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8:50:57 AM
這個說法有點誇張,遼國第一任皇後述律平,確實是個足智多謀,心狠手辣的女人。在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大遼國的過程中,她立下瞭汗馬功勞。不過,述律平錶現齣來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戰爭謀略中,要說治國的政治纔能與胸襟,她與武則天相比,差得太遠。
述律平在大遼建國及攝政過程中的貢獻
述律平對大遼國的貢獻可以用一句話簡單概括:沒有述律平就沒有大遼國!
契丹在統一以前,主要由八個部落聯盟構成,耶律阿保機所在的迭剌部是其中之一。在阿保機之前,契丹的可汗由八部酋長三年一推選産生,阿保機是釘子戶,坐上可汗大位後,就賴著不下來。他的這個舉動引起瞭各部落的不滿,尤其是他的弟弟們,叛亂和戰爭由此爆發。
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機最堅定的政治盟友,阿保機的很多重大決定,述律平都參與其中。
一、平定“諸弟之亂”
阿保機賴著不下台,反對聲音最激烈的就是他的弟弟們,他們先後數次反動叛亂。其中最危險的一次是,耶律剌葛趁耶律阿保機不在中軍行營,派耶律寅底石圍攻中軍。述律平帶著留守的少數兵士,組織傢眷拿起武器,進行頑強抵抗,為耶律阿保機迴軍爭取瞭寶貴的時間。
二、統一契丹八部
在阿保機徵討濛古室韋部迴軍的路途中,他被契丹七部首領劫持,被迫辭去可汗之位,率領迭剌部南下,在灤河一帶築城居住。
數年後,仿效漢人統治模式的迭剌部,變成瞭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部落,契丹七部在糧食、食鹽、鐵器等方麵,對迭剌部依賴很重。
述律平藉機給阿保機提齣瞭一個惡毒的計劃:召請七部酋長來迭剌部赴宴,宴席上乾掉他們!憑什麼讓七部首領來呢?理由是我養活你們各部,你們是不是得來好好犒勞犒勞我?
果然,憨厚的契丹七部首領們想也不想,一頭紮進瞭鴻門宴!七部首領被殺後,阿保機如願統一契丹,並仿效漢製建國稱帝。
三、述律氏攝政
耶律阿保機駕崩後,遼國的軍政大權完全落入瞭述律平的手中。首先法定的“人皇王”耶律倍,被述律平廢黜,由述律平喜歡的次子耶律德光繼位。
述律平為何能明目張膽地違背阿保機的遺囑?耶律倍怎麼就老老實實聽從瞭?原因就是述律平獲得瞭契丹舊貴族的支持,她有資本控製局勢,而耶律倍過度漢化,得罪瞭舊貴族。
耶律德光即位後,重大朝政決定,皆由述律平裁決,耶律德光相當於半個傀儡。
述律平的短闆,限製瞭她成為偉大的政治傢
盡管述律平對遼國的貢獻很大,但總的來說,她還算不上偉大的政治傢,原因就是述律平身上存在著明顯的短闆:
一、自私狹隘,不具備偉大政治傢的胸襟氣度
述律平的自私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都是兒子,她最喜歡小兒子耶律李鬍,最不喜歡大兒子耶律倍。這倒不算什麼,關鍵是作為一名政治傢,首要考慮的應該是誰更適閤做繼承人。耶律李鬍是個典型的“雙缺型”廢物:缺纔又缺德!
在這種情形下,述律平不顧耶律阿保機的遺囑,也不顧國傢大義,一心想捧耶律李鬍上位。這就是大遼國建立之初,皇室齣現內部幾代仇殺的根源,都是述律平一手導演的。
她自己敗在孫子耶律阮手下後,竟然在囚禁期間,依然不忘謀反,企圖東山再起,把她的自私放大到極限,也為自己被囚禁緻死埋下伏筆。
二、狠毒有餘,謀略不足,缺少政治傢的手腕
如果隻給述律平貼一個標簽,相信大傢都會高度一緻:狠毒!
阿保機駕崩後,述律平擔心貴族勢力不聽話,每天變著法子殺貴族集團。她把大臣們的傢眷請到宮裏,說:你們都是皇帝的忠臣吧?現在我做瞭寡婦,你們是不是也得跟我一樣?一批大臣丟瞭腦袋!
來到朝堂,她又說:昨天夢到先帝瞭,他說想念你們瞭,那誰誰,你們是不是先帝的忠臣?去陪伴先帝吧!又一批大臣丟瞭腦袋!
終於某一天,有個叫趙思溫的漢人大臣忍不住瞭:要說與先帝的關係,你跟先帝最親,你怎麼不去陪先帝呢?
述律平被將瞭一軍,不過,狠人自有狠人的招,她一把抽刀砍下自己的手腕,說:我確實本該陪先帝,但是無奈孩子們太小,我要擔任輔佐職責,就讓我這隻手腕陪先帝殉葬吧。
這麼狠毒的女人,恐怕世間無二,完全不像思維正常的政治傢,這一點她比武則天有過之而無不及。武則天殺人怎麼也得找個理由,述律平就是靠蠻橫的手段,簡單粗暴。
三、政治纔能有限,喪失瞭契丹第一次繁榮的機會
遼國的繁榮期從遼景宗耶律賢當政後纔開始,遼景宗已經是遼國的第五位皇帝。當時中原王朝正處於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契丹遇上曆史難得的・大好時機,可惜遼國接連遭遇內部動蕩,還差點被周世宗柴榮鑽瞭空子。
應該說遼國錯過瞭五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否則的話,他們有可能在北宋建立前,就能統一全國,曆史就可能會被改寫。誰造成瞭遼國的動亂呢?述律平!
前麵講過,最具纔華的太子耶律倍,被述律平廢黜,耶律德光上位,此後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的後人們相互廝殺,交替上位。
假如沒有述律平的乾預,耶律倍上台,這位漢學造詣很深的契丹人,以他明顯的漢化傾嚮,大遼漢化的進程至少要提早五十年,遼國的繁榮也要早幾十年實現。
雖然漢化不一定全是好事,但是少數民族要想繁榮,漢化是必由之路!遼國後期的繁榮強大,正得益於遼景宗的漢化政策。
述律平的成功與失敗,充滿“契丹特色”
述律平的經曆,充斥著遊牧民族剛剛崛起時的鮮明特色:勇武、鐵血、殘忍!所有的大道理都不需要,隻有一樣東西最有效:刀!也隻有一個道理可講:殺戮!隻有最勇敢,最血性的部落纔能笑到最後,迭剌部贏瞭,阿耶律阿保機贏瞭,述律平贏瞭。
這就是“契丹特色”,也是述律平的長處,她的成功之道顯得那麼簡潔明瞭,遠沒有漢人那麼“麯徑通幽”,那麼錯綜復雜。
述律平的失敗何嘗不也是敗於“契丹特色”?過於迷信武力徵服,將崛起之道,生搬硬套地用於治國之道,忘記瞭一個道理,鐵血隻對跪著求生的小部落有效,對站著生活的大社會來說根本起不到關鍵作用。
所以,述律平的“纔”,隻是適應崛起階段的迭剌部的鐵血纔具,而不是適應統一的大遼國的治世之纔,更沒法跟漢文化一統江山的武周皇帝武則天相比。
與武則天相比,述律平的差距很明顯
如果述律平在武則天身邊生活,恐怕要一頭撞死。武則天麵臨的政治環境,要比述律平復雜一萬倍,武則天麵臨的政敵,也要比述律平強大得多,鐵血隻能當做支撐武則天生存的態度,而不是方法,請問述律平能懂嗎?
曾經有一位企業傢說過,以前中國國營企業的廠長,到國外小國傢當個總統都沒問題,我們的廠長們,要處理的各種對外關係,要遠比這些小總統復雜!述律平就是小國“總統”,武則天是大國“總統”,遠不在一個級彆。
其實述律平真正輝煌的時期,是在給耶律阿保機當助手期間,那時候契丹形勢比較單一,她也不是決策人。遼國建立後,形勢復雜瞭,述律平的角色變換瞭,她立刻錶現齣力不從心的頹勢。
你再看看武則天,給高宗李治當助手很牛,作為太後秉政期間更牛,自己做皇帝治理國傢,更是牛到大西洋。
述律平有這兩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