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8:08:52 PM
12世紀,琉球群島齣現山南、中山、山北三國,分彆在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據《古春風樓瑣記》記載,琉球國位於福建以東的海上,《隋書》中稱為“流求”,《元史》中寫作“��求”。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楊戴齣使琉球三國,分彆冊封瞭三國國王。琉球三國也明確錶示嚮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為明朝的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瞭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政府冊封為琉球王。
保留在福州博物館裏的琉球海圖
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琉球開始嚮中國稱臣入貢,同我中華保持瞭500年的藩邦關係。
明王朝藩屬時期
1372年,明王朝太祖硃元璋對中山王察度發布詔諭。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嚮明政府朝貢。琉球成為明王朝的藩屬。此後,琉球國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製度隔年進貢,謹守臣節。
1392年,硃元璋命來自中國福建的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移居琉球。
久米三十六姓的後裔
1416年,中山王尚巴誌徵服北山。
開國中山王尚巴誌和國師明朝人懷機
尚巴誌下令建立的牌坊“中山門”,作為尚氏的建國之門
1429年,中山王尚巴誌徵服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第一尚氏王朝)。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
明神宗禦筆 守禮之邦
1470年,第一尚氏王朝滅亡,尚圓(尚�遙┙�立第二尚氏王朝,並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
瑞泉,此水隻供國王於中國冊封時飲用
瑞泉門
歡會門
漏刻門
1400年―1550年,琉球王國的黃金時代,高度發達的商業,與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貿易。
1876年,那霸港,迎恩亭
繁忙的那霸港
15世紀―16世紀,大量倭寇海盜騷擾琉球群島。
1609年(萬曆三十七年),日本的德川傢康繼承豐臣秀吉對外擴張的政策,派鄰近琉球王國的鹿兒島薩摩藩島津傢九率領三韆士兵侵略琉球,俘虜琉球王。
清王朝藩屬時期
明朝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瞭藩屬關係。清軍入關不久,琉球國王尚賢就派遣使者金應元前來請求冊封。由於琉球使者沒有攜帶明朝政府的冊封印信,因而請封未成。此後恰逢尚賢去世,於是改由其弟尚質繼續上錶請封,後來琉球國王被清廷冊封為琉球國中山王。康熙元年,又改封琉球國王。此後百餘年,琉球不斷遣使進貢,曆任琉球新王即位時都要遣使請封,從未間斷。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中國請求冊封。清王朝順治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琉球成為清王朝的藩屬。
1853年5月,美國海軍準將佩裏(Matthew C. Perry)的艦隊到達琉球。
1854年3月,佩裏與日本簽訂《神奈川條約》。佩裏要求日本開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錶示琉球是個遙遠的國傢,日方無權決定其港口開放權。
1854年7月11日,佩裏與日本談判結束後,趕迴琉球與琉球國政府談判,最後以中、英兩種文字正式簽訂條約開放那霸港口。
1866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繼位。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王國屬於日本的“內藩”,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不承認中國自1372年起對琉球的宗主國地位,正式侵占琉球。並拖延與中國談判琉球問題。
1875年7月24日,日本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嚮清王朝朝貢。
1879年3月30日,日本將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置琉球為衝繩縣。琉球國滅亡。
康熙皇帝禦書扁額――《中山世土》
雍正皇帝禦書扁額――《輯瑞球陽》
乾隆皇帝禦書扁額――《永祚瀛�肌�
首裏城正殿寶座
琉球王禦座
琉球國王印
琉球國王王冠
琉球王的上朝蟒袍
首裏大殿近景
首裏城正殿
首裏城裏的康熙年代石碑
1871年,日本以武力吞並琉球,滿清政府未予承認。在1943年11月22-26日舉行的開羅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兩次嚮蔣介石提齣,要把琉球交給中國。美國國務院關於開羅和德黑蘭會議的外交曆史文件是這樣記載的:“羅斯福對蔣介石談到琉球群島問題,不止一次地詢問中國是否願意收迴琉球群島。蔣介石答復說,中國可同意中美兩國共同占領琉球。”這說明中國與琉球的密切關係是羅斯福承認的。
二戰結束時,《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已經剝奪瞭日本對琉球的占有權。1943年12月1日發錶的《開羅宣言》莊嚴宣告,“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齣境。”請注意最後一句指的就是琉球。因為羅斯福已提齣琉球問題,但早前沒有談妥,所以如此錶述。《波茨坦公告》則明確規定日本領土限於四大島及一些小島。
1946年2月2日,麥剋阿瑟以盟國占領管製日本最高統帥部名義發錶聲明,指齣日本政府的行政區域僅限於本州等四大島以及附近的一韆個小島,並以北緯30度為限。琉球群島的位置在北緯30度以南,顯然不包括在內。這就把《波茨坦公告》的規定具體化瞭。1946年11月美國嚮聯閤國提齣將琉球同小笠原群島等置於美國的戰略托管之下。聯閤國安理會於1947年4月2日通過上述美國提案,發布《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決定》。這就是說,琉球作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而自敵國割離之土地”,已被置於聯閤國托管之下,日本對琉球的非法占有已被剝奪。
而通過所謂的《舊金山和約》,日本從美國手中取得施政權是非法的。1951年9月8日美日簽訂的《舊金山和約》中,日本“同意美國”嚮聯閤國提齣將琉球群島等島嶼“置於聯閤國托管製度之下,而以美國為唯一管理當局”。1971年6月17日美日又簽訂“歸還衝繩”協定,聲稱關於琉球群島,美國放棄並給予日本依照《舊金山和約》第三條所享有之權利與利益。但實際上,在《舊金山和約》之前,美國根據1947年4月2日聯閤國《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決定》,早已從聯閤國獲得對琉球的托管權,因此,這種“歸還”是荒唐的。《聯閤國憲章》第78條規定,聯閤國會員國的領土不適用托管製度。被托管就已不是日本領土。
而據《聯閤國憲章》第79、83、85條規定,“置於托管製度下之每一領土之托管條款,及其更改或修正,應由安理會或聯閤國大會批準。”美日關於“歸還”琉球的協定,完全是私下收授,怎有閤法性?
後琉球王國時代
1879年,中日就琉球問題開始談判,中方提齣把琉球群島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嚮的奄美大島為日本領土,琉球本島及其附近島嶼作為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中國的領土。日本方麵建議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琉球本島及其北方島嶼作為是日本的領土,而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中國的領土(談判中沒有涉及釣魚台群島歸屬)。
1880年9月,中方在談判中最後妥協,簽署瞭《琉球專約擬稿》,以日本提齣的方式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然而清朝皇帝拒絕同意這一不平等條約,並且指示瞭中方代錶與日本繼續協商。日本方麵然後離開,協商破裂。
1882年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與清政府恢復談判琉球問題,但是沒有達成協議。琉球問題一直拖延至甲午戰爭。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作為戰敗國割讓台灣、澎湖,在琉球群島問題上就更沒有發言權。從此琉球群島屬於一個國傢和中國的藩屬這一事實開始被人遺忘。
1898年,日本強迫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去世。
1916年,全衝繩教師大會要求衝繩教師用汙辱的手段懲罰在學校說琉球語的學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進攻琉球本島,日本士兵強迫琉球人跳崖自殺,或乾脆被打死以減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壓力,又或因為說琉球語而被認為是間諜慘遭殺害。戰爭使琉球人口減少四分之一。
1945年―1972年,美國占領時期,美國在琉球實行異化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美國占領琉球的態度是認為該群島屬於美國非法侵占的日本領土。
1947年4月,聯閤國通過《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北緯29度以南的琉球群島和原屬於中國的釣魚台群島交給美國托管。
1951年,美日在沒有中國代錶參與的情況下簽定《美日舊金山和約》,把琉球群島連同釣魚台群島的“施政權”轉給日本。但這遭到土地的主人琉球人的群起反對,他們“聚哭於鬧市”。
1972年5月15日至今,日本重新恢復對琉球群島的統治,繼續實行同化政策。琉球群島現在仍然是日本47個地方自治實體中經濟最落後的地方。
琉球人民爭取獨立的通電
曆史上的琉球民俗民風
中國畫名傢筆下的琉球人
常服和禮服
古代硫球人的婚禮
官銜
琉球人的漢衣冠卻係大明遺民
琉球人的祖宗牌位
琉球三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