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7:22:51 PM
梁山的曆史上有四個戰略方嚮:第一是王倫的小本經營戰略,第二是晁蓋的隻圖痛快的經營戰略,第三是宋江的詔安戰略,第四個是李逵的殺進東京、奪瞭鳥位的造反戰略。
王倫的戰略很簡單,就是與杜遷、宋萬、硃貴等幾個頭領,帶著幾百小嘍��,在梁山占山為王,享受一世的快活。
王倫隻是個不第秀纔,沒有大本領、也沒有大野心,但有自知之明。守著一畝三分地,雖然不能飛黃騰達,但有幾百個小嘍��伺候著,小日子過得也很舒服。並且隻是搶劫路人就能養活,也不會招來官府的大規模徵討。
所以王倫不擴大隊伍、也不擴大勢力,免得樹大招風惹人嫉恨。對於前往梁山投奔的人,無論是林衝還是晁蓋,王倫都是以禮相待,既不得罪也不收留。好吃好喝好招待,再贈金銀禮送齣境。
王倫不得已收留林衝,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林衝既有柴進的推薦,不收留麵子上說不過去;最重要的原因是林衝孤身一人,並且林衝沒有太大野心、性格懦弱,也是尋求安穩,多這樣一人對梁山沒有太大的負擔。至於林衝武藝高強,那不是王倫需要的,因為小本經營生怕招搖,又沒有擴張的打算,要這種本領高強的人有害無益。
王倫絕不能收留晁蓋的道理很簡單,晁蓋一行七位好漢,還有一大幫傢屬隨員,並且上山前還痛擊官軍,既勢力龐大又招搖過市。既有被晁蓋吞並的危險、也有被官軍圍剿的風險,這與王倫的小本經營戰略是有根本的衝突的,所以王倫是斷然不能收留的。
所以王倫極力抗爭,為此付齣瞭生命的代價。實際上王倫是熱情待客,禮送齣境,並無不妥之處,是林衝忘恩負義、晁蓋鳩占鵲巢。
晁蓋是什麼戰略呢?
晁蓋為人錶麵看確實義氣,與眾兄弟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對自己有恩的人是來者不拒。但仔細看的話,晁蓋是之圖痛快,並沒有戰略。
並且晁蓋的招納英雄隻是虛名,實際上除瞭幫過晁蓋的人,主要是宋江的人馬,其餘人晁蓋也壓根沒有收留過,更被說招攬瞭。
從領導的角度看,晁蓋連王倫都不如。
王倫的小本經營可以讓這幾百人無憂地生活下去,也算是自己的世外桃源,但世外桃源最重要的是與世隔絕,所以王倫盡可能的不與外界交往,不擴大勢力。
晁蓋是隻圖義氣,對未來齣現的各種狀況,壓根沒有長遠規劃。所以林衝這樣懦弱安身的人可以待著,但秦明、華榮這樣還有發展之心的人,待著就不安心瞭。
所以晁蓋的梁山,不斷湧入宋江的人手。或者說正是因為晁蓋沒有戰略,眾人前途不明,所以大多數人倒嚮瞭宋江。
宋江的詔安戰略確實是最有深意的,作為占山為王的草寇,宋江也盡可能將梁山發揚光大瞭,如果沒有宋江,梁山很有可能淹沒在曆史長河中,不會有現在的名氣。
你可以換位思考,一幫小偷、搶劫犯、地方惡霸、叛逃降將,甚至還有賣人肉包子的,整日逃竄,生怕被抓住判瞭死刑。突然間能進入朝廷,上馬管官、下馬管民,有幾個不樂意的?
但招安戰略的代價也是沉重的,梁山108將付齣瞭大部分的傷亡,纔終於正名,並且宋江和盧俊義這兩個主要首領也付齣瞭生命的代價。
在這裏要說一下,梁山反對派的主要目標就是宋江和盧俊義,吳用和華榮隻是自己不願活,並不在反對派的打擊範圍內。
但這個代價也是必須的,畢竟是一大幫十惡不赦的罪犯,如今能登大雅之堂,光宗耀祖、名垂青史,子孫也得以受益,不為朝廷做齣貢獻怎麼可能?
除瞭這三個戰略之外,還有一個沒有實施的李逵戰略,那就是殺進東京,奪瞭鳥位的造反戰略。這個戰略也是今天你最欣賞的,但我的評價隻是造反戰略,為什麼呢?
梁山有造反的資本嗎?憑什麼呢?
單從軍事上來講,梁山或許能算是個反對派。
但政治上呢?梁山憑什麼號召民心與大宋朝廷對抗?
就是最簡單的農民起義,也往往會提齣“均田地”或者“免稅”的口號,不管能不能真正實行,至少是有政治目標和號召力的,能吸引農民的支持的。但是梁山連這個最簡單的口號都沒有。
至於文化上,梁山能代錶先進文化的方嚮嗎?梁山奪權後能帶領天下發展建設得更好嗎?有這個計劃和能力嗎?實際上是統統沒有的。
如果這幫無法無天的人真的占瞭朝廷中樞,真的能比宋朝的官員乾得更好嗎?李逵坐堂看起來正氣十足,但是不到半天就惹下涉及人命的冤案。如果這幫人真的掌握重權,天下得被他們搞成什麼鬼樣子?
打個比方,王倫就是個小公司老闆,我們一幫人活得挺好就行。晁蓋就是個暴徒,搶瞭公司自己弟兄們的享受。宋江是一心想要被上市公司收購,但被收購瞭團隊肯定要被拆散。李逵想上市,但他們隻是小偷公司,怎麼可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