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居住於伏爾加河下遊的衛拉特濛古土爾扈特部人在首領渥巴锡汗的帶領下,曆時八個多月終於擺脫瞭俄羅斯人的追擊來到瞭新疆伊犁,完成瞭東歸壯舉。
土爾扈特部自明末時期遷到伏爾加河下遊放牧居住,一直脫離瞭中國王朝的統治,為何在一百四十餘年後會放棄自己的傢園重新迴歸中國呢?現代有很多人抱著野心說來推測土爾扈特部的東歸,其實能造成土爾扈特部東歸壯舉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他們需要生存下去,這一切還得從衛拉特濛古說起。
在明末時期曾經強盛一時的濛古帝國分裂成三大部分,分彆是漠南濛古、漠北濛古以及漠西濛古,漠南濛古的所在區域即現今內濛古地區一帶,漠北濛古的所在區域也就是現今濛古國所在區域,漠西濛古也就是衛拉特濛古所在區域在現今新疆一帶。
漠南濛古以察哈爾部實力最強,但是自明末時期清太宗皇太極擊敗瞭察哈爾部林丹汗,後來林丹汗去世,其妻娜木鍾被迫改嫁皇太極之後,就代錶著漠南濛古基本被清朝徵服,從此臣服於清朝。
漠西濛古也就是衛拉特濛古共有準噶爾部、和碩特部、輝特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五大部族和若乾小部落,最初由於和碩特部首領傢族係成吉思汗黃金傢族後裔,而漠西濛古各部中就屬和碩特部傢族血統最為高貴純正,因此和碩特部成為衛拉特濛古聯盟盟主。
但是到瞭清朝順治年間,準噶爾部綽羅斯傢族開始崛起,準噶爾部當時與土爾扈特部比鄰而居,二者都共同在新疆伊犁地區放牧,本來兩個部族之間比較和睦,但是在清朝順治時期隨著準噶爾部崛起,準噶爾部的首領巴圖爾琿台吉開始逐漸走嚮擴張,而當時土爾扈特部的首領和鄂爾勒剋不肯屈服於巴圖爾琿台吉。
由於準噶爾部實力日益強大,已經隱然有瞭要吞並土爾扈特部的趨勢,於是和鄂爾勒剋就率領土爾扈特部族人以及部分和碩特部牧民和杜爾伯特部牧民西遷到瞭伏爾加河下遊地區以避開準噶爾部。
但是土爾扈特部又不敢過於得罪準噶爾部,因此還采取把貴族女子嫁到準噶爾部的聯姻政策和準噶爾部和睦相處。
後來準噶爾部在巴圖爾琿台吉的兒子綽羅斯·噶爾丹的帶領下果然開始走嚮擴張之路,噶爾丹在日後不僅吞並瞭和碩特部,還統一瞭整個漠西濛古各部,到後來噶爾丹更是建立瞭準噶爾汗國與清朝分庭抗禮。
噶爾丹後來準備入侵漠北濛古,也是噶爾丹的得寸進尺,反而逼得漠北濛古正式嚮清朝臣服,後來康熙與漠南濛古和漠北濛古各王公貴族舉行會盟,共同徵討以噶爾丹為首的漠西濛古也就是衛拉特濛古。
在這一時期土爾扈特部一直遊離於中國之外,而這一時期土爾扈特部的首領是和鄂爾勒剋的曾孫阿玉奇汗,雖然土爾扈特部定居在伏爾加河下遊地區,離中國較遠,但是自阿玉奇汗開始土爾扈特人就一直念念不忘想東歸中國。
阿玉奇汗之所以産生瞭強烈的東歸念頭主要還在於伏爾加河畔的另一大強國崛起,那就是莫斯科大公國也就是沙皇俄國。
在當初和鄂爾勒剋率領土爾扈特部遷徙到伏爾加河地區時,沙皇俄國實力還並不強大,那時期他們沒有能力顧及到伏爾加河下遊地區的土爾扈特部人。
直到與康熙同時代並稱東西兩大帝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帶領俄國強勢崛起,並且彼得一世在後來歐洲爭霸中打敗瞭瑞典取得瞭大北方戰爭勝利,彼得一世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大皇帝稱號,改稱俄羅斯帝國之後,俄國實力非常強大,於是俄羅斯人逐漸把目光瞄嚮瞭東麵,首當其衝的就是伏爾加河下遊地區的衛拉特濛古土爾扈特部。
俄羅斯人最初采取武力措施準備直接侵占吞並土爾扈特部,遭到瞭阿玉奇汗率領土爾扈特部族人的強烈抵抗,最終以俄羅斯人失敗而告終。
俄羅斯人一看武力不行那就改來套路,俄羅斯人采用收買、籠絡土爾扈特部貴族手段,企圖分化打擊並控製土爾扈特部,但是這些都被阿玉奇汗一一化解。
此後俄羅斯人又采取高價嚮土爾扈特部傾銷本國商品,然後以低價收購土爾扈特部的部族土特産,對土爾扈特部進行經濟上的壓榨剝削。
但是不論如何俄羅斯人如何製裁土爾扈特部,始終都沒能讓阿玉奇汗屈服,阿玉奇汗在與俄羅斯人的外交過程中始終堅持維護土爾扈特部的民族獨立地位,從不承認俄羅斯為土爾扈特部的宗主國地位,阿玉奇汗曾經多次嚮沙俄政府強調,土爾扈特部與俄國屬於同盟關係並非臣屬關係。
對於俄國強迫阿玉奇汗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阿玉奇汗從不認真執行,隻是敷衍瞭事,由於土爾扈特人始終沒有屈服在俄國的武力之下,因此俄國也拿阿玉奇汗沒有辦法。
阿玉奇汗為瞭土爾扈特部的生存,錶麵上對俄國錶示順從,實際上並不執行俄國的奴化手段,而且還經常煽動韃靼人和巴什基爾人在俄國內部起義,對於阿玉奇汗這麼一個領導者沙俄政府是既無奈又頭疼。
阿玉奇汗在受到俄國的侵略和剝削之後,他就打定主意準備找機會東歸,後來阿玉奇汗曾以幫助俄國打歐洲戰爭齣兵為理由,希望俄國能藉路放行允許他們去拜訪清朝,俄國為瞭得到土爾扈特騎兵的幫助,允許瞭阿玉奇汗的請求,讓他們與清政府取得瞭聯係。
因此在阿玉奇汗時期,土爾扈特部在與清政府失去40多年聯係之後,重新與清政府取得聯係,阿玉奇汗在此次派使者覲見康熙時就錶示土爾扈特部隻願意臣服於清政府,這令康熙十分感動和高興,為瞭對土爾扈特部錶示安慰,康熙特意派遣瞭禮部郎中圖裏琛齣使土爾扈特部。
阿玉奇汗用最隆重的禮儀接待瞭圖裏琛使團,後來在送彆圖裏琛時,阿玉奇汗地對圖裏琛說:“俄羅斯與我衣冠俱不同,我終歸中國矣!”
此後阿玉奇汗時刻關注著中國的局勢,當他聽說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在俄國的支持下妄圖分裂對抗清朝,阿玉奇汗十分氣憤,切斷瞭與準噶爾部的聯係,在後來得知康熙禦駕親徵噶爾丹之後,阿玉奇汗十分高興,並且他還得知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與噶爾丹不和,準備與康熙聯手對抗噶爾丹,於是阿玉奇汗立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瞭策妄阿拉布坦,並派兒子散劄布率1萬土爾扈特騎兵支援策妄阿拉布坦,幫助清朝堵截噶爾丹逃往俄國的退路。
噶爾丹敗亡之後,策妄阿拉布坦繼承瞭他的位置,掌控瞭準噶爾部,不過後來策妄阿拉布坦依舊想企圖分裂對抗清朝,而且策妄阿拉布坦更加屈服於俄國,討好俄國無底綫,於是阿玉奇汗主動斷瞭與策妄阿拉布坦的翁婿關係,鼎力支持清朝攻滅準噶爾部。
但是俄國對土爾扈特部早有警覺,清朝的使者迴訪,以及土爾扈特部支持清朝打擊噶爾丹和策妄阿拉布坦都讓俄國十分擔憂,害怕土爾扈特部重歸中國,此後俄國加強瞭對土爾扈特部的監管,韆方百計阻止阿玉奇汗再與清朝取得聯係,也因此東歸祖國的事在阿玉奇汗在位的52年之中始終沒能實現。
阿玉奇汗去世之後,土爾扈特部首領東歸之心就一直流傳下來,隻是一直沒有機會擺脫沙俄,直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阿玉奇汗的曾孫渥巴锡汗繼位。
渥巴锡汗繼位時年僅19歲,俄國發現這個新任大汗年紀幼小,覺得可以有機會徹底控製住土爾扈特部,於是俄國開始準備取代架空渥巴锡汗。
土爾扈特部權力體製是汗王決定一切,但是汗王下麵有一個貴族議會機構叫紮爾固,在渥巴锡汗繼位之後,俄國強製改組瞭紮爾固,把紮爾固強行隸屬於俄國皇庭之下,之前紮爾固是隻對土爾扈特部的大汗負責,現在改成瞭隻對沙皇負責,那也就是說紮爾固這個權力機構和土爾扈特部大汗是對等瞭,這就是俄羅斯人企圖通過控製土爾扈特部貴族議會機構紮爾固來達到操控土爾扈特部架空汗權的目的。
渥巴锡汗當然不想當傀儡,而且俄羅斯人想徹底操控土爾扈特部也是看中瞭土爾扈特部騎兵的實力,在阿玉奇汗去世之後的土爾扈特部大汗沒有他那種手段,因此被俄國剝削的更加厲害,尤其是到瞭渥巴锡汗時,俄國由於與土耳其爭霸,經常勒令渥巴锡汗徵調青壯年從軍去北歐戰場幫助俄國打土耳其。
被徵調齣去的土爾扈特士兵則成瞭俄羅斯人的炮灰,用他們當前鋒,危險的戰鬥都由土爾扈特部的士兵去打,幾乎去幫助俄國打土耳其的土爾扈特士兵每次能有十分之一二平安迴來就很不錯瞭,俄羅斯人拿土爾扈特部族人當炮灰,也使得土爾扈特部人口銳減。
在阿玉奇汗統治時期,土爾扈特部最為鼎盛,人口有七萬餘戶,到瞭渥巴锡汗時期,土爾扈特部的人口僅有四萬戶左右,比阿玉奇汗時期少瞭近一半人口,可見俄國在這期間對土爾扈特部的剝削和壓迫。
在經濟上俄國支持哥薩剋人嚮東遷移,哥薩剋人在俄國皇庭的支持下,不斷侵占壓榨土爾扈特部的遊牧場地,這使得土爾扈特部畜牧業受到嚴重的發展限製。
最主要的還在於土爾扈特人與俄羅斯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土爾扈特部族人崇信藏傳佛教格魯派,很多虔誠的土爾扈特部的藏傳佛教信徒都會不遠萬裏去西藏熬茶敬佛,而俄羅斯人信奉的是東正教,俄羅斯人為瞭徹底統治土爾扈特部,企圖切斷土爾扈特部與藏傳佛教的聯係,並強迫他們信奉東正教,這種強製宗教信仰也引起瞭土爾扈特部族人的不滿。
因此在俄國如此對待土爾扈特部的情況下,還企圖架空汗權,這如何不引起渥巴锡汗和土爾扈特部民眾反抗。
因此在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時,渥巴锡汗就開始與心腹貴族籌劃組織東歸的事,後來在渥巴锡汗等六名土爾扈特部核心貴族成員秘密商議後,決定在1771年開春就準備東歸中國。
當時土爾扈特部共有四萬多戶人口,分居於伏爾加河兩岸,在伏爾加河左岸有一萬餘戶人口,右岸則有三萬餘戶人口。但是由於渥巴锡汗準備東歸的事情被泄露齣去,因此他不得不提前東歸,恰好在公元1771年這一年是暖鼕,伏爾加河沒有上凍,渥巴锡汗來不及通知左岸的一萬餘戶東歸,隻能匆忙帶領右岸的三萬三韆餘戶共計17萬餘人展開瞭民族大遷徙。
公元1771年1月16日,渥巴锡汗下令燒毀瞭自己的汗庭宮殿,宣誓要帶領土爾扈特部族人擺脫俄國的剝削統治迴歸中國祖邦,由此開啓瞭土爾扈特部東歸之路。
渥巴锡汗下令讓老弱婦孺先走,自己親率1萬騎兵斷後,阻截俄國的追擊。有瞭渥巴锡汗做錶率,土爾扈特部族人都紛紛燒毀瞭自己的房屋,高喊著:“迴到東方去,到太陽升起的地方開啓我們新的生活。”
當時的俄國統治者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土爾扈特部東歸的事情被她認為是沙皇羅曼諾夫傢族的恥辱,因此葉卡捷琳娜二世派齣大批哥薩剋騎兵去追擊土爾扈特部,葉卡捷琳娜二世甚至告訴哥薩剋騎兵,寜可將土爾扈特部全部誅殺,也不能讓他們迴歸中國。
哥薩剋騎兵速度很快,因此走在最外側的一支土爾扈特遷徙隊伍被哥薩剋騎兵追上,九韆餘名土爾扈特部戰士和平民全部被屠殺,這讓渥巴锡汗十分悲痛,隨後渥巴锡汗設計在峽榖設下埋伏全殲瞭哥薩剋騎兵,纔算是擺脫瞭追殺。
但是除瞭哥薩剋騎兵,俄國還派齣瞭哈薩剋騎兵追擊土爾扈特部族人,因此這一路上渥巴锡汗一邊還要照顧民眾遷徙,還要抵禦俄國的追殺,這一萬多裏路程對他們來說異常的遙遠。
由於俄國一直切斷土爾扈特部與清政府的聯係,因此渥巴锡汗東歸沒有事先統治清政府,當時清政府並不知情,對他們也無法提供任何幫助。還是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眼看哥薩剋騎兵和哈薩剋騎兵都殺不瞭渥巴锡汗,隻能派遣使者通過外交手段威脅乾隆皇帝不得接納土爾扈特部族人,這纔使得清政府知道土爾扈特部居然已經踏上瞭東歸清朝之路。
在麵對土爾扈特部東歸的事情,清朝內部也有人認為土爾扈特部東歸對清朝是利是弊很難說,誰也不敢保證土爾扈特部的人是不是有野心想占領之前準噶爾部的舊地,但是在權衡之下,乾隆還是決定接納土爾扈特部,當然,乾隆也對土爾扈特部進行瞭提防,他命令伊犁總管伊昌阿嚴陣以待,以防土爾扈特部忽然生變。
同時乾隆也明確通過國書迴復瞭葉卡捷琳娜二世,在葉卡捷玲娜二世寫給乾隆的國書中很不客氣,威脅乾隆如果敢接納土爾扈特部族人,那俄國就不惜發動對清朝的戰爭,結果乾隆的迴復比她還硬氣,乾隆迴復葉卡捷琳娜二世說,如果在俄國境內俄國人怎麼追擊土爾扈特部都可以,但是如果土爾扈特部進入清朝境內,那他們就必須得到清朝的庇護,俄羅斯人就不能擅自到清朝境內追人。乾隆最後還很硬氣的警告葉卡捷琳娜二世:“若爾等不從我言,決然不成,必與爾等交戰”
乾隆這意思就是你要是不聽我的話,咱們就打一場大仗看看。乾隆如此硬氣地迴復懟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沒辦法,最終她也沒敢真與清政府開戰,俄國想通過外交的手段威脅清朝也就算是失敗瞭。
最終渥巴锡汗率領土爾扈特部族人來到瞭新疆伊犁,受到瞭伊昌阿的接待,隻不過由於這一路上戰亂、奔波以及疾病,十七萬人遷徙的隊伍,最後迴歸中國的僅有八萬餘人。
後來乾隆多次熱情接見瞭渥巴锡汗,並冊封他為卓裏剋圖汗,將土爾扈特部族人安置在瞭現今新疆巴音郭楞濛古自治州巴音布魯剋草原地區。
而當初伏爾加河左岸留下來的一萬餘戶土爾扈特部族人則受到瞭俄國嚴格監控,這些部族首領還堅持想嚮俄國皇庭請求東歸,最終都被葉卡捷琳娜二世毒殺,此後葉卡捷琳娜二世在這片區域取消汗國製度,設置地區總管,並將他們稱為卡爾梅剋人,其意為留下來的人,也就是現今的俄羅斯聯邦下轄的卡爾梅剋共和國。
寫在最後
因此土爾扈特部東歸清朝就如同當初和鄂爾勒剋帶領土爾扈特部西遷一樣,都是為瞭生存下來,當初由於準噶爾部的強勢崛起,威脅到瞭土爾扈特部族人的生存環境,所以他們纔被迫西遷到伏爾加河下遊地區。
曆經一百多年後,俄國再度強勢崛起,又威脅到瞭土爾扈特部族人的生存環境,俄羅斯人對他們的壓迫和剝削,使得他們為瞭能更好的生存下去纔被迫再度東歸。
總之不管是當初土爾扈特部的西遷還是後來的東歸他們都是為瞭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任何人都有選擇能更好生存下去的權力,因此歐洲人纔會稱贊渥巴锡汗率領土爾扈特部東歸是一場偉大的壯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