榮不願放棄,他從父親的神態中感覺父親有事瞞著他,他又問:“你有沒有參加樸達峰阻擊戰鬥?”柴雲振點瞭點頭,接下來柴兵榮又問瞭父親很多問題,他越來越相信自己的判斷,父親就是報紙上要找的人。
父子一番談話後,柴兵榮連續幾天睡不著覺,他認為有必要弄清楚父親的真正身份。事實上,柴雲振也難以入眠,遙想30多年前在朝鮮戰場浴血戰鬥的場景,難道自己就這樣一輩子隱瞞下去嗎?
在此後幾天時間裏,柴兵榮不斷勸說父親去部隊問問情況。柴雲振還是不為所動,最後柴兵榮使齣瞭大招,他對父親說:“爸爸,報紙上找的人即便不是你,可從現在情況來看,你多少瞭解一些。你是一名老黨員瞭,應該提供一些信息,這不是作為黨員的責任嗎?”
柴雲振
一提到黨員的責任,柴雲振便無可反駁瞭。在柴雲振心中,黨性是比個人生命還要重要。柴兵榮見狀就提齣陪著父親去部隊走一趟。但是,刊登尋人啓事的部隊在湖北孝感,距離兩人老傢很遠,往返路費要很多。
柴雲振傢庭情況並不好,全傢東湊西湊纔弄到二三十元,根本不夠路費。柴兵榮則直接把傢中一頭傢豬賣掉,父子倆登上瞭前往武漢的火車。那麼,柴雲振是尋人啓事要找的那位老英雄嗎?柴雲振又有著什麼傳奇經曆,讓中央時隔30多年後還要尋找他?
這一切都要從中國決定抗美援朝說起。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開始瞭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1月,隨著誌願軍進入漢城,敵人被迫退到三八綫以南。
同時,誌願軍前鋒已經推進到三七綫附近,而且沒有遭到敵人大範圍阻擊。彭德懷跟洪學智、鄧方等高級指揮員研究,敏銳地覺察到敵人這是故意快速南撤,企圖再次上演仁川登陸的作戰策略,於是決定撤迴三八綫以北地區休整。
金日成當時有不同意見,他提議誌願軍乘勝追擊。彭德懷拒絕瞭,他錶示誌願軍入朝作戰兩個多月瞭,遇到瞭很多睏難。現在馬上進入嚴寒季節,戰士們過鼕物資極度匱乏。彭德懷無法說服金日成,他決定將兩人會談結果報告毛主席。
彭德懷和金日成
1月11日,毛主席給彭德懷迴電:
人民軍一、二、三、五軍團均可置於漢江以南之第一綫,誌願軍撤至仁川及漢江以北休整兩個月至三個月,仁川及漢城之守備由誌願軍擔任。人民軍應將現在東北訓練的新兵加以補充,如金日成認為不必補充休整就可前進,亦可同意人民軍前進擊敵,並可由朝鮮政府自己直接指揮。誌願軍擔任仁川、漢城及三八綫以北之守備。
有瞭中央軍委、毛主席的意見,誌願軍司令部下令越過三八綫的誌願軍主力陸續北撤休整。敵人眼看詭計敗露後,決定趁著誌願軍北撤發動襲擊。大兵團作戰時,組織部隊撤退比較麻煩。誌願軍後撤過程中,李奇微如狡猾的狐狸一樣,嗅到瞭機會。
彭德懷最擔心的局麵還是齣現瞭,敵人多次利用誌願軍撤退間隙趁虛而入,使得誌願軍陷入被動。誌願軍第15軍軍長秦基偉就在日記中多次提到北撤的場景,比如1951年5月25日這天,秦基偉在日記中寫道:
“當我某一戰役結束部隊嚮休整位置集結轉移時敵則隨後跟進以戰車炮火嚮前延伸,其飛機在交通綫上活動偵察破壞使我休整部隊得不到安靜的休整環境。敵人的這種戰法加之高速度的運輸工具對付我們的徒步和少數車輪的作戰條件確真大大增加其睏難,尤其在戰役剛告一段落之後傷員轉運和部隊供給更發生睏難,在這種情況中如果我們不研究新的對策,仍憑過去的經驗而不注意新環境下的新問題,將勢必難以爭取朝戰中的完全主動權乃至造成損失。”
秦基偉
秦基偉率部北撤進展頗為順利,可他沒想到,沒多久一場惡戰等著15軍。5月27日,彭德懷緊急調集15軍、20軍、26軍等部隊,要求他們在臨津江至杆城一綫展開防禦阻擊,以策應包括27軍、60軍180師等部隊迴撤。
秦基偉接到的命令是:迅速將15軍部署在金化以南芝浦裏地區角屹峰、鳴城山、樸達峰一綫,在正麵約17公裏、縱深約19公裏的範圍內堅決阻滯敵人,以實現掩護東綫主力兵團的北撤行動。彭德懷要求秦基偉剋服一切睏難,堅持7到10天。
接到戰鬥命令後,秦基偉深知責任重大,可15軍情況並不樂觀。15軍下屬3個師中,44師已經被上級抽調支援其他部隊,剩下的29師和45師經過長時間連續作戰,傷亡也較大,不少步兵營減員過半。
眾所周知,當時敵機不斷空襲誌願軍後勤運輸綫,緻使前綫物資匱乏,加上15軍誌願軍戰士們並沒有得到充分休整。以這樣的狀態來阻擊敵人精銳,加上敵情不明、地形不熟,還要堅持7到10天,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為瞭戰役全局考慮,秦基偉下令15軍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不能撤退。具體作戰計劃是這樣的:
29師和45師立即開赴角屹峰、樸達峰構築一綫防禦陣地;在芝浦裏、廣德山地區構築二綫陣地;44師迴來後暫列為預備隊,在初裏洞、大德峰地區構築三綫陣地。秦基偉還發齣緊急動員令,要求各參戰部隊誓與陣地共存亡。
誌願軍發起衝鋒
5月30日拂曉,美軍第3師和第25師1個團、加拿大軍第25旅等部在飛機、坦剋的掩護下如潮水般湧來,嚮15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我軍打退瞭敵人一輪又一輪進攻,可自身傷亡極大。
樸達峰位於芝浦裏東南,與西麵的腳歇峰相對,金化至都坪公路從其間通過,是敵人北犯的必經要口。如果敵人突破這裏,後果不堪設想,當時在樸達峰阻擊敵人的是45師134團,這裏的激烈戰鬥從持續到6月3日。
在敵人的瘋狂進攻下,134團3營7連、9連營傷亡過大,結果兩個陣地失守。這意味著敵人已經逼近三營前沿陣地,形勢萬分緊急。營長武尚誌立即下達作戰命令,他把這項艱巨任務交給剛從師警衛連抽來的八連七班班長柴雲振。
武尚誌選擇柴雲振是經過充分考慮的,他17歲時被國軍抓瞭壯丁。當時正值解放戰爭期間,柴雲振不願參加內戰,他於1948年跟所在部隊起義加入解放軍。柴雲振參加解放軍後,被解放軍的官兵平等政策感動,下定決心要乾齣一番成績,後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45師警衛連。
柴雲振參加瞭渡江戰役,他一馬當先多次衝在最前麵,成為瞭渡江戰役作戰英雄,榮立瞭二等功。1949年底,柴雲振被批準加入。柴雲振領瞭作戰命令後,率領9名戰士齣發瞭,朝著七連失守的陣地進發。
柴雲振
七連陣地當時被美軍占領,夜幕中他們點起篝火,一邊抽煙,一邊吃著牛肉罐頭。忽然,陣地東西兩側同時響起瞭槍聲,柴雲振等人猶如天兵降臨,打瞭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很快全殲瞭敵人。
奪迴陣地後,柴雲振命令戰士們迅速打掃戰場,準備奪迴原先9連的陣地。柴雲振留下幾人守衛陣地,自己帶著3名戰士悄悄摸瞭上去。這次戰鬥比之前還要激烈,戰鬥瞭最後隻剩下柴雲振一人。
據柴雲振後來迴憶,最後站在他麵前隻有一名黑人美軍,可他身體負傷多處,子彈也打光瞭。柴雲振抄起一把刺刀就朝黑人進攻,兩人展開瞭貼身肉搏戰。黑人人高馬大,他將柴雲振壓在身下,隨手拿起一塊石頭猛砸其頭部。
柴雲振忍受巨大的疼痛,用手指戳進黑人眼睛,對方則猛然一張嘴咬住柴雲振右手食指,直接咬掉瞭一部分。柴雲振忍著劇痛推開黑人,順手撿起不遠處一把槍,朝他開瞭一槍,正中對方心髒。
幾乎同時,柴雲振因齣血太多昏迷過去。據戰後統計,柴雲振一人擊斃敵人100多人,成功奪迴瞭陣地,而他自己身上24處負傷,多數集中在頭部。芝浦裏阻擊戰以誌願軍勝利告終,15軍以1200多人傷亡代價,殲敵5700餘人,同時擊落擊傷飛機4架,擊毀坦剋13輛,完成瞭上級下達的作戰命令。
誌願軍發起衝鋒
柴雲振的戰功驚動瞭彭德懷等人,誌願軍總部給他記瞭特等功,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的稱號。可柴雲振歸國後卻“消失瞭”,連奬章和證書都無人認領,這是怎麼一迴事?原來柴雲振重傷昏迷後,戰友將他送到野戰醫院,很快送迴國內包頭的緩遠軍區醫院進一步搶救。
經過近一年的治療,柴雲振身體康復,這時朝鮮戰爭還沒有結束。柴雲振所在的部隊因參加瞭上甘嶺戰役,他的戰友很多都犧牲瞭,結果與原部隊無法聯係。柴雲振一想到自己身體情況,可能去瞭朝鮮也是給部隊“增加負擔”。
於是,1952年4月,22歲的柴雲振在醫院辦理瞭復員手續,領瞭三級乙等殘疾軍人證、80元補助費和以及1000斤大米的票據,迴到四川廣安市嶽池縣老傢。從此,柴雲振完全隱瞞自己在朝鮮戰場的英勇事跡,一直鄉間務農,時間長達32年,而他的“遺像”一直掛在老部隊的軍史館裏,老首長們都以為他早已犧牲瞭。
朝鮮戰爭結束後,15軍迴國後整編為解放軍空降兵第15軍,加上柴雲振所在的部隊多次整編,組織上多次尋訪無果。1980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來北京參加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活動,接見他。
談話間,金日成嚮打聽戰鬥英雄柴雲振的消息。原來,金日成對黃繼光、邱少雲、柴雲振等戰鬥英雄印象深刻。除瞭犧牲的兩位英雄外,柴雲振下落不明,而朝鮮授予他的“一級自由獨立勛章”也無人認領。
說來也巧,秦基偉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他也在見麵現場。秦基偉介紹瞭柴雲振一些情況,錶示暫時還不清楚具體情況,如果有準確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朝鮮方麵。一旁則立即拍闆:“
盡快派人去尋找柴雲振,隻要他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大海撈針,我也要把他撈齣來。
”
因柴雲振是原誌願軍15軍的戰士,於是組織上要求空降兵15軍軍史組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柴雲振的下落,這一找就是4年時間,最終齣現瞭本文開始那一幕。柴雲振大兒子柴兵榮看到瞭報紙上的尋人啓事。
當柴雲振和兒子按照報紙上的地址抵達湖北孝感市後,部隊經過調查,最終證實他就是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32年,多次個日日夜夜,這一幕幕讓所有人都淚流滿麵。15軍老首長嚮守誌哽咽著說:“柴雲振同誌,我們找你找得好辛苦啊!30多年瞭,我們幾乎找遍瞭全國每一個地方,今天終於找到你瞭!”
柴雲振接受授勛
柴雲振也落淚瞭,他說:“老首長啊,當年我那個班都犧牲瞭。我活在世上這麼多年,已經萬幸瞭,我對組織上沒有任何要求。”
原來,組織上之所以沒有找到柴雲振,是因為名字齣現瞭錯誤。當年誌願軍15軍45師警衛連文書董貴臣揭開瞭原因,柴雲振在警衛連時還叫“柴雲正”。當柴雲振由警衛連補入八連登記名字時,又按照董貴臣的山東口音在花名冊上記成瞭“柴雲振”。
當柴雲振身份確認後,全國各大報紙爭相報道,中央軍委補發瞭遲到32年“一級戰鬥英雄”勛章。秦基偉也非常激動,專門邀請柴雲振來北京傢中做客,嚮他敬酒。兩人迴憶往事,說到朝鮮戰場的點點滴滴時,都眼含熱淚。
1985年10月,柴雲振作為中央軍委組成的抗美援朝英雄代錶團的一員,受邀訪問朝鮮。訪朝期間,朝鮮政府舉行盛大授勛儀式,授予柴雲振“一級自由獨立勛章”,並親自將勛章給他戴在胸前。
柴雲振迴國後,過著平淡生活。每次齣現在公開場閤,總會受到大傢的稱贊,稱他是一個瞭不起的大英雄。每當聽到類似話語,柴雲振總是平靜地說:“
我不是英雄,我隻是一名普通人,真正的英雄沒有迴來。
”
柴雲振和老戰友閤影
柴雲振身份公開後,曾一度拒絕瞭金日成送給的30多萬元補助,隻接受瞭從朝鮮帶迴來的幾箱蘋果。柴雲振對子女說:“我那麼多戰友都犧牲瞭,我還活著已經很滿足瞭,我不能要這個錢,你們也不能要!”
在兒子柴兵榮看來,父親從不認為自己是一級戰鬥英雄,他說:“我的父親作為一個老共産黨員,啥都不圖,他很正直。”2018年12月26日上午10時01分,柴雲振在傢鄉逝世,享年93歲。
老英雄沒等到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齣國作戰70周年,但國傢沒有遺忘他,他在建黨100周年時獲得瞭“七一勛章”。孫女柴萍認為爺爺兩次缺席頒授儀式,或許就是一種安排,“爺爺可能注定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英雄’,總與名利擦肩而過。”
柴兵榮代錶父親去瞭北京接受瞭國傢對他父親的最高緻敬,齣發前,他在父親遺像前說:“爸,這次能替您去接受授勛,我很驕傲,也很自豪。請您放心,我一定把這份屬於您和戰友的榮譽帶迴傢!”
柴雲振遺像
謹以此文緻敬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柴雲振!老兵永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