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9:51:30 PM
我們都知道,舊時在鼕天,我國民間廣泛流傳著 “數九” 的習俗。
所謂“數九”,就是從鼕至算起(也有說法是從鼕至逢壬日算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即:
鼕至往後數九天為“頭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第三個九天為“三九”,依此類推;一直數到第九個九天(“九九”),共計八十一天。
此時寒氣已盡,天氣開始暖和,便到瞭春耕的時候。
“數九”
“數九”習俗的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存在。
南朝梁 宗懍 所著《荊楚歲時記》中載:“俗用鼕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在民間,人們按照各地的農事物候以及風俗習慣,編排齣瞭各種版本的 “九九歌” ,比如下麵這一首:
“一九二九不齣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此外還有很多諺語,比如“春打六九頭”,是說“立春”一般都在“六九”的第一天。
這些民謠和民諺琅琅上口,即使不識字的農夫農婦乃至孩童,也很容易記憶,具有幫助人們判斷寒暑更迭、農耕時令的實用價值。
梅花型九九消寒圖
而對於文人雅士和上層社會的人們,則把“數九”玩齣瞭很多花樣,既雅緻,又有趣,例如――
據明代 劉侗 、 於奕正 同撰的曆史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記述:
“鼕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齣,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這是說,在鼕至當天,畫一枝墨色梅花,上有九朵,每朵花開九瓣,一共是81瓣。每天用紅筆著色一瓣,等到全部花瓣都染紅,就齣瞭“九九”,寒鼕已過,春天到來。
此幅梅花就叫做《九九消寒圖》。
這種通過畫畫來記錄“九九”進程的方式,俗稱 “畫九” 。
文字型九九消寒圖
此外,還有通過寫字(書法)的方式來數九的,俗稱 “寫九” 。這種方式曾在清朝宮廷中盛行――
據清代 吳振�� 所著史料筆記《養吉齋叢錄》載:
“道光初年,禦製《九九消寒圖》,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字皆九筆也。懋勤殿雙鈎成幅,題曰‘管城春滿’。”
這是先由宮中懋勤殿製成待填寫的消寒圖模闆,取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九字,這九個字都是九畫,一共81畫;
每年鼕至前將之掛於室內,入九後每天填寫一筆,寫完一字便過一九,九個字都寫完則過瞭“九九”,春天就到瞭。
你可能已經發現,上述九個字中,“風”是四畫,“垂”是八畫,並非九畫。
需要說明的是,“風”是繁體字“�L”,為九畫;“垂”字的中間那一橫,要拆寫成兩個小“十”字,這樣就也是九畫瞭。
圖上還題有 “管城春滿” 四字,這裏有個典故:
唐代文學傢 韓愈 曾寫《毛穎傳》,說毛筆被封在管城,號 “管城子” 。“管城子”後來便成為毛筆的代稱。
所謂“管城春滿”,就是說筆畫全部填滿,春天就來瞭。
九九消寒圖(故宮博物院藏)
除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古人還作瞭許多這種九畫九字的句子,如 “故城鞦荒屏欄樹枯榮” 、 “柔柳輕盈香茗賀春臨” 等等。
可能是覺得每天僅寫一筆太單調瞭,古人往往還會在該筆畫內,用其它顔色以小字記錄下當天的天氣情況等。
來看上麵這幅 “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 。
其中,“頭九”的第一天,即“春”的第一畫(橫)內,有標注:“晴冷日”;
第二天第二畫(橫):“雲開見日”;
第三天第三畫(橫):“颯颯寒風一日”;
第四天第四畫(撇):“終日涼風侵入皮膚如刀刺”
……
這樣,當一幅消寒圖填完之後,就成瞭當年鼕天天氣情況的記錄。每年都有一幅,經年纍月下來,既是一種“歲月的收藏”,又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幾何圖案型九九消寒圖
此外,還有各種幾何圖案的消寒詩圖,也很有創意,例如上麵這一幅。
這是將一首九九消寒詩的文字排列成瞭一個 葫蘆 的形狀。葫蘆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符號之一。
該詩的內容是九九歌與三國演義故事的拼接,是一首打油詩:
“一九升至一陽生,孔明登台計東風;二九節氣近消寒,三聖大戰虎牢關;三九硬凍遍地冰,三國英雄趙子龍……”
葫蘆內外環繞齣九個圓形區域,入九後每天用紅筆在圓形區域內畫一個小圓圈,九天畫滿一個圓形區域;81天後畫滿九個圓形區域,蘊含瞭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上圖僅畫滿四個圓形區域,還有五個“九”沒有繪製。)
末代皇帝溥儀所用的九九消寒圖
最後,再來看一張設計比較復雜的《九九消寒圖》,如上圖。
據說,這是清朝末代皇帝 溥儀 所用的九九消寒圖。
該圖采用 “九宮格” 結構,每格內有九個小圓圈,同樣排列成九宮格結構,一共為81個圓圈;入九後每天以 陰陽魚圖案 來畫一個圓圈,以記錄鼕季“九九”期間每天的天氣情況。
具體的畫法是: “上晴、下陰、左風、右雨、雪點當中” (上塗為晴天,下塗為陰天,左塗為風,右塗為雨,雪點圓圈當中)。
這與民間流行的《點九圖》的畫法口訣一緻:“上點晴天下點陰,左風右雨雪中心”。
其特色是 通過陰陽魚圖案來記錄天氣 ,“陰陽”連著“太極”或“道”的概念,這就具有瞭傳統文化和哲學的意味。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贊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