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1:04:06 PM
近日,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教育廳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閤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以“健康第一”為根本理念,以問題為導嚮,以“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為基本原則,從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係、加強學校青少年體育訓練等7個方麵提齣瞭體教融閤的具體任務和要求。
在“雙減”背景之下,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體教融閤是個熱詞。根據《汕頭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汕頭將緻力於促進體教融閤和學校體育文化建設,形成“班班有項目、校校有特色、縣縣有品牌”體育新格局。
當前,以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為總抓手,汕頭持續深化教育綜閤改革,著力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學生綜閤素質展現新麵貌。汕頭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總體呈上升趨勢,97.24%學生達國傢標準閤格以上。
汕頭發展校園足球,讓體教融閤更有抓手。 受訪者供圖
開展體育“素質評價”
鼓勵每天上一節體育課
實現“以體育人”,汕頭關注的是青少年全麵健康發展,實現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的協調發展。
《意見》提齣,要開展大中小學校學生體育“素質評價”。從2022年鞦季入學新生開始,采用“素質評價+統一考試”模式,並逐步提高體育中考分值。高中實施體育學業水平考試,采用“素質評價+終結性專試”測評模式,原則上,成績不閤格者不能畢業。
根據汕頭市教育局製訂的《2022年汕頭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科考試實施方案》,2022年中考體育科成績以滿分60分計入中考總成績,體育科成績由《國傢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6分,占10%)和中考體育考試成績(54分,占90%)組成。
在具體考試項目上,汕頭2022年中考體育由1項必考項目和1項考生自選項目構成。必考項目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自選項目包括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在指定的兩個自選項目中選擇其中一項。
從近年來的一係列政策當中,可以看齣體育的重要性正在逐漸凸顯。《意見》還提齣,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中小學每天上午安排不少於30分鍾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鼓勵中小學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當天沒有體育課的,下午安排不少於40分鍾的課外體育鍛煉,並適量布置體育課外作業。
體教融閤的改革關鍵,是要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體質。走訪汕頭市中心城區的中小學校,可以發現,不少學校都開展瞭跑操運動,對增強學生體質效果明顯。
以東廈中學為例。從2011年開始,每周一至周六,除學校考試或下雨等特殊情況,東廈中學在每天上午第二節下課後,組織學生進行大課間跑操。據介紹,東廈中學每年都有一些考體育術科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成績優良,學生們對“體育精神”的認識也不斷增強。
如今,汕頭各中小學校因地製宜地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按照開設體育課和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全麵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製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至30分鍾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組織學生在做好廣播體操後開展集體體育活動,確保瞭學生的運動量。
與此同時,各類特色品牌體育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汕頭市第二中學,特色品牌“學生素養課程”匯聚潮汕多位名傢和“非遺”傳承人,開設女子防身拳、羽毛球、禮儀、舞蹈、閤唱等眾多課程項目,讓學生在感興趣的項目中增強體魄。
發展校園足球
讓體教融閤更有抓手
《意見》提齣,要創建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各級教育、體育部門統籌規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的項目布局,重點發展足球、籃球、排球、田徑、遊泳以及國傢和省優勢項目、民族傳統特色項目等,按照每個項目6:3:1的比例對小學、初中、高中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項目的創建數量進行布局,組成對口升學單位,開展相同項目體育訓練。
日前,在煥然一新的汕頭人民體育場的足球場上,中國女足隊員肖裕儀與來自汕頭多所中學的50多名女足小運動員切磋球藝,隨後還傳授大傢不少關於卸球、帶球的踢球“小竅門”。
在謝易初足球隊副隊長黃淑香的眼中,肖裕儀是從汕頭走齣去的優秀運動員,她在球場上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值得學習。“汕頭的女足發展一直都很受重視,走齣瞭一個‘肖裕儀’後,以後一定會繼續走齣更多!”黃淑香說道。
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瞭剋服競技體育人纔培養的體製機製障礙,國傢教育、體育部門便提齣“體教結閤”這一概念,希望解決他們在學習和訓練之間的矛盾,但結閤什麼、怎麼結閤,多年來始終處於摸索階段。
發展校園足球,恰好敲開瞭“體教結閤”的大門。經過多年的發展,從“單一結閤”到“深入融閤”,校園足球正在成為汕頭推動體教融閤和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引子。
汕頭市從2016年開始舉辦“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進一步推動汕頭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促進汕頭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省級推廣學校的發展,建立起汕頭校園足球聯賽製度。
其中,汕頭市不少鄉村學校,正是通過踢球踢齣瞭一個“新世界”――真正走齣傢門、走齣學校、走齣村子,甚至超越硬件設施和教學資源更好的城區學校,奪得汕頭市“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冠軍,成為省市體育競賽的預備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汕頭市龍湖區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13所中小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8所幼兒園被確定為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
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龍湖區建立瞭“以普及為導嚮,以教學為核心,以賽事為推手,以考評為保障”的校園足球工作推進機製,奠定瞭覆蓋城鄉中小學校的校園足球發展格局。
做大分母抓普及是發展校園足球的基礎。目前,校園足球活動覆蓋龍湖全區所有中小學校,區內76所公辦中小學校中有66所學校成立瞭校級足球隊,占比達86%,並連續多年舉辦“龍湖區中小學生足球聯賽”,在粵東校園足球工作中發揮瞭示範引領作用。
除注重以賽促訓之外,龍湖持續加強校園足球特色文化建設,推動校園足球工作全麵深入開展。同時,龍湖通過創新培訓機製、舉辦校園足球沙龍、舉辦足球文化交流展、加強校園足球常態化宣傳等方式,營造校園足球濃烈氛圍,爭取更多社會資源支持校園足球發展。
從“校園足球”到“一校多品”,校園足球帶動瞭汕頭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體質,使體育運動當中的“教會、勤練、常賽”成為常態化的體育運動方式。此外,在許多汕頭校園足球教師眼中,足球運動的普及與提升,不僅可以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還可以降低肥胖率、近視率和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比例。
【記者】 蔡�b彥
點擊圖片,一鍵報料
【作者】 蔡�b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