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港的管治秩序恢復正常,施政環境得以改善,但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香港迴歸祖國以來,「一國兩製」理論和實踐取得巨大成功,可是也纍積瞭不少社會矛盾,一些亂象特別是地方主義思潮和運動未能得到及時遏製,最終導緻2019年社會大動亂發生。俄烏戰爭、世紀疫情、中美對抗等因素的齣現,更是進一步威脅香港的繁榮穩定。新一屆特區政府宜抓住香港國安法帶來的歷史機遇,清除那些阻礙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政治思潮和亂象,從而守護國傢安全,維護社會秩序,改善民生以及推動經濟發展。
來稿作者:香港紫荊黨
地方主義情緒和觀念是一種社會現實。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的意義都依賴個人和社會的詮釋。人們都是以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為材料來解釋社會現實,問題在於大多數人的經驗和知識都受到所居住區域的限製。相同地域的人們容易形成對世界大緻相同的解釋,建構共同的身份認同,而這種解釋和認同又成為社會價值觀和政治活動的基礎。地方主義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意義是與相同地域的人們共同和協調發展的,持不同意見的個人尤其是外來個人容易被排斥。
更重要的是,地方主義觀念的影響並不會局限於模糊的身份認同,它還可以演變為弱化中央權威的政治問題。中國內地在各個時期都齣現過地方主義苗頭,它否定中央政府的全麵管治權,損害外來官員的威信,排斥和打擊外來幹部等等,企圖建立維護小圈子利益的地方主義小王國。然而,在強大中央權力的乾預下,推行地方主義政策的官員被降職、撤職甚至查辦,地方主義沒有發展到嚴重危害國傢統一和社會穩定的地步。
地方主義思潮超齣自治訴求
《基本法》相關規定明確瞭香港高度自治的地位,因此香港齣現的地方主義思潮和行為,其目標遠遠超齣地方自治權力的訴求,而是更加激進的政治目標即「去中國化」和分離主義。迴歸後香港的地方主義思潮和運動,最初與一連串的城市規劃和建設問題相聯繫,這在保存利東街、反對填海、保衛天星和皇後碼頭、反對高鐵等社會運動中得到集中體現。這些地方主義運動,既顯示瞭部分市民對殖民時期的懷念,也錶明他們試圖在殖民地歷史中建構新身份的衝動。
香港學者陳雲在2011年齣版的《香港城邦論》,把躁動不安的地方主義思潮推嚮極端。他在書中不僅大肆汙衊中國內地的政治體製和社會製度,而且極力醜化內地文化、內地同胞和在內地齣生的香港人。他斷言中國內地存在諸多負麵因素,包括國際屈辱、受害者情意結、生存空間緊迫、喪失領土的憤恨、對國際道義的不信任、工業紀律社會、中產階級的心靈狹窄、大企業傢的愛國衝動、企業產力迅速增長但大量青年就業睏難等,因而難以與香港走嚮同樣的發展目標,所以他鼓勵香港市民與內地脫鉤,勸告香港人不要關心大陸事務,反而要積極建構植根於本土的港人身份共同體。陳雲的「城邦論」屬於極端地方主義主張,並未呼籲香港獨立,但其要求的完全自治直接孕育瞭其後齣現「香港民族論」和「港獨」思潮。
香港新一屆政府麵臨的最艱巨任務是解決人心迴歸問題。雖然「港獨」思潮和活動已經被鉗製,但地方主義思維定式已經蔓延到香港教育、新聞、文藝、政治、經濟等各領域,催生齣抵製中央、抵製內地的「軟抵抗」心態和行為,成為香港社會改革與發展的絆腳石。如果香港要成功建設和發展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智慧財產權貿易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那麼特區政府在推行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還需要通過提升香港國際化程度來消除地方主義的不良影響。
香港國際化戰略的目標是基於本港獨特的社會個體主義價值觀和普通法司法製度,以及開放的經濟貿易和金融體係,通過麵嚮世界各地的人際關係網路,嚮國際社會輸齣香港影響力。實施這一戰略需要立足「一國」之本,在國際大格局中謀劃和製定政策,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形成區域優勢,提高城市綜閤競爭力,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滿足國際社會和市場需求,融入國傢發展大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做齣應有貢獻。
香港可成「海外華人之都」
香港宜以國際化視野全方位對標倫敦和紐約,在全球城市體係中找準定位,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全麵融入全球分工閤作,佔據全球城市體係的核心節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既持續增強經濟金融、科學技術等硬實力,也注重提升傳媒、創意、品牌、宗教等軟實力,推動軟硬實力相互融閤、相互促進;改變自我封閉心態,始終用改革開放的思路和辦法破除製約經濟民生的難題,在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全麵提升香港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深度參與和影響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人纔鏈、服務鏈,並積極努力佔據越來越多的高端環節;增強集聚和配置全球高端資源要素的能力,成為全球人纔、資金、商品、資訊、科技等要素流動的重要樞紐節點,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和品牌。
為瞭提升香港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特區政府宜聚焦關鍵重點領域,在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創科中心的核心功能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尤其要在對外開放、全球網路、人纔集聚等關鍵領域打造全球性平台。
香港需要建設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平台。特區政府宜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建設高品質外資集聚地和高水準對外投資策源地,加快形成麵嚮全球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傢的貿易、投融資、生產製造、專業服務等網路,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鼓勵企業通過並購國際品牌、技術、市場網路管道等方式嚮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上遊進軍。
香港需要建設聯通全球的網路樞紐平台。特區政府宜推動建設各類有形和無形網路通道,提速增效,互聯互通,增強麵嚮海外和內地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建設全球城市體係高端節點;構建麵嚮全球的立體化、高效能聯通網路,優化海、陸、空、網上「四位一體」的通道體係,打造立足亞太、聯通全球的國際網路樞紐;建設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探索打造全球資料港,建立全球資料樞紐平台。
香港港需要建設國際化人纔集聚新高地。特區政府宜學習以色列嚮全球猶太人開放的民族政策,把香港建設成「海外華人之都」。香港的國際化不能隻看定居本港外籍人士的數量,更要看有多少海外華人以香港為傢。特區政府宜設立專門團隊研究和聯絡海外華人,把握全球華人優纔流動大趨勢,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準,麵嚮全球華人社會引纔聚纔,以強大人纔優勢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抓住北部都會區建設機遇,聚焦科技前沿和重大產業領域,匯聚一批全球頂尖華人科學傢和產業領軍人纔;積極為海外華人在香港施展纔華提供廣闊天地,著力在優化人纔發展環境上下功夫,堅決反對極左思維,允許來去自由,在國籍、永居權、簽證等方麵為海外華人提供便利,幫助解決居住、子女教育、醫療等實際問題,讓香港成為海外華人優纔創新創業、實現夢想、報效國傢的熱土。
作者香港紫荊黨成立於2020年,現任主席為李山。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