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00:19 AM
中華民國成立初期,在北京城有四位公子哥因為風流倜儻,身價不菲,被稱為“民國四公子”。
其中的張學良不僅外貌英俊,而且父親還是雄踞東北的地方實力派軍閥張作霖。
在張作霖的庇佑下,年輕的張學良不僅器宇不凡,而且手握重兵,稱為無數女性傾慕的對象,更有各式各樣的女人圍繞在他身邊。
據說在張學良在齣使歐洲的時候,意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裏尼的女兒為張學良的風采所傾倒,甚至想要嫁給他。
晚年的張學良曾經說,他一生中,大概有11位女朋友,不過大多數都是過眼雲煙,隻有三個人曾經真正走進到他的生活中。
她們分彆是的大夫人於鳳至,二夫人榖瑞玉,及伴隨他走過囚禁歲月的趙一荻小姐。
其中榖瑞玉是中俄混血兒,身材高大豐韻,曾經陪伴張學良上過戰場,被士兵們稱為隨軍夫人,又因為身材突齣,被人稱作“大洋馬”。
少帥一生風流,有名分的則隻有三位
張學良一生緋聞無數,比較齣名的則隻有兩個人。
一個是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是於鳳至,屬於父母包辦婚姻,張學良也一直以“大姐”稱呼對方,對她尊敬備至。
另一個就是著名的“趙四小姐”趙一荻,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被國民黨特務機關長期監管。
趙一荻陪伴在他身旁,並在1964年正式與張學良結婚,最終陪伴他走到瞭人生的終點,成為相濡以沫的一段美談。
在於鳳至和趙一荻之外,張學良還曾經與一個女人有過情緣,這個人便是稱為“二夫人”的榖瑞玉。
榖傢世代經商,祖上在當地頗有名氣,隻不過到瞭榖瑞玉這一代,産業已經敗落瞭許多,但傢境依舊非常優渥。
榖瑞玉的父親是俄國人,因此長大後的榖瑞玉集成瞭中俄兩國的特點,身材修長,風姿卓越,成為一名標準的混血美人。
她的兩個姐姐都嫁給瞭奉軍軍官。
其中,二姐的丈夫是幫助張作霖打天下的高級將領,使榖瑞玉對東北軍的情況頗為熟悉。
三姐則嫁給瞭少帥張學良的隨從,使她得到瞭能夠和張學良見麵的機會。
相識於傢庭聚會,在相處中互生情愫
1922年,年僅18歲榖瑞玉第一次在傢庭酒會上和張學良相識。
在酒會上,兩人相談甚歡。
張學良風流倜儻的容貌給榖瑞玉留下瞭深刻的印象,而榖瑞玉高挑的身材也使張學良難以忘記,特彆是她一口流利的英語,讓這位少帥更是欽佩不已。
張學良在17歲就加入瞭基督教會,但教會的英文書籍讓他十分的頭疼,和教會的外國傳教士交流的時候,他更是感到無比的痛苦。
因此,他對英語的學習非常的重視,也特彆仰慕那些能夠說一口流利英語的人。
為瞭提高英語水平,張學良報瞭一個培訓班。
就在他進入教室準備上課的時候,教室後麵傳來一男一女兩個人用英語交流的聲音。
男的是一個外國人,女的則是一個混閤東西方容貌的中國人。
她穿瞭一件中國傳統的旗袍,本來身材就高挑,緊身的旗袍更是將她的身段展示的玲瓏有緻,這讓一旁的張學良也看的入瞭迷,而這個人恰好就是榖瑞玉。
兩人從酒會上分手之後,榖瑞玉便愛上張學良,而張學良因為軍務繁忙急匆匆的返迴瞭部隊,剩下榖瑞玉一個人單獨相思。
看到小妹愁眉不展的樣子,她的姐姐便拜托做張學良隨員的丈夫,希望能夠促成他們兩個人再見麵。
此時奉軍為瞭能夠在戰爭中取得優勢,便與英國人訂購瞭一批飛機,而負責談判的人就是張學良。
得知這個消息後,榖瑞玉的姐夫立刻告訴瞭她,並在張學良麵前推薦英語頗好的榖瑞玉擔任英文翻譯,張學良是欣然允諾。
就這樣,張學良和榖瑞玉的交集開始多瞭起來,因為紮實的英語功底和靈活的談判技巧,榖瑞玉順利完成瞭自己的工作,使張學良如願買到心儀的飛機。
同時,在這段相處的日子中,張學良對她也産生瞭好感,有將她娶過門的念頭。
但因為戰事緊急,張學良也不敢將精力放在兒女私情上,談判結束不久他便匆匆離開瞭天津。
1924年,直奉戰爭再次打響,作為軍團主將的張學良帶領東北軍殺到瞭山海關一綫駐防。
在天津的榖瑞玉得知他齣徵的消息後,內心十分的緊張不安,便用英語寫瞭一封信發給瞭張學良。
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張學良看到這封充滿柔情蜜意的信件,內心是非常的感動,恨不得立刻到天津見到榖瑞玉。
而此時的榖瑞玉正在天津焦急的等待著張學良的迴信,在苦苦等待數日未收到信件後,榖瑞玉決定親臨前綫,去看望自己的心上人。
雖然傢人極力勸阻,但倔強的榖瑞玉還是來到瞭張學良在山海關的指揮部。
看到從小嬌生慣養的富傢小姐,為瞭自己甘願冒生命的危險,來看望自己,張學良是感動萬分,並拋棄傢庭的束縛,與其結閤成情侶。
就這樣,這對戰地鴛鴦在戰場上度過瞭一段生死與共的戰火時光。
因為榖瑞玉身材高挑,又經常伴隨張學良視察陣地,奉軍士兵稱她為“隨軍夫人”,還有人戲稱她為“大洋馬”。
雖然,兩個人在一起的日子非常開心,但在閑暇之餘,張學良也開始苦惱起來。
他有一個原配夫人,而且是父親張作霖親自指的婚,如果他要與榖瑞玉結婚,一是怕妻子不同意,二是擔心父親斥責自己。
此時榖瑞玉的傢人在得知小妹和張學良結閤的消息後,便開始由她的二姐夫有意無意的將信息透露給張作霖。
張作霖對自己兒子性格十分瞭解,因此在知道事情已經闆上釘釘後,就默然不語,不發錶任何看法。
看到父親默許自己的行為後,張學良懸著的心終於鬆瞭一口氣。
不久奉軍取得瞭全麵勝利,張學良也帶著榖瑞玉返迴瞭天津。
1924年10月,兩人正式結為夫妻。
雖然成為張傢媳婦,卻無法跨進大門
雖然榖瑞玉成為瞭少帥夫人,但她依舊無法走進大帥府的大門,張學良的正室於鳳至更是無法從心理上接納她。
1925年,她隨張學良返迴瀋陽,在經三路購買瞭一幢彆墅居住。
雖然張作霖默認瞭這個兒媳婦,但直到張作霖被炸死,也沒有正式在大帥府承認她的身份。
1925年中旬,張學良接到命令到浙江一帶駐防,榖瑞玉再次陪他遠赴南方。
在浙江一帶,榖瑞玉對當地的氣候飲食非常的不適應,甚至還生瞭一場大病,但她毅然堅持瞭下來。
後來,張學良又奉命在秦皇島組建東北海軍,榖瑞玉還是不辭勞苦陪伴在丈夫左右。
這種不畏艱辛的態度,讓張學良疼愛不已,也使兩個人的感情達到瞭高峰。
1925年,東北軍的得力乾將郭鬆齡因為看不慣張作霖與日軍簽署秘密協定,於是便臨陣倒戈,迴頭痛擊奉軍部隊。
郭鬆齡率領幾萬大軍攻占瞭山海關一綫,讓張作霖大為恐慌,便趕緊命令張學良帶重兵趕赴前綫,讓張學務必全殲郭部。
這件事讓張學良痛苦不已,因為張學良和郭鬆齡的私人關係極為密切,他的夫人和郭鬆齡的妻子還是大學校友,兩傢人經常來往。
同時張學良對郭鬆齡在軍事和政治上的見識也非常的佩服,在心中將他看做老師。
現在,曾經的密友卻要兵戎相見,這種感情上的摺磨讓張學良徹夜難眠。
就在這個時候,彆有用心的楊宇霆給張學良送來瞭鴉片膏,並推說可以治療失眠。
看到丈夫萎靡不振的神態,急病亂投醫的榖瑞玉便讓張學良用鴉片來緩解情緒,不想從此讓張學良染上瞭鴉片煙癮。
雖然後來她想盡辦法幫他戒煙,卻始終效果不佳。
後來又在一名日本庸醫的治療下,陰差陽錯地讓張學良又成為嗎啡的受害者。
張學良的健康受到極大損害,甚至有時候在召開軍事會議的當口,張學良會立刻離席,就為瞭能夠吸上兩口毒品。
一個生龍活虎的將帥,成為萎靡不振的大煙鬼,讓張傢人對榖瑞玉怨氣頗大。
1925年,奉軍將領郭鬆齡因不滿張作霖與日本人勾結,率領7萬大軍攻打奉天,並一路勢如破竹,給張作霖造成瞭巨大壓力。
最後,張作霖不得已齣賣東北主權,纔在日本軍隊的幫助下挫敗瞭這場事變。
張作霖對郭鬆齡恨之入骨,甚至將他的屍體在河邊暴曬三日。
在郭鬆齡被殺之後,東北軍從郭傢搜齣瞭十幾封榖瑞玉與郭鬆齡夫人韓淑秀的來往書信,並被楊宇霆送給瞭張作霖,使他大發雷霆,要張學良立刻休瞭她。
這一係列失誤,讓榖瑞玉身陷張傢人的指責之中,而深陷毒癮的丈夫與她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感情變淡,意外頻發讓彼此更疏遠
在河南戰事結束之後,張學良將榖瑞玉送到北京生活,並在此地給她安置瞭一處房産,然後便又奔赴前綫,長期駐紮保定一帶。
隨著時間的推移,愛情的烈火開始在榖瑞玉心中逐漸地褪去,因為兩個人長期分居,她對張學良的抱怨也日益大增,通過電話更是爆發瞭數次激烈的爭吵。
在張學良眼中,榖瑞玉那種溫柔、善解人意的作風已經蕩然無存,夫妻感情急轉直下。
獨自在天津生活的榖瑞玉此時開始用跳舞、打牌、喝酒來填充自己的生活。
有時候,她以少帥夫人的身份邀請梅蘭芳等名傢到傢中唱堂會。
張學良得知此事之後,嚴厲斥責瞭她,但榖瑞玉根本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
1928年6月4號,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瞭張作霖,妄圖藉此侵占東北地區,事件發生之後,日本人虎視眈眈,關東軍更是做好隨時齣兵的準備。
為瞭穩定局勢,張傢人秘不發喪,製造張作霖依舊在世的假象迷惑日本人。
而日本人為瞭確認張作霖的真實狀況,不僅不斷地派人到大帥府探望,還讓間諜機關密切注意張傢人的一舉一動,希望能夠從親屬身上發現綫索。
在這關鍵時刻,身在天津的榖瑞玉未與張學良商量,便私自返迴瀋陽,結果引起瞭日本人的高度懷疑,差點讓張傢人設計的惑敵之計功虧一簣。
幸虧張學良及時返迴瞭瀋陽,纔保住瞭東北局勢的穩定。
榖瑞玉這種不顧大局的行為,讓張學良大為惱火,以前的情愫也一掃而光。
在日本人炸張作霖之後,身負國仇傢恨的張學良打算服從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並計劃於1928年改旗易幟。
他的這個舉動受到瞭與日本政府關係深厚的楊宇霆,常懷蔭等舊軍閥的極力阻擾,並打算緻張學良於死地,然後取而代之。
而張學良對他們的陰謀也有所察覺,雙發一度到瞭劍拔弩張的地方。
為瞭能夠掌握張學良的動嚮,楊宇霆以打麻將、喝茶為藉口,讓自己的姨太太有意的接近榖瑞玉,並在聚會的時候有意無意詢問張學良的行為。
這立刻引起瞭張學良的警覺,並對榖瑞玉進行瞭善意的提醒,但榖瑞玉卻將張學良的警告當做耳旁風。
同年12月份,楊宇霆以為其父過生日為名,邀請榖瑞玉和張學良到傢中聚餐。
在宴席上,楊宇霆安排日本浪人暗殺張學良,幸虧被他的夫人於鳳至識破,纔幸運地逃過一劫。
經過此事之後,張學良更是對榖瑞玉失望到瞭極點,而性格倔強的榖瑞玉也一氣之下跑迴瞭天津居住。
走到婚姻盡頭,卻放不下心中摯愛
1931年,兩人的婚姻終於走到瞭盡頭,在簽署離婚協議書後,張學良返迴瞭瀋陽。
在臨彆一刻,張學良對榖瑞玉說,希望她以後不要再以少帥夫人的名義示人,同時也允許她自由結婚。
離婚之後,張學良將天津的一處房産送給瞭她,並給她留下瞭十萬塊錢做贍養費。
榖瑞玉和張學良離婚之後,改名為孟曉玉,在南開大學物理係學習,並在畢業後留校任教,成為培養人纔的教育傢,桃李滿天下。
1958年,榖瑞玉離開教學崗位,安享晚年。
讓張學良沒有想到的是,榖瑞玉和他離婚之後,並沒有再婚,而是守著這份感情,在平淡地度過瞭自己的餘生。
在她傢中的牆壁上,到處都掛著張學良年輕時的照片,守著這個讓她魂牽夢繞的翩翩公子。
1983年,榖瑞玉在天津病逝,享年83歲。
而這次離婚對張學良也打擊頗大,一度使他意誌消沉。
直到1927年在朋友的介紹下,他認識瞭活潑的“趙四小姐”,纔又重新振作起來,並與之相愛相守。
在張學良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榖瑞玉和他的愛情最為坎坷。
他們曾經轟轟烈烈地相愛過,但最後因為榖瑞玉的性格問題,兩人沒能相守一生,成為彼此永遠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