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嬰幼兒緻死率40-80%!這種“吃小孩的凶神”該如何預防?
中國戰略新興産業融媒體記者 李子吉
古希臘神話中,剋洛諾斯(Cronus)推翻瞭父親烏拉諾斯後,父親預言他也將被自己的孩子推翻,於是除瞭宙斯幸免,其餘子女一齣生,就被他吞進肚裏。
而近日,名字和這位“吃小孩的凶神”格外相似的剋羅諾杆菌(Cronobacter),也因為雅培的奶粉安全事件格外引人關注。
“建議暫不購買和食用”
根據FDA通報,雅培召迴的産品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印度等30多個國傢和地區。海關總署錶示,經核查發現,上述産品沒有通過一般貿易輸華;涉事企業(同一傢工廠)生産的特醫産品Similac HMFortifi “喜康寶貝添”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營養補充劑有對華齣口記錄,雅培中國已啓動自主召迴。
雅培稱,公司對密歇根州工廠進行瞭檢測,在工廠的非産品接觸區域發現瞭阪崎剋羅諾杆菌,但沒有證據顯示存在沙門氏菌,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
海關總署提醒消費者,暫不通過任何渠道購買上述嬰幼兒配方奶粉,包括産品代碼前兩位是數字22到37的、容器上代碼包含K8、SH或Z2的、保質期為2022年4月1日及更晚的;如有通過非一般貿易渠道(如:海淘)購買該企業相關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立即暫停食用;如有購買上述特醫産品的,立即暫停食用。
簡單來說,如果消費者購買瞭“喜康寶貝添”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營養補充劑,建議聯係商傢谘詢退貨事宜,而通過國內渠道購買的其他雅培産品和本次事件無關,無需“草木皆兵”。但如果通過海淘或跨境購這些途徑從境外購買的相關産品,就要仔細檢查下是否買到瞭該批次,以免“中招”。
目前天貓、京東的雅培官方旗艦店已經下架“喜康寶貝添”相關産品。
什麼是剋羅諾杆菌?
剋羅諾杆菌原來稱為阪崎腸杆菌,是一種腸杆菌科細菌。嬰幼兒是剋羅諾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主要引起菌血癥、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對於嬰幼兒緻死率高達40-80%。該屬包括7個種,這次報道中的阪崎剋羅諾杆菌就是其中之一。
剋羅諾杆菌可在5-46℃的溫度範圍內生長,最適生長和繁殖的溫度為37-39℃。該菌具有較強的耐乾燥能力,研究發現其在經乾燥處理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可以存活2年以上,且一旦有適閤的濕度和溫度,其就能很快重新生長和繁殖。
雖然與其他食源性緻病菌相比,剋羅諾杆菌對大多數人都是非緻病的,但對於特殊人群卻有著較高的緻死率,並且該菌的汙染源及緻病機製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對其進行預防和檢測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於2010年頒布的《食品安全國傢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10)中明確規定,供6個月以下嬰兒食用的嬰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檢齣剋羅諾杆菌。
嬰幼兒食品作為剋羅諾杆菌的汙染途徑之一,最主要的特徵是外源性,即外部環境的影響。可剋羅諾杆菌並不耐高溫,那麼,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剋羅諾杆菌是如何逃過巴氏殺菌的“圍剿”的?
目前來看,剋羅諾杆菌的感染與奶粉生産的材料準備和管理過程中的內在或外在的汙染有密切的關係,如奶粉以外的各種未經殺菌的原材料(如核苷酸)或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加工過程(如生産設備或環境不乾淨等汙染帶入)。另外,包裝不嚴、衝調過程不規範,也有可能導緻奶粉被細菌汙染。
徹底消除剋羅諾杆菌對食品的汙染,關鍵是從源頭上控製剋羅諾杆菌的侵入、繁殖並切斷其傳播途徑,即原料和環境。
為瞭預防剋羅諾杆菌汙染,食品生産企業必須加強責任意識,嚴格按照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GMP)和HACCP認證等質量管理體係生産嬰幼兒配方食品,對整條生産鏈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消毒,重點關注原輔料、終産品以及食品加工環境中剋羅諾杆菌的監控,尤其是生産管道。發現問題産品時,應及時召迴並按照規定的程序處理,尤其要做好溯源分析,找齣汙染源頭。
除瞭生産過程,嬰幼兒配方食品在衝調環節中也易受到剋羅諾杆菌的汙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配方粉應使用不低於70℃的熱水衝調,並且在2小時內盡快哺喂。如需預先衝調,則應在衝調後存放在5℃以下的冰箱內,並在24小時內哺喂,哺喂前必須重新加熱。此外,新生兒食物準備的器具有可能被剋羅諾杆菌汙染,因此要注意消毒並恰當存放。
奶粉安全如何保障?
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後,奶粉安全問題一直為公眾所關注。
雅培之前就曾因為違反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而受到處罰。國傢明確規定,對0-6個月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品用香料。而在2021年5月,因為雅培的1段900剋嬰幼兒配方奶粉被檢齣香蘭素,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雅培開齣瞭909萬的罰單。
除瞭不閤規的添加劑,剋羅諾杆菌也屢上“黑榜”。
2019年3月,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於30批次食品不閤格情況的通告》,通告中顯示華威乳業生産的每嘉嬰兒配方奶粉(1段)中檢齣剋羅諾杆菌。
2019年10月30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召迴通告稱,加拿大沃爾瑪公司召迴瞭一款可能受剋羅諾杆菌汙染的“雙親之選”牌嬰兒配方奶粉。
傢長選擇一款奶粉,本是為瞭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但奶粉安全問題頻齣,也讓廣大消費者十分迷茫。甚至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後一度對國産奶粉失去瞭信心,紛紛轉投進口奶粉的“懷抱”。
食品安全無小事,嬰幼兒奶粉更是食品安全中的敏感區。
此外,各大乳企也在努力提升生産標準。
伊利不僅要求生産區域空氣潔淨度達10萬級製藥標準,還打造全維度智能化工廠有效減少生産設備對奶粉的汙染,確保奶粉“從奶源到奶瓶”在絕對封閉的空間中加工製成,實現瞭對奶粉品質的“無死角”嚴苛把控。
飛鶴以製藥行業的理念,在微生物的檢測、預防、控製等方麵做瞭大量探索。不僅有先進的儀器設備、準確的鑒定方法,還就人員、設備和環境等製定瞭科學、詳細的管理體係保證産品品質。今年2月2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召開飛鶴奶粉還入選瞭十大“國品之光”品牌。
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齣生並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887.3萬。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放開,將來嬰幼兒奶粉的需求可能越來越大。
可以看到,現如今的國産奶粉早已“脫胎換骨”,我國嬰幼兒奶粉管理製度十分完善,無論在生産源頭、齣廠環節、流通環節,標準都十分嚴格。同時,國産奶粉標準會按照中國人體質設計,更適閤中國嬰幼兒。
最近幾年,國産奶粉的銷量一直在增長,市場占有率不斷增加。隨著進口奶粉的安全問題不斷被曝光,國人對進口奶粉“盲目崇拜”的時代也已經一去不復返瞭。今後的奶粉市場,消費者選擇産品會更加理智,企業隻有嚴把質量關,繼續提升品質,用更高的標準、更好的質量、更完善的售後,纔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讓中國的奶粉來守護中國嬰幼兒的成長。
EN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