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我國新冠因(COVID-19)本土疫情未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協助地方政府在北北基桃設置12處大型篩檢站 鬆機3閤1篩檢給藥站今最後一天!王必勝:其他站陸續退場 - 趣味新聞網


我國新冠因(COVID-19)本土疫情未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協助地方政府在北北基桃設置12處大型篩檢站 鬆機3閤1篩檢給藥站今最後一天!王必勝:其他站陸續退場


發表日期 2022-06-08T18:10: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我國新冠因(COVID-19)本土疫情未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協助地方政府在北北基桃設置12處大型篩檢站,其中,位於鬆山機場、由三軍總醫院負責的篩檢、診斷、給藥三閤一服務站今(8)日是任務最後一天。 .....


    

記者簡浩正/綜閤報導

鬆山機場三閤一站今最後一天,其餘各站也將陸續退場。(圖/翻攝自王必勝臉書)

鬆山機場三閤一站今最後一天,其餘各站也將陸續退場。(圖/翻攝自王必勝臉書)

▲鬆山機場三閤一站今最後一天,其餘各站也將陸續退場。(圖/翻攝自王必勝臉書)

我國新冠因(COVID-19)本土疫情未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協助地方政府在北北基桃縣市設置12處大型篩檢站,其中,位於鬆山機場、由三軍總醫院負責的篩檢、診斷、給藥三閤一服務站今(8)日是任務最後一天。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感性錶示「大雨滂沱,澆不熄為國為民服務的熱忱」,其餘各站也會視地方政府的需要陸續退場。

王必勝今日傍晚發文錶示,今日鬆山機場篩檢、診斷、給藥三閤一站服務最後一天,完成階段性任務!感謝王智弘院長率領的三總優秀團隊,也感謝鬆山機場徐乃新主任給予各方麵的協助。

中央協助設置的北北基桃大型篩檢站,陸續開設瞭12站。從5月中以PCR篩檢為任務,到5月26日後因應確診定義修正而轉型為篩檢、診斷、給藥的複閤功能站,統計到6月7日,纍計PCR篩檢6萬6949人,快篩陽確診判定1萬1823人,給藥數1萬3217人,其中抗病毒藥物1519人。前期疏解瞭因PCR量能不足而產生的排隊及等待的問題。另外,在政策轉變期間也發揮瞭過渡的功能,讓轉銜期進行的相當順暢。

王必勝說,目前快篩陽可看診確診已實施2週,PCR檢驗量已從最高每日12萬多降到2萬多,陽性率也從近70%降到20幾%。每日透過PCR檢驗而確診的比例也降到15%左右。

另外, 目前快篩陽看診後判定通報由院所進行順利,其中約60%由基層診所執行後通報。後續開立藥物也很穩定流暢。加上北部疫情判斷已過高峰。因此各大站在成功完成任務後,將陸續結束服務 。感謝各站醫事同仁及行政人員的辛勤付齣,也謝謝各縣市政府的配閤協助。

文末,他說這場防疫之戰很像棒球比賽。為瞭打贏比賽,我們必需一局一局的完成,尤其比賽後段更要戰戰兢兢的麵對各種亂流。一個投手的調度、一個平凡的接傳、一個正確的跑壘、一個推進的觸擊,看似容易而不特別引人注意,卻代錶瞭很多的努力,也是比賽重要的部份。很多人都想要做九局下那個緻勝的英雄,隻要真的有實力,相信都有機會,觀眾也看的懂。但在此之前,先齊心跟總教練閤力把7、8局打好,勝利的機會纔會在我們這邊。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一齣生小腿骨摺!嚴重缺乏維生素D 女嬰竟引發「佝僂病」

一齣生小腿骨摺!嚴重缺乏維生素D 女嬰竟引發「佝僂病」

    記者簡浩正/颱中報導▲X光顯示女嬰右小腿骨摺。(圖/中國附醫提供)新手爸媽注意!缺乏維生素D,嬰兒恐引發「佝僂病」。一名僅齣生一天大的女嬰竟右小腿骨摺,由外院轉至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檢查後,醫師發現其鈣、磷、鎂、副甲狀腺、肝腎功能皆正常,但「維生素D嚴重缺乏」,進一步診斷為「新生兒佝僂病(Neonatal Rickets)」。由於現在足月新生兒佝僂病而造成的骨摺非常罕見,進一步檢查發現,該女嬰母親的維生素D也是嚴重缺乏。所幸經治療後,現已幫女嬰打上石膏,預計6到8周即可癒閤。中醫大兒醫新生兒科.......


罕見!懷胎8個月孕婦主動脈剝離 門諾跨科團隊和死神搶人

罕見!懷胎8個月孕婦主動脈剝離 門諾跨科團隊和死神搶人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莊姓孕婦罹患急性B型主動脈剝離,跨科團隊緊急協助進行剖腹產。(圖/門諾醫院提供)「主動脈剝離」是一種緻死率相當高的急癥,發生在孕婦身上更是棘手。花蓮一名孕婦日前突然胸背疼痛又嘔吐,緊急送醫確診主動脈剝離,門諾醫院跨科團隊決定和死神搶人,在血管攝影室接生。歷經2個多小時手術,一陣哭聲傳齣,醫護紛紛放下心中大石。懷孕8個月的33歲莊姓孕婦日前齣現急性胸痛、背痛閤併噁心、嘔吐等癥狀緊急就醫,電腦斷層檢查齣急性B型主動脈剝離。由於這類病例相當罕見,為確保母胎平安,門諾醫療團隊經慎重.......


全台疫情降溫?李秉穎:最快9月、每日百例以下非清零

全台疫情降溫?李秉穎:最快9月、每日百例以下非清零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李秉穎認為,我國疫情迴穩最快是9月,邊境解封病毒變異不是問題,重點在經濟發展。(圖/翻攝自新聞放鞭炮直播)全颱疫情何時能迴到4月前平穩的狀態?專傢認為最快得等到9月。我國新冠本土疫情未歇、仍在高原期,近2日本土單日確診數維持在8萬例左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9日預估,下週可望疫情降溫。對此,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9)日錶示,最快9月底或10月全颱疫情有希望完全平息,迴到4月前颱灣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的狀態、但基本上不太可能清.......


快訊/9月疫情迴穩、機組員入境免隔改0+7?14時說明

快訊/9月疫情迴穩、機組員入境免隔改0+7?14時說明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陳時中下午說明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本土疫情未歇、仍在高原期,近2日本土單日確診數維持在8萬例左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錶示,下周可望疫情降溫;對於颱灣邊境解封會朝嚮檢疫天數縮短,也會從商務優先進行,但不會是0+7。對此,專傢認為最快9月全颱疫情有希望平息、迴到4月前颱灣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的狀態。另,機組人員入境檢疫措施擬放寬為「0+7」。指揮中心宣佈今(9)日下午2時舉行疫情記者會,由陳時中主持。根據指揮中心規定,機組員返颱後檢疫規範包括3+.......


愛美媽不曬太陽 女嬰嚴重缺乏「維生素D」齣生1天就骨摺

愛美媽不曬太陽 女嬰嚴重缺乏「維生素D」齣生1天就骨摺

    記者潘靚緯/颱中報導▲女嬰齣生1天就小腿骨摺,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原因竟是嚴重缺乏維生素D。(圖/中國附醫提供)。颱中市一名女嬰,剛齣生第一天右小腿竟嚴重骨摺,被緊急轉送大醫院治療,醫師發現,女嬰骨摺是因為嚴重維他命D,纔罹患罕見的「新生兒佝僂病」,進一步檢查纔發現,原來媽媽體內也嚴重缺乏維生素D,由於媽媽怕皮膚變黑幾乎不曬太陽,也未適量補充維生素D,纔導緻胎兒鈣質吸收不良,寶寶一齣生就小腿骨摺。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誌教授錶示,女嬰在今年4月齣生,婦產科醫師覺得有異狀立即轉診,.......


台灣染疫死亡「倍增速度」全球第二快 專傢點齣防疫關鍵

台灣染疫死亡「倍增速度」全球第二快 專傢點齣防疫關鍵

    COVID-19疫情走嚮引發關注,颱大公衛教授詹長權分析數據發現,國內染疫死亡數平均13天就翻倍,高居全球第2快,呼籲政府加強分析本土數據找原因,降低死亡數是現階段防疫關鍵。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進入高原期,每天的確診人數大多落在7萬例上下,疫情何時將轉摺往下,備受矚目。颱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今(9)天在臉書發文錶示,世界各國採用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政策後,由於快篩陽性者不一定誠實通報,有些人即便快篩陰性仍可能是確診者,每日確診數已無法完全預測疫情走嚮,必須加入染疫死亡.......


新增211人病歿再創新高!本土+72921 境外+46

新增211人病歿再創新高!本土+72921 境外+46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72,96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2,921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11例死亡,再創新高。衛福部長、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錶示,整體疫情趨勢正在往下走,端午連假過後未見大規模病例反彈,雙北市明顯下降,不過中南部有點像在高原期徘徊;至於這兩天死亡病例飆升,陳時中強調會密切注意,加強臨床救治。根據指揮中心的新聞稿,今日新增的72,921例本土病例,為34,527例男性、38,358例女性、3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


第二例青少年染疫亡!17歲男「痰多、嗜睡」 2天後往生

第二例青少年染疫亡!17歲男「痰多、嗜睡」 2天後往生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國內今(9)日新增72921個本土COVID-19病例和211個死亡病例(疫情以來新高)。繼6月6日新增一名15歲國中男性不治(心肌炎),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第二個青少年死亡病例,個案年紀17歲,有慢性疾病,從發病到死亡短短2天。今天新增575個中重癥病例和211個死亡病例,雙雙創下有疫情以來的新高。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特殊死亡病例,一名17歲男性本身有神經係統等慢性疾病,5月30日齣現咳嗽、痰多、呼吸睏難、嗜睡、意識不清等癥狀,傢人將.......


MIS-C第二例!5歲童燒7天40度 中重癥575新高

MIS-C第二例!5歲童燒7天40度 中重癥575新高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羅一鈞說名中重癥與死亡個案。(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未歇,中重癥與死亡個案又創下新高!指揮中心今(9)日宣佈我國新增72967例個案,其中本土72921例、境外46例,新增中重癥575例、死亡211例,皆創下新高紀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72,96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2,921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1例死亡。▲死亡個案分析、中重癥個案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今日.......


專責病房一位難求!南投老翁染疫剋難躺「車棚」等床位

專責病房一位難求!南投老翁染疫剋難躺「車棚」等床位

    記者潘靚緯/南投報導▲確診人數攀升,南投竹山秀傳醫院專責病房不夠用,不得不將停車棚隔齣臨時確診病床,暫時安置患者。(圖/翻攝畫麵)南投縣9日新增1480例,隨著確診人數突破3萬人,醫療量能也亮起紅燈,照護人力更是吃緊,連專責病房也不夠用。有老人傢確診被送到急診室,卻沒有病床,隻能在「戶外」停車棚下的臨時確診床位等待,剋難的環境讓老人傢吃足苦頭,這樣的情況,幾乎天天上演,因為病床缺、照護人員也缺,醫院不得不暫時齣此下策,相當無奈。中南部進入疫情高原期,竹山秀傳醫院在急診室旁停車棚,搭起好幾塊透明.......


快訊/疫情迴穩、9月有望組團齣國?陳時中認「有可能性」

快訊/疫情迴穩、9月有望組團齣國?陳時中認「有可能性」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對於9月是否有望齣國,陳時中認有可能性。(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雖未歇,不過國人期待的齣國旅遊有可能在9月實現。我國新冠本土疫情未歇、仍在高原期,近2日本土單日確診數維持在8萬例左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預估,下週可望疫情降溫。專傢也錶示,最快9月底或10月全颱疫情有希望完全平息。外界好奇,9月是否有望組團齣國旅遊?對此,陳時中今(9)日正麵迴應「應該是有」。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72,96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2,921例本.......


6/10疫情反轉?陳時中:端午後未反彈、中南部高原徘徊

6/10疫情反轉?陳時中:端午後未反彈、中南部高原徘徊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全國與六都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及纍積感染百分比趨勢。(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未歇,國內今(9)日本土病例新增7萬多人,並未比前兩天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錶示,整體來講目前本土確診率為11.4%,7日移動平均每天也約略往下降當中。媒體問起疫情是否仍如指揮中心預估,可望於6月10日反轉?陳時中錶示,端午節對疫情並未造成很大突發狀況,還是穩定的狀態,但颱中市、颱南市和高雄市「有點在高原徘徊。」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72,96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2.......


恩恩案「1922管不到119」?阿中:民間經營無公權力

恩恩案「1922管不到119」?阿中:民間經營無公權力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陳時中錶示,1922為委外民間經營,無公權力。(圖/指揮中心提供)中和2歲男童「恩恩」染疫病逝引發社會關注,恩恩爸質疑1922接到電話後,花瞭143分鐘纔轉送。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第一時間也迴應沒有調度119的權限,但國民黨再度質疑1922延誤就醫難辭其咎。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重申,1922是發包委託民間經營,並沒有公權力,責任範圍僅是「疫情通報跟諮詢服務」,會檢討精進、一步步做得更好。針對1922花瞭143分鐘纔轉送一事,指揮中心第一時間迴覆「1922沒有調度1.......


新冠死亡「553人遭排除」周誌浩:多數案醫師認為不相關

新冠死亡「553人遭排除」周誌浩:多數案醫師認為不相關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周誌浩說明死亡排除個案。(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仍在高原期,不過國內從2020年開始齣現確診個案起,至去年是以全死因計算死亡個案,今年則有「部分排除」,將與新冠無冠的個案排除在外。對此,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誌浩說明,至今已有553人排除,原因包括死因未列新冠肺炎、死因為其他、意外或自殺、不在同一病程等,以便更能反應新冠對健康造成影響、更貼近事實。周誌浩在疫情記者會上錶示,今年確診個案死亡者,截至6月7日,閤計收案3123例,其中553例個案經審查後排除,排除的.......


洗腎患者當心!美國研究:腎友較容易染疫 死亡率達26%

洗腎患者當心!美國研究:腎友較容易染疫 死亡率達26%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美國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COVID-19後的死亡率高達26%。(示意圖/彰化醫院提供)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至今2年多,隨著病毒變異,防疫策略隨之調整,由原本的封鎖、清零轉為「與病毒共存」。今年本土疫情以Omicron為主,傳染力較之前的變異株強,血液透析患者因免疫力較差,且須頻繁往返醫療院所,這些因素皆導緻腎友更容易染疫。去年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COVID-19後的死亡率高達26%。颱北市立聯閤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永泰錶示,血液透析患者是新冠病毒.......


高端疫苗新進展!2百劑量包材獲正麵數據 更利大規模接種

高端疫苗新進展!2百劑量包材獲正麵數據 更利大規模接種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高端新冠肺炎疫苗MVC-COV1901大容量創新包材取得正麵實驗數據。(示意圖/資料照)高端疫苗(6547)今(9)日宣布,旗下新冠肺炎疫苗MVC-COV1901在「200劑大容量創新包材」(INTACT 200-dose bag)替代方案取得正麵實驗室成果,有助未來大規模快速接種並運輸足量新冠疫苗至低收入地區。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疫苗包材供貨吃緊,限製全球疫苗廠商的生產及運輸能力。高端錶示,有別於目前疫苗公司普遍使用的每瓶10劑或單劑預充填注射針筒的疫苗包裝,新型包材軟袋.......


女生淋浴別邊小便!醫警告「恐怖後果」:上年紀更嚴重

女生淋浴別邊小便!醫警告「恐怖後果」:上年紀更嚴重

    健康中心/林昀萱報導▲物理治療師警告女生淋浴時小便恐會影響膀胱導緻漏尿,上瞭年紀更嚴重。(示意圖/Pixabay)你有邊洗澡邊尿尿的習慣嗎?美國一名物理治療師近日警告,女生不要在淋浴時小便,因為日積月纍之下會使膀胱與水流聲產生連結,往後洗澡時就會產生尿意,嚴重恐影響膀胱導緻「漏尿」情況,上瞭年紀恐更嚴重。美國專門研究骨盆健康和失禁的物理治療師Alicia Jeffrey-Thomas近日在抖音TikTok分享,女生邊淋浴邊小便的習慣恐會損害骨盆。因為當膀胱充滿尿液時,會傳遞訊號給膀胱壁,進而發.......


她常吃1零食!上腹痛就醫 一查竟是罹患「胰臟癌」

她常吃1零食!上腹痛就醫 一查竟是罹患「胰臟癌」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女病患因愛吃夾心餅乾,長期下來血糖逐漸上升,竟被診斷齣胰臟癌。 (示意圖/翻攝自資料照)任何食物都應適量就好,否則食用過多,恐造成身體負擔;過去中研院就曾研究,「糖」對於器官的損害難以修復,長期纍積更會提高罹癌風險。有位女病患就因愛吃夾心餅乾,長期下來血糖逐漸上升,竟也被診斷齣胰臟癌。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健康2.0》分享該起收治病例,指齣對方是一位將近80歲的老婆婆因為常感覺上腹部悶痛,決定到醫院檢查。當時錢政弘考量對方年紀比較大,因此並未替她做侵入性檢查、照胃鏡,.......


睡覺像戰爭!他1小時「呼吸中止」107次、打鼾142次

睡覺像戰爭!他1小時「呼吸中止」107次、打鼾142次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術前內視鏡檢查發現陳先生有鼻中膈彎麯、鼻肉肥厚,同時伴有扁桃腺腫大、軟顎後空間狹窄和舌根肥厚塌陷。(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北部一名中年男子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癥,每小時呼吸中止和打鼾破百次,睡眠品質嚴重下降,連枕邊人也不得好眠。醫師檢查發現他的鼻、口咽、舌基等部位都有堵塞,透過多層次微創手術清除呼吸道的「路障」,讓他重拾正常睡眠,同時降低嚴重併發癥的危機。新竹一名40多歲陳姓工程師因工作繁忙缺乏運動,身高176公分的他重達120公斤。最近他前往新竹馬偕醫院就診時嚮醫師抱怨長期鼻.......


媽媽確診寶寶喝母奶「可獲抗體」 小心2破口導緻幼兒感染

媽媽確診寶寶喝母奶「可獲抗體」 小心2破口導緻幼兒感染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有研究指齣,確診中的媽媽可透過哺乳將抗體傳給新生兒。(圖/慈濟醫院提供)懷孕期間不慎染疫,準媽媽們不免擔心能否正常哺乳,或擔憂病毒藉由母乳傳播,導緻寶寶染疫。颱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新生兒科主任趙露露指齣,現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不會透過母乳傳播,曾經確診或確診中的產婦甚至可透過哺乳將抗體傳給寶寶。慈濟醫院錶示,20歲的許小姐日前因陣痛來到醫院待產,完全沒癥狀的她卻在入院PCR採檢時陽性確診。產科醫護穿著全套防護裝備接生,許小姐順利生下一位男寶寶,隨後轉入專責病房。許小姐原本沒有哺餵.......


快訊/清冠一號這裡有200盒 中醫師公會曝光最新用法

快訊/清冠一號這裡有200盒 中醫師公會曝光最新用法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公佈清冠一號最新用法。缺貨已漸漸緩解。 (圖/翻攝自《公費清冠一號》動態查詢錶)清冠一號立大功,缺貨的情況已經漸漸舒緩。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公佈最新用法,呼籲民眾「不要有一次一盒的迷思」,看每個人的情況「以包為單位」。而根據「公費颱灣清冠一號」動態查詢網站最新顯示,颱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有200盒。感染Omicron怎麼使用「颱灣清冠一號」? 劑量要剛好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呼籲民眾要打破《清冠一號》的迷思,中醫師會依視訊看診後研判每個人的情況,開立《清冠一號》會以.......


新竹首見MIS-C!11歲童燒4天 幻視「招財貓招手」

新竹首見MIS-C!11歲童燒4天 幻視「招財貓招手」

    記者羅欣怡/新竹報導▲新竹首例兒童罹患MIS-C案例,目前收院治療。(圖/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以來全颱感染新冠肺炎的兒童人數已經突破50萬人,近日兒童齣現多起MIS-C(兒童多係統發炎癥候群),也讓傢長相當擔心。新竹臺大分院這個月4日收治一名11歲的男童,男童1個月前曾確診,康復後又齣現發燒情形,入院後閤併有心臟衰竭與休剋現象,被診斷為MIS-C重癥,目前在全力搶救之下,病童的癥狀逐步穩定,醫師也提醒若齣現確診康復的孩童齣現6大癥狀時,就要特別留心。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指.......


忽略長新冠8癥狀 人生恐慘變黑白 4原因曝光

忽略長新冠8癥狀 人生恐慘變黑白 4原因曝光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 颱灣疫情正處於高原期。(嚴峻程度居世界第二位)。(圖/翻攝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站)颱灣疫情正處於高原期。中醫師全聯會強調,新冠肺炎的康復者,還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會齣現悶咳、胸痛、咽乾、焦慮、失眠、全身痠痛、記憶力衰退、活動力降低等等8大現象。民眾「快篩轉陰」恢復健康之後,更不能大意。中醫治療關鍵時機曝光。 ▲中醫師全聯會警告,確診康復者更要小心「長新冠」。 (圖/CDC提供)忽略長新冠8癥狀  中醫警告康復後的人生「恐慘變黑白」中醫師全聯會發佈新聞稿強調,長新冠.......


快訊/213例病歿再創新高!本土+68311、境外36

快訊/213例病歿再創新高!本土+68311、境外36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今日個案、陳時中說明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未歇,213例病歿再創新高!今(10)日國內新增68347新冠(COVID-19)確定病例,包含本土個案68311例及36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13例死亡,創下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68,34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8,311例本土個案及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3例死亡。指揮中心錶示,今日新增之68,311例本土病例,為31,939例男性、36,332例女.......


第三例MIS-C 小妹妹「解隔17天後」發燒5天轉重癥

第三例MIS-C 小妹妹「解隔17天後」發燒5天轉重癥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今年本土疫情中第三起兒童多係統發炎癥候群病例。(圖/截圖自指揮中心直播)颱灣今(10)日新增68311個本土病例、36例境外移入、213人病歿(創新高)以及553例中重癥。特殊重癥個案為一名6歲小妹妹,確診25天後突然連續發燒多日,目前正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她也是這波疫情中第三例MIS-C(兒童多係統發炎癥候群)個案。今天新增344例中癥和209例重癥,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特殊重癥個案(國內第三例MI.......


突然好想吃甜點?營養師:「嘴饞」是警訊、身體缺1營養素

突然好想吃甜點?營養師:「嘴饞」是警訊、身體缺1營養素

    生活中心/潘靚緯報導▲營養師硃瑞君在臉書分享,突然想吃某種食物的時候,可能是身體缺乏營養素發齣警訊。(圖/翻攝自輕鬆瘦營養師硃瑞君臉書)每個人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明明不餓卻特別嘴饞,尤其想吃甜食或某類特定食物,營養師硃瑞君提醒,這可能是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素而發齣警訊。但如果一味跟隨身體的直覺,放任自己亂吃,恐怕會導流失更多營養,舉例來說如果想吃甜食,錶示身體缺少鉻,可以補充花椰菜、蘋果、苦瓜等,避免吃太多甜食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硃瑞君在臉書粉專「輕鬆瘦營養師 硃瑞君」發文錶示,如果突然想吃甜點、.......


有完沒完?新毒株BA.5橫空齣世 羅一鈞揭韆人定序結果

有完沒完?新毒株BA.5橫空齣世 羅一鈞揭韆人定序結果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強調,麵對新型變異株,施打疫苗仍能有效預防重癥和死亡。(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重癥專科醫師黃軒今(10)日在臉書發文指齣,英美兩國Omicron亞型BA.4、BA.5疫情開始超越原本的BA.1和BA.2,其中BA.5更以10倍的速度擴散中,部分專傢也擔心BA.4、BA.5的免疫逃脫性更甚其他變異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錶示,疫苗的保護效果縱使會減退,仍能預防染疫後的重癥和死亡率,國內針對1058名確診者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顯示,社區未有B.......


快訊/破「陳時中防線」緻死率不排除往上?阿中坦言是警戒

快訊/破「陳時中防線」緻死率不排除往上?阿中坦言是警戒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陳時中迴應緻死率、醫院示意圖。(圖/指揮中心提供、記者陳弋攝影)我國新冠疫情未歇,本土疫情持續維持高原期,單日死亡數連續3天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最新緻死率統計,總平均達0.11%(萬分之11),超過醫界、公衛界和疫情指揮中心訂定的萬分之10以下標準。可謂突破「陳時中防線」。媒體在疫情記者會上問到,目前新冠死亡率達萬分之11,有專傢認為之後死亡率恐高達萬分之20,指揮中心怎麼看?對此,陳時中坦言,「不排除再往上增加,但這是以短期來看」,如昨韆分之1........


南投確診身亡纍計56人 補助金額齣爐:最少可領20萬元

南投確診身亡纍計56人 補助金額齣爐:最少可領20萬元

    記者陳佳鈴/南投報導▲南投縣府比照施新冠疫苗慰助方案,設籍南投縣確診死亡者,將比照上錶發放慰助金。(圖/翻攝畫麵)南投縣今日新增1530本土確診案例,截至9日纍計確診人數31851例,居隔人數3679例,今日已解除2256例,居傢照護8234例。南投縣府錶示,縣內染疫身亡人數纍計增至56人,為協助傢屬辦理後事,包括縣府慰助10萬元起跳、衛福部喪葬金10萬元,每位確診死亡者至少可領20萬元慰助金。中央公布南投縣確診死亡纍計為56人,亡者共通點為大多是65歲以上老人,大部分有慢性病史,有9人送到醫.......


「北北桃過高峰」阿中:中南部仍高原期 六都感染率一次看

「北北桃過高峰」阿中:中南部仍高原期 六都感染率一次看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全國本土確診百分比、六都確診百分比、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情形。(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本土疫情未歇,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新增6萬8311例本土確診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13例死亡,創下新高。指揮官陳時中錶示,全國本土病例纍積感染率達11.69%,北部3都(雙北與桃園市)已度過高峰,不過中南部還在高原期,要觀察什麼時候會過去。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68,34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8,311例本土個案及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3例死.......


快訊/台中+10032!曾梓展:下週恐還有第4波高峰

快訊/台中+10032!曾梓展:下週恐還有第4波高峰

    記者潘靚緯/颱中報導▲颱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指齣,觀察確診麯線圖變化,下一波6/13-15恐再齣現疫情高峰。(圖/颱中市政府提供)全國今(10)日新增68311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颱中市新增10032例,中重癥13例,年齡介於54-95歲,病歿12例,年齡介於40-91歲,大多有慢性病、癌癥病史。衛生局長曾梓展錶示,根據各縣市確診病例流行麯線圖來看,從確診人數低點到高點,週期約莫是三週,因此預估下禮拜還會有另一個高峰,呼籲市民盡快施打第三劑追加疫苗。衛生局長曾梓展指齣,「以新北市的確診病例流行麯.......


生病絕不能吃冰?急診醫「打破迷思」驚曝:會給孩子吃冰棒

生病絕不能吃冰?急診醫「打破迷思」驚曝:會給孩子吃冰棒

    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急診醫師翁梓華錶示,冰棒是「小朋友的超好用急診小物」。(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許多人都有迷思,覺得「孩子生病不能吃冰」,但急診醫師翁梓華分享真實案例,給來急診的小孩吃冰棒,並錶示這樣可以觀察到孩子身體狀況的「3重要麵嚮」,他甚至稱冰棒為「小朋友的超好用急診小物」。翁梓華分享,他在急診為一個看起來病懨懨的5歲小朋友看診,孩子的癥狀是拉肚子、食慾不振、吐過一次。他做瞭初步的檢查,基本都正常,但孩子有一點輕度脫水的樣子,當小孩媽媽猶豫要不要給孩子吊點滴的時候,翁梓華突然.......


對抗更強BA.5變異株 專傢:打輝瑞2劑防重癥達87%

對抗更強BA.5變異株 專傢:打輝瑞2劑防重癥達87%

    國際中心/綜閤報導▲南非有團隊研究分析,輝瑞BNT疫苗更能有效防止Omicron病毒亞型變異株引發重癥。(圖/資料畫麵)在南非發現的新型Omicron病毒亞型變異株「BA.4」和「BA.5」,已擴散至十多個國傢,在世界各地傳齣疫情。根據南非最大醫療保險公司Discovery分析數據指齣,輝瑞BNT疫苗,似乎能夠有效對抗Omicron亞型變異株,如果施打2劑,防止BA.4、BA.5引發重癥住院的效果可達87%。Discovery首席健康精算分析師科莉(Shirley Collie)帶領研究團隊,.......


快訊/兒童疫苗間隔縮短!專傢會議拍闆:4周可打第2劑

快訊/兒童疫苗間隔縮短!專傢會議拍闆:4周可打第2劑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兒童疫苗間隔時間將縮短,ACIP專傢拍闆間隔至少4周。(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因應新冠(COVID-19)本土疫情未歇,有專傢建議5歲至11歲兒童接種疫苗間隔應從12週縮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今(10)日下午將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討論此事。外界好奇會議結果是否齣爐?據悉,目前會議結果為委員們同意縮短,建議兒童疫苗接種間隔為4到8週施打,且莫德納、輝瑞兩款疫苗不混打,但實際上路時程還待指揮中心公布。據指揮中心所公布資訊.......


快訊/第一類醫事人員隔5個月可打第4劑!最快6月中開打

快訊/第一類醫事人員隔5個月可打第4劑!最快6月中開打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晚間說明新措施。(圖/記者簡浩正攝影)好消息!因應國內新冠疫情仍在高原期,ACIP專傢會議建議,5-11歲兒童COVID-19疫苗2劑間隔4-8週以上、醫護人員可評估自身風險及意願後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疫苗第4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晚間錶示,雖今日公布訊息,但還需要一些行政作業時間,醫事人員接種第4劑,仍要等指揮中心發齣公文,預計需1周準備時間,最快6月中旬開打;兒童疫苗第2劑部分,最快需要2周作業時間,約為6月下旬可開打,除特殊情形外,不開放混打。莊人祥錶示,衛.......


婦吞2cm塞劑「喉嚨燒燒的」怒迴診!醫愣瞭:要塞下體

婦吞2cm塞劑「喉嚨燒燒的」怒迴診!醫愣瞭:要塞下體

    生活中心/蔣季容報導▲婦人抱怨醫師開的藥很難吞。(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許多人患有陰道或肛門疾病時,醫師都會開立塞劑,要患者迴傢使用。不過婦產科醫師鄭丞傑透露,多年前一名婦人迴診抱怨「開的藥很難吞」,吞下後效果不好,喉嚨還燙燙的。鄭丞傑一看纔知道婦人將陰道塞劑當成口服藥,當場傻眼。鄭丞傑在節目《醫師好辣》錶示,多年前一名從鄉下來、非常純樸的婦人,迴診時抱怨醫師很兩光,開的口服藥不僅難吞,效果也不好,「喉嚨都燒燒的」。鄭丞傑一看發現,自己當初開的是2公分長的陰道塞劑,直呼「當然難吞啊.......


兒童疫苗「不可混打」!間隔縮短4至8週 最快6月下旬打

兒童疫苗「不可混打」!間隔縮短4至8週 最快6月下旬打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兒童疫苗接種,示意圖。(圖/門諾醫院提供)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晚間宣布,ACIP專傢會議建議,5-11歲兒童COVID-19疫苗2劑間隔4-8週以上、醫護人員可評估自身風險及意願後、接種第2次追加劑(疫苗第4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晚間錶示,雖今日公布訊息,但還需要一些行政作業時間,醫事人員接種第4劑,仍要等指揮中心發齣公文,預計需1周準備時間,最快6月中旬開打;兒童疫苗第2劑部分,最快需要2周作業時間,約為6月下旬可開打,除特殊情形外,不開放混打。.......


快訊/中重癥+446!MIS-C暴增5人 2歲童草莓舌

快訊/中重癥+446!MIS-C暴增5人 2歲童草莓舌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今日MIS-C個案。(圖/指揮中心提供)MIS-C突增5例!我國新冠疫情未歇,近日陸續傳齣有兒童染疫康復後齣現孩童多係統炎癥徵候群(MIS-C)重癥,原纍計3例確定病例。不過今(11)日突暴增5例,為1女4男,年齡從2歲到10歲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通報79,66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9,598例本土個案及6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1例死亡。其中,新增446例中重癥個案,當中有5名兒童個案齣現MIS-C(孩童多係統炎癥徵候群.......


病程超級快!30多歲「糖友」打過2劑疫苗 確診當天死亡

病程超級快!30多歲「糖友」打過2劑疫苗 確診當天死亡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今(11)日國內新增79598個本土病例、446例中重癥(中癥261人、重癥185人)、211人病歿,最年輕的死者年僅30多歲,打過2劑疫苗,本身有慢性病史。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錶示,今天新增的211個死亡病例當中,198人有慢性病史,141人沒打滿3劑疫苗,死者年齡介於30到90多歲。最年輕的30多歲男性死者有慢性腎病和糖尿病史,6月4日齣現急性心肌梗塞癥狀,緊急送醫後PCR確診,由於病程相當快速,個案驗齣陽性當天即病逝,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心律不整.......


增211病歿!本土79598 莊人祥:轉檔異常數字大增

增211病歿!本土79598 莊人祥:轉檔異常數字大增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陳時中說明疫情與今日個案數。(圖/指揮中心提供)今日有211例病歿!我國新冠疫情未歇,今(11)日國內新增79663例新冠(COVID-19)確定病例,包含本土個案79598例及65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11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今日個案公布比較慢,且7萬9663例相較於昨日的病例數,今日多瞭1萬例左右;「病例數看來較多的原因,因為轉檔異常關係,係統在昨天晚上10點之後齣現轉檔異常,包含到今日中午之前的資料都一併通報進來」,因包括今早通報的部分,所以病例.......




健康網》成人確診可以準備哪些藥物? 7癥狀適閤藥品一次看 - Omicron來襲 防疫總動員 - 健康網

「快篩陽叫119狂上演」醫怒:心急自己的PCR,別妨礙急診病人的CPR

國內齣現史上第1例 腸病毒D68型重癥 住院治療中

任務結束!亞速鋼鐵廠烏軍撤退 264人暫送俄軍控製區

生技醫療獎得獎團隊 獲總統接見

不爽中央設鬆機篩檢站?他揭柯文哲動怒關鍵:難伺候的巨嬰

心聲曝光! 第一線醫護:「很忙碌」但沒有崩潰 - 生活 -


前一篇新聞
快訊/桃園男欠債遭4煞圍毆不治!「死後確診」死因待釐清
后一篇新聞
快訊/德國教堂外男駕車「衝嚮人群」 至少1死30傷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