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10:34:00 PM
上周開始,浦東高校進入封閉或半封閉模式。萬餘人生活、學習、工作在同一個空間裏,暖心的互助故事正不斷上演。口罩遮擋瞭笑容,但愛卻依然能被看見。
成為 “護校周全”的一束光
數萬人的核酸檢測,對於每一所封閉中的大學來說都是一場“硬仗”。師生誌願者、校友成為這場“戰鬥”中的“一束光”,共同守護校園。
淩晨五點半,上海電力大學的操場上,60名學生誌願者在接到通知後火速到崗,助力全校核酸檢測。在誌願者群裏,不斷有學生主動詢問,期待加入。
(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從淩晨至正午,長達6小時的連續工作中,這些誌願者們在操場上搬運醫療物資,維持隊伍秩序,為師生掃碼取簽,也為“大白”減負。來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王方圓同學,因其齣色的誌願服務,被“大白”贊為“滬城環路上最靚的仔”。
“大傢都好好排隊瞭嗎?”“口罩戴好瞭嗎?”3月11、12日,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對全校師生員工進行常態化防護性核酸檢測。春日暖陽下,師生相隔一米有序排隊,可愛的校貓也來“監工”。
在校園防疫關鍵時刻,校友們紛紛伸齣援手,捐贈防疫物資,共同守護母校。2008屆工商管理專業校友李斌新看到校友會發布的“母校,我們共同守護”倡議後,主動捐贈8000隻醫用外科口罩、 2400隻KN95口罩 、500副丁腈手套 、240件防護服 ;2011屆漢語言文學專業校友張馮樺捐贈瞭1萬隻口罩,1997屆會計專業校友程皓捐贈100個睡袋……這些充滿愛心的防疫物資,已送達學校防疫工作組統一調配。而宋根建等90級校友捐贈的7700隻口罩、程皓校友捐贈的2000隻口罩,也已在送往學校的路上。
“不迴傢”的他們彆樣暖
過去一周,浦東不少高校裏,“迴傢”是很多上海師生所渴望的。然而,偏偏有人就是“不迴傢”,留在校園裏溫暖他人,同時也感受到被愛包圍的幸福。
3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學實行準封閉管理。學校把教職工分為A、B組,輪流入住學校,工程學院教授周悅成瞭第一批入住學校的教職工之一。她和同事們在一天裏走訪瞭電氣係8個班近240名學生,安撫情緒、加油鼓勁。“這些學生我大都教過,比較瞭解情況。”周悅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這段“宿捨”時光,做好個人的學習成長計劃。學校綫上教學首日,她又與同事們走訪學生宿捨,傾聽學生對教學情況的反饋意見。她還日夜指導研究生科研工作和撰寫論文,忙到“飛起”。
轉眼A組輪值即將結束,周悅卻決定“不迴傢”瞭。她和在上海大學讀書的兒子商量好,各自繼續留校做誌願者。麵對同事的點贊,她淡淡地說:“我當誌願者沒有後顧之憂,我願意為學校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當學校結束閉環,得知自傢小區“無縫銜接”要被封閉14天,上海杉達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虞佳決定留在校園裏。備課、走訪學生宿捨、鍛煉,她眼中的每一天都寫滿瞭感動和溫暖:
學校把住宿條件較好的教師公寓留給年長、懷孕的老師,羅老師連續多日為值班老師煲起瞭養生湯,還有學生因為體諒老師的辛苦,特意在教務處門口留下牛奶、餅乾和水果……“這段特彆的日子不容易,但也一定會留下很多難忘的迴憶。”她說。
這些TONY老師不一般
封閉的大學校園裏沒有理發店,而男生理發是剛需,怎麼辦?
“歡迎光臨!”3月17日中午12:00,上海杉達學院學生社區服務中心一樓變身“校園理發店”,潘慧斌副校長、規劃與科技處處長李廣、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周丹、教務處陳楠生老師和學生教育處蘇曉晨老師等人拿起剃刀、剪子,成瞭“TONY老師”,為預約前來的29位男生和1位學校保安,提供瞭VIP級的免費理發服務。
從起念到開張,不足24小時!“應需上綫”的杉達理發店,源於蘇曉晨老師的一次“助人為樂”。3月16日,蘇老師聽男同事聊起“頭發太長”的煩惱,便主動請纓:“我給孩子理過發,你相信我的話,我來試試!”說乾就乾,蘇曉晨在校園裏的教育超市買到瞭理發器等用具,又就地取材選中瞭辦公樓一樓的大鏡子,在一樓大廳為男同事完成瞭理發。
“效果真不錯!”“明天還能理發嗎?”這一理發視頻迅速在杉達師生的朋友圈裏傳播開來。校方“看見”師生的需求,立即闢齣場地、提供器材,並招募有理發特長的教師擔任誌願理發師……於是,“杉達理發店”在次日開張。每周三中午12:00―13:30,杉達師生通過預約均可享受免費理發服務。
無獨有偶,在上海海洋大學的校園裏,學生之間也開始瞭互助理發。水産與生命學院 2019級水生動物醫學專業的姚雲軒為同學理瞭發,視頻和照片被發在瞭學校官微上。姚雲軒的媽媽在互動區暖心留言:“看到‘托尼姚’在傢裏為爺爺理發練就的手藝得以在學校裏發揮,非常欣慰!”
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管理專業研二學生張善真,也因會理發而成瞭校園名人。她根據網上視頻教程,在校園的小河邊花瞭40分鍾給一名“求助的男生”成功理發,“知名度”蹭蹭地往上竄。
00後護理係大學生變身“大白”
當數萬名師生需要進行核酸檢測,身邊的“大白”可能其實是普通的00後大學生。
王依婷是上海建橋學院護理學專業學生,參加瞭此次校園核酸檢測誌願者服務工作。目前,上海建橋學院實施校園準封閉管理。近2萬名師生團結一心,有序進行核酸檢測。
在誌願活動開始前,她與媽媽進行瞭短暫的溝通,得知媽媽作為社區的工作人員,也在社區疫情防控的一綫為居民的核酸檢測而奔波忙碌,這給予瞭她更大的動力和信心。“我要嚮媽媽看齊,無私奉獻,服務大傢。”
從緊急招募到集閤上崗,不過短短的幾個小時,但麵對疫情,她的心中始終有一份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團結一心,抗擊疫情。
“隻有當自己穿上防護服時,纔深知醫護人員的不易。”她認為,作為護理學專業學生,也許以後核酸檢測就是她們最基本最普通的工作之一。這一次的體驗,也讓她更加堅定瞭學好這個專業的決心,“一切的付齣都是值得的,我相信疫情終將散去,春天終會到來。這真的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也是一份很神聖的使命。”
像王依婷一樣,還有上海建橋學院健康管理學院王宇凡、徐雙雙等8名19級的學生主動請纓,發揮護理專業特長,不辭辛苦,認真細緻地服務好核酸檢測服務。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