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6/2022, 8:22:15 A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科技新知
十年前,如果哪傢上市公司能夠入圍蘋果供應商,必然會在各種公開文件裏將此事展露的淋灕盡緻。即便是簽署瞭保密協議,也會用“國際大客戶”這類近乎明示的字樣來暗示。
因為進入果鏈,不僅意味著大量訂單帶來營收規模的急速膨脹,還有行業對公司實力的認可,以及在資本市場的高估值。
十年內,從存儲芯片、鏡頭模組、精密零部件,再到玻璃蓋闆、機身中框等等,以蘋果為軸心,國內一眾供應鏈企業得到快速成長。
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國內蘋果産業鏈整體營收復閤年均增速為35%左右,歸母淨利潤復閤年均增速為20%左右,甚至超過瞭蘋果公司自己的增速。
但果鏈30%的超高淘汰率,使這些國內供應商不得不盡量減少對蘋果的依賴,因為一旦下一秒被踢齣,就意味著業績下滑外加資本齣逃,歐菲光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過在整個蘋果供應鏈上,屏幕麵闆企業恰恰相反。鑒於蘋果對屏幕麵闆苛刻的要求,iPhone係列産品的麵闆供應一直依賴韓國的三星和LGD兩傢。
直到近日有外媒傳齣,國內的京東方已與蘋果就iPhone 14簽署瞭供應協議,並將於6月開始供應OLED麵闆,預計供應量將達到5000萬台,大約是iPhone 14顯示屏供應量的25%。
對於蘋果來說,京東方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能夠削弱對三星、LGD的依賴;而對於京東方來說,在屏幕麵闆上得到蘋果認可,除瞭能夠得到穩定的利潤外,一定程度上也代錶著其産品已經達到業內頂尖水準。
但躋身一流屏幕製造企業之列的京東方,此刻應該明白,難走的路纔剛剛開始。
01 5年終蛻變
2013年開始,蘋果每年都會將前200名核心供應商名單公之於眾,這200傢企業占據瞭蘋果97%-98%的采購、生産和組裝支齣。
而通過查閱公開資料可以發現,2017年京東方纔開始齣現在該名單上,此後幾年京東方與蘋果關係穩定,均未曾缺席。
而2017年也是屏幕行業市場、技術的轉摺點。
iPhone X搭載OLED屏幕橫空齣世,之後iPhone除瞭iPhone XR、iPhone11兩款低端機器還繼續使用傳統LCD屏幕外,其他所有機型均轉嚮OLED屏。
蘋果這一做法加快瞭OLED技術的應用,也引起其他手機廠商效仿,OLED屏成瞭各大廠商高端機型的標配。
不過當時的京東方,在OLED技術以及産能方麵,並不能滿足蘋果的要求,僅能拿下iPad、MacBook、Apple Watch等這些要求略低的産品訂單。市場以及投資者最為期待的iPhone係列訂單,一直由三星和LGD兩傢壟斷。
然而蘋果對供應鏈采用多元化的戰略,可以和任何能滿足他們所需技術的公司進行交易,以便增加供應商數量,提高産品供應的穩定性,而且可以在價格談判中獲得優勢。
齣於這個原因,彼時業界評價稱“蘋果可能會為瞭牽製三星和LGD而與京東方攜手”,一位韓國顯示行業相關人士錶示,“自2017年OLED首次應用於iPhone X以來,蘋果一直對韓國公司的高比例供應錶示擔憂”,並稱“蘋果極有可能通過增加京東方的OLED麵闆的供應來實現其供應商多元化的戰略”。
而京東方連續多年為華為Mate係列和P係列高端旗艦手機供應屏幕,充分的實戰機會使其技術得以提升,也做好瞭隨時為蘋果供貨的準備。
此後,京東方具體何時加入對iPhone係列麵闆的供應,暫無官方信息可以驗證。但2020年後行業內傳齣的一係列消息顯示,京東方和蘋果的關係十分曖昧。
2020年,國外Apple Insider社區有消息稱,京東方為獲得蘋果iPhone12麵闆訂單,先後兩次接受蘋果質量審查。首次審查時間在當年9月、10月時給齣瞭未通過的結果。市場失望之時,消息迎來反轉,國內多傢權威媒體錶示,京東方將在12月內開始嚮蘋果供應iPhone 12的OLED屏幕麵闆。
2021年10月《日經新聞》稱,京東方9月底開始為6.1英寸的iPhone13供應少量OLED顯示屏,並計劃很快增加齣貨量,正在等待最終審核過程,重點則是屏幕的耐用性。但京東方董秘辦迴應稱,公司無法對單一客戶的信息作齣評論。
當時外界一緻認為,京東方在2020年以及2021年,隻為iPhone 12/13標準版供應OLED麵闆,且多用於官翻和售後換屏機。
之後,京東方兩條柔性AMOLED産綫成都B7和綿陽B11傳齣的消息越來越多,這兩條産綫被外界認為專為蘋果供應OLED麵闆。京東方進入主流供貨商的消息也隨之傳齣。
2021年業績報告中,京東方指齣柔性OLED齣貨量迅速提升,業務發展取得重要突破,12月單月齣貨突破韆萬級彆。
西南證券發布的研報也顯示,2021年京東方OLED實現瞭在主流手機品牌客戶的導入,且在美國大客戶齣貨放量,份額提升至約10%。2022年,公司在大客戶份額預計將提升至20%以上。
再加上,近日韓媒Chosun-biz傳齣的京東方已與蘋果就iPhone 14簽署瞭OLED麵闆供應協議,預計供應量將達到5000萬台,大約是iPhone 14顯示屏供應量的25%。
齣貨時間、齣貨量突破、美國大客戶份額變化等,都共同指嚮京東方已成為iPhone係列OLED麵闆主流供應鏈。而OLED一直以來就是三星、LG這兩傢顯示巨頭的主要戰場。
02 開戰OLED
OLED屏幕由於像素自發光特性,相較LCD屏幕可以做得更輕薄,並可以進一步提升亮度和對比度,手機、電視、電腦、遊戲掌機、便攜顯示器等越來越多電子産品采用OLED屏,業內也一緻認為OLED屏取代LCD屏已是大勢所趨。
Omdia最新數據顯示,OLED電視在2021年全球電視市場(銷售金額為準)所占的比重從2020年的7.4%上升至10.0%。
按照CINNO Research的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市場AMOLED智能手機麵闆齣貨約6.68億片,同比增長36.3%。截至2021年底,全球智能手機中,已有40%換上OLED屏,而2022年預計這個比例會超過55%。
OLED的産業地位與市場份額、産綫數量、技術成熟度以及供應鏈有關。目前市場呈現三星、京東方、LGD一超兩強格局。橫嚮對比,京東方雖有趕超LGD之勢,但與霸主三星還有一定差距。
首先産能方麵,目前京東方共有14條産綫,其中3條為第6代OLED産綫,規劃産能均為48K/月,而三星僅一條牙山A3的産能就能達到135K/月,A4+A5兩條6世代産綫達到300K/月;不過京東方三條産綫滿産後産能要遠高於現在LGD每月77.5K的産能。
其次在技術成熟度上,京東方此前曾透漏2021年成熟産綫OLED産品良率已達80%以上,雖然比2020年60%左右的良品率有較大提高,但與LGD85%以上以及三星94%以上的良品率相比,還有待提升。
差距本質由核心技術以及供應鏈決定。技術上京東方在前闆段和封裝段並不存在技術障礙,但在難度最大的背闆段蒸鍍環節,京東方還有差距,而這也是影響OLED良品率的關鍵所在。
在蒸鍍環節,用於蒸鍍的玻璃基闆必須與精細金屬掩闆(FMM)緊密貼閤,並且FMM的擴展插槽開孔還必須與玻璃基闆上陽極圖案準確套閤,否則會産生混色不良問題。因此,決定蒸鍍環節良率的關鍵因素是FMM與玻璃基闆的精準貼閤和套閤。
而控製好FMM張網精度是解決蒸鍍目標像素位移的主要手段,這需要根據蒸鍍經驗總結齣金屬掩闆的精度變化規律,並在張網過程中予以相應補償,目前包括京東方在內的國內OLED麵闆企業均缺少FMM的張網精度數據,張網補償不夠精確,導緻套閤齣現偏差。
另外供應鏈上京東方目前還不如三星和LGD穩健,尤其是在顯示驅動器方麵。
OLED驅動芯片可以看作是OLED麵闆的“大腦”,其主要作用在於對OLED麵闆進行顯示控製,驅動芯片的可靠性穩定性嚴重影響其最終顯示效果。
目前,OLED驅動芯片國産化程度較低,主要還是以韓係和台係廠商為主。有調研機構數據顯示,三星顯示獨傢供應商Samsung LSI和LGD旗下LX Semicon兩傢占據瞭九成市場份額,京東方OLED顯示驅動則由LX Semicon提供。
但TheElec報道稱,由於全球芯片持續短缺,LX Semicon的産量低於計劃數量,將優先嚮LGD提供OLED顯示驅動器,這就會導緻京東方麵臨iPhone OLED麵闆的生産問題。
好在顯示驅動芯片工藝主要集中在28nm、40nm、65nm的成熟製程,非一綫代工廠也有能力完成這類芯片製造,華為等國內廠商已在研發相關驅動器,相信京東方在供應鏈上的問題日後會得到有效解決。
03 道阻且漫長
京東方與三星、LGD的這場OLED大戰已經打響,三方將在核心技術、供應鏈把控以及行業趨勢三個方麵進行博弈,不過京東方作為後起之秀,未來需要麵臨的難題,顯然要比三星、LGD更多。
首先就是需要承受三星、LGD OLED産綫摺舊後的壓價。
有業內人士錶示,“在同行結束攤銷後就是輕裝上陣,而國內的麵闆廠商則依然每年要承擔超過15億元的資産摺舊費,如果外資麵闆降價10%,那麼國內麵闆就必須跟進,一旦跟進就意味著虧損。”
2016年京東方5.5代綫剛投産不久,三星多條5.5代綫摺舊就已經結束,這直接導緻瞭京東方5.5代綫連續虧損,直到2018年隨著國內手機廠商對OLED的需求增大,纔逐漸迴暖。
現如今,三星和LGD的6代AMOLED産綫也即將摺舊結束,屆時京東方務必要再次承受壓價之痛。
技術方麵,業內當下的普遍認知是,作為OLED麵闆技術的演進方嚮,LTPO技術已經處於行業風口。
有分析師錶示,由於量産化技術正在探索和完善中,目前LTPO OLED尚未大規模應用。但距大規模應用已不遠,相信就是未來兩年之內的事。如果LTPO技術進一步成熟,將有可能全麵替代LTPS背闆。
調研機構Omdia預測,從2024年起,采用LTPO背闆的柔性OLED將超過采用LTPS背闆的柔性OLED。事實也是這樣,在三星的旗艦機型以及iPhone的高端機型中,均已用上LTPO麵闆。
可喜的是,去年11月,有消息稱京東方正在改建 B7、B11、B12 工廠生産綫,計劃將LTPS産綫改造為LTPO産綫,京東方也迴應稱具備將部分産能升級為LTPO的條件。
但不幸的是,2020年三星的蘋果專用6代綫就已經擁有3萬片規模的LTPO麵闆産能。2021年,三星又對蘋果的這一專用綫進行改造,産能再次得到大幅提升。
另外,蘋果早前也聯閤LGD共同開發LTPO屏幕,LGD於2021年7月投資擴産E6-3,引入更多LTPO OLED麵闆生産設備。改造完成後,其OLED麵闆的産量將提升50%,預計將在2022年下半投産。
有資深業內人士錶示,三星和LGD都已有LTPO背闆OLED量産經驗,京東方與其在OLED麵闆的技術差距為三年左右,但隨著LTPO屏開始生産差距將進一步縮小,甚至未來實現反超。
在行業大趨勢上,色彩保真、壽命長、穩定性好,Micro LED被視為下一代乃至終極的顯示方案,在大屏商顯、可穿戴設備、車載屏幕、電影院屏幕和AR眼鏡上都可應用。
隻是和過去LCD、OLED技術剛萌芽時類似,現在生産Micro LED難度大、成本高,需要設計和突破一係列工藝,發明新的自動化設備,這也使京東方與全球其他玩傢站在瞭同一起跑綫上。
不同的是,京東方與國內的華星光電屬於漸進路綫,從更為簡單的Mini LED入手。簡單來講,Mini LED實際上就是尺寸大一號的Micro LED,也算是改良版的LCD,適閤本身擁有龐大液晶産能的公司。
相反,三星、索尼等已經推齣LCD領域的廠商,則走上瞭直接投入研發Micro LED的道路。索尼在2012年的CES上展示瞭全球第一款Micro LED顯示器,隨後三星的Micro LED産品The Wall在2018年到2021年連續四年亮相CES。
新興技術的齣現,給瞭以京東方為代錶的國內顯示麵闆廠商一次引領未來的機會。但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還難以判斷在這場顯示技術革命中,誰會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