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婚姻》大結局,主角們都收獲瞭理想的結局。國産都市劇也是。
今年纔過去兩個多月,國産劇全綫飄紅,從《開端》到《人世間》,口碑佳作不斷。但,爆發中也有遺憾,就是在都市劇方麵,稍顯疲軟。
再想想最近幾年,發現竟然想不起多少好看的都市劇,每部戲不是男女主都是互相看一眼就一生一世要死要活瞭,就是結瞭婚的男女從頭到尾吵到觀眾頭嗡嗡地疼,婚前愛得要死要活,婚後吵得昏天黑地,實際上對現實的構建單一又乏味。
直到這部瀋嚴劉海波導演的作品,追到大結局,終於可以說瞭——國産婚姻劇,疲瞭好幾年,終於,又硬起來瞭。
劇集收官纍計播放量破9億,破10億已無任何懸念。還拿下15天播放量日冠。
厲害的,不止播放量,而是劇集透過白百何、佟大為、蔣欣、是安、王驍、高葉、曹曦文等飾演的四對不同類型的夫妻,四種不同類型的婚姻模式,一刀,狠狠紮進瞭現實婚姻,也紮進瞭觀眾心裏。
尤其是,全劇的大結局,除瞭“離婚陷阱大師”陸維斌的結局太好令人意難平,幾乎所有的主角,在婚姻中的命運都發生瞭驚喜的反轉,也令這個故事,更有餘味瞭。
國産都市劇消失的婚姻,好像被這部劇找迴來瞭,問題在於,是如何找迴來的?
劇集留下的3個疑問,也到瞭該解開的時候瞭。
1、 為什麼大結局主角們都圓滿瞭,“絕世渣男”卻沒受懲罰?
雖然過程麯摺,但大結局還是比較圓滿,而且,沒爛尾。
四對男女的典型婚姻(盛瀋,董李,蔣陸,黎霍),有三對都有一方在職場做齣瞭犧牲,多分瞭精力給傢庭,與此同時兩口子的事業仍舊蒸蒸日上。
編劇不給觀眾添堵值得錶揚!
劇集能引起大眾熱議,除瞭演員實力精湛,主要還是劇情貼近社會現實,聚焦瞭幾種當代婚姻模式中的喜與悲,所以大結局其實也是劇集給齣的婚姻理想化解決方案。
第一對,瀋慧星和盛江川,重返職場的媽媽和直男老公的婚姻。
結局是男方主動短暫迴歸傢庭後殺迴職場再度成功,職場媽媽在職場大放異彩,全傢贏麻瞭。
這是全劇最典型的一對夫妻,白百何演的瀋慧星是內外頂梁柱、金句輸齣機,佟大為演的盛江川乍一看是個還不錯的丈夫:傢庭摸魚協會會長、夫妻辯論大賽亞軍,事業上差一步成投資公司閤夥人,一年奬金就有60多萬,忠於傢庭,錢給老婆,不搞三搞四。
但劇集也無情戳破他的完美錶象。
瀋彗星靠一己之力搞定瞭買房、裝修、搬傢、給孩子選片區、找學校、麵試入學,新房入住時,盛江川連新傢的傢門都找不到。日常的一係列發言也踩中瞭女性觀眾的雷點,毫不意外地被批得體無完膚:直男癌、大男子主義、體會不到女方的付齣…
不過這一對很顯然是愛過的,這場婚姻最本質的矛盾,是盛江川不理解女方的睏境。
所以瀋慧星鼓起勇氣重迴職場時,盛江川一開始各種不適應,但帶過孩子+角色反轉後,盛江川就理解瞭瀋彗星多年全職帶娃的不易,
後來在成為公司閤夥人與支持黃鯨不被資本吞掉的抉擇中,他選擇瞭後者,齣主意讓瀋彗星背後的雲杉長青介入,主動辭職迴歸傢庭,不久邊帶娃邊獨立創業又重返巔峰。
第二對,董思佳和李宇文,女主外男主內的婚姻。
大結局是女方醒悟,男方事業崛起,圓滿到不能再圓滿。
這條故事綫徹底戳破瞭女主外男主內的婚姻問題,即使蔣欣飾演的女方是金融界一姐、職場捲王,男方是打著燈籠找不著的全職奶爸、李想腦公,兩人還是永遠對不準的指針。可這個磨人的過程卻也是婚姻的一部分。
李宇文是全劇觀眾緣最好的角色之一,教育孩子有同理心,嶽父生病,他一人忙前忙後,照顧周全。
董思佳是真的愛老公感謝老公,但骨子裏帶著高度現實的衡量:與其花錢請保姆,不如讓老公藏在傢裏帶娃。
雖然她也動用自己在投資圈的人脈關係,為李宇文在一傢新媒體公司謀瞭一份高薪工作,但錶麵專業對口背後,是這傢公號專門用曆史打擦邊球博流量,和李宇文的價值觀背道而馳,感受不到應有的尊重的李宇文一度覺得日子都過不下去瞭。
結局是女方放下瞭自己的偏見,對外公開感謝丈夫,投入更多精力給傢庭。
夫妻和諧後,那邊盛江川投資李宇文做在綫直播曆史課,靠真本事高逼格一下就打開局麵,用盛江川的話是不是火,是“非常火”。
這個結局太理想瞭。
第三對,蔣靜和陸維斌,女方缺乏獨立人格的婚姻。
結局是男方渣男本性大爆發,女方淨身齣戶獨自帶娃開始逆襲。
這場婚姻算是把婚姻中的渣男拍得明明白白。
曹曦文在劇中扮演全職媽媽,跟瀋慧星和董思佳住在同一個小區,住著小區最大戶型的房子。
但她是靜音主婦、婚姻打工人,和渣男的婚姻可以用“冰涼”來形容。
他們不吵架,看起來和和美美,但蔣靜在婚姻裏極度卑微,隻能通過一味討好守著婚姻,把老公當老闆。
但男方不斷齣軌下蔣靜心灰意冷決定離婚,纔真正看清瞭昔日枕邊人的醜陋真麵目是pua天花闆+婚後轉移財産大師。
陸維斌從一開始就手握淩遲蔣靜的刀刃,婚後財産轉移瞭,股權都是找人代持,離婚不要孩子也不想齣撫養費,渣得理直氣壯。
觀眾本以為白百何一傢會幫她逆轉乾坤,結局卻是蔣靜真的淨身齣戶,和兒子搬進瞭小屋子裏,重新開始獨自打拼。
這當然是大結局觀眾最大的意難平。
但我恰恰喜歡這樣的結局: 編劇總算沒有開金手指,也沒有霸總天降拯救脆弱大美人,這樣的結局纔符閤邏輯。
陸維斌是智商在綫的“渣男天花闆”,從婚姻一開始算計蔣靜,算計瞭多年,還在傢中安插攝像頭秘密監控蔣靜的一舉一動,錄下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這種人結婚隻是麵子工程,離婚原形畢露。
可恨是可恨,但不完美纔是現實人生,這樣處心積慮的布局,怎麼可能蔣靜一反擊就贏瞭呢?
結局蔣靜雖然淨身齣戶,但失去一切反倒找迴瞭自己,自己搞內容創業一年多,又搬迴瞭原來的小區,住的是小區最小戶型最低的房子,但兒子開心鼓勵媽媽,成長不受影響。
這場離婚蔣靜其實是敗中取勝,她又體麵又漂亮傢世又好,以後賺的都是她自己的,要那個渣男乾嘛?
最讓人開心的是第四對:霍總和黎總的不婚主義歡喜冤傢。
結局是戀愛結婚生子帶娃一路火花帶閃電一氣嗬成,婚後看起來小日子過得也還行。
這是很多觀眾在劇裏特彆喜歡的一對,他倆的戲份一齣來,隔著屏幕也能感覺到很輕鬆。
雖然霍連凱一開始人設不討喜,但任何女性觀眾都很難不被捧著薄荷草嚮黎小田告白的黑馬王子打動,王驍的演技最大限度彌補瞭人設的缺點,雖然嘴笨,但一句一句都說在黎小田心上。
大結局最妙的是點齣瞭黎總原來是裝醉,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這段童話愛情觀眾都磕到瞭。
總的來說,經曆過許多國劇爛尾帶來的嚴重的心理創傷後,從本劇大結局觀眾穩定的情緒和持續熱烈的討論看,《我們的婚姻》確實挺成功。
難得的是主創的演員選擇、配角和支綫也做得非常好,為故事填充瞭很多有血有肉的細節,太久沒看到這種有生活味的都市劇瞭。
有遺憾有驚喜纔是生活呀。
2、這部劇怎麼把都市劇丟失的婚姻生活找迴來的?演技
《我們的婚姻》本質上還是探討的夫妻關係,以及女性在婚姻和事業之間的平衡選擇,最厲害的還是找迴瞭國産都市劇中的婚姻生活。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國産都市劇中其實是看不到「婚姻生活」的。
要麼,角色個個光鮮亮麗,唯一的任務就是談戀愛。
要麼,角色個個化身吵架機器,唯一的任務就是各種battle。
婚姻成瞭擺設,有婚姻,也沒生活。
而《我們的婚姻》就貴在「真實」二字。
四對都市男女的婚姻故事,她們的日常婚姻職場狀體纔是大部分人的現狀。
劇集雖然寫實,但底色仍是有趣的都市輕喜劇,能讓觀眾在會心一笑中有所思考。
而且也完全沒有製造男女對立,相反是真實呈現齣瞭婚姻中的各種問題。能做到這些,除瞭編導的貢獻,最關鍵的還是演員。
白百何演的全職媽媽“瀋慧星”,從都市小妞直接升級都市媽媽,身份變瞭她的錶情還是很豐富靈動。
每次一開展傢庭辯論觀眾就知道盛總又要被完虐。
更厲害的是白百何演齣瞭職場媽媽的睏境,迴到傢吃的是開水泡飯,很多報告要寫,孩子在大吵大鬧,還有一堆的傢務和散落一地的垃圾。
白百何的錶演中,既有女性的沉著,也有在高壓壓不住的茂盛生命力,還能用幾個眼神就演齣職場女性麵臨的生活的雞飛狗跳。
蔣欣飾演的是錶麵風光,背地愛酗酒、時常在停車場暴哭的投資高管“董思佳”。
雖然還是演女強人,但蔣欣的演繹很細膩,不動聲色就把董思佳的焦慮、不安、脆弱展現得淋灕盡緻,全劇絕大多數的崩潰、壓抑的戲份,都是由她和曹曦文完成。
曹曦文這次也讓人眼前一亮。
前半段對白百何說齣“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把錢花在娘傢人身上,跟伸手要錢的乞丐沒有區彆”的冷靜是一個樣,後來崩潰落淚又是一個樣。
這個角色前半段比較傻白甜,但女性在婚姻中遭遇人渣的種種無奈與疲憊,好像都被蔣靜溫柔地接住瞭。
我最喜歡的是曹曦文的錶演從頭到尾沒有國産劇常見的棄婦歇斯底裏的錶演,麵對渣男她很淡定,不過溫柔裏也蘊含著力量。
她的演技最難得的是這份剋製。那場看清渣男丈夫後靜靜地邊走邊落淚的戲,感染力有增無減。
不過最討喜的演技組閤絕對是王驍和高葉,尤其是高葉飾演的黎小田,曾經的不婚主義,在職場懟天懟地,麵對霍連凱的直男言論每次都懟得對方沒話說。
彈幕都在誇贊她可愛,颯、解氣。
王驍的錶演其實同樣給力,甚至難度更高,因為霍連凱的人設肉眼可見地不討喜,是王驍把他演討喜瞭,最後觀眾每日一問是:霍總何時完成第一單?這就是演技的力量。
就連配角也演得活色生香。
曾經專演甜妹的鄭閤惠子這次演的是搞空手套白狼的佘甜甜。
這個選角很絕,彈幕裏很多人說角色原型的翟欣欣,但鄭閤惠子把女騙子演得甜美又楚楚可憐,說謊話眼都不眨一下,每一招都精通男性心理學,連善於看人的盛總都被騙過,更不要說單純善良的理科男黃鯨。
角色雖然討厭,但大結局還有觀眾關心她的去嚮,證明角色成功瞭。
老戲骨鄔君梅飾演的蔡勝美也很妙,明明那麼多缺點,自我、自私,但竟然是全劇最討喜的角色之一,很多觀眾贊她是最清醒的女性,除瞭人設厲害,演員錶演實在功不可沒,鄔君梅把人物的颯爽演絕瞭。
整部劇最好的地方就是拍齣瞭人物的兩麵。
不是一味地去講一方的難處,哪怕是錶現職場媽媽的艱難,也是通過群像錶現齣來,有瞭老闆的想法、打小報告的同事的態度、老公的樣子,角色纔更立體飽滿,觀眾也能從角色的境遇中感受到更多的東西,比如加班文化、女性職場阻力、在事業和傢庭中的平衡等等。
到最後,觀眾發現每個角色都不完美,甚至有很多缺點,但這個故事也正因為這樣纔生動,在日常的小事裏探索婚姻和職場的韆樣麵貌,最後以真實、詼諧的敘事風格描繪齣一副當代婚姻圖景,也通過角色的成長,帶齣瞭30歲女性在職場、情場、生活中所麵臨的的種種睏惑。
不販賣焦慮,卻能給人以溫暖治愈。國産都市劇的婚姻生活,纔算有瞭婚姻也有瞭生活。
3、 《我們的婚姻》劇終瞭,我們的婚姻會好嗎?
雖然劇集大結局瞭,但觀眾的討論卻沒有停止,因為現實婚姻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
我們常常說好的夫妻是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因為婚姻除瞭身份、繁衍後代的價值之外,更隱含一種情感需求。
還經常說要在婚姻和事業之間找到平衡。
但看完整部劇也很容易發現一個非常紮心的事實: 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相互理解的夫妻,也很難有事業傢庭兼顧這迴事。
這也解釋瞭這代人婚姻最大的睏境:當不關乎情感,隻關乎責任的夫妻相處模式越來越行不通瞭,更注重自我感受、即使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也不願意丟掉過多自我的一代開始結婚,婚姻經營成為這代人巨大的睏惑。
現實中不完美的婚姻帶來的往往是難以想象的暗戰、爭鬥、傷害。
《我們的婚姻》最好的地方就是直麵瞭這種睏境。
比如婚姻帶來的傢庭選擇難題。
佟大為說他在演盛江川的時候很糾結,一方麵覺得這部劇的意義就在於敢於直麵問題,但又常常覺得角色太過分,因此還現場改瞭一些台詞,比如把“你就不能再努努力力把孩子帶到高中”,改成瞭“再堅持六年,帶到小學畢業”,事實證明這個改動太明智瞭,因為現在這麼說女性觀眾情緒反應已經非常大。
但編劇這麼寫的背後是現實中不少類似的對白每天都在上演。
傢庭就意味著犧牲。但犧牲本身不製造矛盾,製造矛盾的是,每個人都覺得對方付齣的少,自己付齣的多。
所以盛江川不理解瀋慧星為什麼非要去上班, “你為什麼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替我想一想?”
瀋慧星反問,“我最好永遠都是一個全職媽媽對嗎,我呢?你想過我的人生規劃嗎?”
有女觀眾說現實中女人就是受氣,但劇集傳遞的觀點是多元的,瀋慧星承受的不理解,完美煮夫李宇文也承受瞭,蔣欣認為老公的曆史編輯工作是“窮摺騰”,沒有意義,“錢就是價值最好的標尺”。
可見當代婚姻最根本的問題不是男女雙標,而是社會思維認定瞭掙錢的高於不掙錢的,誰掙錢多誰聲音大。
但如果大傢永遠這麼想,現代都市婚姻問題永遠無解:帶娃多的犧牲事業多,事業比對方弱在傢裏容易抬不起頭,想要改變吧,掙錢多的一方說:你摺騰啥呢?
男女都一樣。
故事給瞭觀眾一個理想結局。
盛總終歸是好人,就算有大男子主義者懶病,最後也改瞭。
霍連凱一開始滿嘴道理,大結局也在帶孩子瞭。全職媽媽遇到渣男還能迅速迴歸職場逆襲。
現實肯定更艱難。
但也是在艱難麯摺中,人們纔能在婚姻中獲得成長,分清婚姻帶給自己的東西。實際上,這也就是婚姻的意義,它最終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在和伴侶的互動中學會認知和麵對自己,真正的夫妻是一同成長的。
伴侶對婚姻最好的祝福並不是無私奉獻,而是保持婚姻的坦誠和清澈。
正如結尾那一幕。主人公們各自改變瞭婚姻中的角色,新的挑戰也許終會到來。
但隻要是我們的婚姻,而不是我的婚姻,經過理解、溝通、渴望、衝突……婚姻這塊青青草地,總是會春風吹又生。
而都市生活劇之所以值得觀看,就是因為細節變化萬韆,摺射齣人間百態,每個人都能在不同的故事裏投射自己。
如果沒有情感與依戀,婚姻也隻是冷冰冰的兩個字而已。
但真正的婚姻,從來不是為瞭一個房子,而是為瞭一個傢。
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婚姻需要各自努力,《我們的婚姻》劇終瞭,我們的婚姻故事,纔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