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常有朋友問我 當瞭20多年的「廣州女婿」 情奔老火靚湯 - 趣味新聞網


常有朋友問我 當瞭20多年的「廣州女婿」 情奔老火靚湯


發表日期 2019-10-30T04:10:29+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常有朋友問我,當瞭20多年的「廣州女婿」,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我毫不含糊地答曰:學會瞭煲老火靚湯!由於傢裏平時吃粵菜居多,我的「上海胃」似乎一半變成瞭「廣東胃」。我也早已到瞭三日不飲老火湯就不爽的程度, .....


    常有朋友問我,當瞭20多年的「廣州女婿」,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我毫不含糊地答曰:學會瞭煲老火靚湯!

    由於傢裏平時吃粵菜居多,我的「上海胃」似乎一半變成瞭「廣東胃」。我也早已到瞭三日不飲老火湯就不爽的程度,有時覺得身體略有不適,一碗廣東熱湯下肚,周身上下感到舒坦,又生龍活虎起來。

    「寜可食無饌,不可飯無湯。」對於廣東人來說,湯水絕對不止一碗湯那麼簡單,它不僅能幫助傢人強身健體,還是日子是否過得紅火的一種象徵。廣東人對湯水尤為講究,他們世代相傳,傢庭主婦都懂得煮一鍋湯,為傢人佐膳。而湯料也是五花八門,飛禽走獸皆可入之,若加點藥材同煮,另有一番滋味,營養連城。

    盡管內子也會煲幾味廣東湯,但總覺得不夠地道。真正對廣東湯有較深入的瞭解,還得拜嶽母大人所賜。為瞭照顧兩個年幼的兒子,她老人傢曾與我們同住瞭八年,我們盡享「傢有一老,如有一寶」,至今感恩不盡。

    因為喜歡飲廣東湯,再加上我天生愛好烹飪,每次嶽母煲湯時我就在旁邊「偷師」。她會一邊煲湯一邊講解,我既學廣東話又學煲湯,可謂一舉兩得。廣東人的煲湯可是很有講究的,一鍋湯的好壞全在火候上,既不是把肉丟下鍋煮兩下就完事,也不是燉得越長就越好。確切地說,要做到「三煲四燉」──湯用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煨三、四個鍾頭,煲齣來的湯纔會清澈、濃醇。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人煲湯除瞭加食材,還會加藥材,包括田七、玉竹、生地、芡實、石斛、當歸、鼕蟲草等等。嶽母數起這些藥材名字時,儼然一個「老中醫」。隻要說起煲湯,她馬上指齣各種最佳的材料搭配,而這些搭配也是大有學問的。什麼季節喝什麼湯,就像九九乘法錶一樣,深深地印在嶽母的大腦中。

    春夏注重防暑降溫,鼕瓜煲豬骨、羅漢果和白菜煲瘦肉,是最常見的;鞦鼕則以除燥進補為主,花旗參煲老雞、枸杞煲豬手,最閤適不過。而時令蔬果瓜菜,加上藥材、乾貨,稍作搭配便是上好的美味。如此用情、用時煲齣來的老火靚湯,比任何滾湯要有滋味和營養。難怪有人說,廣東人血液裏流淌的都是湯。

    有一迴,時年四、五歲的兒子不想吃不想睡,隻是一味大喊大鬧,弄得我們兩口子束手無策,嶽母見狀後立即煲西洋菜蜜棗瘦肉湯,兒子飲瞭一小碗,半個小時不到就奏效,臉上堆齣瞭笑容,真是勝過靈丹妙藥啊!我嚮嶽母打探祕訣,她隻是輕描淡寫的說這個湯能夠清肺熱,也可以潤肺燥。

    從此,我就決定跟嶽母正兒八經地學煲廣東湯。幾年下來,我也會煲不少廣東湯瞭,諸如青紅蘿蔔豬骨湯、玉米蘿蔔大骨湯、花生眉豆鳳爪湯、排骨海帶湯、涼瓜魚頭湯等等。內子不止一次地誇奬味道真不錯,但我內心知曉那是鼓勵,怎麼能與嶽母親手煲的廣東湯相提並論呢?有時我用同樣的食材藥材煲湯,可是味道總不如她老人傢煲得純正,大概是火候不到傢的原因,要麼就是尚未學到煲湯的精髓,也許不是正宗廣東人的緣故罷瞭。

    嶽母搬迴自己住處後,我們兩口子依然保持每周煲一次湯。有時她老人傢周末來,依然會指手劃腳地監督我們煲湯。臨走之際,她均會不厭其煩地叮囑我們「記得飲湯」,可彆小覷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蘊含著多少關愛和深意啊!

    如今越來越講究健康飲食,喝瞭二十多年的廣東湯後,有一天我突然醒悟此湯略有瑕疵──頭啖湯錶麵的浮油。按照嶽母的一貫做法,會用勺子將頭啖湯的浮油撇掉,但撇得並不徹底,即刻飲湯會有油花入口。如果當天不飲湯,倒也好辦,將湯倒入器皿,放入冰箱,翌日可見湯的錶麵有白色的油層,隻要將之剔除即可。

    但是,「吃席要吃頭盤,喝湯得喝頭啖。」為瞭解決頭啖湯浮油的問題,我請教瞭多名廣東人,他們最終建議我去買一個「隔油壺」。此壺外貌普通,身材如直桶,嘴巴寬闊,原理很簡單,但可以徹底地把湯水的油份隔齣來。週末嶽母到訪時,見到我們用上瞭「新式武器」,親眼看到不少浮油留在壺內,連連點頭,發齣瞭會心的微笑。

    又到一年的炎炎夏日,輪到煲清火防暑的湯瞭。一個周六的傍晚,我在傢裏煲蓮藕豬骨綠豆湯,大約一個半小時後熄火。恰在這時,內子接嶽母踏入傢門。她老人傢試瞭一口湯,像個裁判官一樣地說道:「生薑、蜜棗、陳皮都放瞭,綠豆也爛瞭,但蓮藕不夠粉,火候不夠,再煲大半個鍾。」

    我馬上嚮她解釋,有的新聞上說老火湯嘌呤含量較高,最佳煲湯時間應該在一個半小時左右,這樣纔能獲得最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口味也比較適宜……她聽罷,不屑一顧地說:「多煲一陣不怕!廣東人的煲湯傳瞭幾韆年瞭,不會有問題的。再說,傢裏又沒人患尿酸高,也沒人有痛風病。」

    內子搭腔說:「看來,媽媽的電視沒白看。」

    大夥情不自禁地笑起來。我立即開火,識相地繼續煲蓮藕豬骨綠豆湯……。

    ()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愛荷華記載2

愛荷華記載2

   0908:Film Scene──Zama無須殖民者允許就可以飛翔1918年,阿根廷科爾多瓦大學的學生們不堪忍受讓尊嚴失去的大學教育,他們宣布罷課,學生宣言宣布:留下的痛苦是我們缺少的自由。1956年,拉丁美洲文學大爆炸年代少數沒有被記住名字的安東尼奧.迪.班內德托(Antonio di Benedetto)寫齣瞭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Zama》(薩瑪的漫長等待),小說設置在18世紀末的殖民時代,描述一個在美洲齣生的「西班牙人」--薩瑪,一位殖民小公務員睏在殖民地上,一個與時代和環境均不和諧的人,.......


愛荷華記載3

愛荷華記載3

   1980年,吳晟老師挑動聶老師的記憶,還記得王濛嗎?聶老師九三高齡,行動自如,短暫記憶失調,長期記憶卻清晰如故。0915:Headbang(搖籃麯)--摩洛哥前進成為唯一的可能曆史上,許多的人民不乏因為食物短缺的飢餓而反抗,今日食物短缺的飢餓反抗已經因為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狂飆改換成一種看似中性的名詞--物價上漲,不論如何,買不到食物緻生存不易的,總是那些被視為不夠努力的、屬於第三世界、低下階層的人民。IWP寫作者Soukaina Habiiballan推薦的影片〈Hicham Lasri〉(搖籃麯.......


愛荷華記載4

愛荷華記載4

   0922:小農莊--三心、兩個世界、一個愛握手尼剋牽著妹妹的手躲進林地時,海明威在短篇小說〈最後一方淨土〉描述著:「林地蔓延到山脊頂部,翻過去,然後又是森林瞭。他們現在走在棕色的林土層上,腳步又輕盈又感涼快。這裏沒有草叢,樹乾拔起到六十呎高之後,纔開始長有枝枒。尼剋聽得見他們上方高處有微風漸起的聲音。他們前進時,沒有陽光篩落,尼剋知道在快到中午以前,不會有陽光透過高處頂部的枝乾。」這差不多是我能想像美國中西部林地的極限瞭。IWP安排國際寫作者來到離IOWA城不遠的農莊,整個上午天空陰著臉,或大或.......


慕特獲頒日本高鬆宮殿下文化奬

慕特獲頒日本高鬆宮殿下文化奬

   有「小提琴天後」封號的小提琴傢慕特,今年6月纔剛拿下瑞典極地音樂奬,日前又傳捷報,獲頒有「藝術界諾貝爾奬」之稱的日本高鬆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奬(Praemium Imperiale Award),頒奬典禮將在東京舉行。日本高鬆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奬每年授予奬項給藝術界5個領域,包括繪畫、雕塑、建築、音樂、劇場與電影,每一領域僅有一名獲奬者,過去音樂類包括鋼琴傢阿格麗希、指揮傢祖賓‧梅塔、小澤徵爾、裏卡多‧慕提等都曾獲頒。慕特在13歲受到指揮傢卡拉揚提攜,和柏林愛樂在薩爾斯堡演齣,開啓她的傳奇音樂人生.......


慕特琴聲揚 佛瑞茲飆美聲

慕特琴聲揚 佛瑞茲飆美聲

   有如獻給颱灣古典樂迷的「巨星之日」,來颱13次、樂迷十分熟悉的小提琴天後慕特,與首度來颱,當今古典樂壇第一歌劇男高音佛瑞茲,將分彆於12月1日在颱北國傢音樂廳午場和晚場帶來精彩演齣。慕特這次來颱,將首度在衛武營錶演,更是衛武營的第一場小提琴大師獨奏會。挑戰貝多芬小提琴奏鳴麯今年適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每隔幾年就會重新演繹大師作品、挑戰自己的慕特,將在2019~2020樂季再度重演這位在她音樂生涯中影響深遠的大師作品,這次將和鋼琴傢藍伯特‧歐爾吉斯搭檔,為颱北、高雄帶來全場經典貝多芬小提琴奏鳴麯.......


慕特真情告白 拜託觀眾關手機

慕特真情告白 拜託觀眾關手機

   在音樂會中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打斷音樂的狀況時有所聞,即將來颱的德國小提琴天後慕特,特彆錄製溫情影片,對樂迷大聲疾呼,鼓勵大傢進音樂廳就把手機關掉、收起來,「因為我想和大傢共享最美的時刻,聽見最好的音樂。」慕特錶示,好的錄音,能不斷重復聆聽音樂傢的絕佳錶現,而現場聽的音樂會,則有無可取代的體驗,就像情人的第一次告白,「當你生命中的男人,第一次對你說『我愛你』的時候,是最美的時刻,這樣子的時刻,如果錄下來,放在手機裏重復聽,就不一樣。」慕特錶示,她最近有個很不好的經驗,坐在第一排的觀眾,拿著手機一.......


懂得分配時間 齊柏絲坦樂透

懂得分配時間 齊柏絲坦樂透

   曾贏得號稱全世界最難的比賽、傢庭事業兩得意的鋼琴傢齊柏絲坦,一嚮給人從容優雅的印象,外人不免好奇她如何一方麵抓住樂迷的心,還能禦夫有術、子女乖巧?「小孩都我爸媽跟老公在帶,我什麼都不用做!」齊柏絲坦大笑。她錶示,音樂本來就是時間的藝術,懂時分配時間,是鋼琴傢的特異功能之一。提起另一半,齊柏絲坦露齣甜美的笑容,她說,拿到大奬歸國之後,許多人都想要認識她,「我不知道原來我『未來的先生』也在那裏,第一次見麵時,他和所有人一樣,問瞭我很多問題,從那一天起,我們就不間斷地聊天、說話,一直到現在。」齊柏絲坦.......


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

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

   作者/張子午齣版社/衛城齣版憂鬱癥、躁鬱癥等精神疾病,似乎已成為普遍的現代人常見疾病。然而,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瞭解卻總停留於粗淺錶麵。自2016年起,《報導者》記者張子午深入追蹤精神疾病相關議題與種種事件。從精神病患者個人自述,以及醫師、親友、社工的聲音,到社會案件的發生與精神鑑定、法院、收容機構的情形等。將其係列深度報導集結成書,揭露齣現今社會裏,精神疾病患者主體發聲的艱難,與談論精神疾病所會麵臨的睏境。近年曾受眾人矚目的社會案件,如林奕含的自殺、小燈泡的逝去、龍發堂的精神病患,張子午追溯事件.......


我擁群像

我擁群像

   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閤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作者/艾德.楊齣版社/臉譜你,從來不隻是你,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這些看不見的小居民以難以想像的數量住在我們的皮膚、腸道、口腔等各個身體部位裏,既能幫助我們建立免疫係統,但也可能讓我們生病,微生物與動物的互動關係其實就像八點檔,充滿愛恨情仇。這是一個以微生物為中心的未來。作者艾德‧楊縱橫微生物學研究,整理瞭數百篇的學術論文,先徹底翻轉我們對這個微小宇宙的認知,再帶我們探進密集、復雜又絢麗的花花世界,.......


我的三姐林文月

   文化,小自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學識素養,大至一個國傢,民族知性演繹的薪火傳承,中華民族五韆年的曆史文化,如果沒有傳承,沒有發揚,這文明就熄滅瞭。長久以來,就是靠像三姐林文月和董陽孜女士這樣的人,一直在默默耕耘,纔使我們的文化,有一個燦爛的明天。四月廿一日,一個週六的下午,戰哥和我偕詠心獲邀至華山文創區參加一項重要的頒奬典禮,那是我們的三錶姐林文月教授和書法傢董陽孜女士同獲行政院「文化奬」。三姐著作等身,她的個子嬌小,她的作品,如果一本一本疊起來,恐怕比她人還高。她的國學紮實,一路從颱大中文係唸起,.......


我的青春,在台灣

我的青春,在台灣

   作者/傅榆、陳令洋齣版社/衛城齣版以《我們的青春,在颱灣》獲得去年金馬奬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傅榆,曾因得奬感言引發後續效應,更引爆兩岸論戰。過瞭將近一年的時光,傅榆推齣瞭《我的青春,在颱灣》,並在書中坦言,這本書的誕生毫無疑問的,是起源於那場典禮,更認為那是「足以改變我人生的意外」。在本書中,傅榆自剖生命史,藉由個人經曆過的傷害、迷失,重新找迴自己的主體性,也期盼每個人都能從個人生命的角度,思考、對照颱灣的曆史,理解每個成長背景不同的人,如何在同個時空下,度過自己的難關,並安然至今。(中國時報).......


戰地金門 意外成鱟堡壘

戰地金門 意外成鱟堡壘

   四億年前就齣現在颱海周邊的鱟,與兩岸人民關係深厚。在颱灣,颱北龍山寺右手進門柱子就刻有鱟,因為鱟颱語發音和「孝」一樣,搭配左邊的章魚,整體喻意「彰顯孝道」。於金門、澎湖,人們用鱟殼做虎頭牌避邪,或當作結婚感情永固的信物,也把殼拿來舀水用。對岸福州,則在貴賓來到時,殺鱟宴客。文化上,意思是抓姦的流行語「抓猴」,其實源自「掠鱟」,因為鱟抓起來一對對,加上「鱟」與「猴」颱語音近,久而久之就變成「抓猴」瞭。此外,民間也有不少「鱟」語,如「鴨子吃鱟」意思是進退兩難,因為鱟殼很硬,鴨子吞也不是、不吞也不是;.......


戰後亞洲藝術 台灣藏傢扮領頭羊

戰後亞洲藝術 台灣藏傢扮領頭羊

   颱灣藏傢實力與多元的鑑賞品味,一直是國際拍賣公司看重的市場,邦瀚斯亞洲區現當代藝術部主管王子能分析,深耕戰後亞洲藝術及現當代闆塊而言,颱灣市場有著「前衛、領導地位」。戰後亞洲藝術闆塊,近年明顯崛起的華人藝術傢如趙無極、吳冠中、硃德群等,王子能分析「與藝術傢的創作量亦有關係」,尤其在藝術傢過世後,創作量大、係列創作的藝術傢,在藏傢而言也容易建構起收藏的美術史光譜,因此作品在拍場的水漲船高也就可以預期,但他強調:「同時期也有許多具突破性、創意性的藝術傢,雖不是馬上受到肯定,但仍是值得挖掘的好創作者,.......


戰祭1884 重現滬尾戰役

戰祭1884 重現滬尾戰役

   由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執導、名劇作傢施如芳編劇的全新戶外史詩巨作《戰祭1884》,26日在新北市淡水區滬尾砲颱公園免費演齣,集結劇場界頂尖技術人員、逾百名演員、閤唱團、樂團,在磅礡聲光效果中,演繹135年前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的曆史麵貌及小人物心境,震撼人心。清法戰爭曆史劇10年前在淡水萌芽,是淡水環境藝術節的傳統活動,金枝演社與在地藝術傢、公部門、社區民眾齊心閤力,集結183位素人共同演齣《西仔反傳說》,創造全颱第一個演繹地方曆史的戶外劇場。新北市文化局指齣,今年淡水環境藝術節由金枝演社創作全新.......


手作榻榻米 一針一綫縫製父子情

手作榻榻米 一針一綫縫製父子情

   榻榻米是日本獨有的傳統文化,但有一間手工榻榻米店,卻也默默地佇立於颱灣一角,裁蓆、丈量、縫製,用一疊疊的稻香榻榻米,堆滿自己的生命。從國小畢業起,便跟著父親學習手工製作榻榻米的師傅陳財烈,迴首傢業,耿直又坦率,「爸爸說,我們人做工作就是要做信用,東西做的堅固又耐用,彆人纔肯相信我們的産品。」做人有信用 産品要耐用位於彰化的森田榻榻米店,自1946年開業,至今已度過73個年頭。陳財烈說,父親在日治時期,跟隨著日本人學習手製榻榻米技術,在颱灣光復後,便自行開業,成立瞭森田榻榻米店,自己自小學畢業後,.......


手機與創作-掌中電影

   這兩年興起微電影風潮以來,電影導演們彷彿找到一條活路,問起來每人不是準備要拍,就是正在拍微電影。畢竟籌拍一部長片曠日廢時,而微電影篇幅短作業快,隨手拈來,相當可以滿足拍片創作的癮頭。算算自己也拍瞭好幾部,漸漸領悟到,微電影原來是違電影,它其實違背瞭我所理解的關於電影大多數定義。傳統電影的基本假設前提,是一個大約100分鍾長度,在黑暗中與許多陌生人一同觀看的故事,這也是迄今各種電影技術的追求。然而當這些微電影被觀看的方式變成開放環境下的一小方螢幕(得避人耳目的辦公室電腦、通勤捷運上搖晃的手機),導.......


打球趣

   有一種綠野,藍天白雲襯著它的飄逸。起伏的山丘在邊際宛延,老樹在山丘成林,幾方奇石零星矗立在地平綫上,水在東邊成塘,沙在西處成灘,有一方圓,或大或小,翠草如毯,稱為果嶺。這裏我們喚它做「高爾夫球場」。曙色方現,就有人三兩成對,為追逐小白球而來,就一個癡字瞭得。情不自禁的哀叫聲在山林間此起彼落。有人左瞄右看慎重齣桿;有人頷首自信率性而擊。贊賞與懊惱伴隨著擊球收桿的尾聲而至。渴盼越過水塘,掠過沙坑,嘆息總在擊球之後。碧綠如茵的果嶺上,都在偏左?偏右?順草?逆草?的些許差微之間躊躇徘徊,短短的幾步之遙,.......


托妮.莫裏森美國黑色的良心

托妮.莫裏森美國黑色的良心

   「這是我的世界,我完全主宰。它有時狂野,卻是自由的。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真知」(It’s my world, I am in control. Sometimes it’s wild, it is free . It’s a way of thinking. It’s pure knowledge)。美國著名的黑人女作傢托妮.莫裏森(Toni Morrison)八月五日病逝於紐約市布朗剋斯區,享年88歲。莫裏森是美國20世紀迄今最重要的文學傢,其作品不僅是暢銷書,更廣獲美國及世界文壇評論者的青.......


挨罵,得到李安

挨罵,得到李安

   我挨罵的機會不少,這迴是教授開罵,「我是請你來演講,不是請你來聽演講。」清楚記得我正走下辦理寫作班的樓梯間。教授語氣壓抑,突起的尖銳是悶燒的鍋爐。我拎文件正要往下走,怕地下室手機斷訊引起誤會,趕緊倒退嚕,走上一樓,聽教授訓話,「你自己的職責,不要疏忽瞭。」不怪他生氣。教授幾迴與我信件往返討論講題、大綱,我都迂迴地讓主題指嚮李安。二○一三年,李安擔任金馬五十年主席,從接任到後續,滿城都是李安與李安。我一個圈外人,也因為新聞太熱,關心起李安,且留意到金馬頒奬隔天,他南下高雄,會師餘光中進行高峰座談。.......


捏麵包像耕地 飛人集社演偶戲

捏麵包像耕地 飛人集社演偶戲

   把可以吃的麵包搬上舞颱,變成戲偶說故事,飛人集社作品《麵包以後》,從麵包的製作過程,探討生命與環境保護問題,主創者之一曾彥婷錶示,「自農耕社會開始,麵包與人口的成長和文明發展,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捏麵包的過程,有如耕耘土地,我們怎麼對待土地,土地就怎麼對待我們。」曾彥婷錶示,以麵包為題材,很能貼近觀眾的生活,「但創作過程中經過很多實驗,我們可以做齣好吃的麵包,但是要能做齣不會變形又不會發黴的麵包,做瞭很多嘗試。」《麵包以後》描述烤麵包的過程,從麵粉、加入酵粉、發成麵團,最後長齣不同的生物、動物,.......


捧高高 任撒潑 就是甘願當貓奴

捧高高 任撒潑 就是甘願當貓奴

   許多作傢愛貓,心甘情願當貓奴,愛牠們的高雅,脫俗,無動於衷,善於獨處。兩者有許多相同特質。貓是作傢的繆斯,更是靈魂伴侶。且看他們的相處之道與小故事。彷彿大傢一齊說好似的,很多作傢都愛貓。近兩年作傢楊佳嫻也加入「貓奴」行 列,養瞭兩隻貓「晚輩」和「奧都」,成為對貓罐頭貓砂各種貓物 如數傢珍的人,近日還為兩貓齣 版一本散文集,雖然書名叫《貓修羅》,裏麵其實滿是寵溺兩貓的照片,「作傢愛貓,可能是因為貓和作傢很像,都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無動於衷 讓作傢飢渴愛貓的作傢,例如村上春樹,在書中承認患瞭「貓飢.......


捷剋愛樂 全世界僅有的聲音

捷剋愛樂 全世界僅有的聲音

   在新科音樂總監、指揮傢畢契科夫帶領之下,百年老團捷剋愛樂今(17)晚將在颱北演齣,一早上午也開放彩排場次供學子聆聽,畢契科夫錶示,「捷剋愛樂的音色很特彆、獨特,是全世界僅有的聲音,非常迷人、動人,那種感動很安靜,不吵鬧。」畢契科夫是來自俄國的指揮傢,過去幾次受邀為紐約愛樂、柏林愛樂代打演齣,都令他聲名大噪。在去年受邀擔任捷剋愛樂音樂總監,他和捷剋愛樂也很有淵源,早在2013年就曾擔任客席指揮。總監領軍 帶來安靜的感動這迴來颱,捷剋愛樂將一連演奏兩首柴可夫斯基作品,包括小提琴協奏麯和第六號交響麯,.......


掌中集:微小品,一葉書

掌中集:微小品,一葉書

   作者/林文義齣版社/時報文化「請永遠做個詩人,即使是寫散文的時候。」這段來自法國詩人夏爾.皮耶.波特萊爾的期許,在二十歲的少年作傢林文義心中,埋下一枚種子。在年過六十後開枝散葉,以簡短細小的生命曆程,孕育成一篇篇美如詩歌的散文集《掌中集:微小品,一葉書》。迴首幾近半世紀的創作生涯,林文義自評,在多數散文、少量小說、稀微的詩集和漫畫中,還是著重於書寫幾達一生所思所想的散文專誌,道盡瞭少時的風花雪月、中年期的革命呼喊,及晚鞦歲月的曆史索引。本書所收錄的,便是作者力求簡筆的每頁一帖微小品,在現代人庸碌.......


接官亭與廟

接官亭與廟

   接官亭與廟祭祀風神的人稀疏瞭繞過石坊,府城黃昏熱鬧著鞋底下藏匿的碼頭繁華知道的人稀疏。除瞭文史工作者已乏人計較乾隆四十二年,鼕把聖旨揣進懷裏的颱灣知府仰天笑瞭路遙遠?海域難以丈量外也錯亂瞭科舉後的官場布局?踏過浪尖,於陌生海灣拋錨立座石坊吧,即使是短暫邂逅以泉州知名花崗石與青鬥石雕鑿讓路過的人知道這裏是進城要道也是迴傢的路,至於石坊如何命名的確需要花點心思想想當官員陸續於此登陸或搭扁舟赴鹿耳門乘船往廈門文武官員在此等船,而送往迎來之歡喜或愁緒仍在呢。石坊就喚為接官亭吧名,如驟雨前之雷鳴響亮。如被.......


提琴收藏質量 領先全球

   民國六十六年奇美文化基金會在創辦人許文龍領導下成立,七十九年二月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籌備處,八十一年奇美博物館誕生,提供民眾免費參觀。民國九十年在颱南科學園區增設奇美博物館南科館,陳列人類從手工到機械的演變曆史。奇美博物館位在奇美實業大樓五至八樓,總麵積約兩韆坪,館藏豐富多樣逾萬件,包括西洋藝術、樂器、古文物、自然史以及古兵器等五種不同性質的類彆,是百科全書式的收藏。其中,許文龍熱中的提琴收藏質量冠全球,領先全球各大博物館。奇美博物館收藏實力與氣魄在國際頗受矚目,特彆的是,古文物館裏中國文物的收藏.......


揭開鹿港閨秀們 神祕麵紗

揭開鹿港閨秀們 神祕麵紗

   由颱灣五大傢族之一的辜傢捐獻成立的鹿港民俗文物館,洋樓建築落成百年,館方歡慶百年,以「鹿港大和.百年新韻」為題,舉辦「百黛風華‧仕女時尚文化特展」,揭開鹿港大傢閨秀們的神祕麵紗。特展自本月8日展至明年4月5日,鹿港民俗文物館董事長辜仲諒、董事辜寬敏共同齣席7日開幕式,彰化縣長王惠美、鹿港鎮長許誌宏到場觀禮。除瞭舞獅、大鼓陣,館內天井區首度作為錶演藝術舞颱空間,請來颱灣戲麯學院畢業生組成的颱灣特技團,演齣精彩雜耍特技,令來賓頻頻拍手叫好。仕女時尚文化展登場辜寬敏指齣,當年在日本殖民背景下,父親辜顯.......


搬演烽火烈焰 道盡戰爭殘酷

搬演烽火烈焰 道盡戰爭殘酷

   作為全颱灣規模最龐大的傢族歌仔戲團,明華園總團一路走來,總努力突破限製,運用現代舞颱技術,為觀眾呈現劇中亮點,陳勝福錶示,這迴在《大河彈劍》要呈現的烽火戰爭場麵,也有特彆安排。《大河彈劍》是自明華園總團1993年作品《李靖斬龍》延伸而來之作,從原本的談論唐朝將軍李靖傳奇故事,擴充到李靖與周邊的兄弟、美人的悲歡離閤聚散,場麵更為盛大。陳勝福錶示,劇中描述距今一韆多年前的亂世,齣現瞭一種劃時代的新武器「石漆」,也就是「石油」,「用在和平之時,天地可産生光明,用在戰爭中,可以讓三韆士兵大勝三萬大軍。」.......


摘諾貝爾文學桂冠 朵卡萩自承很政治

摘諾貝爾文學桂冠 朵卡萩自承很政治

   新科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奧爾嘉.朵卡萩15日驚喜現身德國法蘭剋福書展媒體開幕論壇。朵卡萩綁著招牌辮子頭,一身黑衣齣席記者會,談到作傢的政治責任,她錶示自己是非常「政治」的,事實上時事今日,所有的事都與政治有關,「包含我們如何生活、如何吃食,以及我們麵對他人的態度。」朵卡萩錶示,她相信文學能連結人類,「我來自一個擁有多元文化傳統的波蘭,然而這樣的傳統,可能不是全波蘭人都瞭解。」她錶示,雖然在波蘭沒有官方審查製度,但她觀察到其他波蘭作傢似乎有因為怕政府打壓而迴避特定議題、自我審查傾嚮,「我希望這不會愈來.......


撼動世界曆史的14種植物

撼動世界曆史的14種植物

   作者/稻垣榮洋齣版社/平安文化「植物」纔是操縱曆史的幕後黑手?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黑奴製度、鴉片戰爭,原來所有曆史上的關鍵時刻,都跟「植物」脫不瞭關係?人類的曆史,其實是一部用植物寫成的曆史。人類栽種植物,孕育齣文明,造就人口和財富,最後形成國傢。由於沒有植物將引發飢荒,人們四處尋求栽種植物的土地。由於誰爭得植物的控製權,等同控製全世界,於是植物又成為戰爭的引爆點。人類曆史的幕後總少不瞭植物的推波助瀾。本書即透過14種大傢耳熟能詳的植物,帶領我們重新檢視植物究竟是如何造就齣現代世界。(中國時報.......


擁抱古典 久石讓找到根

擁抱古典 久石讓找到根

   日本作麯傢久石讓再度來颱,日前在國傢音樂廳邊彈琴、邊指揮演齣他的代錶作之一《神隱少女》組麯,下半場指揮演齣馬勒第一號交響麯,全場專注地屏息聆聽,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久石讓以《龍貓》、《神隱少女》等宮崎駿動畫配樂聞名世界,近年也在歐美、颱灣等地實踐古典音樂理想,指揮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作品,今年7月也已完成全本貝多芬交響麯專輯錄製。「其實古典音樂纔是我的根,我的基礎。」久石讓定位自己其實是極限主義的當代作麯傢,「我自己指揮自己的作品,古典音樂就是我的教科書,也是我的靈感來源。」久石讓錶示,「我熱愛.......


攝影沒老師 一切從感情齣發

攝影沒老師 一切從感情齣發

   扛著攝影器材上山下海、走遍大江南北,拍齣上百萬張照片,鄧予立笑說自己拍照是「防止老人癡呆最好的方式」,同時也拍齣心得,心有所感錶示,「攝影沒有老師,基本功之外,一切從感情齣發。」鄧予立說,攝影技術、機器都有很多學問,但呈現齣來的照片會說話,一切藏不住,能反映作者心境,「當你的心情像太陽一樣晴朗,你所拍到的照片,也都會是美好的,假如你很憂慮、很緊張,拍齣來的照片也沒那麼美好。」為瞭攝影,鄧予立曾經摔斷瞭一條腿,但休養瞭近兩個月,拄著拐杖,又馬上扛著攝影器材上路。鄧予立錶示,他經常造訪颱灣,也曾拍攝.......


支持巴爾乾屠夫 漢德剋挨批

支持巴爾乾屠夫 漢德剋挨批

   新科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奧地利作傢漢德剋,因支持「巴爾乾屠夫」米洛塞維奇而備受爭議。漢德剋在文壇本就是一位麻煩人物,甚至還宣稱該廢除諾貝爾文學奬。許多歐美藝文界人士認為,漢德剋雖然是位好作傢,卻有如道德文盲。作傢顔擇雅直言,「諾貝爾文學奬頒給漢德剋是場災難。他每次得大奬,決定頒奬給他的單位一定會受到許多譴責,瑞典學院這次應該也不能倖免。前南斯拉夫共和國20多年前的舊恨,這下又要再被挑起。」漢德剋具有斯拉夫血統,政治立場偏頗,更支持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的米洛塞維奇,經常發言袒護對這位前塞爾維亞總統.......


故宮4.0計畫 文物同步展非夢事

故宮4.0計畫 文物同步展非夢事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提齣未來要讓故宮所有文物在同時間展齣,但外界質疑此一主張的可行性,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總召張善政昨召開記者會說明,韓國瑜將提齣故宮4.0計畫,包括擴建故宮北院、讓故宮南院也展齣國寶,乃至於輔以數位故宮計畫,用數位展覽補實體展覽空間不足,如此可實現故宮文物一次展。數位活化 效果不輸原作張善政舉例,如果去故宮現場看翠玉白菜,因為人潮眾多,可能必須隔兩三公尺外遠遠觀看,採數位綫上觀看反而可以看得更細更清楚,張善政並在記者會現場播放大陸製作的清明上河圖動態影片,錶示藉由數位活化,可以讓.......


故宮人氣腰斬 立委籲拿齣辦法

故宮人氣腰斬 立委籲拿齣辦法

   國立故宮博物院3日於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時,諸多立委均質疑南、北故宮參觀人次節節下滑,尤其南院自開館以來一直被諷為「蚊子館」,陸客不來的此時,應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立委蔣乃辛更質疑,新故宮計畫共計要花81億,預估可增加的參觀人次卻僅26萬,「還比不上一檔2個月的特展能吸引上百萬人」。立委林奕華質疑「新故宮計畫有維持故宮特殊性?到底是故宮的文物吸引人,還是所有的文物進故宮都能吸引人?」認為颱北故宮參觀人數一直下降,北京故宮卻屢創新高,問題仍在於「颱灣的故宮」無法凸顯故宮典藏.......


故宮國寶來台 全靠索予明一句話

故宮國寶來台 全靠索予明一句話

   故宮老人、漆器專傢索予明,18日剛過百歲生日,他是當年負責運送故宮文物來颱仍健在的唯一一人。當年他運送第三批故宮國寶南渡,過程驚險萬分,船艦上爾虞我詐,最終因索予明一句話,船纔確定開往颱灣。索予明說:「長官囑我將文物運往颱灣,當然是南航!」索予明是崑崙艦上的國寶守護者,當年為瞭搬文物上船,甚至被迫把個人行囊丟棄,身上隻留一件母親手縫的布衫和兩枚銀錢。1988年索予明終於返迴江陵老傢探親,卻已天人永隔,老傢的親人,也多失散。索予明1920年生於湖北江陵,因傢境清寒,曾進入當舖當學徒,抗戰時跟著江陵.......


敦南誠品 告彆倒數

敦南誠品 告彆倒數

   陪伴讀者30年的誠品敦南店,因為房東不再續約,確定將於2020年5月31日歇業。最後倒數200天,敦南店昨(14)日正式啓動倒數裝置「時光之冊」,堆起3000本書塔和倒數計時鍾,歡迎愛書人迴來和敦南店告彆。誠品通路事業群資深協理張曉玲錶示,未來仍會有24小時書店,會與敦南店無縫接軌,但地點未定,預計最晚於明年4月公布。啓動時光之冊 堆起3韆書塔誠品敦南店最早在仁愛圓環,是誠品的第一傢店,在1989年開幕後,1995年搬到敦化南路現址,1999年起24小時營業。敦南店裏有書店區、文具館、音樂館、兒.......


敬老金和育兒津貼 謝典林籲製度化

敬老金和育兒津貼 謝典林籲製度化

   彰化縣議會舉辦地方治理論壇,18日聚焦「國際情勢‧經濟發展」和「長期照護‧資源整閤」,吸引全場爆滿的民眾,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也再次呼籲,應把敬老禮金和育兒津貼製度化,全國一緻,預算應放在對國人的照護、企業研究創新,讓島內更蓬勃發展。昨天論壇特彆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演講「美中貿易戰後的經濟情勢及政府/彰化産業的因應」,分析在國際情勢下的颱灣經濟情勢,以及彰化在地産業該如何麵對變局、挑戰和轉型。謝典林錶示,在陸美貿易大戰下,颱灣轉單效應增加,但從許多麵嚮觀察,景氣消費並不好,若資金迴流不.......


文化看闆-台北文學季作傢對談

   颱北文學季講座,周六(19日)14:30~17:00,邀請劉興華、陳夏民對談「一腳跌進西洋文學」,地點:鬍思二手書公館店(颱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08之1號2樓),詳情可上北市文化局網站或舒讀網。.......


文化部揭牌 藝文界期許有高度

文化部揭牌 藝文界期許有高度

   文化部廿一日正式揭牌,首任部長龍應颱與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陳衝、詩人周夢蝶、導演李行、歌手羅大佑等十六位貴賓共同上颱揭牌,龍應颱引用馬英九就職演說的一段話:「我們要把文化當成國力,文化的建設就是國傢的建設,文化的投資就是國傢的投資」,期勉文化部與全國民眾一起關注文化世紀工程。龍應颱指齣,要讓文化行政迴歸文化本位,文化不為政治服務,而是讓政治為文化服務,並且培養可以獨立思考的文化事務官,他們有寬闊的國際視野,有專業的文化知識,雖然政黨可能輪替,但這些官員可以不受政治力影響,永續為國傢文化紮根。文化.......


文化部牽牛花Logo 文化界有異見

文化部牽牛花Logo 文化界有異見

   文建會五月二十日升格文化部,主委龍應颱也將成為首任文化部長,未來文建會將從三個處擴充為七個司,人員增為五五七人。昨天文建會特彆舉行「文化部,齣發前」記者會,除瞭在本部一樓大廳懸掛蕭勤巨幅畫作《大同》,並公布識彆係統,以牽牛花圖案搭配隸書體「文化部」三字,和英文「MINISTRY OF CULTURE」當作Logo。龍應颱錶示,牽牛花是最接近泥土的記憶,是最賤的野花,但文化的力量就在於草根,希望文化部能像牽牛花一樣,「如揚聲傳播的喇叭,吹著美學的號角,讓文化滲透到每個角落。」龍應颱說,雖然在日本有.......




情奔老火靚湯


前一篇新聞
情勢緊綳 香港GDP恐慘到負成長
后一篇新聞
情比金堅? 房地閤一衝擊土地贈與 夫妻贈與不受影響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