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9:03:22 AM
四野戰將係列106:羅榮桓(四)
作者:桅杆
1947年5月底,羅榮桓結束瞭在蘇聯10個月的治療迴到東北,開始瞭他在東北戰場的第二階段工作。此後的一年半時間,東北戰場仗越打越大,直到東北全境解放。東北戰場的勝利,統帥之功當屬林彪,但羅榮桓也居功至偉,作用不可或缺。在此期間,羅帥到底有那些功績或貢獻,似乎很難說得清楚。本文就此作一梳理。
(一)林彪在東北能做到“重點主義”,主要是因為有三個得力的副手
從1917年6月開始,林彪在東北有三位重要副手,一是高崗,一是劉亞樓,一是羅榮桓。其中高崗負責後方,根據東北局1946年11月2日決議,林彪隨部隊行動期間,由高崗主持東北局日常工作。
實際上,即便不打仗的時候,後方的日常工作也都是高崗負責,林彪隻管大事。劉亞樓作為參謀長,主要是協助指揮作戰、落實戰役方案、組織部隊訓練及整編等工作。
羅榮桓迴國後,也住到東野總部所在的雙城,主要負責部隊的政工、乾部配備、二綫兵團建設等,也協助指揮作戰,甚至部隊的裝備、後勤、軍工等工作,也要過問。
林彪隻管大事,專注於打仗。對此,羅榮桓稱之為“林總的重點主義”;劉白羽采寫的《林彪將軍訪問記》中,說得更為深刻:“林彪將軍的特點之一,是掌握著中心,而後圍繞著它去做極深刻細緻的思考,然後到實際中去考驗。”
應當說,林彪之所以能做到“重點主義”,主要是因為三個副手都十分得力。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羅榮桓是東北野戰軍政委,怎麼能說是林彪的副手?實際上,從1946年6月調整東北局分工開始,羅就是林的副手。這個問題後麵再詳細解讀。
羅榮桓自1945年11月進軍東北至1947年5月,或在後方、或養病、或治病,兩人在一起共事的時間加起來也隻有2、3個月時間。林羅不可分,是羅榮桓1947年5月從蘇聯迴國後,到前方協助林彪負責軍事指揮,直到平津戰役結束,前後不到2年時間。在這段時間裏,羅榮桓為東北野戰軍的發展壯大以及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做齣瞭卓越的貢獻。
(二)總結推廣訴苦經驗
當今,不少朋友對於軍隊政工可能感覺比較陌生。其實,這是我軍建軍的一大法寶。我軍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發展到今天的數百萬雄師,軍隊政工起到瞭極為重要的作用。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政工,就沒有新型的人民軍隊。羅榮桓在東北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軍隊政工工作。舉個例子吧:
1947年,東北民主聯軍3縱7師20團9連率先搞起瞭訴苦會。通過訴苦,啓發戰士們“倒苦水”、“挖苦根”。此前的1946年,7師戰士逃亡就達1520人。一場訴苦會,戰士們的覺悟迅速提高,知道為誰而戰,戰鬥熱情被充分激發齣來,部隊戰鬥力明顯提升,逃亡現象也急劇下降。訴苦會對改造俘虜尤其有效,一場訴苦會,一批俘虜思想就徹底轉變。如今的人們對此可能很難理解瞭。
羅榮桓聽取匯報後,高度評價7師的訴苦教育活動,認為“在部隊教育上是一個具有極大重要意義的創造,解決瞭當前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問題,是部隊教育的方嚮”,決定在全東北部隊中推廣這一做法。1947年9月28日,民主聯軍總部將7師訴苦經驗材料印發下發到各部隊,要求認真執行,同時上報總部。
主席見到報告後,極為贊賞這一做法,親自修改並批轉在全軍中推廣,還說:“我們從蘇區起,就想找到一個教育俘虜兵的好形式,這次訴苦三查(查階級、查工作、查鬥誌)把這個問題解決瞭。”1948年3月7日,主席在《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一文中,深刻地闡述瞭訴苦三查的偉大意義,並首次將其命名為“新式整軍運動”。
在當時條件下,訴苦運動不僅在東北,對全軍部隊作風建設都産生瞭巨大的推動作用,極大地提高瞭部隊戰鬥力。彭總在《自述》中,對以訴苦為中心的新式整軍運動也給予瞭極高的評價。
(三)組建二綫兵團
令人敬佩的是,東總普遍善於總結:林彪和劉亞樓總結推廣瞭六大戰術原則,羅榮桓總結推廣瞭訴苦教育運動。這些經驗雖然都來自基層官兵,但領導的及時總結和推廣,使之轉化為部隊強大的戰鬥力。在這一點上,訴苦教育運動的作用決不亞於六大戰術原則。
1947年7月27日,根據羅榮桓的建議,東北局決定推進二綫兵團建設,即按地域原則,把參軍的新戰士編組為獨立團,從主力或地方部隊中抽調少數乾部和老戰士作為骨乾,經過3個月的訓練後,直接補充主力部隊或編成獨立師。
在羅榮桓的大力推動下,二綫兵團組建工作成效顯著。至1948年8月,即遼瀋戰役發起前,民主聯軍先後組建三批共164個團的二綫兵團,人數達到37萬人。
同期(1947年7月-1948年8月),民主聯軍主力部隊由5個縱隊又12個獨立師,擴大到12個縱隊又15個獨立師;總兵力由52萬增加到103萬。事實證明,在當時條件下,組建二綫兵團是迅速擴大主力部隊最為有效的辦法。
大傢注意這個數字:民主聯軍在此期間共增加51萬人,其中來自二綫兵團的37萬人,部隊鞦、鼕季攻勢減員3萬多人。這樣推算,改造俘虜補充部隊的在18萬人左右。這是一個非常瞭不起的數據,說明通過訴苦教育運動這一創舉,在改造俘虜方麵發揮瞭巨大作用。
而無論是建立二綫兵團還是改造俘虜,羅榮桓作為主抓者,貢獻甚巨。由此,羅帥對東北野戰軍發展壯大的功績可見一斑,何況還參與戰役謀劃、作戰指揮等等。
在大的分工上,羅迅速組織起大批量、高素質的兵源隊伍,交給林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