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2:50:39 PM
3月28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外公布瞭一個重要的消息: 應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五國外長將在3月31日至4月3日期間來華訪問。
要知道,在當下這個敏感時刻。無論是美國也好,還是歐盟也罷,一邊對中國施壓,希望改變中國對俄態度,一邊又盯緊著中國的動嚮,不會放過任何的風吹草動。 這時候,五國外長訪華,注定會令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傢,將一部分目光轉嚮這五國,對他們施加壓力。
那麼,來華訪問的五國,到底是哪五國呢?
他們分彆是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以及巴拿馬。其中,除瞭巴拿馬屬於中美洲國傢之外,其餘四國皆屬於東盟成員國。
目前,五國外長還沒有來到中國訪問,更沒有發錶任何聯閤聲明。所以,我們姑且不猜測訪問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有一點還是能夠確定的,那就是五國外長來華訪問期間,肯定繞不開俄烏衝突有關的話題。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五國外長訪華,而北約對俄擺齣咄咄逼人的架勢,再加上西方世界攜勢而來,恐怕會“大舉進入”亞洲,也就是所謂的“重返印太”。
若將美國此前“重返印太”的方式,視作“溫柔鄉”的話,那麼現在美國帶著北約推進“重返印太”的方式,更像是“霸王硬上弓”。彆管你是否願意配閤,他們都要硬來。
那麼,這一刻,俄羅斯給亞洲各國帶來的“唇亡齒寒”之感,以及北約錶現齣的強勢,是否會促成亞洲大融閤呢? 同時,中國也將迎來四大機遇。抓住瞭,是機遇。可若是抓不住,很可能機遇搖身一變,成為迫在眉睫的危機。今天,咱們一起好好聊聊這兩個問題。
不知道大傢有沒有注意到,這次俄烏衝突,大部分亞洲國傢要麼保持“看起來的中立”,要麼乾脆支持俄羅斯。像越南更是主動示好俄羅斯,建議俄羅斯“嚮東看”,優先考慮閤作。
再比如印度,簡直是“小海龜”吃秤砣,完全無視美國和北約的威脅,鐵瞭心要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幫俄羅斯度過難關。包括阿聯酋,竟然壯大膽子在安理會針對俄羅斯的“聲討”決議中,與中國、印度一起投下“棄權票”。要知道,“棄權票”本身就代錶著對俄的“支持”。
這一次,從東南亞到西亞,也就是我們口中的中東國傢,甚至還包括20多個非洲國傢為什麼不怕美國威脅,一定要支持俄羅斯?
咱們撇開所謂的道義不談,國與國之間,本質上就是利益。
這一次大部分亞洲國傢,對美國以及北約構成的美西集團的“反抗”,最主要的原因是俄烏衝突之後,俄羅斯再也不可能迴歸西方瞭。
如今的世界,實力格局的分配,正在從原本西方世界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變成瞭隨著東方世界的崛起,權力和利益的分配正在形成“東升西降”的走勢。西方在沒落,而東方卻在加速崛起。
這時候,砰的一下,俄羅斯這個重要的“砝碼”落在瞭東方世界的一邊。而且俄羅斯還是僅次於美國的核大國,如今又很徹底地倒嚮瞭東方世界。
盡管整個世界,依舊是“西高東低”的實力格局,這一點並沒有改變。但被改變的是,東西方的實力差距,不再是絕對的瞭。
隻要給東方一些時間,本世紀末很可能就會齣現大逆轉。屆時,或將換成東方成為世界的中心,更是世界權力的核心。
原本,西方認為,彆看他們排擠俄羅斯,不讓俄羅斯加入歐盟和北約,但俄羅斯終究屬於西方國傢。但現在俄羅斯與西方鬧翻瞭,甚至連中立都不會保持瞭,而是很乾脆地加入瞭東方,這是西方世界萬萬不能容忍的。
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唯有配閤美國,“大舉進入”東方世界,趁著還擁有絕對的優勢,壓服東方實力的三大支柱。這三根支柱,分彆是中國、東盟以及印度。
發現瞭嗎?
這次給予俄羅斯最大支持的,其實也是中國、東盟和印度。 彆看東盟也有不少國傢譴責俄羅斯,但真正對俄製裁的,隻有新加坡。而且新加坡對俄製裁力度,也與西方完全沒法比。
所以,閉著眼都能猜到,接下來歐盟、北約會與俄羅斯繼續糾纏,美國則在擺脫瞭歐盟與俄羅斯眉來眼去的顧慮之後,將全力推動“重返印太”戰略,壓服東盟、威逼利誘印度、“圍剿”中國。
同時,也一定會對俄瘋狂打壓。而在與伊朗就伊核恢復問題上,很可能還會有變數。美國現在是一邊評估伊朗核風險,一邊不願就此放過伊朗。唯有同時對俄羅斯和伊朗齣手,纔能藉助這兩個國傢,不斷迫使中國為他們“經濟輸血”,從而持續消耗中國的國力。
如果中國沒能扛住接下來的“攻勢”,俄羅斯與伊朗又被各個擊破。那時候,東方世界就真的沒有未來瞭。接下來數百年的世界格局,恐怕還是西方世界說瞭算。試問,如此大是大非、關乎子孫後代的事情,亞洲各國能真的不憂心嗎?
這時候,中國將成為整個東方擋住、放緩西方“大舉進入”的關鍵連結點。 這裏,我用的是“進入”,咱們不說“入侵”,因為西方畢竟沒有對東方世界發動所謂的“戰爭”。但是,其實是不是“入侵”,大傢心中瞭然,一切盡在不言當中。
這一波西方“攻勢”,中國會麵對四大機遇,同時也是挑戰,蘊含著巨大風險。那麼,四大機遇是什麼呢?
第一,麵對美西集團即將“大舉硬闖”東方世界,中國將迎來與周邊鄰國化乾戈為玉帛,緊急解決各種分歧,在大是大非以及“唇亡齒寒”的壓力下,彼此抱團,共同為東方世界的百年大計努力。
接下來,東方各國所麵臨的睏境絕對不小,因為美西集團確實太強大瞭。如今的局麵,有些像三國時期那場赤壁之戰,當然國際環境比那時候更加復雜。東方確實不如西方強,但這一刻,沒有退路可選。
第二,這次危機,將會是對中國的一場考驗,需要中國重新定義大國身份,並且居中調停,整閤東方乃至非洲、拉美洲國傢,共同應對這場世紀變革。 其中,最大的挑戰,也是最關鍵的核心,就是必須與印度、東盟重新建立更緊密的互信與閤作。
坦白地講,縱觀全球,東方世界的未來,就在中、印、東盟手中,如今再加一個俄羅斯。隻要這四方能“穩住營盤”,東方世界即便麵對強大的美西集團,也不會亂。
至於有的國人可能會說,印度不一定“靠譜”,甚至吐槽東盟經濟體量不過纔3萬多億美元,與歐盟那種14.45萬億美元簡直沒得比。
但我就想問你,咱們還有選擇嗎?
起碼,拉上東盟與印度,總比大傢各自為戰要好。哪怕無法實現真正的抱團取暖,隻要他們不投入西方懷抱,對我國而言就是最好的結果。因為,我們纔是美西集團重點要“清除”的東方支點。
第三,美西集團其實是以美國為主的海權集團,原本我國一直希望藉助“一帶一路”,打通歐亞非陸權網絡,從而壯大陸權,以此製約海權。 但現在看起來,想要繼續深化歐洲陸權很難,甚至美西集團會拼命阻擊我國打通歐亞,以及亞非之間的陸權網絡。
但是,貫通亞洲的陸權網絡,或許會因為這次危機,迎來重大“轉機”。所以,圍繞亞洲的“一帶一路”,包括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或將實現深入契閤。同時,在亞洲搭建的“泛亞鐵路”恐怕也會成為東南亞各國、西亞(中東)各國與我國共同推動的“亞洲大融閤”的重點基建項目。
一旦圍繞陸權的網絡被打通,其實大部分亞洲內部,將逐漸趨於融閤。所以,亞洲大融閤不僅到瞭迫在眉睫的時候,同時也迎來瞭最佳融閤的機遇。
第四,接下來美西集團恐怕會藉助“經濟危機”,給俄羅斯以及東盟、印度,乃至我國一記“經濟重拳”。 當然,歐盟與美國恐怕也會自損嚴重。但就美國而言,他們極可能乾齣這種“傷敵一韆,自損八百”的事情。
所以,未來幾年內,經濟危機或許會遲來,但不會缺席。這將是考驗中國協調亞洲各國,共抗美國“經濟核彈”,建立中國在亞洲威望的關鍵。
總之一句話,東方的未來在亞洲,亞洲的未來,在中、俄、東盟與印度四大勢力身上。 這不隻是中國的責任,也是各方勢力要共擔的責任。而中國,必須想辦法將四大勢力擰成一股繩,纔能更從容地應對美西集團的“闖入”,也能減少我們自身的消耗和損傷。這是危機,是挑戰,更是屬於中國的偉大機遇。
這一刻,我們再迴頭看五國外長訪華,你是否隱隱品味齣瞭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