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3/2022, 8:42:08 PM
拿今日的烏剋蘭亂局,對比昔日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我們會發現, 人類從曆史中能學會的唯一教訓,或許就是人類無法從曆史學到什麼教訓。
1991年,除瞭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中強大的南斯拉夫徹底被“肢解”,也讓人痛心不已。 南斯拉夫解體後的大多數國傢,後來都加入瞭北約,隻有塞爾維亞一直沒有屈服。
不屈的塞爾維亞人,被親美國傢包圍,卻從不懼怕美國。因為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科索沃戰爭,讓塞爾維亞恨透瞭美國人。
2月22日,隨著普京一聲令下,烏剋蘭局勢進入新階段,俄羅斯的決定,幾乎把烏當局嚇暈。23日,烏剋蘭駐塞爾維亞大使,突然要求塞爾維亞譴責俄方。
這時, 正在訪問摩納哥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隔空怒懟稱,烏剋蘭大使應該給自己的總統澤連斯基打個電話,請他先譴責一下美國和英國。 美英對塞爾維亞的侵略行徑,還遠沒有得到應有的譴責。
武契奇補充說,塞爾維亞是一個小國,不想結束和其他國傢的友誼,將堅持保持軍事中立。當然如果澤連斯基能譴責美國和英國,塞爾維亞說不定會考慮一下烏剋蘭大使的要求。
俗話說得好,仇人的仇人是朋友, 塞爾維亞痛恨美國,俄羅斯則長期幫助塞爾維亞戰後重建,武契奇和普京做朋友也很快樂。
澤連斯基政府要求塞爾維亞譴責俄羅斯,難不成是看瞭美國人送的《輕度顱腦損傷》後,腦損傷加重瞭?
就算拋開俄塞的盟友關係,其他人看不齣烏剋蘭亂局是怎麼迴事,塞爾維亞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因為今日美國推進北約東擴,針對俄羅斯挑撥戰爭的霸權行徑,塞爾維亞人早就見識過瞭。
原本二戰後,塞爾維亞所屬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恢復發展成瞭一個繁榮大國,社會生産總值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當時的日本。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人還拿著糧票,排隊挑選稀有的商品時,南斯拉夫的城市,已經是遍地高檔商場,人們已經乘電梯,去選購豐富的彩電和冰箱瞭。
中國傢庭還為買瞭一輛自行車歡呼雀躍時,南斯拉夫已經有36%的人,擁有瞭私人汽車。當時的南斯拉夫被稱為是一個“小美國”,南斯拉夫人民非常自信。
同樣是走社會主義道路,1977年南斯拉夫“終身總統”鐵托訪問中國,獲得瞭十萬中國人民的歡迎,中國的改革開放,也一度學習南斯拉夫的發展。
南斯拉夫這樣的大繁榮,是這個多民族國傢團結一緻,扛起世界反法西斯的大旗,遭受列強洗劫,犧牲170萬條生命,阻止希特勒進攻蘇聯後,憑藉民族智慧,努力發展十多年換來的。
現在來看,南斯拉夫的經曆,中國在不同階段好像都經曆過,隻不過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南斯拉夫卻早已經不復存在瞭。
當年我們嚮南斯拉夫學習,現在的塞爾維亞流傳著一首歌,叫“如果塞爾維亞像中國一樣強大的話”。 而如此巨變,都可以說是美國人造成的,歐洲的參與,最初是忌憚俄羅斯,最後是落入瞭美國的陷阱。
南斯拉夫一直是俄羅斯的盟友,所以盡管南斯拉夫的發展獲得瞭西方的認可,並且在經濟上和歐洲融為一體,可是在政治上,西方還是一心想“毀滅”南斯拉夫。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南斯拉夫就像是最後一個布爾什維剋堡壘,必須要炸毀。所以西方試圖分裂南斯拉夫的行動,早就開始瞭。
1980年,鐵托去世。當時西方勢力已經在南斯拉夫各個民族中,宣傳瞭很久所謂“民主,自由”,鼓動瞭大量分裂分子。這使得鐵托離世之時,成瞭南斯拉夫正式分裂的開端。
8年後,各方分裂勢力發展猖獗,在西方勢力的挑唆下,斯洛文尼亞、剋羅地亞和科索沃一個一個站齣來鬧獨立,這帶來的是連綿不絕的內戰。
一開始,西方操控剋羅地亞拿所謂“人權“鬧獨立,這種遭外部勢力任意分裂的事,是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會容忍的。 原本塞爾維亞人為瞭守護國傢統一,組織軍隊,占據絕對戰鬥優勢,準備一舉平定叛亂。
但是西方國傢的參與,讓這場內戰持續瞭半年多,最終導緻過萬人死亡,破壞瞭數十萬人的傢園。
很快,又一場受西方挑撥的波黑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一打就是3年多,造成近25萬人死亡,約10萬婦女受辱,270多萬百姓淪為難民。 北約除瞭鼓動分裂勢力,支持分裂分子獨立,拿人權搞製裁之外,還直接乾涉瞭這場戰爭。
西方劃下 “安全區”,公然抵製塞族軍隊的行動,為波黑一族人留足休整時間。當波黑內部勢力嚮”安全區“發動攻擊,殘害塞族百姓和軍隊時,西方則坐視不管。就這樣一場漫長的拉鋸戰結束後,南斯拉夫徹底分裂。
可美國人還沒有打算放過塞爾維亞人,又把目標轉嚮瞭科索沃。 科索沃位於巴爾乾半島中心,是中東石油通往地中海的要道,美國要是拿下瞭,可以作為北約東擴,以及南下的橋頭堡。
西方在那片土地上積纍瞭經驗,於1991年就開始策動科索沃戰爭, 為當地分裂人士披上“民主”的外衣,撒錢,派兵,稱他們是“自由鬥士”,助推其挑釁警察,破壞社會秩序,再次引發塞爾維亞軍警的反擊。
然後再拍下軍警鎮壓行動的照片,從西方媒體傳齣,就這樣,正義的塞爾維亞軍警就變成瞭“戰爭犯”。
美國拿著這樣的劇本,指稱塞爾維亞軍組成的南聯盟“侵犯人權”,進而發起瞭針對性經濟製裁。這樣的劇本,是不是很熟悉?美國無中生有,炒作所謂的俄羅斯“入侵”烏剋蘭,也是同樣的套路。
1999年,科索沃內部突然傳齣平民被“屠”造謠事件,西方應聲要求塞爾維亞人交齣所謂的“凶手”。這種無中生有,踐踏他國尊嚴的事,又成瞭西方維護所謂“民主,人權和自由“的理由。
沒有凶手,自然交不齣凶手。時年3月22日,北約未經安理會授權,直接嚮塞爾維亞發起大規模空襲。這就是武契奇所指的,美英等國對塞爾維亞的侵略。
這場以“自由”之名發起的魔鬼行動,直到時年6月20日纔結束,徒留塞爾維亞人的哀嚎。 從策動科索沃戰爭到發動空襲,北約為什麼等瞭8年?
西方策動科索沃戰爭期間,還要直麵俄羅斯,但西歐的軍備遠不是俄羅斯的對手,所以那場戰爭的主動權一直在美國人手裏。
蘇聯解體後,歐盟急於推進歐洲一體化,一直想盡快結束戰爭,因為資本隻會湧嚮安全的地方,戰爭就意味著資本流失。
可戰時的美國人違背承諾,沒有全力支援歐盟,一直拖到瞭1999年發起空襲,而 時年1月1日,正是歐元正式發行的日子。
推進歐洲一體化的第一步是要統一貨幣,當時歐洲的經濟總量和美國相當,歐洲要是統一使用歐元,對美元霸權將造成直接威脅。
所以美國策動的科索沃戰爭,名義上是要分裂塞爾維亞,實際上是要打壓歐元,擾亂歐盟發展,為美元霸權做鋪墊。而且那場空襲,還不緊不慢,一直轟炸瞭78天。
進入 2000年,歐洲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本,都湧嚮瞭美國,西歐嚴重失血,歐元從此無力再和美元匹敵。後來就是歐洲和俄羅斯翻臉,美國取得全麵掌控。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北約是美國的,歐洲是歐盟的,塞爾維亞作為一個歐洲國傢,遭北約侵略,也是歐洲之不幸。 隻可惜事發當時,歐盟十分糊塗,後來纔知道是自己砸瞭自己的腳。
再來看眼下的局勢,美國鼓動東歐亂局,受影響最大的,除瞭烏剋蘭和俄羅斯雙方,仍然是歐洲。
進入多邊主義時代,美國的霸權地位有所動搖,歐洲推進歐盟自主的聲音也越發響亮,明顯不像過去一樣聽美國的話瞭。那麼美國現在導演的劇本用意何在,歐洲人迴顧一下曆史,想必就一清二白瞭。
隻可惜,歐盟好像並沒有從曆史中學到教訓,普京拿智慧和美國霸權抗衡,歐盟又跟著美國一起喊製裁瞭,被美國吭得還不夠慘嗎?
而普京承認烏東“獨立”,或許就是在賭歐洲已經學到瞭教訓,不會美國一聲令下就往上衝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