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5/2022, 6:52:28 AM
都說大丈夫能屈能伸,這對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戰爭年代,如果一個軍人臨陣脫逃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後果。不僅他的個人聲譽要受到質疑,而且在戰場上不顧戰友生命安危私自脫逃是軍隊裏的大忌,要受到上層的嚴厲處罰,甚至可能會被開齣軍籍。
但近代曆史上就有一位國民黨軍官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多次臨陣脫逃,不管弟兄們的死活,獨自僥幸逃齣敵人的包圍,甚至還為此沾沾自喜。他就是國民黨孫元良。
在統一戰爭中他受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影響,對於許多戰事都是被動作戰,而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他發揮瞭自己的極大潛力,促成瞭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失敗後退居台灣,孫元良退居台北退役經商,活到瞭103歲。他的第五個兒子居然還是傢喻戶曉的影星秦漢。
一、黃浦首批畢業生
孫元良齣生在四川成都的一個地主傢庭中。在清末時,他的父親曾擔任當地的知縣,地位尊崇。傢庭條件不上不足部下有餘。在這樣的傢庭背景下,年幼的孫元良很早就去傢裏的私塾裏讀書習字。
父親深知晚清政府的種種腐朽製度和統治弊端,清代早晚要被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瓦解。加之當時的社會局勢非常動蕩,孫傢上下原本富裕的生活環境也逐漸變得睏難起來。
於是,孫父意味深長地嚮孫元良等子女說道:“現在的社會不太平,你們以後不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會受到影響,但是目前你們最應該也是最適閤做的事情就是好好讀書。這是亂世中生存的王道,你們長大後會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孫元良緊緊聽從父親的忠告,在學堂裏發奮讀書,遠遠地甩開其他一些頑劣富傢子弟。剛滿12歲時就考上瞭著名的南京師範附中。完成中學學習後,他順利被學習保送到北大讀工科預科。
北伐戰爭爆發,孫中山在廣州建立瞭中國第一所新式軍官學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黃浦軍校。當時正是第一批招生,大傢都不知道考入軍校後未來是怎樣的發展。不到20歲的孫元良本著“王侯將相”之心的意願放棄瞭北大,投遞瞭黃埔軍校的入讀誌願書,在自己的努力下順利成為第一批軍官學生。
二、臨陣脫逃國軍軍官
四年後孫元良從黃埔軍校畢業,他與陳賡和杜聿明等人成為瞭國民黨陸軍29師的見習軍官。由於孫元良長相英俊清秀,文化程度高,剛入伍不久就得到瞭原黃埔軍校校長孫中山先生的青睞和贊賞,在軍中不斷晉升職務。
一開始,孫元良因為年輕,在任何戰事中都衝在第一綫。某次國軍突圍軍閥包圍圈時,孫元良左臂中彈,但是很作為指戰員的他不顧傷口疼痛,舉起戰旗就嚮敵軍衝去。這一舉動被時任黃埔軍校的蔣介石知道後,非常贊許他。不久後孫元良因戰功卓越被調到瞭南京工作,並且提拔為營長。
可就當孫元良晉升為國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時,他的經曆瞭從軍生涯的第一次滑鐵盧。當時他纔23歲,對許多人生價值的探索還未成熟,對革命精神追求的動力大部分來源於外界對他的軍事纔能的贊賞和認可。
孫元良的第一任上司第一師師長王柏齡在北伐孫傳芳僥幸攻下南昌城後沒有警惕敵人的反攻策略,而是仗著自己的裝備精良,兵力充沛,在作戰前夕還在尋花問柳,沉迷於溫柔鄉。結果孫傳芳半夜突襲第一師營地,將還在睡夢中的王柏齡打瞭個措手不及,褲子都來不及穿就倉皇逃逃脫瞭。
南昌城再次被孫傳芳奪迴,王柏齡一行人因倉促作戰不敵孫軍而被迫撤退至孫元良所駐守的牛行車站營地。由於國軍傷亡慘重,孫元良與戰友李良榮不敵孫傳芳而轉而撤退到後方陣地。這一戰把孫元良的心髒都快嚇停瞭。
蔣介石聽說王柏齡在南昌打瞭敗仗,還被孫傳芳的部隊追著跑瞭十幾裏地,落魄而敗,頓時火冒三丈,決定要嚴處王柏齡在內的所有軍官。在這其中孫元良本來隻是南昌外牛行車站的駐紮軍官,被無緣無故捲入王柏齡的戰事中,還背上瞭擅自撤退的罪名。後來蔣介石念及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批軍官,隻是稍微懲戒警示。
1937年抗日戰爭正式打響。舉國高舉抗戰的統一旗幟,這時孫元良突然覺醒,改掉瞭膽小懦弱的決事風格,開始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去。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頑強戰鬥,占據最前綫不退卻。
三、退居台北安享晚年
孫元良後來在蔣介石撤退大陸時跟隨大部隊撤到瞭台北。但由於國民黨內部爭鬥激烈,不少軍官拉幫結派,孫元良倍感壓力。於是他辭去瞭軍中官職,退役後到日本開瞭一傢拉麵館。雖然生意不是非常紅火,但也還過得去。
不久後孫元良因妻子的病情加重而迴到瞭台北,在朋友的引薦下到宜傢麵粉廠做管理工作。而在他的陪伴下,妻子的病情也漸漸痊愈。孫元良與傢人一起在台北打拼多年後終於實現瞭財富自由。
晚年的孫元良原本會安安靜靜地度過晚年,但是令眾人驚訝的是,在日本挑釁地反對侵華曆史審判結局的言論時,快103歲的孫元良站齣來,公開指責日本方麵的不實言論,甚至到國際法庭作證人,提供日本製造南京大屠殺的事實。
另外讓孫元良一直在近代曆史上經久不衰的一個原因是,他的第五個兒子正是台灣當紅的影視明星秦漢。秦漢的真名是孫祥鍾,是大名鼎鼎的“二秦二林”影星之一。
總結
孫元良的一生也算是傳奇,前半生他是富傢子弟齣生的黃埔軍官。不僅麵容英俊秀麗,受到一眾年輕女性的青睞,還收到上層的高度關注和褒奬。
但是他在昏庸的上司王柏齡的帶領下莫名戴上瞭違抗軍令,擅自撤退前綫的不好罪名。這讓他在軍中的名聲受到瞭極大的影響。但在傢國危亡麵前,孫元良沒有退縮,直麵日寇,殺敵報國,這些優點是我們不曾看到的。包括秦漢在內的孫元良後代子孫們也繼續發揚他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