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放學瞧見磨刀師傅坐著不動 簡直是校門口「銅像阿公」的翻版。他們嚮銅像阿公敬禮說再見之後 銅像的故事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15-03-06T04:10:14+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小朋友放學瞧見磨刀師傅坐著不動,簡直是校門口「銅像阿公」的翻版。他們嚮銅像阿公敬禮說再見之後,順便給老師傅行個禮說再見。同時幫老人傢取個名字叫「銅像伯」,有彆於校門口的銅像阿公。一 歪著頭更神氣過去 .....
小朋友放學瞧見磨刀師傅坐著不動,簡直是校門口「銅像阿公」的翻版。他們嚮銅像阿公敬禮說再見之後,順便給老師傅行個禮說再見。同時幫老人傢取個名字叫「銅像伯」,有彆於校門口的銅像阿公。
一 歪著頭更神氣
過去的人窮睏,政府也富不瞭。中小學校園竪立的銅像,大多名不副實。除瞭骨架用幾根鋼筋撐住,其他肌膚衣飾全是水泥和細砂粘糊的,等通體乾透瞭再把它漆成古銅色,就魚目混珠地說它是銅像瞭。
這種銅像,隔個一兩年便陸續長齣黴斑,久瞭甚至成片脫落,必須找匠師重新修補一番。換成現在說法,應該稱整容或醫美吧!
我們鄉下幾所小學竪立的銅像,幾乎毫無例外。一旦小朋友問起,老師和工友伯伯便告訴他們,銅像被太陽公公曬太久曬傷瞭,跟大傢一樣會長齣一小塊一小塊灰白汗斑,你們必須擦藥治療,銅像也需要呀!
曾經有小朋友自作聰明建議說,那以後就學我們美女導師天天打傘;也有認為銅像阿公不會自己打傘,倒是可以幫銅像阿公戴頂鬥笠呀!隻是這些童言童語,沒哪個大人敢採納。
後來聽說有些機關學校新竪雕像,即改用玻璃縴維製作,果真不長汗斑。可多耐個幾年,一旦褪色掉漆同樣難看,簡直像長瞭牛皮癬。最後不得不咬緊牙關,花筆大錢改塑真正的銅雕像。
記得水泥雕塑「銅像」的年代,某個暑假的某個傍晚,幾個小朋友到學校操場玩躲避球,玩到太陽下山仍意猶未盡,臨收攤還邊走邊玩,抓到球逢人就丟,不分敵我。
亂軍中,不知道哪個小搗蛋將球奮力一擲,竟然把校門口那座半身雕像給砸斷腦袋。空心頭顱跟躲避球一塊兒滾落地麵。大傢明白這漏子捅大瞭,趕緊作鳥獸散。
忙著清掃倉庫的工友伯伯,聽到嬉鬧聲嘎然而止,警覺地追齣來瞧個仔細,立刻嚇得一臉死灰。馬上鑽到無頭雕像底座四周搜尋,雙手伸進灌木叢裏東撥西翻,終於瞧見雕像腦袋露齣無辜的求助眼神瞄著他。
他急忙脫下衣服,鬍亂包裹撿到手的空心頭顱,如同抱顆大西瓜,直奔校長宿捨。
校長夫妻剛放下碗筷,看到工友慌慌張張進門掏齣那顆雕像腦袋,驚嚇得說不齣話來,足足呆愣好一陣子,不知如何是好。
「怎麼這樣,這,這──」校長一麵摀住自己後腦勺,一麵搓揉著脖子,這瞭個半天,還是說不成句。
好在校長太太比較清醒,她伸手接下雕像腦袋,叮嚀工友把美術老師找來,同時要工友騎腳踏車到街上五金行買散裝水泥和砂子,好連夜動工設法修復。
等工友攪拌好水泥,纔發現少買瞭幾截鋼筋作支架。還是校長夫人急中生智,找來辦公室及傢裏的剪刀,插入灌滿水泥漿的雕像腦袋和頸脖充當頸椎,總算撐住雕像腦袋,讓它不緻身首異處。
校長整夜難入睡,翌日天色濛濛亮即披衣趕往校門口檢視,結果除瞭雕像脖子抹著一圈灰黑色水泥痕跡,一切差強人意。
過瞭幾天,工友把雕像重新刷過漆,大傢纔覺得雕像跟先前不太一樣,整個腦袋顯然偏嚮一側,可這時想要扳它迴正,已經來不及瞭。美術老師嚮校長報告,身為偉人時時刻刻都會有這動念尋思的神情,非常閤理,而且看起來格外有架勢。
隻是誰都沒料到,有瞭這尊改變瞭架勢的雕像,連小朋友每天玩起「123木頭人」遊戲,也隨著變化齣許多花樣。
遊戲時,有孩子會故意把頭朝左歪,或朝右偏,還有的仰首,有的低頭。然後雙臂平舉,或一上一下,或一前一後,連帶眼睛鼻子嘴巴,都展現不同錶情。遊戲情節,彷彿現代劇團仔細構思創作所推齣的經典戲劇。
至於那位曾經對雕像頭顱驚嚇不已的校長,又續任瞭一個學年纔退休。我曾經在藝文展演場所遇到過幾次,不知道是小朋友的木頭人遊戲動作一直留在我印象中,抑或是校長年紀大瞭身體不太硬朗,總覺得他老人傢的頭,永遠都朝一側歪斜。
二 會吃草的銅馬
如果你在宜蘭待過,有可能看過一匹銅鑄戰馬。幾十年來牠都站在市區文昌廟的廟埕。
這座文昌廟是清朝時為準備考秀纔的學子所創設,原先供奉文昌帝君,後來想起另一些年輕孩子苦練拳腳功夫要考武秀纔,便請來武聖關公與文昌帝君分彆坐在左右兩個正殿,服務信眾。
廟埕兩側,靠文昌帝君那邊,站著腳踩紙筆墨硯文房四寶的麒麟雕像;關聖帝君香爐前方,正是那匹駿馬銅像。
其實這匹銅馬,並非從一韆八百年前關公所騎那匹赤兔馬取樣,純粹是由日本某傢工業株式會社專為宜蘭神社雕鑄,然後搭乘輪船飄洋過海來的。
這銅馬是很多人在馬場或影片上所見過馬匹中,最健壯的駿馬,筋骨肌理分明,且神采飛揚,絕非齣於尋常匠師之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位於員山鄉的宜蘭神社改為忠烈祠之前,一度泛人管理。但銅鑄戰馬畢竟值錢,即被移往一間倉庫收藏,爾後輾轉住進幾公裏外的宜蘭市文昌廟。或許,文昌廟關聖帝君在台灣難得見到這麼一匹駿馬,心底歡喜就不論其來曆,收牠充作巡遊坐騎。
傢住文昌廟旁的老一輩居民說,早年廟埕未鋪水泥,整片地麵遍長青草,管理人員必須定期修剪,纔能避免蔓草蕪雜孳生蚊蠅。而在銅馬進駐後,銅馬周邊地上的青草從此不再長高,始終維持剛修剪過模樣。大傢都說,關聖帝君這匹坐騎每天啃食這些青草。
當地還有人在深夜時刻,聽到馬蹄聲從廟埕響起,隨後逐漸離去;等天快亮,又一串馬蹄聲由遠而近,要進瞭廟埕纔靜止。聽過馬蹄聲的人心裏想,天天接受馨香膜拜的銅馬,應當和馬匹和人一樣,都具靈性,離開員山故居那麼些年,難免會有所思念之情,因此大傢心照不宣,不去驚擾。
十幾年前,員山鄉公所整修忠烈祠山丘階梯下的公園。經由耆老訪談考證,認為宜蘭市文昌廟的銅馬理應物歸原主,可宜蘭市對這麼一匹會吃青草的銅馬當然不肯鬆手。雙方協調結果,決定由員山方麵請雕刻傢將文昌廟銅馬翻模復製,再舉行隆重「割香」儀式,迎接銅馬「分身」迴員山。
大傢都說,分身能夠平息紛爭,皆大歡喜,沒什麼不好。何況還可以讓文昌宮這匹體重五、六百公斤的銅馬,從此不必摸黑早起,再冒風雨苦寒或酷熱天氣揚蹄,來迴奔馳好幾公裏去探看老巢。
更何況廟埕那片草地,被鋪上水泥之後,早已寸草不生。銅馬已經好多年沒生鮮青草可吃,哪來力氣來迴奔馳?
三 孔夫子周遊列國
某年祭孔,我和一個年輕人聊天,他告訴我一則孔子銅像的故事。故事就發生在他讀過的高中母校。
他說,在他入學當新生那年,學校傢長會長發現校門口走道上沒任何銅像,慷慨拿瞭一大筆錢找人雕塑一尊至聖先師銅像。
這尊孔老夫子穿著古時候那種寬袖長袍服飾,雙掌張開交疊胸前。同學們都猜,這個雕刻師傅所以雕齣不成比例的高突額頭,錶達旨趣在強調孔老夫子智商超過常人。
看來非常富有而且應當讀過一些書的傢長會長,在銅像揭幕儀式緻詞時,特彆嚮全校師生強調,做人不但要充實學問,同時要陶冶品德。一個人學識豐富、品德高尚,錢財自然滾滾而來。所以,大傢應該好好嚮孔老夫子學習,多讀書重修身。
誰都沒料到,孔子銅像剛在校門口落腳,即傳齣這個鼓勵大傢努力做到品學兼優的傢長會長,因為與黑道掛勾盜採河川砂石,經營地下錢莊,遭檢警調查偵辦。
平日裏,學生傢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或中午送便當,大多站在學校圍牆外,幾乎沒什麼人去注意孔子銅像。這迴傢長會長與黑道掛勾醜聞,經媒體不斷報導,孔老夫子銅像很快成為新聞焦點,於是傢長們不免各個伸長脖子,對銅像指指點點。
校長怕這種現象影響學生學習情緒,於是將孔老夫子銅像從校門口移往新大樓穿堂,任何人必須走進學校,再拐兩三個彎,纔能夠與銅像打照麵。
等說故事的年輕人高中畢業時,孔老夫子已經先後去過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工藝教室、傢政教室門口。
學生們對這尊身穿寬闊袖口長袍,拱手胸前的銅像,似乎越來越不懂得尊重,時不時把飲料罐以及一些自己不想保留的書籍講義,直接擱在老夫子手上,請他代為看管。
誰都沒想到,隻因為齣錢雕塑銅像者本身行為不端,連帶使這尊孔子銅像也未獲尊重,很難在校園容身,必須馬不停蹄地周遊列國。
四 磨刀的銅像伯
正對校門口那戶人傢,男主人曾經是非常齣色的木匠師傅,蓋過很多房子及寺廟,更練就一手磨刀絕活。不管多鈍甚至齣現鋸齒的柴刀、菜刀、剪刀、鐮刀,經過他親手磨過,肯定鋒利無比,閃爍齣青粼粼寒光。
老師傅年紀大瞭,扛不動木頭,便蹲在傢門口代客磨刀,賺點零用錢買茶葉買香菸。一塊長條形磨刀石和一個盛水塑膠桶,就擱在離他腳邊不遠的簷下水溝旁,形同營業招牌。
滿臉皺紋的老先生,閑暇時候居多。無論晴雨都坐在門口那張木頭椅上,椅子下方隨時擱著一壺濃茶、一隻褐色陶杯。他抽菸時間遠比喝茶時間多,經常看他朝嚮馬路瞇起雙眼吞煙吐霧,彷彿把校門口那尊銅像當做靶心。
後來醫生要他戒菸,老先生很聽話,連茶一起戒掉,幾乎整天一動也不動地坐在那木頭椅上。老太太對老伴那副呆相實在生氣,喊他的時候早就從「老歲仔」改成「柴頭尪仔」。認為一個人老來癡呆也罷瞭,偏要丟人現眼地坐在門口示眾,弄得全傢人沒麵子。
每天下午小朋友放學瞧見磨刀師傅坐著不動,簡直是校門口「銅像阿公」的翻版。他們嚮銅像阿公敬禮說再見之後,順便給老師傅行個禮說再見。同時幫老人傢取個名字叫「銅像伯」,有彆於校門口的銅像阿公。
日子久瞭,附近住戶竟然跟著叫磨刀師傅「銅像伯」,叫老太太「銅像姆仔」。
後來銅像伯臥病在床,沒辦法幫人磨刀,甚至沒力氣站起來走動。門前隻剩那塊凹下圓弧的磨刀石,及那個盛水的塑膠桶,照舊擱在簷下水溝旁。空蕩蕩的木頭椅子似乎跟著老人傢生病瞭,沒多久便老舊不堪,而且有點歪斜。
銅像伯的兩個兒子頂孝順,輪流載老爸看過好幾個醫生,做過許多檢查。每個醫師說法差不多,認為老人傢沒什麼嚴重病癥,而是年紀大瞭身上器官自然老化,導緻功能退化。兩個兒子省吃儉用,陸續為老爸買瞭一堆營養品。
銅像姆仔則四處打聽,隻要聽說哪座廟哪尊神明具特彆神力,不管路途多遠,要轉搭幾趟車,都會去拜拜燒香,求那神明保庇老伴早日康復。
兩個兒子安慰媽媽,既然拜過神明,看過醫生,都說沒什麼嚴重疾病,相信老爸多吃點營養品補一補,體力應該很快復元,希望媽媽自己多保重。
老太太也很聽話,開始打起精神,恢復已經中斷一陣子的運動習慣,每天清晨到學校操場繞圈子散步。唯一同過去不一樣是,運動完離開校園時,總不忘站在銅像阿公麵前肅立良久。且低下頭、雙手閤十對著銅像阿公唸唸有詞,似乎把這尊銅像阿公當作廟裏的神明。
大兒子怕鄰居閑話,忍不住提醒老媽:「那銅像不是廟裏的神明王公。」老媽媽不以為然地說:「俗話說,柴頭尪仔栽久瞭總有靈聖,你們兄弟二人是銅像阿公站在門前看著長大的,我求他保佑你們能順利考上公務人員考試,哪裏不對?」
兒子除瞭再三強調銅像不是神明外,一時還想不齣更有力的說詞勸阻媽媽。
老媽媽接著說:「大傢都知道銅像阿公當過大官,大官自然有官威有神力,就算管不著你老爸的身體,但保佑你們兄弟找個公傢機關的工作,應該不難吧!不要忘瞭,人都說有拜有保庇哩!」
★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鋼琴傢牛牛 奏響18歲的樂章
創國際古典大廠EMI簽約最年輕職業鋼琴傢,北京國傢大劇院舉辦獨奏會年齡最小鋼琴傢等紀錄,大陸鋼琴傢牛牛(見圖,寬宏提供)不但已在全球發片,現在也成為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師事颱灣鋼琴傢陳宏寬,這個月開始,牛牛將舉行「絕勝量典」2015全球巡迴鋼琴獨奏會,當作給自己的18歲成年禮。「今年7月,我就滿18歲瞭,這次來颱灣的音樂會將挑戰更有深度的樂麯,這也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本名放進音樂會當中,希望大傢對我有更多的認識。」牛牛原名張勝量,1997年齣生於廈門,受父親啓濛,牛牛6歲就完成第一次登颱,8歲被.......
銹蝕鏡和鑒世杯
唐山齣版社新近發行《魯拜詩詞新譯五百首》,奧瑪.珈音原著,傅正明譯著,五捲分彆收納波斯文中文對照、英漢對照新譯和中文衍譯共五百首,據本書前言所示,新譯呈現的魯拜之酒的神祕色彩,詩人的精神修煉、政治眼光、自由追求、人文關懷和啓濛哲學,乃至流亡之苦及其悲劇意識,對於囿於原有中譯的讀者來說,足以引發顛覆性的審美陶醉和思想啓迪。本文為該新書前言的精彩摘要。在《魯拜集》典型地言誌抒懷,錶現詩人的性格特徵和詩歌風格的作品中,有下麵四行詩,堪稱珈音的自畫像:人有心源清濁水,育秧生稗釀歡悲,神魔兩相請君察:銹蝕.......
鐵道部服務中心 建不建兩難
颱北機廠日前拍闆全區保留列為國定古蹟,這項消息讓許多人為之振奮,在此同時,正在進行第一期古蹟修復工程的「國定古蹟颱灣總督府鐵道部」,如何與颱北機廠的定位區隔,同樣備受矚目。昨(25日)立委鄭麗君偕同專傢學者一同前往會勘,檢視進度。負責鐵道部博物館園區建置工作的國立颱灣博物館館長陳濟民指齣,預計民國105年底完成工程驗收,106年試營運。包括文化部文資局、颱鐵、颱博館、北市文化局和都發局,颱北捷運等相關單位,均派員齣席及錶達意見,其中針對第二期將進行「再利用服務中心」的新建築風格及量體是否過大,與.......
長榮星空音樂會 與Kitty同樂
Hello Kitty首度站上國傢音樂廳舞颱!長榮航空將與日本三麗鷗閤作「EVA AIR/Hello Kitty Shining Star Concert歡樂星空音樂會」,由長榮交響樂團演奏小約翰.史特勞斯經典名麯與Hello Kitty主題麯。音樂廳外更有Hello Kitty主題裝置,要讓粉絲拍照體驗Hello Kitty帶來的幸福感。超萌會場聽古典樂這場星空音樂會將演奏小約翰.史特勞斯最具代錶性的麯目〈藍色多瑙河〉及〈拉黛斯基進行麯〉,並以重新編麯的Hello Kitty主題麯〈Welco.......
長笛藝術節 名傢接力演齣
每3年舉行一次的國際長笛藝術節,即將於本月登場,今年邀請包括巴黎交響樂團長笛首席文生盧卡、德國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長笛首席塔蒂亞娜.鬍蘭德,與2008年朗帕爾國際長笛大賽首奬得主日本長笛傢上野星矢等名傢,堪稱國際長笛界盛事。創辦人、颱灣長笛教母樊曼儂錶示,藝術節今年舉辦第4屆,看得齣中生代接棒、老一輩從第一綫引退的趨勢,「過去3屆曾邀請長笛大師葛拉夫、阿朵裏安、艾特肯等人,現在連葛拉夫爺爺都已經85歲高齡,新生代輩齣,希望能介紹給颱灣長笛學子認識。」樊曼儂錶示,今年是她教書第50年,颱灣的音樂環.......
閃閃動人-周大福逸彩係列珠寶來台展齣
在大中華區超過韆傢店鋪的周大福珠寶,來颱展齣為上海世博會澳洲館打造的逸彩係列珠寶,特色為澳洲天然有色鑽石,以銀鑽、香檳鑽崁入白K金、黃K金與玫瑰金,微釘鑲嵌工藝,打造強烈綫條感,以虎紋為靈感的逸暢係列,18K白金弧麵,鑲鑽比擬虎紋,充滿珠寶創意,該係列並推齣同款小尺寸珠寶商品銷售。.......
閱讀 讓語言障礙孩子開口說故事
新象協會總乾事趙慧萍錶示,來繪本館看書藉書的會員,多是高教育與高所得傢庭,已非當初設定服務的族群,封館隻能跟長期愛護他們的會員說抱歉。陳麗雲說,當初是因為部落學童學習資源嚴重不足,纔會經營行動圖書車,現在覺得偏鄉學童的教育資源仍有極大的城鄉差距,這部分仍然做得不夠,會繼續努力。會員們得知新象繪本館將歇業,紛紛難掩不捨之情。銅門村餘麗珍錶示,昔日新象的行動圖書館進駐部落,她非常珍惜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常帶小孩去看書寫字,為瞭融入兒女,提高他們的興趣,她接受新象的培訓,成為「說故事媽媽」。「閱讀是有.......
閱讀輕經典 2 之 2-初戀──文學的與人生的
h《初戀》是現代文學的戀愛經典。屠格涅夫的現代感並不明顯,但細心的讀者仍可發現,他在小說中重演、嘲弄中古愛情傳奇及憂愁騎士的原型,同時,又在細節中埋下工業社會新時代的痕跡;故事中的貴族宅第,有兩間附屬的低矮廂房,左邊的廂房便是製造廉價壁紙的小工廠,雇瞭十個身體瘦弱、頭發淩亂、麵容枯槁的小男孩,暗示瞭新社會的童工問題。《初戀》也是一部高度自傳性的作品。故事裏頭,綽綽約約,有屠格涅夫的傢庭傳奇與愛情傳奇的濃厚影子在。《初戀》有兩個男主角,少年的爸爸,便是以作者早逝的父親形象打造而成。屠格涅夫曾描述其.......
關懷移民工 用書産生連結
前《四方報》主編張正發起「帶一本看不懂的書迴傢」活動,邀請民眾前往東南亞旅行時帶當地的書籍迴颱,彌補颱灣東南亞移民的閱讀空缺。活動立意溫馨,堪稱創舉,目前已有全颱40多傢書店等店傢響應成立收書點。張正錶示收書類彆不拘,新書、二手書都可,涵蓋泰國、印尼、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文書籍。活動靠民眾自發帶書、捐書,收書點將免費齣藉給東南移工閱讀,藉期長短、冊數由各店彈性自主決定。目前收書點除瞭獨立書店外,還有客運站、語言中心、水果行、小吃店等加入,幾乎涵蓋各縣市。未來受惠的除瞭東南亞讀者,張正笑說.......
阮劇團迴「嘉」做戲 鄉親力挺子弟兵
因為嘉義沒戲看、因為放假很無聊,五位七年級生的嘉義囝仔,八年前開始固定利用寒暑假迴「嘉」做戲。一開始,因為嘉義沒有正式演齣場地,隻能在廢棄的軍用月颱或閑置公寓演齣。也因為他們沒有錢,從演齣妝發、場地、茶水,都是靠在地鄉親熱情贊助。他們是「阮劇團」,嘉義唯一的現代劇團!颱語「阮」指的是「我們」之意。國立颱北藝術大學戲劇係畢業的團長汪兆謙,流利的國颱語交雜說:「意思就是我們嘉義的劇團啦!」選擇迴嘉義經營劇團,而非留在機會與資源多的颱北,汪兆謙說:「我永遠記得高中時為瞭看戲,得和同學搭火車到颱中或颱南.......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 10年風華再現
阿姆斯特丹國傢博物館是世界10大博物館之一,以擁有林布蘭、維梅爾等荷蘭繪畫巨擘的經典畫作聞名。2003年荷蘭政府斥資3億7500萬歐元(新颱幣147億元)大舉翻修,原訂2008年完工,因水患和自行車道等爭議,遲至2013年纔重啓開幕,10年拉鋸戰收錄在紀錄片《風華再現:阿姆斯特丹國傢博物館》中。阿姆斯特丹國傢博物館外觀是哥德式建築,氣勢雄偉,總麵積近3萬平方公尺,館內展廊80間,展示超過8000件藝術文物,每年吸引150萬至200萬觀光客到訪,完整收藏荷蘭800年藝術品,最有名的莫過於林布蘭的巨.......
阿爾及爾的女人O 可望再創天價
現代藝術近年於拍賣市場屢創佳績,行情穩固。佳士得5月紐約春拍之外,另推齣一場名為「展望過去」的夜間專場拍賣,25件1902年至20世紀末期的藝術名品,包括莫內、濛德裏安、杜象、米羅等現代美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者,反映全球拍賣市場對於印象派、現代藝術、戰後及當代藝術的需求熱潮。其中由畢卡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領銜,估價1.4億美元(新颱幣約44億),拍賣會於5月11日在紐約佳士得洛剋菲勒中心舉行。2010年5月,紐約佳士得上拍布羅迪(Sidney F. Brody)夫婦收藏畢卡索193.......
阿貴迴來瞭 進軍數位影像市場
消聲匿跡許久的颱灣本土動畫人物「阿貴」重齣江湖。這個在一九九九年誕生、二○○一年躍上主播颱、二○○三年獲選時代雜誌的「亞洲英雄人物」,二○○四年在東京電視颱創下高收視率的動畫,今年再度復齣,希冀與颱灣形象結閤,更全麵鎖定手機、IPAD等數位影像市場。至今已超過兩億人次下載的阿貴動畫,形象仍然深植颱灣人腦海。這位在颱灣和日本紅遍半邊天的動畫偶像,雛型來自一手打造他的春水堂科技娛樂總經理張榮貴。「日本有哆啦A夢、Hello Kitty,希望颱灣也能有個經典動畫人物,」張榮貴錶示。二○○六年,春水堂與.......
除夕
除夕是過得越來越不除夕瞭。返鄉、大掃除、火鍋、餃子、魚、領壓歲錢、電視賀歲節目、紙上大富翁遊戲,這些還不足以概括除夕的全部,過往的除夕,混亂中熱鬧過一日夜。近幾年,工作,軍旅,假期難得,年在各地過,各種年夜飯,比起韆篇一律的群星演唱會新鮮。未畢業前在醫院實習,營養部便當也許確實營養均衡,但少鹽少油實在難稱美味,平日各式溼黏的菜和冷飯和在一起將就下肚,唯獨除夕這晚,為瞭體恤值班醫師,營養部也使齣渾身解數,煎煮炒炸不似平日清水燙熟,變齣魚肉雙主菜,隻可惜雖是團圓夜生老病死亦兀自循環,剛剛開飯,席間大.......
陪伴自閉兒 建築師變全職媽
來自颱灣、現居荷蘭鹿特丹的硃瑄文,曾是足跡遍及世界的頂尖建築師,在她一路順遂的求學和工作過程中,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放棄建築夢想。但現在她是陪伴3個孩子成長的全職母親,改變這一切的,是她的自閉癥大兒子小樂。硃瑄文 畫風簡單精準硃瑄文2012年在荷蘭齣版圖文書《風雨無阻》,以小樂為中心,描寫她在事業與傢庭中的抉擇與調適,筆調親切,畫風簡單精準,中文版甫在颱齣版。42歲的硃瑄文打扮色彩繽紛,全身散發熱情活力,書中描繪的睏頓擔憂雖仍在,但她現在的她知足快樂,展開笑顔說:「我隻往前看!」她17歲隨傢人移民南.......
陪姪女一段
對我來說,她是天外飛來的一袋包袱,更像戳著郵章的人肉包裹,沒有預警的丟擲到我的生活圈。眠去的她像一隻闔翅休憩的天使,白天的使壞和調皮像一管屁,早就灰飛湮散瞭。摸摸她的睡臉,甜蜜的痛苦活該要扛。大掃除之前遍尋不著Ana D的專輯,黃色包裝的CD片不在架上,找瞭幾迴後,心想可能是某次帶到教室播給學生聽,遺留在學校的筆記型電腦裏忘瞭退齣,被拿走瞭。過年前將書房徹底打掃一遍,發現Ana D夾在清人硃祖謀編選的《宋詞三百首》裏,那本書大約有七公分厚,輕巧的CD片就像美式漢堡裏的蕃茄切片,薄薄的幾乎忘瞭它的.......
陪聽障童…打開感官聽音樂
如果聽不見,怎麼感受什麼是音樂?挪威知名鋼琴傢安斯涅與馬勒室內樂團來颱展開「貝多芬之旅」,將演奏貝多芬第3到5號鋼琴協奏麯,過去4年他把貝多芬飽受耳疾之苦,卻留給世人美妙音樂的經曆,化成「感受音樂」計畫。4年來走遍27國108座城市,用打擊、震動、圖示與手語陪伴聽障孩子理解「什麼是音樂」,過程令人動容。赴27國辦感受音樂計畫安斯涅錶示,「患有耳疾到最後失聰的貝多芬,作品中涵蓋瞭對生命復雜的感知,也因為充滿深度,讓我對貝多芬的鋼琴協奏麯充滿興趣,這次演奏貝多芬樂麯,我希望可以盡我所能,嚮世人訴說貝.......
陳國慈守護老房子 留待後人說故事
「小時候傢住香港,每天看到地産商炒地皮,他們拆房子來不及,怎還會保留古蹟?很多漂亮的房子就這樣不見瞭。」颱北故事館古蹟認養人、現任國傢錶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陳國慈,在香港長大,在英國留學,之後成為執業律師,並成為颱積電的法務長。2003年陳國慈卸任颱積電職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當時她看到瞭這座很像她老傢的英國都鐸式「圓山彆莊」,也就是現在的颱北故事館,老房子讓她思念起過世外公在新加坡海邊的閩式大宅。就是這份情感,讓陳國慈成為國內第一位以個人身分認養古蹟的先驅者。12年來,陳國慈每年約投入贊助600萬.......
陳洛葳愛她也愛他 揭雙性戀麵紗
「我到底是不是Bisexual(雙性戀)?它的定義什麼?」在颱灣的性彆與情欲取嚮論述中,雙性戀是一個鮮少人提起、也難以歸類的族群,光連它的定義,就是個尷尬的問號。在新書《我愛她也愛他》中,作者陳洛葳打破沉默,除瞭現身說法,也記錄瞭十八位颱灣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成為第一本討論雙性戀議題的本土著作。「說到底,談認同,是為瞭有一天,我們都可以不再需要認同。」六十四年次的陳洛葳(見左圖,林欣誼攝)外型亮麗,政大新聞所畢業後曾任廣播、電視記者,她說,這本書像是一份「遲到的畢業證書」,在艱難而緩慢的寫作過程.......
陳澄波魅力 席捲香港巴塞爾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邁入第三屆,今年邀37個國傢、233間藝廊,15日起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巴塞爾藝術展有「藝術界的奧林匹剋」之稱,1970年從3傢瑞士畫廊發起,一路從歐洲挺進邁阿密及香港。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從2013年開始,著眼亞洲市場,參展藝廊中,歐美與亞太各占半數,今年將展期從5月移至3月。連續3年都參加的誠品畫廊,今年以中國藝術傢徐冰在1990年代轟動歐美藝壇的「天書」係列為主要展品。以看似漢字、實非漢字的文字,錶達他初到美國、受語言錶達挫摺的「文盲」處境。首次參展的.......
陳芯宜10年磨行者
導演陳芯宜去年推齣10年磨成的紀錄片作品《行者》,記錄無垢舞蹈劇場編舞傢林麗珍靜緩凝練的獨到美學風格,《行者》將於4月10日推上院綫。由林麗珍創立的無垢舞蹈劇場,成團20年琢磨瞭3部作品,慢工齣細活,建構齣林麗珍尋找颱灣身體語匯、傳遞人道與自然關懷精神的儀式性美學風格。15年前,陳芯宜第一次看到無垢的《花神祭》,「那如詩一般的舞颱畫麵的美,緩慢流動的舞者,強大的能量,讓我驚訝:這是舞蹈嗎?最後一幕,《心經》琅琅被唱頌而齣,我淚流滿麵,原因不明。」時隔5年,陳芯宜因緣際會接下瞭國藝會拍攝當年度國傢.......
陳若玗躋身史坦威名人堂
爵士鋼琴嚮來是男人的天下,颱灣鋼琴傢陳若玗卻在紐約闖齣一片天,她這個月不但登上兩本重量級的爵士權威雜誌《Downbeat》與《Jazziz》,更被列入鋼琴大廠史坦威的藝術傢名人堂,這也是颱灣第一位進入史坦威名人堂的演奏傢。陳若玗外錶亮麗搶眼,音樂風格充滿都會女子特有的憂傷及勇敢。她十五歲就到紐約讀書,之後卻毅然放棄苦學多年的古典鋼琴,轉而挑戰爵士音樂。「我膽子很大。」陳若玗笑說:「以前學古典的時候很怕彈錯,但爵士的世界裏,錯的點也許是新的點,放膽揮灑反而有更多可能性。」陳若玗一九七五年生於颱中,.......
陳雨航淡寫日子的風景
作傢、資深編輯陳雨航退休多年後,2012年齣版小說《小鎮生活指南》重迴寫作行列,現推齣生平第一本散文集《日子的風景》,從桌上小食到旅行風景,疏淡筆調寫生活景物,宛如他喜愛的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風格,平凡中見滋味。齣版界稱「航叔」的陳雨航,為人溫和儒雅,雖然他總稱已離開這行很久,但談到新書又忍不住從編輯聊起,「以往要是我編這樣的文集,要怎麼勸作傢維持同一主題、去除不要的部分,得看對方接不接受,有的人…」想追問細節,他就一抹笑容帶過:「我也曾經想寫編輯和作傢的事,但像是消費人傢,就算瞭。」陳雨航早年齣版.......
陶瓷結閤水晶 陳雅芳設計精工
二○一一世界設計大會在颱北,讓颱灣設計産業跟著動起來!設計師陳雅芳多方嘗試不同設計風格,像是把綫條生硬的工藝搭配軟性優雅的水晶,讓飾品也能成為收藏精品;或是與鶯歌陶瓷創作傢閤作,將陶瓷花瓶鍍上精工並結閤水晶,幫傢飾戴上首飾,提升商品附加價值。陳雅芳常以水晶做妝點,色澤、亮度都閃閃動人。而即使從事的是精品設計,陳雅芳對於創作理念和藝術特色依舊相當堅持,成品雖然貴氣,價錢卻相當親民。陳雅芳從專科時期就開始打工,一路從打工仔晉升到百萬年薪階級,在外商科技公司擔任總經理秘書。然而,「要有技能,不能隻有經.......
陽光鳳小嶽 輕鬆做自己
中英混血的鳳小嶽外型陽光,熱愛傳統文學,最近研究南管、小調,欣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是帥哥卻不愛耍帥,還希望自己看起來醜怪一點,他認為是媽媽教得好,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我很少像彆人,我覺得自己是少數,但沒有跟大傢不一樣。」■迴颱代言 力挺品牌這樣天馬行空的鳳小嶽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他雙語流利,在戲劇圈和時尚圈都受矚目,他說講中文和英文用到的肌肉不同,有時嘴巴反應不來時會怪怪的,但他開玩笑說:「演員嘛,口音這種事是小問題!」他今年23歲,將從英國EAST 15 Acting School.......
隨貝多芬旅程 安斯涅將來台
「貝多芬的音樂充滿人性,也象徵瞭嚮上的光明。在他的音樂中我感受到生命的奮力爭鬥而充滿喜樂的動人情感!」為瞭探究、傳遞貝多芬作品中對生命復雜而多層次的理解,挪威鋼琴傢安斯涅費時4年,與馬勒管弦室內樂團展開「貝多芬旅程」計畫,特彆專注於貝多芬的5首鋼琴協奏麯,安斯涅5月將帶著這個計畫來颱。攜手馬勒室內樂團生於1970年的安斯涅,擁有8次葛來美奬提名與6度英國留聲機大奬的肯定紀錄,其琴音剔透不落俗套,技巧與呼吸自然優雅,掌握麯意之外又能顯露獨到新意,深受國際樂評盛贊。安斯涅同時也是室內樂的愛好者,是挪.......
隸行楷兼擅 陳立夫奪首奬
由颱積電文教基金會、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辦的「颱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8日舉辦第七屆頒奬典禮,今年以主題為「問候」,吸引269件年輕學子與創作者參賽,最後由鳳山高中陳立夫奪下楷隸組首奬。行草組冠軍則是鬆山傢商歐韋伶,任教於溪崑國中的蔡福仁則獲得篆刻組首奬,得奬作品即日起至30日在中正紀念堂采玉藝廊展齣。決選評審、著名漢學大師辛意雲,勉勵創作者勤快讀書以豐富藝術創作。他指齣,今年以「問候」為主題,將中國特有的書法和篆刻文化融入生活,且書篆題材加入現代文學和新詩,「展現瞭書篆與生活貼近,觸動現代社.......
雙姣奇緣 黃宇琳一人飾三角
京劇演員黃宇琳,是近年戲麯界備受矚目的新星,先後獲不少名師前輩加持,今年,她又獲名伶張正芬親授,要挑戰一趕三的《雙姣奇緣》。京劇的旦角藝術在黃宇琳身上可說是集大成:有名角劉長瑜指導的《春草闖堂》,活現瞭機靈的丫頭,還有顧正鞦親授的《鳳還巢》,立體瞭優雅美麗的大小姐程雪娥,這迴她將從當年陸光國劇隊當傢旦角張正芬身上學戲,重現過去總是被演老、演醜,實則可以漂亮大方的《雙姣奇緣》中的劉媒婆一角。《雙姣奇緣》是今年颱北新劇團李寶春京劇「好老戲」裏的首檔演齣,裏頭有養雞為生的花旦角色孫玉姣,長工之妹的青衣.......
雙棲沙隆年 指揮不忘作麯
今年是芬蘭作麯傢西貝流士150歲誕辰,享譽國際的芬蘭指揮傢沙隆年,2月底將率領愛樂管弦樂團抵颱演齣《芬蘭頌》,嚮西貝流士緻敬。從跑百米到馬拉鬆沙隆年近年相當活躍,除瞭成功讓洛杉磯愛樂成為美國當代音樂發錶重鎮,他更擔任蘋果iPAD代言人,並拍攝廣告、成功行銷古典音樂。他同時身兼指揮傢與作麯傢身分,「當指揮時,我像是在跑百米,但是當我在作麯時,我覺得我是馬拉鬆選手。」沙隆年曾被喻為指揮界湯姆剋魯斯,帥氣有型,1958年生於芬蘭赫爾辛基,從小學習圓號與作麯,後就讀西貝流士音樂院,是芬蘭本土栽培齣來的音.......
雙眼近盲 莫內創作不輟
莫內為瞭實踐捐畫給法國政府的承諾,為能想在「畢洪」公館展示「紫藤」係列而努力作畫的同時,他已近八十高齡、身陷失明的恐懼當中。莫內受到白內障的拖纍,創作「紫藤」係列時視力衰弱到幾乎全盲,無法分辨色彩,但他堅持創作的熱情與勇氣,令人感嘆與佩服。莫內對於紫藤的鍾愛以及關心的態度,可從一九二二年他寫給好友、前法國總理剋裏濛梭的書信中看齣端倪:「……紫藤昨天盛開得燦爛迷人,但在目前這種大熱天底下,紫藤不一會兒就要凋謝瞭,橋邊每件事物都美極瞭,光綫更是亮得令人眼花撩亂……。」莫內的「紫藤」係列,令人聯想到日.......
雨季的孩子求生存 西國記者全記錄
死亡與貧窮是無比普遍的議題,但在世界許多角落,它們的具體麵貌卻讓人怵目驚心。西班牙記者希門內斯(David Jimenez)以10多年在亞洲的貼身觀察,寫成報導文學《雨季的孩子》,以10個不同國傢孩子的故事,反映底層的苦難悲哀。「我選擇報導這些無法爬上載滿機會的火車的人,常藉用他們的語氣,因為他們的故事充滿瞭勇氣與尊嚴。」希門內斯1998年成為西班牙《世界報》首位派駐亞洲的記者,2008年以《雨季的孩子》獲西班牙最佳旅遊文學奬,颱灣剛譯介齣版。書中以各個主角名字分篇,如齣生柬埔寨的5歲女孩波蒂,.......
雲門42歲落腳淡水 盼再創新局
7年籌建,眾所期盼,42歲的雲門舞集的傢終於落腳淡水滬尾砲颱後方、前中央廣播電颱舊址,即日起以「雲門劇場」之名對外開放。「為藝術傢找傢、讓藝術傢圓夢」7年前,雲門舞集八裏烏山頭排練場慘遭祝融,燒掉雲門多年心血,經新北市文化局尋覓媒閤前中央廣播電颱舊址成為新居,19日正式落成,對外開放。昨為雲門劇場暨「淡水文化藝術中心」開幕,創辦人林懷民、藝術傢硃銘、攝影傢劉振祥、新北市長硃立倫都齣席儀式,硃立倫說,雲門是颱灣的驕傲,現落腳於颱灣的起源地淡水,必能帶來更多感動人心的作品。林懷民錶示,雲門新的排練場.......
雲門慈醫演齣 舞動生命撫慰病患
雲門舞集十位團員二十三日在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帶領下,在花蓮慈濟醫院大廳以極簡方式演齣《水月》與《花語》舞作,在巴哈的樂聲中,舞者以撼動人心的肢體語言,為病友和傢屬帶來生命的「舞動」,膚慰病患的身心靈。《水月》與《花語》兩支舞作是林懷民近年的巔峰之作,緣於去年底到慈濟精捨拜會證嚴法師,因而促成此次的演齣因緣。林懷民說,在巴哈的樂聲之中,要帶給患者及傢屬安靜、快樂的感受。東部民眾想觀賞雲門的演齣很不容易,昨天雲門在慈濟大廳的演齣,沒有架設任何舞颱、燈光,是以極簡的方式用肢體舞齣快樂,也藉此為日本.......
雷諾瓦風格
很多年後,她迴想那個似乎淹浸在一片妖異夢境白光裏的大房子,會有一種奇怪的領會:確實那個大屋子裏的花園、草坪、有陽光天窗的宴客廳、小孩房,先生或太太各自的書房,他們的臥房,傭人房,牆外的衛兵,偶爾來的一群衣箱鬢影的美麗女客,後來小孩稍大一點後每週來一次教小孩彈鋼琴的女老師,舞後那慵懶單調的叮叮咚咚練習麯……這一切,好像一個動過手腳的音樂盒時空。那遠超齣二十歲時的她所能理解,一種「像小孩子那樣在這屋裏靜靜的生活」。先生和夫人,童話裏的王子和公主。即使先生其實已是個長期酗酒,眼球濁黃的中年人,臉上仍帶.......
電視地震狗血秀
地震發生後我想起幾個在東京在北海道的朋友,或工或讀。新聞颱紅圈圈的震央,像恐怖漣漪似的在東北地方擴張,我以微薄的地理知識、比例尺,徒手在電視螢幕丈量那距離,主螢幕是漫天席捲的海嘯,以及遍野燎原的廠房祝融,水淹火焚,城拔國毀,如地獄門開。東京的朋友曆劫歸來,到我臉書上留言。他說當時人處於地鐵環狀綫,進退不能,齣入不決。「要嘛在車艙裏被壓,要嘛逃到車站被壓」,可不是?我們在災難漩渦裏載沉載浮,可供作答的選項總是殘忍而稀寡,就像電影「奪魂鋸」係列那樣的人生隱喻。他自嘲自己身處於災難頻率的浪裂綫,大學開.......
電音老爹 像一尾活龍
墾丁春天音樂季熱鬧開唱,超過十五萬人次南下朝聖,樂迷隨著震耳欲聾音樂節奏搖擺,舞池中齣現一名高齡八十七歲老翁激動尬舞,絲毫不見老態,旁人覺得好奇不停拿手機拍攝,更有人技癢、下場較勁,讓他瞬間成為焦點。黑色墨鏡、螢光粉色長褲,頭戴「電音老爹」自製毛帽,鬍姓男子在播放電子音樂現場顯得自得其樂,他笑著說:「一點都不覺得自己老,永保年輕秘方就是跟年輕人混在一起!」連續六、七年專程南下墾丁朝聖,鬍老爹說,因為年輕時學習體育,跳舞也跳瞭廿幾年,隻要時間一到身體就想活動,不僅是恆春音樂季,有時間連中、北部大型.......
霧峰林宅的消失與重生
在颱灣近代史赫赫有名、颱灣五大傢族之一的颱中霧峰林傢,九二一地震後即宅門深鎖,近日難得地打開「宮保第」全部院落,前後三大落、五進式的進深,不言自證第一世傢威儀。隻是,另一頭常被藉製高點拍照的鄰居,卻有些不耐煩地問,「到底蓋好瞭沒有?」外界不清楚,甚至連對街鄰居都不曉得,去年十月林宅經典五大院落已悄然竣工。文化瑰寶重建 命運多舛去年底完成部分,包括颱灣最大官宦府第「宮保第」;林傢極盛標誌「大花廳」;二二八事件時藏匿過當時財政廳長、後擔任第五任總統嚴傢淦的林獻堂宅邸「景薰樓」組群;首屆民選颱中縣長林.......
靈感來自日本 「一箱舊書」
近年來「創意市集」在颱灣蔚為風潮,以手工創意商品為主的市集成瞭主流,以舊書為主題的市集則相對少見。由南海藝廊主辦瞭10屆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是其中之一,但參與市集的多為書店、齣版社,並無個人擺攤,販售商品則包括暢銷書、迴頭書、DVD、文具禮品與獨立齣版品等等,與「野書會」的立意,大不相同。其實,野書會的精神並非新創,擺攤賣書原為原始的商業活動,颱灣早期街頭也四處可見,年紀稍長的人更難忘黨外運動時期,在各種「小書攤」買禁書的經驗。但隨著連鎖書店普及、二手書店也上軌道,營造齣舒適的空間環境,流動.......
韓良露:人生無常 珍惜日常
日前病逝的作傢韓良露,昨(6日)開放靈堂供朋友上香悼念,由於韓良露曾交代,凡事低調,儀式簡單,沒有公祭,拒絕受訪,因此其傢人3天前成立邀請對象不到150人的「給良露上柱香或對她說句話」臉書專頁,通知好友前往祭拜。韓良露生前曾於1月14日接受李文儀主持的中天新聞《名人牀頭書》專訪,這是她生前最後一場公開訪問,最後留下「人生無常,珍惜日常」的話 ,中天新聞今天下午2點30分重播。李文儀6日迴憶說,錄影前兩人私下聊天,韓透露以前不用健保卡,但現在身體不太好,她沒有多問病情,也以為韓仍沉浸在喪父之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