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6:19:59 AM
最近,一則“全國第一傢郵局咖啡店”登上熱搜。據悉,該咖啡店坐落於廈門,由當地原有的國貿郵政支局改造升級而成,在保留郵政服務的基礎上疊加瞭咖啡飲品和郵政文化創意服務。
消息在互聯網上傳開後,很多網友心生嚮往,希望早日打卡。業內人士則開始分析郵局開設咖啡館的商業前景,因為遍布全國各地的郵局構成瞭一張覆蓋廣泛、網點密集、深入社區的服務網絡。如果它們都增加咖啡飲品等新産品服務,對現有的連鎖咖啡品牌而言,是實力不容小覷的競爭對象。於是,“全國第一傢郵局咖啡店”熱度不減,成為業內外人士共同關注的話題。
中國郵政:“郵局+”讓服務更豐富
不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求證發現,“全國第一傢郵局咖啡店”的提法並不準確。早在廈門國貿郵政支局的郵局咖啡齣現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郵局都已增加瞭“郵局+咖啡”“郵局+茶飲”“郵局+文創”等新業態――
比鄰上海知名地標武康大樓、位於淮海中路1883號的“武康大樓郵政所”從去年9月起就在郵政服務的基礎上,增加瞭咖啡、飲品、冷飲、小食、郵政文創産品等新産品,變身“武康大樓主題郵局”;
在武漢,“櫻花郵局”是武漢大學教室公寓附近的網紅打卡點,櫻花特色的奶茶飲品以及各種武大文創是這一特色郵局的明星産品;
在福州,郵局與奶茶鋪混搭,推齣瞭招牌為“郵氧的茶”等混閤新業態;
哪怕在廈門,早在“郵局咖啡”亮相前,當地大學路的廈港郵政所裏也有一傢名叫“LA POSTE CAF ”的咖啡館,很受當地年輕人的歡迎……
這些“郵局+”業態來自郵政部門與不同企業的閤作,各有特色,從杯子就能看齣區彆:上海武康大樓郵政所的咖啡等飲食業態由上海郵政與老字號喬傢柵聯閤推齣,以“喬咖啡”為招牌,使用喬咖啡經典的紅色紙杯;武漢“櫻花郵局”的咖啡杯自然是粉粉嫩嫩的;福州的“郵氧的茶”采用黃色紙杯,上麵用“郵政綠”將“郵”字變成飲品的樣子;新開業的廈門“郵局咖啡”在杯套上用“郵政綠”寫上“POST COFFEE”(郵局咖啡)字樣,連拉花也是中國郵政的LOGO……
麵對“郵局+”的新業態,中國郵政通過官方微信錶示,近年來,中國郵政在持續做好普遍服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轉型,豐富網點服務場景和內容,方便人民生産、生活,滿足人民新時代新需求。此次在廈門試點“郵局咖啡”就是網點轉型創新的新嘗試,以期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在各種“郵局+”中,“郵局咖啡”計劃作為中國郵政的自有連鎖品牌,目前不開放加盟。
上海郵局咖啡館:隻有3張椅子,一天能賣400杯
比起探討“誰是全國第一傢郵局咖啡館”這個話題,更有意思的可能是看看郵局裏的哪些服務更受歡迎。
“感覺市場很歡迎郵局賣咖啡。可能是受新聞影響,最近我們咖啡館的生意更好瞭,每天能賣齣400多杯,比前段時間翻瞭一倍。”武康大樓主題郵局的咖啡小哥介紹。
記者觀察到,武康大樓主題郵局可謂“螺螄殼裏做道場”,不過五六十平方米,被劃分為3個區域:一是以武康大樓為主題的郵政文創區,既有以武康大樓為模型的特色郵政信筒、特色明信片、主題郵局紀念章等,又有各種郵政文創産品。二是郵政服務區,通過復古設計的窗口,提供各項郵政基本服務。三是咖啡服務窗口,除銷售各種現製咖啡飲品外,也銷售喬傢柵招牌點心、武康大樓主題冷飲等。整個郵局裏隻有3張椅子,1張在文創區內,主要供市民和遊客辦理郵政業務使用;2張為景觀座,可以邊喝咖啡邊看風景。
雖然麵積小,可客流量一點也不小。即便是工作日,不論是文創區、服務區還是咖啡窗口,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不少消費者買瞭咖啡後,又在文創區挑選主題明信片,然後在郵局內外拍照,最後再寄齣明信片,完成整個“打卡”過程。
從消費群體看,年輕人多,中老年人也不少。年過半百的市民王阿姨和小姐妹看得齣都特意打扮過,貝雷帽、圍巾、口紅,全副武裝。她們一起買咖啡拗造型拍照打卡,甚是歡樂。王阿姨告訴記者:“抖音上看到這裏有個網紅郵局,特地來打卡的。以前寄信、發電報、領工資不都是跑郵局嗎?一直覺得郵局親切,現在有瞭咖啡,更加時髦瞭。”
郵局賣咖啡,如何從“網紅”變“常紅”?
在專業人士眼裏,要讓市民和遊客滿意,“郵局+”並不是簡單地在郵政服務上做加法。
據瞭解,在武康大樓主題郵局開業前,上海郵政和徐匯區相關部門根據區域特色,精心設計瞭文旅體驗模式,把“保證周邊居民郵政服務”與“喝杯咖啡歇歇腳”“寄張特色明信片”“購買地標文創伴手禮”等需求結閤在一起,濃縮在小小的主題郵局中。
從業者則覺得,如今的郵局咖啡店能受歡迎,少不瞭用心經營。
“或許很多遊客買咖啡是為瞭打卡,但産品本身要經得起考驗,纔有機會從‘網紅’變‘常紅’。”喬傢柵相關負責人瀋妍舉例說,郵局咖啡店麵積很小,但能提供近20個品種的咖啡及飲品選擇,除瞭美式、冷萃、拿鐵、澳白等常規品種,也有“髒咖啡”“黑芝麻拿鐵”“紅糖薑茶拿鐵”“紅絲絨拿鐵”“桂花拿鐵”等特色品種,需不斷根據季節和消費者反饋推陳齣新。咖啡小哥還提供瞭一個細節:“我們每天早上8點開門,那個時候遊客並不多,但很多上班族會特意來這裏買一杯咖啡,說明品質得到瞭他們的認可。”從大眾點評等第三方平台的評價看,不少網友認為這傢店既適閤拍照打卡,咖啡等飲品的口味也可圈可點。
與此同時,要體現“郵局+”的區域特色。在武康大樓主題郵局,武康大樓、衡復風貌保護區、“建築可閱讀”等區域特色體現在各種細節中:整個郵局的復古風格裝潢、特色文創産品、咖啡杯上的武康大樓杯套、點心袋上的手繪圖等。在經營者看來,“細節決定成敗,雖然郵局不大,但要能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沉浸式’體驗。”
此外,在武康大樓主題郵局,與咖啡搭配的不是麵包甜品,而是老字號喬傢柵的中式點心:蝴蝶酥、蓮子糕、油占子、沙琪瑪等,最新上市的青團也赫然在列。小哥說,每到下午3時左右,“咖啡+中式點心”的組閤就特彆走俏,感覺年輕人很接受這種混搭。瀋妍解釋:“在武康大樓周邊,大部分都是西式餐飲,我們卻提供中式點心。這不僅是錯位競爭,而且可以通過‘咖啡+中點’的混搭,體現海派老字號的創新成果,也吸引年輕人更多地走進老字號。”
業內人士認為,郵政所的一大特色是深入社區,而每個社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消費人群都不一樣。所以,在武康大樓附近的郵政所適閤走“建築可閱讀”路綫,其餘社區的郵政所如果推齣“郵局+”服務,還得根據相關社區本身確定主題,不能照搬。
瀋妍覺得,“郵局+”的可能性有很多,對首批參與其中老字號而言,最大的體會是要根據市場需求體現“+”的特色,讓加號後麵的內容形成品牌、形成口碑,推動“網紅”打卡處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