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11:49:29 PM
�牛ㄒ羝�)子上篇原創文章《為什麼我們要敬畏“不可抗力”?》,是由最近一起空難事故展開的一個人生話題。這一篇,繼續人生的話題,講在一個“拼爹”的時代,如何做一個好爹。
愛子之心,源於人類的固有屬性、源於生物傳承的本能。所以,“拼爹”現象,古今中外,其實哪裏都有,並非某個國傢、某個地域特有。
�拋擁蹦暝諭餛螅�有一天迎來瞭大老闆。這個大老闆其實是買辦,米籍華裔。他的爹是當年敗逃台灣的國軍高級軍官,帶著他移民到瞭米國。托改開政策的福,他成瞭西人在華企業的高管。那天他來公司視察,帶著他的兒子。兒子還在米國加州上大學,跨著雙肩背,一口的米式英語,不會講中文。大老闆召集骨乾開會,會上他沒一次正眼瞧過大傢,但對挨在身旁的兒子,慈眉善目、笑逐顔開。兒子旁若無人,對大傢連聲“嗨”都沒有,隻是問他爹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大傢明白瞭,這次大老闆來,無關企業無關管理,隻是帶兒子來觀摩生意場,為其未來鋪路。
這位米籍華裔買辦,從他父親到他、再到他的公子,兩代人都有“拼爹”的影子。他的公子長大瞭當爹瞭,一樣會把“拼爹”延續到他的兒女。
說迴到現在,說迴到我們的社會。
“我爸是李剛”“投胎是門技術活兒”“一個億的小目標”,是大傢熟悉的流行詞。這類流行詞,反映瞭在我們社會裏,大傢對“拼爹”現象的關注。
看人傢,給兒子設的小目標是賺一個億,再看自己,在為兒子將來婚房的首付發愁……韆韆萬萬的普通百姓,都有這樣的不平、無奈和焦慮。
那又能怎麼辦呢?
1
有這樣一位爹,多年經商,成為一地首富。他一門心思要讓幾個兒子做官,拼盡自己的資源,把一個兒子推上瞭市公安局副局長的位子。
這個兒子接著靠自己繼續攀爬,一直爬到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高位。最後,因貪腐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兩代人的努力歸零。
反腐電視專題片《零容忍》第一集《不負十四億》裏,有這樣一個案例故事。這個兒子叫王立科。
有“拼爹”,就有“坑爹”。我們再看外國的一個故事。
有這樣一位爹,是個成功的政客。因為意外車禍喪妻,他格外疼惜兩個兒子。大兒子成瞭人見人誇的好青年,仕途前景比爹還要光明,但是英年早逝。
政客的二兒子,江湖人稱“實力坑爹第一人”,又得諢名“五毒教教主”。這個兒子像是投胎來嚮爹討債的,吸毒、嫖娼、亂搞男女關係、受賄……讓政客顔麵掃盡,被世人當做“慈父多敗兒”的反麵教材。
這個二兒子“坑爹”之最的,是利用他爹的資源,為烏剋蘭企業謀取利益。作為交換,烏剋蘭企業給他每月至少5萬米元的乾薪。
這個爹名聲很大,盡人皆知。他就是米國現任總統、“睡王”拜登。他的“坑爹”二兒子,叫亨特・拜登。拜登在當上米國總統之前,就和烏剋蘭關係密切。他現在煽動起俄烏戰爭,輕而易舉,毫不奇怪。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在此略過。
說迴王立科、拜登的故事。爹拼瞭全力,兒子不給力,接不住、續不上,也是徒喚奈何。
問題是,世上大多數的爹,隻是齣於天性,傾其所有交給兒子,至於兒子給不給力,就不怎麼去考慮瞭。
那當爹的,怎麼纔讓兒子有能力接得住、續得上,青勝於藍呢?
我們再看幾個案例。
2
先看陳獨秀,是怎麼當爹的。
當年,陳獨秀在上海,把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接來。兄弟倆到上海,吃瞭爹的“接風宴”。
“接風宴”上,當爹的在桌上用銀元堆瞭一座小山,指著銀元對兒子說:“我的這些錢是用來搞中國革命的,不是給你們吃飯的。我隻負責你們的學費,不管你們吃飯。不管你們是賣報紙,還是撿破爛,都不能從我這裏拿走一塊銀元。”
兄弟倆都還沒成年,到上海吃完這頓“接風宴”,就被爹逐齣瞭傢門,開始自謀生路。
養育未成年的子女,是一般父母想都不用想的本能責任,何況,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收入豐厚,讓倆兒衣食無憂,不在話下。
但是,陳獨秀卻隻管倆兒的學費,生活費自己掙去。陳延年就帶著弟弟,到碼頭上扛包,到街上賣雜誌賣報。
兄弟倆掙錢養活瞭自己,還認識瞭社會,積纍瞭基層百姓的生活經曆。兩人最後走上職業革命傢的道路,並為自己的人生理想獻身。
陳獨秀如此教子,讓陳延年、陳喬年也成為紅色大義的義士,永被後世感念敬重。
再看毛教員怎麼當爹。
毛教員長子毛岸英,少小和父親離彆,直到1946年從蘇聯迴到父親身邊。毛教員當年因為紅色事業而離傢,後來愛妻楊開慧被殺害,三個幼子成瞭孤兒,在上海乞討流浪。因此,他一直對開慧母子四人深懷愧疚。天可憐見,好不容易盼到長子迴來瞭,看到長子已長大成人,作為爹,怎麼高興、怎麼疼惜,天下父母都能感同身受。
而且,毛岸英畢業於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中尉軍銜,參加過二戰,曾參加占領柏林的戰鬥,精通俄語、英語。在當時的延安,屬於高級知識分子,是少有的有歐洲戰爭經曆的青年軍事人纔。
但是,毛教員疼惜長子的方式,是送他在農村去學種地。一般的父母,怎麼會捨得讓孩子離身,還是去農村吃苦?
鞦收過後,毛岸英迴到毛教員身邊,讓爹瞧自己播種、收獲的小米。毛教員看著兒子頭戴羊肚手巾、一臉黢黑的模樣,笑眯眯地說道:“好呀,白胖子變成瞭黑胖子。”
後來建國瞭,不得不抗米援朝,毛岸英主動嚮爹提齣,要求上朝鮮戰場。當時,米國完全掌控朝鮮戰場的製空權,米軍可以肆無忌憚地狂轟濫炸,不分前綫後方。這就是說,入朝本身,就意味著麵臨隨時陣亡的危險。
毛教員父子都明白這一點,但當爹的,還是答應瞭兒子的請求。結果我們都知道,毛岸英成瞭烈士。
毛教員作為領袖,把失子之痛深埋心底。直到他自己去世之後,世人纔知道他私藏著兒子的遺物26年。這些情況,�拋釉讜�創文章《作為血肉之軀的普通人,那些紅色“瘋子”的人生,圓融嗎?》裏已經講到。
毛教員當爹,也是讓兒子下農村、上戰場。
看到這裏,有的君子也許會想,案例都是紅色團隊的啊?
好的,下麵我們就看一個藍色團隊的案例。
常凱申傢,是如何努力讓兒孫“青勝於藍”的?
常凱申的長子經國,15歲就被送到蘇聯。在蘇聯,經國曾被下放勞動,先後當小火車站搬運工人、金礦礦工,後在重型機械廠工作,先後當技工、技師、副廠長兼工廠報紙主編。直到27歲纔迴國。
迴國之後,當爹的讓他繼續從基層乾起,先經營贛南,再抓情報部門,一步一步積纍各方麵的資源、經驗,最後還經過嚴傢淦的過渡,纔穩當當地承繼大位。雖然,那個大位已不是全中國的最高領導人,而隻是一個海島的島主而已。
常凱申對經國的栽培,是成功的。但經國自己當瞭爹,三個兒子卻相當“坑爹”。
長子孝文,被隔代親的爺爺寵愛,整個兒一紈絝子弟,和當今米國“睡王”的兒子亨利有得一比。年紀輕輕的時候,喝酒喝死瞭。
次子孝武,在爺爺那兒不是長孫,沒哥哥得寵。當爹的讓他上軍校、下基層,曆練得差不多,就也把硬核的情報部門給他掌管。沒料到,孝武用力過猛,刺殺江南案敗露,斷瞭自己的政治前程,隻得遠走他鄉,從此銷聲匿跡。
三子孝勇,比起坑爹的兩個哥哥,算是靠譜,很受爹的器重。但上軍校時,一次夜訓傷瞭腳,傷得非常重,成瞭個瘸子,隻能改到台大讀書。畢業後從官企入手進入政界,但此時二哥孝武“江南案”敗露,對他打擊很大。爹去世後,他就全傢移民加拿大,遠離瞭台島。
總的看常凱申傢,他自己當爹,讓經國在蘇聯、迴國後長期基層曆練,最後穩當接班,成瞭大器。但經國當爹,又爺爺溺愛的乾擾,自己也管教無方,三個兒子都欠缺足夠的基層曆練,破瞭三代權力世襲的迷夢。
後來,蔣經國感慨地說,以前理解不瞭八旗子弟入關幾十年就變得墮落不堪,還以為是瞎說,現在算是徹底悟瞭。
以上,舉瞭陳獨秀、毛教員、常凱申三傢的例子。因為這三位爹,兒子都有足夠的“拼爹”資本,而且舉世皆知,講起來大傢也都不陌生。
看齣啥門道來瞭嗎?
為解決爹拼瞭全力、兒子不給力的問題,陳獨秀、毛教員、常凱申都超越瞭一般父母的本能,不讓子女“拼爹”坐享其成,而是想辦法讓子女到基層曆練。作為有境界的爹,他們深諳“猛將起於卒伍,宰相始於州牧”的道理。
那誰,也一樣經曆瞭長期的基層磨練,擔子由輕到重,纔練齣瞭一身的治國本領。不說彆的,在缺吃少穿的陝北窯洞,一待就是多少年,這種曆練,就算你我百姓,能有多少人捨得讓孩子去吃那個苦?
當爹的高境界就是:讓子女從基層起步,路自己走,練就自身的本事。
也許有的君子會想,好吧,讓子女從基層起步,這個不難做到,可是,就算兒女練齣瞭一身的好本事,自己沒有資源人脈、沒人提攜,也沒有上升的機會啊。
是的,到瞭那個時候,運氣因素就凸顯齣來瞭。當爹的牛,給子女的幫扶更有力。前文講瞭,這是人類乃至動物的本能,很自然。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人類社會的秩序,從古到今都是金字塔結構,基層人最多,領袖隻有一個。無論是爹還是兒,都在這個金字塔內。有太多的自身、客觀因素,閤力決定瞭各自在金字塔上的層級。無論在哪一層,都要有顆平常心。就像生在地球,必然要受地球重力一樣。
那這不就是宿命論嗎?要是這樣,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呢?
是的,這個問題就觸及到哲學瞭。
問題很大,限於篇幅無法展開說清楚。實際上,�拋幽饌瓿傻摹度鬆�係統管理指南》,專設有一個管理維度,來衡量人的哲學境界。但既然說到瞭這裏,就引用一句經典軍旅劇《士兵突擊》的名言,權做答案吧――“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義的事”。
繞開這個哲學問題,從實際的人類社會看,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你沒本事,縱然爹給瞭你一手好牌也無用,就像亨特・拜登、常凱申三個孫子、八旗子弟那樣。相反,你有本事,就算沒有牛爹,一手爛牌也能讓你打好。
君不見,從古到今,平民齣身的人傑總是占大多數。陳獨秀、毛教員、常凱申都沒牛爹可以“拼”。再比如40年改開以來,“名相”硃、溫、李,也不是“拼爹”而齣的。再看企業界,白手起傢的企業傢更比比皆是。
再隨便舉兩個西方的例子。拿破侖,是從士兵乾起的。默剋爾,從基層黨務乾起。
推而廣之,在一個有正常活力的社會,各個領域都必須存在靠自己本事齣人頭地的通道。哪一天這個通道關閉瞭,那就意味著這個社會齣瞭大問題。
寫到這裏,本文要說的主題就說得差不多瞭,最後按慣例做個小結。
3
第一,“拼爹”現象,在人類社會都存在,差彆在於不同時空下,強度不同而已。
第二,對“拼爹”現象,如果你心裏很不平,做為一個“爹”,可以有兩種選擇:
選擇一,自己努力。一聲不吭,自己努力,成為彆人羨慕的牛爹,然後,也享受這種不平、成為不平的製造者。
這是大多數人的本能選擇,拼爹。
選擇二,兒子努力。一聲不吭,讓兒子從基層起步曆練,憑實力上位,然後,矯正不平現象、成為不平的終結者。
這是陳獨秀、毛教員、常凱申們自己的人生選擇,也是他們為子女所做的努力――拼己。
兩種選擇背後,有兩種各自不同邏輯。
選擇“拼爹”,是順應本能,但你自己能到多牛、自己的資源子女能否承接得住,天知道。
選擇“拼己”,是不管自己牛不牛,重點讓子女牛起來。因為爹的人生,不能替代兒女的人生。你管得瞭一時,管不瞭一生。
在“拼爹”的時代,要做一個好爹,應該優先授子以“漁”,再說授子以“魚”。
也就是說,在“拼爹”“拼己”之間,“拼己”更重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拼爹”的最高境界,是不“拼爹”。
4
大道相通。最後再放眼一下世界,看看不同社會形態的人纔産生機製。
�拋蛹蚵苑治�三類。
第一類已不多見,純粹“拼爹”的社會。比如子承父位――父輩的王位、爵位等等。
第二類多見,就是明麵上“不拼爹”的社會。走米西方皿煮�曖湍J降模�大都屬於這類。這種社會,把“拼爹”挪到瞭幕後,票選齣來的人,可能老朽昏聵,也可能嘴上沒毛。
第三類也少見,就是機製性地“拼己”社會。
這種機製重視基層錘煉,係統地培養、選拔、考評潛在人選。每個學生要接受軍訓,每個青年乾部要到基層鍛煉。有誌從政者,得從村官起步,擔子由輕到重,在多個地區、多個崗位逐級反復錘煉考察,在這個過程中逐級選拔淘汰,最終勝齣者,一定是可不負重任的頂尖人纔。
猛將起於卒伍,宰相始於州牧。
這三類社會,你覺得哪個更健康、更有活力?
再把“拼爹”的話題,延伸到生二胎三胎的事。
現在國傢放開瞭二胎三胎,但很多年輕人還是不敢生,怕啥?自己這條件不行、那條件不好,保證不瞭養育質量,不敢生。
看完瞭本文,請有緣的君子再考慮一下,野生、放養,未見得就是壞事。經風沐雨的海燕,比安逸舒適的金絲鳥,生命力更旺盛。所以老話說,有苗自然長,兒孫自有兒孫福。
地球是圓的,世界是公平的,齣生於怎樣的原生傢庭,沒有絕對的利弊。
各種問題歸根到底,是思維的問題――是孤立靜止地思維、還是聯係發展地思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