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堪稱國産懸疑劇的後年。
懸疑新作,紮堆上綫,紮堆遇到口碑糾紛,真正走齣圈子的口碑大作幾乎為零。
好在年初又有一個重量級選手在——正午陽光落幕。
不僅懸疑復活,國産劇《藍海》也——無限流。
今晚,麵紗將被揭開—— 《開端》。
延續近幾年《正午陽光》主導的短劇形式,15集,絕不拖後腿。
騰訊的廣播由白敬亭和趙今麥帶頭,劉奕君,劉濤和黃覺幫忙。
導演和孔笙聯閤執導《山海情》1《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的午間“老人”孫墨龍,加上劉洪源和老suan。
三個導演的短劇?
因為這一次,我們中午要啃的是國産影視的硬骨頭,也是我們中午之前從未涉足的領域:—— 間循環
《土撥鼠之日》、阿湯哥《明日邊緣》、傑剋吉倫哈爾《源代碼》深入人心:一旦進入間循環,主角將麵臨不斷重生、不斷迴歸、不斷逃離的時間陷阱,不打破遊戲你是逃不掉的。
這種題材,易燃易爆,是能齣優秀作品的類型。但是,也極其考驗導演的功力。
雖然劇集的官方博客主動否認他是中國第一部無限流作品,但在中國涉足的時候,與間循環相關的作品還是比較匱乏的,爆款劇為零,這也是劇集如此精彩的原因。
因為大傢都在期待中午新年第一擊,真的能為間循環的國産題材創造一個——的開頭
原著作者親自上陣擔任編劇。懸疑國劇這次能成功嗎?
現在,讓間循環開始。
是什麼吸引瞭010-101《開端》的故事?
開場就是一場生死遊戲。這不是遊戲,這是間循環的生死遊戲
遊戲設計師肖鶴雲(白敬亭)和大學生李詩情(趙今麥)坐在一輛行駛中的45路公交車上。
突然,公交車突然和一輛油罐車相撞,“轟!”人.都是.過去的.
團齣去的太快瞭,像龍捲風一樣。
屏幕前的我措手不及,隻來得及說瞭三遍:
“啊?啊!啊?"
——你沒看錯。
剛開場,主角就被滅瞭。怎麼纔能剪輯下來?
導演和原編劇笑瞭笑,拋齣瞭一個概念:石間循環
鏡頭一轉,還是45路車在跑。隨著卡農的音樂響起,白敬亭和趙今麥,這對男主和女主,突然醒悟過來:哇,我沒死?
眼前發生的一切都是夢嗎?
但就在這時,夢裏齣現的一幕又齣現瞭。最關鍵的是,《卡農》之前夢裏的汽車爆炸又響瞭。
我的後背瞬間變得毛茸茸的。決不.我還沒來得及恢復,又是“砰”的一聲!
是的,你沒有看錯——。
剛開場,兩個主角就死瞭!那個!兩個!時間到瞭!
這種逼死人的神仙設定是什麼?太神奇瞭!你能讓人們休息一下嗎?
作為一名遊戲架構師,白敬亭,扮演的那個通常靠腦子吃飯的人立刻就醒瞭。而且很快發現還有一個男人,——女的,在公交車上遭受瞭這一切,記憶並沒有消失。
這絕對不是夢,更不是復活。
但兩人都同時被睏在一種空間和時間的“循環”中。打破循環,的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們不僅要肩負起拯救一車人的責任,還要揭開爆炸案的真相。
解開謎團,終結循環
怎麼破?第一反應:停車。
>預告片齣現瞭如下場景:女主李詩情又焦急又絕望地衝著黃覺飾演的司機大喊:快停車啊!來不及瞭!
有用嗎?沒用,又團滅瞭。
第二反應:有危險,找警察。
結果不用多想:兩個人立馬被當成嫌疑人被扣住瞭。
發現沒,越是想盡辦法,兩位青年“打破循環”的任務越是被帶入瞭Hard模式。
似乎每當時間重啓一次,男女主就有機會去糾正一些錯誤,但隻要無法阻止公交車爆炸,兩人就一定會重新迴到爆炸的時間裏,下車也沒用。
《開端》的劇情設定,絕不是建立在常見的穿越或者平行時空上。
它更像是將主角擲入一個時間鏇渦。
讓他倆一次次地迴到那個時間節點,完成拯救。而“卡農”,就是開啓這個時間循環的按鈕。
故事說到這裏,發現我敘事中的bug瞭嗎?沒錯,明明鏡頭裏的警方調查中齣現瞭油罐車和公交相撞造成爆炸的情節,為什麼女主會說,車上有炸彈?
再看劉濤扮演的杜局說齣的一句對白:這是一起人為製造的爆炸案。
當故事像多米諾骨牌接連倒地一般,不斷拋齣新的懸念,觀眾經曆的,其實就是和男女主一起被打臉的過程:
每當男女主以為已經揭開瞭真相,能夠避免這輛45路公交車的爆炸,結果45路公交車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瞭爆炸。
平行時空明明纔剛開啓,轉眼就崩塌瞭?
明明距離揭開真凶隻有一步之遙,結果反手就是一個“打臉”……
預告片中還有一個細節:肖鶴雲情緒激動地問劉奕君飾演的角色“為什麼要齣警”,難不成這其中蘊含著什麼關鍵綫索?
還是說劉奕君的角色很可能在時間循環中已經犧牲瞭?男女主在拯救自己的同時,還要拯救他飾演的刑警老張?
太!刺!激瞭!
可以肯定,懸疑感會持續到故事最後一秒,看預告片,男女主剛以為終止瞭循環,臉上露齣笑容,結果剛笑齣不到一秒,那熟悉的“奪命音樂”《卡農》又響起瞭…
由此不難看齣編劇的一個敘事結構的“詭計”在於:爆炸時間。
為什麼男女主會在某一刻覺得爆炸已經被阻止瞭?
一定是時間已經越過瞭過往的爆炸時間,但為什麼卡農的音樂又響起來瞭呢?
隻有一種可能:就是即使越過瞭爆炸時間點,如果不能找齣真凶,爆炸會遲到,但不會不到。
而種種跡象錶明:凶手,就在車上。
到底是黃覺飾演的錶麵淡定的司機?
還是拿著手機不停拍、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囂張直播男?
還是在車上製服男主的肌肉男?
這齣狼人殺,要命。
再說一個綫索:預告片中,女主神色慌張地喊肖鶴雲醒醒,那麼男主在時間循環中到底經曆瞭什麼導緻沉睡?
是不是《開端》中,創造齣瞭一個多重鏡像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結果能否被改寫,改寫後還是不是這個世界?
龐雜的信息量,各式疑點,將在故事的起點與終點間慢慢浮現。
僅僅預告片中,就齣現瞭刑訊、爆炸、警察截停車輛、追擊凶手等等高能場景。
至此, 劇集終於拋齣第一個遊戲:誰是凶手?
真正看劇的感受,比光看文字更加上頭。
因為除瞭高能設定,劇情還有非常多的懸念接連拋齣,所有人都身在局中,看不清誰好誰壞,敵在暗我在明,觀劇的我,小腦袋瓜子真的要炸裂瞭。
但,這就是追懸疑劇的樂趣。
看誰都有秘密,看誰都很可疑,分分鍾想給智商充值,而隻有男女主,能在這個時間與空間的裂縫中,在無限的時間循環裏,不停地經曆一次次爆炸,隻要爆炸危機未解除,他們就隻能不斷地經曆死亡,要拯救自己,必須拯救所有人。
像是一個遊戲,又像是一個謎題,真相是什麼?
官方微博曬齣一份全員簽訂的不劇透協議,從協議可以看到,懸疑核心至少包含三點:第一,時間循環瞭幾次?
第二,爆炸案凶手是誰?
第三,大結局走嚮如何?
在某種程度上,這個“遊戲”也發生在故事與觀眾之間。
隻有把遊戲玩到最後,纔有可能找齣最後的真相。
2、 演員:演技派新人+實力派壓陣,穩
但故事精彩的隻有懸念?但正午陽光看中的這個故事,一定還有另一個關鍵內核。
人。
說到底,我們為什麼愛看時間循環故事。
為瞭意想不到的反轉?為瞭心思縝密的破局?都是。都不是。
真正觸動你的,是人物被暴露在極端情況下,對人性的冒犯,人生的失控,這過程中的猶疑與混沌,以及,最終的自我突破。
即,完整而真實的“人”。
這也是《開端》丟齣的第二個謎團:誰是拯救者?
第一位拯救者:白敬亭飾演的男主。
不得不說,這次白敬亭一齣,我傻瞭。
畢竟,上一部《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中,白敬亭飾演的特警邢剋壘,堪稱一個打十個。
結果這次,用他自己的話說,演瞭個“弱雞”?
劇中誰都打不過,還被一枚大漢按在地上摩擦,按到公交車門上摩擦…但就是這麼個弱雞的男主,必須靠腦子拯救所有人。
這種天使與推理男神閤體的帶感boss,是國産劇裏真實存在的嗎!!
外錶白白淨淨,文質彬彬,說話也輕聲細語, 看似氣場很弱,卻在關鍵時刻泄露齣一股狠勁兒。
他的狠,不是咬牙切齒,而是一種爆炸當前,也要把女主護在自己身後的擔當。
就像趙今麥在特輯裏說的,這部劇的主角沒有主角光環。
第二位拯救者,就是趙今麥齣演的李詩情。
看造型、長發飄飄、漂亮嫻靜,妥妥的校園女神,但越是故事嚮後發展,越能看齣,這是一個非常堅韌的姑娘,那種撲麵而來的煎熬感把我的心也紮碎瞭。
但,這個人物真的隻是拯救者那麼簡單,預告片還有句話,“那我自己做的事情我自己承擔”,是不是,她的背後,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可以肯定的是,男女主從萍水相逢,隻求自保的陌生人,到相互助力,到最後,已經是生死與共的默契搭檔,甚至閤力把戴口罩的男生製服……
正午陽光嚮來善於調教新演員,白敬亭和趙今麥的演技蛻變,有的看瞭。
在高能設定和強情節的基礎上,《開端》的配角塑造也很鮮明亮眼。
本劇第三位拯救者,也是全劇演技擔當:劉奕君飾演的刑警老張。
這位演技派的演技無需贅言,如果說過去觀眾都以為他隻能演《琅琊榜》《僞裝者》中的反派,那麼《掃黑風暴》之後,他已經成為新一任警察專業戶瞭。
但劉奕君的特點是,演好人也不會浮於錶麵,照樣棱角分明,這次他飾演的刑警老張,應該也是破解時間循環的另一大關鍵。
隻有他在預告片中反復說,“總覺得這裏麵不對勁。”
還有他在案發現場那份若有所思,和下定決心查明真相的毅力,種種情緒交織,十分真實而戳心。
第四位,是剪掉瞭長發的劉濤。
這次飾演的她飾演的公安局長,大氣,乾練、果斷,雖然戲份不多,但應該會顛覆很多觀眾對她的印象瞭。
至於黃覺,在《山海情》中憑藉種蘑菇的教授再次讓觀眾見到他的演技後,這次扮演的,則是最大牌的嫌疑人。
到底真凶是不是他扮演的錶麵無辜的司機呢?
如果這個角色如此簡單,又何須黃覺來演?如果凶手真是黃覺演的,這個答案不是過於明顯瞭嗎?
正午陽光是不會這麼早把謎底揭曉給觀眾的。
看來,選角,也成為瞭正午陽光和觀眾鬥智遊戲的一部分。
而破解人心的不可靠和不可控,則注定打破時間循環的,另一大關鍵。
3、 正午陽光:永遠不睏在時間循環裏,纔是正午陽光
看《開端》,越發覺得片名取得真妙——劇中人每次以為遊戲結束,其實隻是開端,觀眾深陷劇情無法自拔。
對於正午陽光來說,懸念題材、時間循環,同樣是一個新的開端。
這肯定不是觀眾最熟悉的正午陽光,過去的正午,擅長的是大劇。
從《父母愛情》到《琅琊榜》、《僞裝者》,
再到《大江大河》、《山海情》、《喬傢的兒女》,近些年的口碑國劇,幾乎一半都和正午陽光有關。
但正午陽光雖然厲害,類型劇卻涉足的並不多,科幻懸疑更是為零。
而這次的《開端》,更是被網友指齣重重風險:
著小說很短,改編存在不確定性;新題材,正午也沒拍過,沒有經驗,觀眾對於新題材的接受度存在不確定性;
15集短劇,播放量不能和長劇集相比。即使是巔峰期的第一季迷霧劇場,最熱的《隱秘的角落》,和第二季有頂流趙麗穎加盟的《誰是凶手》,播放量也並非第一。
實際上,懸疑類型還從來是最考驗編導的類型:唯有拋齣一個接一個的鈎子,纔能讓觀眾“深陷其中”;但鈎子拋多瞭,劇情容易齣bug,如何自圓其說,讓故事閤情閤理,從來是難點。
再加上時間循環,就更考驗編導智慧。
說白瞭,這一局,贏,最多隻是贏個口碑。輸,卻可能輸老本。
那,為什麼不繼續輕車熟路,而是挑戰未知?
因為,這是正午陽光。
也是因為正午陽光,觀眾注定要求更高:故作復雜,很多人都會。
讓觀眾進入劇情,不難。
難的是帶著觀眾穿過重重陷阱,時空重復,引人入勝。
最後的真相,能做到構思精巧,本格到位。人性底色,又溝壑縱生。
這,纔是我們國産時空循環題材懸疑局該有的樣子。
還是因為正午陽光,觀眾第一次在時空循環類型看到瞭如此平凡的男女主,沒有主角光環,不能上天入地、不能開金手指。
所以更讓每一個普通觀眾,對故事感同身受。
而這也是本劇在懸疑之外的深意:每個普通人,都是超級英雄。
就像男主在劇中說的, “超人和特工不如我們,他們不能重來。”
而這部劇的意義,也不在於有多爆,而是為國産劇完成一場對時間循環題材的破局。
這是一場為國劇題材開疆拓土的試驗,對於正午陽光和國劇而言,也意味著一場,新的——開端。
永遠不睏在時間循環裏,纔能讓新的陽光,照進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