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8/2022, 8:49:35 AM
新華社廣州3月17日電(記者毛鑫、王瑞平)廣東樂昌市大源鎮橋頭小學幾十名學生已經在應急“闆房教室”上課近三年瞭。因原有校捨被認定為D級危房被拆,2019年9月,師生搬進建於操場上的一處應急闆房過渡,沒想到一“過渡”就到瞭今天。鼕冷夏熱的教室、缺少運動空間的水泥操場、需要自備飯菜的無奈處境等等,都讓現在的43名學生對早日搬入新學校充滿期待。
為什麼“應急”變成“不急”,“過渡”難再“過去”?規劃的新校項目為何“趴窩”?這些孩子究竟何時能搬離鼕冷夏熱的“闆房教室”?記者近日來到樂昌市進行瞭調查。
大源鎮橋頭小學用活動闆房搭建的校捨(2022年3月8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王瑞平攝
所謂的“應急”闆房學校:夏天像蒸籠,鼕天冷冰冰
樂昌市位於粵北山區。記者從市區齣發,穿過樂昌峽庫區,在盤山公路上開瞭近兩個小時纔到橋頭村。橋頭小學就位於村頭拐彎處的山坡上,一處很顯眼的白色闆房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處建築工地。
繞過橋頭村村委會辦公樓就是校門。U型的校園很小,比一個籃球場稍大一點,三麵是兩層活動闆房,有教室、學生宿捨、教師宿捨、浴室、辦公室、食堂等20多間。
教學點負責人楊�⒀Ц嫠嘸欽擼�橋頭小學建於1984年,是個公辦小學。2009年因樂昌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大源鎮中心學校被淹,橋頭小學成為其新校建成之前的過渡性學校,目前是大源鎮唯一一所學校。學校設有一至六個年級6個教學班,10名老師,43名學生,其中36人住校,學生主要來自附近三個村。
走上闆房二樓,每走一步都能聽到咯吱咯吱的聲響,腳下有震動感;風一大,屋頂鐵皮嘩啦嘩啦作響。教室和學生宿捨裏沒有空調,隻有風扇。有老師說,“夏天鐵皮闆房就像蒸籠,還不如露天上課;鼕天,冷冰冰。”
大源鎮橋頭小學的學生在闆房教室裏上課(2022年3月8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毛鑫攝
因建築、衛生條件達不到要求,且缺少資金,橋頭小學沒有正式食堂,師生隻能自行帶米統一蒸飯,菜蔬需要學生從傢裏做好帶來,存放在冰櫃裏,吃完瞭再迴傢取。
記者抵達時,十幾個學生正在上體育課。因場地有限,體育課主要是做操、跳繩,唯一完整的體育設備是一個乒乓球台。因為擔心打籃球砸壞旁邊的教室窗戶,唯一一個籃球架也暫停使用。
應急闆房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現在過渡闆房也快變成危房瞭。”楊�⒀�說,許多地方已齣現銹斑,前幾天還用水泥把闆房牆角生銹處都抹上一遍。此外,房頂也會漏水,一下雨走廊容易積水,學校就用鐵皮包瞭個屋簷來擋水。記者注意到,牆角消防器材箱的下半邊也銹蝕瞭。
“這是樂昌唯一一個‘闆房學校’,可能也是廣東省唯一一個吧。”一位老師說。
剛開始老師還安慰學生說:“暫時過渡,等新房子蓋好瞭就能搬進去。”然而,“應急”變“不急”,“過渡”難“過去”。三年裏,學生、傢長、老師對究竟何時能搬離“闆房教室”,得不到一個準確答案。
大源鎮橋頭小學的學生宿捨(2022年3月8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毛鑫攝
在“調規”“資金”問題中來迴糾結 新校捨難以從“會議”照進現實
事實上,樂昌市各級領導並非不清楚橋頭小學的實際情況,反而是多次來現場視察處理,有領導不止一次公開承諾“某某月前解決”,但學生們並沒有等到下文。
記者采訪瞭解到,當地在“調規”“資金”問題中來迴糾結,反復推倒重來,緻使新學校遲遲走不齣“草圖”“規劃”“會議”“文件”。
“橋頭小學的土地性質是礦業用地,原址不允許新建房屋;新鎮區那邊因為林業用地調規手續漫長,緻使原有補償款無法滿足新建需要,樂昌峽水利樞紐改製後,雙方在增資問題上又遲遲達不成一緻,這樣新鎮區也遲遲沒建成。”樂昌市教育局局長曾培偉說。
“有錢的時候沒地,有地的時候又沒錢,幾番摺騰就拖到瞭現在。”大源鎮人大主席王重華說。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群眾心裏有一杆秤。一個在橋頭小學附近生活瞭20多年的村民對記者說:“一開始說能建,後來又說不能建,總是修來修去、補來補去,也花瞭不少錢,但苦的是這些學生,傢長也有意見。”
大源鎮橋頭小學的學生在狹窄的操場上體育課(2022年3月8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王瑞平攝
孩子們還要多久能走齣“闆房教室”?
據瞭解,大源鎮中心學校的建設目前還未啓動,新鎮區建設“三通一平”都還未動工。記者實地走訪看到,2009年搬遷以來,新鎮區的建設已經耗時13年,進展緩慢,即便已建成的鎮衛生院和鎮派齣所也無法使用,長滿雜草。
隔著一片雜草,王重華指著一塊荒地告訴記者:“這就是規劃好的學校用地,將建成九年一貫製全寄宿學校,現在資金在慢慢到位中。”
大源鎮中心學校新校址的規劃用地仍是一片荒草(2022年3月9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王瑞平攝
“有個安全穩定的校捨是所有老師、學生、傢長的心願,讀書還是要有個避風擋雨的地方。”楊�⒀�說。學校老師呼籲,盡快解決橋頭小學建設用地規劃,如確定不重建橋頭小學,則需多方聯動,做好學生及傢長的安撫工作;在中心校未能建成使用之前,盡快將學生撤並到能滿足學生住宿的學校就讀,並解決他們的交通和食宿等後顧之憂。
采訪結束時,正是下午放學,住校的孩子在院子裏活動。記者嚮圍過來的幾個學生瞭解情況:
“這裏的闆房教室好不好?”
“夏熱鼕冷。”
“對未來的新學校有什麼期待?”
“有空調就好”“有個運動場,能打球”“教室空間大一些”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
……
記者獲悉,日前,樂昌市有關部門已承諾最快在今年“六一”,學生能整體搬到隔壁墩子村原小學校捨學習。另外大源鎮中心學校的重建工作也將於今年年底動工,預計明年年底建成。
新華社記者將繼續關注此事的後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