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8:45:57 AM
偶然事件,就是女真崛起。女真崛起的速度太快,快得迅雷不及掩耳。公元1115年,女真建國;十年後,1125年滅瞭遼國;又兩年後,1127年滅瞭北宋。
這個速度,就是寫小說也不敢這麼編。女真十年時間滅遼、兩年時間滅宋。單從這個節奏來看,遼國要比北宋更能扛。
但是,偶然事件就沒有分析的必要瞭。打麻將,起手就是天鬍;鬥地主,抓牌就是春天。這麼玩,就是不講武德。切磋牌技,要講技術;推敲曆史,需講道理。所以,打牌、要走技術流;而曆史、就玩觀點對抗。
對於曆史問題,總要先擺好一個觀點的擂台,然後你提齣你的觀點、我提齣我的觀點,最後咱們一起講道理。誰的觀點勝齣,就算誰更逼近真相。曆史的真相,隻能逼近,不可能絕對。
所以,偶然事件隻能先放在一邊,重點要落在趨勢問題上來。否則,擂台就沒法擺。
契丹滅國,最主要的趨勢問題,就是凝聚力太差。
從公元907年建國,到公元1125年滅國,契丹的主要曆史綫索就是內部叛亂。無論是關鍵時期還是一般時期,契丹內部的叛亂就沒停過。
看一下契丹發展的主要關鍵期,就能知道契丹的這個凝聚力有多差瞭。
耶律阿保機絕對是契丹人的天降神主。因為這傢夥太能打。在公元907年,他被推舉為可汗。記住,契丹的可汗是選舉齣來的,而且每三年選一次。但耶律阿保機能力爆棚,於是就想賴在大汗的位置上不下來。但是,不行。雖然戰功赫赫,但日子到瞭也得交權。
公元911年,因為耶律阿保機不交權,其所在的迭剌部立即發生叛亂。但是,阿保機太能打,接連三次叛亂,都被他給平瞭。但是,契丹八部,你迭剌部隻是一部。耶律阿保機搞不服其他七部,最後還要下台。
而這時候,他肯定搞不服其他七部瞭。因為三次叛亂已經把迭剌部打廢瞭。“民間昔有萬馬,今皆徒步,有國以來所未嘗有”。於是,天降神主耶律阿保機就這樣下台瞭。後來,他又起死迴生瞭。原因是用詭計把其他部族首領殺瞭個遍。公元916年,阿保機重新當上可汗,而契丹也纔重新開張。
這個關鍵期,凶險不凶險?契丹大遼差一點兒就沒能生齣來。接下來是一個最大有可為的關鍵期。
耶律阿保機死後,次子耶律德光繼位。繼位之路也是鮮血鋪就。其一次屠殺政敵,就達數百人之多。耶律德光還算大有為之主。內部叛亂鎮壓得乾淨利索,而且還帶兵入主中原,在開封城當瞭中原的皇帝。但是,在中原沒待穩,就趕緊跑迴瞭草原。耶律德光死後,契丹立即內亂,中間還齣瞭一個睡王遼穆宗。這就沒法玩瞭。
從後晉到後漢、從後漢到後周,中原亂得慘不忍睹。而契丹呢?不僅沒能繼續嚮南拓土,反而被後周奪走瞭關南之地,眼睜睜看著後周以及北宋崛起。
所以,這個關鍵期,契丹人就白白浪費瞭,沒啥作為。那接下來就隻能挨打瞭。從公元954年高平之戰後,契丹就一直在挨揍。後周發動瞭一次舉國徵戰,北宋發動瞭兩次舉國徵戰。但是,契丹人都抗住瞭。一個原因是兩任雄主,柴榮和趙匡胤死得太倉促;另一個原因是宋太宗趙光義的操作太騷。
挨過至暗時刻就是光明。黨項崛起之後,北宋也就危險瞭。契丹又迎來瞭一個關鍵期。然而,契丹接著錯過。
君子館血戰後,蕭太後主動停止南下,不打瞭。戰神耶律休哥氣得要死。為啥不打瞭?沒法打。搶瞭北宋的土地,大概率守不住,耶律德光就是前車之鑒;搶瞭北宋的人口和財富,發財的肯定不是皇室,而是將軍們。而將軍們有瞭人、有瞭錢,就更要資本造反瞭。接下來,契丹皇室就更不可能控製住手下的將軍和部族瞭。最後,隻能以澶淵之盟跟北宋休戰,徹底不打瞭,迴頭趕緊收拾整閤內部。
澶淵之盟後,契丹應該好好發展瞭吧?的確,契丹發展得相當不錯。但是,內部凝聚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內部時而叛亂不算,和平久瞭還要再加上一個朝政腐敗。女真建國,金人大舉進攻。契丹在乾什麼?天祚帝和天賜帝這叔侄二人竟殺紅瞭眼。
說契丹的內部凝聚力差,慶曆增幣的一個細節最能說明問題。
公元1044年,北宋對西夏接連戰敗,隻能忍辱求和。契丹立即趁火打劫,索要關南之地。這時候,北宋肯定是沒法打仗瞭,但也不想割地。那怎麼辦?北宋大臣富弼一句話就點齣瞭契丹的要害所在:
且北朝與中國通好,則人主專其利,而臣下無獲;若用兵,則利歸臣下,而人主任其禍。
契丹與宋朝通好,宋朝給的歲幣,全都裝進契丹皇帝的腰包;契丹與宋朝開戰,戰爭損失肯定由契丹皇帝齣,戰爭虜獲卻全歸瞭臣下。這就是契丹的問題。聽瞭富弼的一通言辭,契丹皇帝立即同意增幣,而不再索求關南十縣瞭。
這就是契丹的內部問題。皇帝與大臣們就不是一條心。大傢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盤算。契丹族內如此,契丹族外的渤海人、女真人、烏古人、室韋人、韃靼人以及迴鶻人,就是一個個的獨立王國。特彆是渤海人,一看契丹被女真揍瞭,立即就搞叛亂。所以,契丹雖大,卻大而不強。
那麼,契丹的凝聚力不足是怎麼造成的?
一個原因是契丹自帶的。契丹八部,耶律阿保機所在的迭剌部隻是其中一部。最初是大傢商量著辦事,後來迭剌部一傢獨大。所以,契丹建國的基礎,仍舊是一種部落聯盟的模式。它跟成吉思汗的韆戶製濛古就不是一個路子。後來,靠軍事手段收服瞭渤海人等一大批遊牧部族。但這些遊牧部族隻是被武力徵服。你契丹人能打,那就聽你的;你契丹人不能打,但是有錢,那也聽你的;等你不能打瞭、也沒錢瞭,那誰還聽你的?
一個原因是二元王朝本身。對草原,按照草原模式來治理;對幽雲十六州,按照中原模式來治理。契丹是一個二元王朝。二元統治模式,是智慧但也是無奈。而其統治效率,必然弱於一元模式的北宋。幽雲十六州很小,卻集中瞭契丹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所以,幽雲十六州是契丹的錢袋子。但也隻是錢袋子瞭。契丹遭遇女真進攻,幽雲十六州發揮瞭什麼作用嗎?根本就沒作用。
一個原因是契丹的超越性不足。帝國在內部尊重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差異性,這一點,契丹做到瞭。但帝國同時也要有超越性。超越性的意義,在平時形成閤法性;在戰時提供凝聚力。契丹在中原與北宋爭儒傢正統、在草原死命搞武力輸齣。這麼個玩法,契丹的超越性在哪裏?西夏還能有個佛教,貴族與平民一起玩。契丹也有佛教,但佛教把渤海人、女真人的人心給徵服瞭嗎?沒有,因為這些傢夥都造反瞭。
北宋打不過瞭,還能扛。宋帝國的超越性已經堅韌到瞭國族意識,扛住瞭契丹和西夏,也扛住瞭女真,還跟濛古人扛瞭半個世紀。而契丹呢?隻要打不過,那就必然滅國,而其滅國的速度與戰爭的進程完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