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10:22:15 AM
愛新覺羅・溥儀和愛新覺羅・溥傑,這對兄弟真是完美詮釋瞭什麼叫同人不同命。
他們本是醇親王載灃與嫡福晉瓜爾佳氏所生的,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理應都在醇親王府裏自由生長,身為長兄的溥儀長大後繼承父親醇親王的爵位,弟弟溥傑應該也能混個郡王的爵位,一生樂得逍遙。
孰能料到,大清朝說敗就敗瞭;誰又能料到,在清朝這座大廈將傾的時候,慈禧選中瞭溥儀,將其過繼給瞭沒有子嗣的同治皇帝,接同治和光緒的班,承襲皇位。
三歲的溥儀在醇親王府的一片哀嚎聲中被抱進瞭皇宮,在懵懂中當瞭三年皇帝,大清朝就亡瞭,他就成瞭窩在紫禁城裏的前清皇帝。
雖然清朝滅亡瞭,皇帝遜位瞭,但是惦念大清的大有人在,清朝皇室的威嚴還是尚存的,溥儀這位遜帝,在紫禁城裏還是威風十足,親兄弟沾染瞭皇室,兄弟情也變瞭味道。
溥傑初次在紫禁城見到那位當瞭皇帝的兄長溥儀時,已經九歲瞭,本以為是一齣兄弟情深的戲碼,卻不想溥傑因為穿瞭明黃色的內袖,觸犯禮製,遭到溥儀的厲聲嗬斥。
年幼的溥傑從那時起,就知道什麼叫君臣有彆,他和溥儀之間,先是君臣,纔是兄弟,此後在溥儀麵前,他都恪守臣子本分,謹小慎微,從無逾矩的舉動。
溥傑的明禮節、知進退,贏得瞭溥儀的歡心,對這個弟弟青睞有加,將其視為心腹。當時時局動蕩,溥儀害怕在皇宮中的富貴生活保不瞭多久,就以賞賜的名義,將宮中珍寶賞給溥傑,讓溥傑幫著保存或者變賣,藉此攢夠後半生安身立命的本錢。
果不其然,1924年馮玉祥就將清朝皇室趕齣瞭紫禁城,溥儀幾經輾轉,在日本人成立的僞滿洲國再次當上瞭皇帝。第一次當皇帝,他尚且年幼,是傀儡;這一次,他長大瞭,可還是傀儡。
溥儀為瞭改變現狀,想瞭很多辦法,抗衡日本勢力對他的控製,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將自己的心腹送到日本留學,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學習日本先進的軍事政治理念用來對付日本。
對於溥傑這個他最信任的皇弟,溥儀更是寄予厚望,將他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希望有朝一日他能打造齣一支忠於前清、忠於自己的軍事有生力量。
日本人也不是好糊弄的,溥儀的心思,日本人瞭然於心,可他們依舊同意溥儀將身邊人送到日本學習,他們想的是讓溥儀身邊人都接受日本教育的洗禮,更有助於同化溥儀的思想,更有利於日本對僞滿洲國的控製。
日本人加強對僞滿洲國和溥儀的控製的手段不止於此,他們最擅長的手段還是利用女人,將日本女人許給清朝皇室,生下擁有日本血統的後代,會更親近日本的統治。
在婉容失寵,文秀鬧離婚之後,溥儀選瞭祥貴人陪在身邊,溥儀還挺喜歡這個祥貴人,可她年紀輕輕卻在接受日本治療後,死的不明不白,溥儀一直覺得是日本人下的黑手,以便在自己身邊安插女人。
因此在日本人提齣要給溥儀安排一個日本媳婦時,溥儀對此畏之如虎,堅決反對,火速從滿族宗室中選瞭個女學生李玉琴,封瞭個福貴人。
與溥儀聯姻不成,日本人隨後就將眼光放到瞭禦弟溥傑身上,不得不說這是一招高棋。溥儀沒有生育能力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給他安排女人也隻能吹吹枕邊風,當當眼綫,沒辦法生下有日本血統的清皇室繼承人;
而溥傑是溥儀的親弟弟,剛剛從日本留學歸來,若他與日本女人生下兒子,也可以是皇位的閤法繼承人,到時候廢瞭溥儀,立這個孩子豈不是更與日本同心同德,那僞滿洲國就會衷心於日本。
於是,日本人逼迫已有妻室的溥傑休妻,將日本華族的嵯峨浩介紹給他,溥儀溥傑兄弟對這樁婚事都不滿,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最後溥傑還是娶瞭這位日本姑娘嵯峨浩。
最讓溥儀氣憤和無奈的是,在溥傑與嵯峨浩相親的時候,日本人就強迫溥儀簽下瞭《帝位繼承法》,其中一條內容就是“帝子孫皆不在,傳弟兄及其子孫”。
溥儀肯定是生不孩子瞭,日本人要傳位給哪位兄弟的子孫,是不言而喻瞭,那溥傑與日本女人生下兒子的時候,豈不是就是自己“意外暴斃”的時刻,想到這,溥儀是一身冷汗。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溥儀對這個日本弟媳婦很忌憚,連著對溥傑這個親弟弟也疏遠瞭起來。得知弟媳婦嵯峨浩懷孕的消息,溥儀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吃不香睡不好,生怕她生個兒子,那可是自己的催命符。為此他天天祈禱生個女兒,或者乾脆生不下來。
弟媳婦懷孕,溥儀操的心比弟弟溥傑都多,幸運的是膽戰心驚十月後,弟媳婦生下瞭一名女嬰,這把溥儀樂得,嘴都要歪瞭,馬上派人送去賀禮,對這小侄女是喜愛有加。
溥儀沒高興太久呢,弟媳婦又懷孕瞭,溥儀又度過瞭艱難的十月,好在這次還是個女嬰,溥儀的皇位保住瞭,小命也算保住瞭。
之後這個日本弟媳婦的肚皮再沒有瞭消息,溥儀對自己的性命之憂也算是消除瞭,與溥傑也就重拾瞭當年的兄弟情,連這個日本弟媳婦也不覺得那麼礙眼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