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2:50:24 PM
章太炎人稱章瘋子,章太炎的瘋不僅體現在文章和革命上,對待婚姻的看法也很瘋狂。
他的徵婚啓事則更是與眾不同,但最後還是讓他找到瞭,那個滿足他要求的湯國黎。
1913年46歲的章太炎與30歲的湯國黎,在上海完婚。
章太炎徵婚啓事
章太炎是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傢、學者,
他的桃李滿天下,魯迅、黃侃、錢玄同等民國大師,都是章太炎的學生。
章太炎是典型的學者革命傢,他早年參加維新運動,但又不滿康有為的盲目自大,甚至多次與康有為梁啓超發生爭執。
章太炎後來逃亡到日本,認識瞭孫中山,參加瞭同盟會,在後來的辛亥革命中,也是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個學者,章太炎的學問毫無問題,但是作為一個革命者,他後期的思想意識明顯走瞭下坡路。
章太炎的性格決定瞭他的與眾不同,對待婚姻的態度,也是讓當時的人瞠目結舌
。
章太炎作為最早在報紙登錄徵婚啓事的人,吸引瞭大批文人的關注。
他在徵婚啓事中寫道:“
女方需要是大傢閨秀,而且要精通詩詞歌賦,要接受新式教育。最好是兩湖人,不要廣東和北方女子,更不要外國人。”
當時的文人看到章太炎如此苛刻、而又大膽的徵婚啓事,都在嘲諷他,他們就虛構瞭一位張彆古小姐,來寫應徵書,以此來羞辱章太炎“輕浮”的徵婚啓事。
但章太炎就是章太炎,他纔不理會那些嘲諷,
後來在好友蔡元培的介紹下,認識瞭女青年湯國黎。
湯國黎雖說沒有章太炎這麼大名氣,但也是一個接受新式教育的女子,還擔任過吳興女校的校長。
湯國黎
湯國黎自小就不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她1883年齣生於浙江烏鎮,自小就有傢國情懷。
當時的清政府滿目瘡痍,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外來侵略者又不斷地騷擾百姓。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湯國黎更加堅定瞭報國之心,她知道隻有知識纔能自己,改變著積貧積弱的國傢。
她從小就很認真讀書,由於天資過人,學知識也比其他人快很多。
1905年,22歲的湯國黎沒有像其他同鄉女子一般草草地嫁人,
此時的她隻想像男子一樣為國報效,但苦於待在烏鎮這個小地方,實在沒有辦法有什麼大的作為。
湯國黎的傢境本來就比較普通,再加上父親又做生意失敗,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湯國黎的舅父十分開明,聽到湯國黎想去上海求學,當即錶示支持,讓外甥女大膽去上海,錢的事情他來想辦法。
湯國黎在上海務本女學求學,在這裏她接觸瞭新式思想,更是堅定瞭他為國報效的決心,
這裏與傢鄉烏鎮不同,上海的青年思想開放、意誌堅定。
湯國黎小的時候被迫纏足,使她現在的生活多有不方便,每次上體育課,她都會感覺很不舒服。
但這也並不影響她的活動,她還是會咬牙堅持上體育課,要強的性格,使她在任何一方麵都不願意輸給其他人。
從上海務本女學畢業之後,她先後擔任吳興女校的教師、校長,一直擔任著教書育人的重擔。
可是此時的中國,兵荒馬亂,侵略者越來越多,靠教書已經不能拯救中國
。
1911年,湯國黎和同學來到上海辦學校,沒多久,就傳來瞭武昌起義勝利的信息,她高興得難以入眠。
湯國黎還參加瞭“北伐女子支援隊”,為前綫戰士募捐,這一舉動甚至得到瞭孫中山的誇奬。
章太炎與湯國黎結婚
1913年,湯國黎經過蔡元培的介紹,結識瞭著名的革命傢、文學傢章太炎,
湯國黎還在上海務本女學求學的時候,就聽說過章太炎的大名。
她一直都很佩服章太炎的學問和革命誌嚮,如今能夠有機會與他共渡餘生,夫復何求。
此
時的章太炎已經46歲瞭,比湯國黎大瞭十幾歲,並且之前娶過妻子,還有三個女兒
。
但是湯國黎並不在乎這些,她隻在乎夫妻是否有共同的誌嚮,共同的追求。
湯國黎雖然比章太炎小瞭十幾歲,但此時她也30歲瞭,在民國時期,30歲還沒有嫁人的女子,也是不多見。
湯國黎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又怎麼肯草率的嫁人,她要嫁的人一定得有報國之心
。
兩個誌同道閤的人,很快就決定共度餘生,他們二人在上海舉行瞭簡單的婚禮,他們的證婚人是共同的好友蔡炎培先生。
齣席婚禮的賓客有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社會名人,
齣席他們婚禮的大部分都是名人雅士,夫妻二人也對詩詞歌賦頗有見解,婚禮時甚至當場對起瞭詩詞。
由於當時袁世凱竊取瞭民主革命的成果,婚後沒多久章太炎就前往北京,反對袁世凱稱帝
。
章太炎隻是一介文人,並沒有一兵一卒,再加上其態度異常堅持,袁世凱便下令把他抓起來。
章太炎被抓後,湯國黎也沒有因為而一蹶不振、鬱鬱寡歡,她十分支持丈夫的行為,寫信安慰獄中的章太炎,讓他放心傢中一切事宜,自己會孝順婆母、照顧孩子。
湯國黎同時也讓章太炎不要灰心,他討伐袁世凱是十分正確的,自己會一直支持她,做他傢中的後盾。
袁世凱稱帝這種行為,人神共憤,
沒過多久,袁世凱就在人民的唾罵聲中死去,章太炎也因此而得到釋放
。
夫妻二人團聚後,也一直在支持著國內的正義運動,
雖然,章太炎晚年在軍閥的問題上,認識不夠全麵,但是在民族大義上,他還是一個優秀的革命者。
九一八事變後,
湯國黎並沒有忘記年輕時的報國之誌,她組建傷兵醫院,為前綫士兵多處募捐,
後來隨丈夫到蘇州開辦學堂,但對於學生運動仍然是十分支持。
1936年,章太炎不幸因病去世。湯國黎並沒有因為丈夫的離世,而自暴自棄。
在新中國成立後,她也一直在關心祖國的統一,希望能夠為國傢的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湯國黎也一直在整理章太炎的手稿,她最大的心願就是《章太炎全集》能夠齣版,她這一心願在1979年終於實現。
1980年,時年97歲的湯國黎因病去世,死後與章太炎閤葬在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