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3:10:16 PM
(觀察者網訊)在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控“俄軍轟炸馬裏烏波爾婦産醫院”是“暴行”後,盡管俄羅斯國防部和俄外長均對此作齣否認,並稱醫院已被“亞速營”及其他激進分子占領,但西方媒體和政客依然隻憑烏方指控譴責俄軍,鋪天蓋地的討伐聲中,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剋林頓也沒有缺席。
北京時間3月11日,希拉裏在推特發文“告誡”俄羅斯領導人,停止“轟炸醫院”,否則會犯下“戰爭罪”,結果,她被網民和記者不斷貼齣的美軍罪行“打臉”。
美媒MintPress News資深撰稿人、記者艾倫・麥剋勞德(Alan Macleod)更是直接連載起瞭“美國故意轟炸醫院簡報”,一連匯總瞭十五條“罪證”,並直言“請彆假裝美國能站在道德製高點上”。
11日,希拉裏在推特“義正詞嚴”地寫道:“如果俄羅斯領導人不想被控犯有戰爭罪,他們應該停止轟炸醫院。”
希拉裏和烏方稱遭到俄軍襲擊的婦産醫院(印媒製圖)
她提到的“轟炸醫院”一事,來自此前烏剋蘭方麵的指控。烏方當地時間9日稱,俄軍當天發射導彈襲擊瞭馬裏烏波爾一傢婦産醫院,造成至少17人受傷,包括一名兒童在內的3人喪生。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該事件是“暴行”,有母親、孩子和醫生被壓在廢墟之下。
對此, 俄羅斯網站“與假消息作戰”稱,從俄羅斯開始特彆軍事行動以來,這傢婦産醫院並未處於工作狀態,醫院的醫生早已被“亞速”民族主義武裝分子驅散。
10日,俄羅斯國防部錶示,齣於對俄烏雙方同意的“靜默狀態”的尊重,當天馬裏烏波爾方嚮的俄軍戰機沒有執行任何對地打擊任務,稱烏剋蘭方麵的指控是一場自導自演的“精心策劃的挑釁”。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迴應稱,馬裏烏波爾婦産醫院已經“成瞭極端激進分子‘亞速營’的基地”,並稱關於此事的事實已被嚴重扭麯。
11日,在希拉裏譴責俄羅斯的推文下,就有網民擺齣瞭俄羅斯方麵已經做齣的迴應。
“這傢醫院在2月底已經被亞速營接管。”
“真相:自俄羅斯在烏剋蘭開展特彆軍事行動後,這傢婦産醫院已經關瞭。”
還有塞爾維亞網民做齣反擊,該網民貼齣1999年貝爾格萊德Dragisa Misovic醫院遭到以美軍為首的北約轟炸後的照片,以提醒希拉裏其丈夫執政期間美國犯下的罪行,“誰是1999年的美國總統?比爾,姓什麼來著?”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當時,南斯拉夫官員稱,這起襲擊造成Dragisa Misovic醫院4人喪生,但時任北約發言人的傑米 ・ 謝伊(Jamie Shea)稱,“其中一枚炸彈由於技術原因被誤投”,其拒絕透露更多細節,也不承認一傢醫院遭到襲擊。
除瞭被網民“打臉”,希拉裏這條推文還引起瞭常駐英國的自由撰稿記者麥剋勞德的注意,後者關注美國和拉丁美洲時事,研究宣傳、媒介批評和網絡輿論戰,目前是美國左傾新聞網站MintPress News資深撰稿人。
對於希拉裏的發言,麥剋勞德火力全開,他甩齣瞭一係列美國近幾十年來發動或支持戰爭的舉動中“故意轟炸醫院”的報道,包括希拉裏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及其丈夫威廉・傑斐遜・剋林頓(通常被稱作比爾・剋林頓)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的美軍“罪行”。
第一條“罪證”,麥剋勞德放上瞭2015年希拉裏任美國國務卿時的新聞。當時,英媒《獨立報》援引無國界醫生組織(MSF)報告稱,美軍對阿富汗一傢醫院發動瞭空襲,造成包括醫生和病人在內的30名平民死亡。
接著,麥剋勞德貼齣瞭美軍此前襲擊伊拉剋和索馬裏的醫院並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報道。
在麥剋勞德曬齣的報道中,朝鮮、越南、老撾等亞洲國傢的醫療機構也沒能逃過美軍的襲擊。
而非洲國傢蘇丹的製藥廠,也曾在1998年成為美軍的轟炸目標,當時,美國時任總統正是希拉裏丈夫。
北京時間11日傍晚,麥剋勞德整理的“美國故意轟炸醫院簡報”已經更新到瞭第15條。
麥剋勞德也發文重申自己的立場:“如果俄羅斯真的襲擊瞭一傢正在運行中的醫院,那顯然是一種可怕的戰爭罪行。但是,請不要假裝美國,更不用說人權理事會,能站在道德製高點上。”
北京時間12日,喜歡觀察輿論戰的麥剋勞德又在推特曬起瞭俄烏衝突發生後,西方媒體的“雙標”報道。
比如,美媒Vice網站聲稱,俄羅斯的TikTok博主們“收錢替剋裏姆林宮宣傳”。到瞭美國政府給大V開會統一宣傳口徑時,美媒CBS的標題就成瞭《白宮嚮社交媒體博主介紹烏剋蘭危機》。
再比如,《華盛頓郵報》2018年曾發文聲稱,敘利亞當局“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對敘利亞本國平民發動襲擊,還指控普京是罪魁禍首,該報當時使用的標題是《普京在敘利亞犯下謀殺罪卻逍遙法外》。
到瞭2021年9月,美國在喀布爾進行“預防性空襲”時,原本目標是一名疑似“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IS-K)的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結果被炸死的遇難者的傢人控訴,遇難者是美國加州慈善組織的一名技術工程師,並非潛在恐襲者,稱美軍“隻靠錯誤信息就發動殘忍襲擊”。麵對這種罪行,《華盛頓郵報》的標題卻用“錯誤”代替瞭“謀殺”――《在喀布爾發動的無人機導彈襲擊可能是美國犯下的可怕錯誤》。
麥剋勞德提醒網民注意,這種敘述上的差異。
本文係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