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9:33:22 AM
1937年10月16日,忻口戰役中,第9軍軍長郝夢齡壯烈殉國,成為全麵抗戰爆發後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戰後,蔣介石追晉郝夢齡為陸軍上將,並親筆題寫祭文,遠在延安的毛主席也親筆寫道:
“(郝夢齡)給瞭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
那麼,這位郝夢齡將軍究竟有什麼故事,竟能受到國共兩位領袖的盛贊呢?
郝夢齡1898年生於河北槁城縣(今石傢莊槁城區),畢業於保定軍校,後來在馮玉祥的西北軍效力,但因蔣介石一直倡導“攘外必先安內”,讓郝夢齡非常反感,為瞭不再打內戰,郝夢齡幾次提齣辭職,但都沒有被批準。
到瞭1937年,郝夢齡再次提齣辭職,仍然沒有被批準,還被派到四川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
但是,就在郝夢齡去四川的路上,突然聽到瞭日軍發動七七事變的消息,郝夢齡義憤填膺,立刻北上,請纓抗日!
在路過武漢時,郝夢齡迴到傢中,準備跟傢人告彆,但是,看著可愛的妻子兒女,他始終難以開口,隻好決定留下一封信。
當晚,郝夢齡在書房中寫瞭撕,撕瞭寫,最終將寫完的信放在抽屜裏。
他的長女郝慧英趁父親齣去的時候,把那封信偷偷拿瞭齣來,隻見上麵寫著:
“倘餘犧牲後,望汝孝順老母,教養子女,對於兄弟姊妹,也要照顧,故餘犧牲也有光榮……”
第二天,郝夢齡對孩子們說:
“我愛你們,但是我更愛我們的國傢,現在敵人天天在殺我們的同胞,大傢都應該去殺敵人……”
然後,轉身北上,再也沒有迴頭。
當時山西的局勢,用“十萬火急”來形容也不為過,隨著大同等地的失守,閻锡山心急如焚,調集瞭20多萬軍隊,打響瞭忻口戰役。
進入忻口後,郝夢齡被任命為忻口中央防守總指揮,負責南懷化等陣地。戰前,郝夢齡召開誓師大會,麵對一張張年輕的麵孔,他聲嘶力竭地喊道:
“此次抗戰是民族戰爭,勝則國存,敗則國滅,隻許勝,不許敗!現在大敵當前,我決心與全體官兵共存亡!”
將士們揮舞著步槍和大刀,齊聲喊道:“誓與陣地共存亡!”
他們的當麵之敵,是日軍中的王牌勁旅,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師團長就是臭名昭著的闆垣徵四郎,以“中國通”自居,非常狂妄,叫囂著要在忻口全殲中國軍隊,全麵占領山西。
很快,日軍開始嚮南懷化等陣地發起衝鋒,飛機、坦剋、大炮輪番轟炸,郝夢齡率領部隊拼死抵抗,打退瞭日軍一次又一次的衝鋒。
短短數天內,南懷化陣地就在敵我手中易手13次,日軍始終沒有辦法完全占領,郝夢齡在日記中寫道:
“日寇火力迅猛,我部損失慘重,但陣地未曾丟失,壯哉也!”
1937年10月16日淩晨,郝夢齡趁著夜色,對日軍發起突襲,接連攻剋好幾個山頭,一直打到拂曉。郝夢齡深知白天作戰之艱辛,不如擴大戰果,減輕部隊的負擔,於是便命令部隊一鼓作氣,繼續嚮日軍陣地發起攻擊。
但是,危險很快就發生瞭,日軍的重機槍一通掃射,郝夢齡躲閃不及,不幸腰部中彈,壯烈殉國。與他同行的劉傢麟將軍上去搶救,也不幸中彈犧牲。
戰後,士兵們給郝夢齡清理遺體時,在他的口袋裏發現瞭一封信,上麵寫道:
“餘受命北上抗日,亦決不惜一死以殉國,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戰,誓當以沙場為歸宿……”
大傢看完後,無不痛哭。
郝夢齡殉國的消息傳來時,舉國悲痛,蔣介石、毛主席、馮玉祥、閻锡山等人都送上挽聯,極盡哀榮。
在郝夢齡的追悼會上,他的妻子拿齣郝夢齡臨行前寫的那封信,長女郝慧英哭著讀道:
“為爭取最後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於世界之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為軍人者為國傢戰亡,此可謂得其所矣……”
――要瞭解更多的國軍名將故事,可以看看曆史客棧的專欄,共100篇國軍名將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