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迴看,有的人甚至還會惋惜:作為演員的李亞鵬,真的可惜瞭,畢竟這之後,一直在不斷嘗試新身份的李亞鵬,好像都沒有他在演員這一行乾得齣色。但這一誤會的澄清,似乎並沒有讓李亞鵬的短視頻之路就開始走得順風順水起來,相反地,在李亞鵬的短視頻裏“翻車”的場麵一次接著一次。
文/水煮娛小兔 圖/來源於網絡
謝謝你的點擊,期待你的喜歡,等待你的關注
昨日鄰傢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在這樣一個帶著點肅穆氣氛的日子裏,幾乎已經處於半退圈狀態的李亞鵬,又一次更新瞭他的社交平台。
還是那一如既往熟悉的“喊麥”般架勢(除瞭音量略小)和看著質樸自然卻怎麼都透著點錶演痕跡的畫麵。
不得不說,違和感撲麵而來。
這不禁讓人疑惑:
50歲而知天命的李亞鵬,為什麼還不放棄他的“24節氣文化”?
01
現在的00後,10後可能很難想象,現在已經50歲的李亞鵬對於很多80後來說,那可真的是妥妥的
“童年男神”
。
即便是放到現在來看,身高183公分,長相清俊,臉部綫條又硬朗得李亞鵬年輕時候的顔值也不是現在隨便拉一個奶油氣十足的小鮮肉就可以比得瞭的。
1998年,由李亞鵬和徐靜蕾等人主演的電視劇
《將愛情進行到底》
可以稱得上是內地青春偶像劇不摺不扣的“鼻祖之作”。
這之後的近10年,既是李亞鵬作為演員的高産期,也是他的高光時刻。
無論是
《末代皇妃》,《海灘》,《射雕英雄傳》
還是
《笑傲江湖》,
李亞鵬參與的影視劇作品無論是閤作班底,還是收視成績都不容小覷,當然瞭,他本人的演技也可圈可點,至少可以甩現在某些小鮮肉們好幾條街。
2005年,李亞鵬宣布與歌壇天後王菲結婚,此後兩人有過一段長達8年的婚姻,並在這個過程中育有一女李嫣。
這之後,李亞鵬漸漸減少瞭幕前的演齣,直至他身上“演員”這個標簽逐漸已經淡得沒留下什麼痕跡。
現在迴看,有的人甚至還會惋惜:
作為演員的李亞鵬,真的可惜瞭,
畢竟這之後,一直在不斷嘗試新身份的李亞鵬,好像都沒有他在演員這一行乾得齣色。
02
有一說一,每一段婚姻都有磨閤的過程,天後王菲在媒體的鏡頭前也一嚮非常有個性,所以即便那段采訪中,兩人的確看起來的確對諸多事情的看法很不一樣,但要和王菲在看法上保持一緻恐怕也挺難的。
你不能否認,當年的李亞鵬能讓王菲心動,身上一定有他過人之處,畢竟除瞭王菲,李亞鵬的前女友名單裏還有
周迅,瞿穎。
這3個女人都不單單隻是靠美貌在娛樂圈成名的。
其實,演員演而優則商,無論是20來年前,還是今天,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李亞鵬從演員到商人的這條路,大約就是在和王菲結婚前後開始的,結瞭婚之後的李亞鵬很少再齣演影視劇,取而代之的,他更多以商人的身份齣現在大眾的視綫中。
隻能說:
作為演員,李亞鵬的演技尚可。
作為父親,他和李嫣,竇靖童看起來相處得都不錯。
但作為商人,他似乎缺少瞭點天賦。
李亞鵬從商的這些年,多次被爆齣現各種問題:不是欠債就是項目齣現問題,要不然就是齣瞭糾紛。
這中間李亞鵬也數度齣麵澄清,就連他現在的短視頻平台還依然置頂著關於“雪山藝術小鎮”和媒體報道的"雪山小鎮”並非一個項目的解釋視頻。
說實話,對於一個普通的吃瓜群眾來說,要從紛繁的信息裏有點咬文嚼字地這樣來辨彆信息其實挺難的,但顯而易見,作為商人的李亞鵬至少沒有拿齣他演員時期的代錶作來。
當然瞭,嫣然基金除外(這也不是個商業項目)。
03
李子柒的短視頻停更後,不知怎麼的,網上就傳齣瞭她的短視頻團隊被李亞鵬挖走的消息,一度傳得有鼻子有眼睛的。
於是,李亞鵬本尊不得不親自現身評論區闢謠。
這怎麼看怎麼和大眾認知裏的李亞鵬的風格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瞭。
鍋從天降的李亞鵬,屬實有點冤枉瞭。
但這一誤會的澄清,似乎並沒有讓李亞鵬的短視頻之路就開始走得順風順水起來,相反地,在李亞鵬的短視頻裏“翻車”的場麵一次接著一次。
04
李亞鵬的短視頻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麵:一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二是走訪他身邊的一些過著類似生活的朋友,三就是推廣24節氣的文化。
至於為什麼會這麼做,李亞鵬也給齣過一些解釋:
“節氣生活的踐行者”
,而節氣生活的美需要你我共同傳播。
話,說得有那麼三分理。
可惜的是,李亞鵬和他的團隊拍齣來的東西,卻不足以支撐這種“傳播的精神”。
在李亞鵬的視頻中,你是能看到一些所謂的田園生活或者對節氣文化的普及,隻可惜這些畫麵卻一次次被網友指齣,完全經不起推敲。
比如文案齣錯:
“曰”
字理解成瞭詩人的名字,並把這個低級的錯誤當成文案貼瞭齣來,並由李亞鵬大聲朗讀瞭齣來。
再比如要傳播節氣,卻連這24個節氣該怎麼念都沒整明白:
被網友在文案上糾錯之後,錶示以後會嚴謹的李亞鵬,在不久之後又把24節氣之一的處(第三聲)暑念成瞭第四聲。
至於李亞鵬本人在種蘿蔔,種樹等乾農活的時候略顯得刻意的動作,其實並不是太有說服力,更是大部分網友對於他安利的這種生活和文化沒有辦法産生代入感和共鳴的真正癥結所在。
李亞鵬最近一次上熱搜正是因為他在短視頻中拜訪瞭他一位名為“茶僕”的友人。
能視頻本意是想體現對茶道的尊重,但是無論是QQ簽名一般的友人語錄,還是兩人刻意一言不發的過程,都讓人反而感受不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倒是覺得在刻意擺拍之下,纍覺不愛瞭。
難怪,不少網友紛紛錶示,如果真的要這麼喝茶,那還不如不喝。
05
而像這樣痕跡過重,反失瞭傳播意義的畫麵,在李亞鵬的短視頻裏隨處可見。
讓晦氣和病痛遠離能夠遠離。
古時候的人,在這個時候放風箏,會把自己的病痛,不好的事都寫在風箏上,讓風箏越飄越高,直至隨風而去。
視頻中,李亞鵬說得頭頭是道。
於是,一時間,大傢又真的不知道是李亞鵬在給大傢普及一些節氣風俗還是該反過來再一次給李亞鵬和他的團隊上一課瞭。
同樣讓人不知道,李亞鵬這是在迴懟網友,還是真的不知道這樣的錶達方式其實實屬非常欠妥。
畢竟李亞鵬的文化傳播似乎總停留在不太嚴謹的文案和痕跡過重的錶演裏,可他本人和他的團隊在進行傳播之前對這些文化到底瞭解瞭多少卻不得而知。
06
不知道是不是巧閤,最近“節氣文化”倒還真是兩次衝上過熱搜,一次齣自張藝謀的大師手筆,另一次恰恰就是在今天的
《經典詠流傳》
中由王晰和號角男孩硃德恩共同演唱的一首簡單明快的
《節氣歌》。
即便沒有那些復製粘貼來的文案,沒有故作深沉的旁白,也沒有儀式感滿滿的錶演。
50歲的李亞鵬,如果真的希望更多的人瞭解節氣文化,希望有更質樸自然的田園生活,或許他該聽一聽這首歌。
而李亞鵬現在做的,隻能說,謝謝他有這個心,但很顯然現在無論是他還是他的團隊都還沒有那個能力吧。
寫在最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