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真的沒有什麼不可能。”“闆凳有瞭,我差的是一碗重慶小麵!”“太隨性瞭,但又很文藝的感覺。”“這個闆凳還是塑料的?和我們傢正在用的那種完全是一模一樣啊!”
……
△這個特彆的設計名字叫《如歌的日子》
現在,如果打開抖音、微博,你就會發現重慶又有一處“神奇”的所在已經紅到瞭全國——在短短幾十秒的視頻裏,一紅一藍、一高一矮,兩個巨型“塑料闆凳”成瞭重慶一個公交車站上最醒目的建築,與其一起齣現的還有17個正常大小的“闆凳”。
驚訝、好玩、好奇……初見這兩個巨物,其實上遊新聞記者心裏有過的想法和大傢是一樣的。事實上,這個讓全國網友都驚嘆不已的“神奇”車站的確來頭不小。3月8日,記者實地探訪之餘也找到瞭它的設計者,全國美展雕塑金奬獲得者、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焦興濤聊瞭聊。麵對最終的成品,焦興濤難掩興奮:“這是我設計過的公共雕塑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個……”
這個公交車站真有兩個巨型“闆凳”
在記者實地探訪之前,#公交車站驚現兩個六米高巨型闆凳#、#重慶街頭現闆凳造型候車棚#等話題已經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被熱議多日瞭。
這個公交車站位於悅來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對麵山上的悅城路,目前隻有676和857兩路公交車經過。
△和巨型“闆凳”閤影的市民一直不少
上遊新聞記者來到這裏時,第一感覺是兩個巨型“闆凳”確實醒目,其外觀形製和我們日常用的塑料闆凳完全一樣,隻是尺寸被放大瞭。
記者走近發現,這兩個巨型“闆凳”還暗藏玄機。除瞭“闆凳”內設有供市民休息的座位之外,兩個“闆凳”裏都還種有一棵行道樹。
眾所周知,我們日常用的塑料闆凳中間都有一個圓形孔洞。而在這個公交車站,“闆凳”被放大後,這個洞也相應變大,剛好變成瞭行道樹嚮空中生長的孔洞。記者在現場探訪時,剛好遇上瞭幾位來打卡的市民。“這個設計確實巧妙!”市民劉先生在圍著“闆凳”轉來轉去看瞭好幾圈之後,不停贊嘆。
它是著名雕塑傢焦興濤的最新力作
把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料闆凳作為創作核心元素,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著名雕塑傢焦興濤多年來不止一次這麼乾過。
△巨型“闆凳”已經成瞭一道風景綫
“其實計劃是兩年前就啓動瞭。”焦興濤告訴上遊新聞記者,自己是2020年3月收到悅來投資集團的創作邀請的。“他們希望把整個悅來會展城打造成一個包含悅來美術館、美術社區等等在內的無邊界‘美術館’,這裏麵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公交車站。”
焦興濤迴憶,當時對方提齣的要求就是希望能把雕塑和藝術裝置作品結閤起來,打造一些不同尋常的公交車站。“很多普通市民會來這裏坐車,它又和城市、街區緊密相連。”焦興濤說,做好瞭就真的一道流動的風景綫,這一點剛好和自己的藝術創作理念相契閤,所以很快就應承瞭下來。
焦興濤告訴記者,目前全網吸睛的這個公交車站其實作品名字叫《如歌的日子》。他證實,它就是自己此前以塑料闆凳為核心創作的作品《在一起》的最新延續。
《在一起》最早齣現在公眾麵前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焦興濤將整整60個塑料凳子整齊地擺放到瞭成都春熙路的中央廣場上,隻是凳子的材質被換成瞭鑄銅。當時,他曾希望這組“凳子”可以成為一個“日常的紀念碑”,“市民去坐、去摸、去刻字……會讓‘凳子掉漆,更光滑。’”他甚至邀請市民去上麵塗鴉、刻字。
到瞭2016年,重慶的文創園區金山意庫開園時,焦興濤又把塑料闆凳放大擺到瞭現場。在本次變身公交車站之前,他的“闆凳”在上海陸傢嘴和台北101大廈前的廣場都亮過相瞭。
“這是我最喜歡的自己原創的公共雕塑”
上遊新聞記者留意到,截至目前網上熱播的短視頻中,都稱這個神奇公交站有兩個6米高的巨型“闆凳”。其實,它們並沒有這麼大。
焦興濤給記者發來的設計圖顯示,紅色的大“闆凳”寬3.3米、高4.14米。旁邊稍小的藍色寬2.7米,高3.35米。
“創意是我主動提齣來的。”焦興濤坦承,自己之所以希望把塑料闆凳這個元素延續到公交車站,就是因為它足夠日常和大眾化。“藝術的目的就是讓大傢通過一些特殊的角度去發現平常生活中的驚喜嘛。”
在他看來,當這些“闆凳”變成公交車站後,市民的參與感就更強瞭。“在現場,大傢可以去坐一下那些正常大小的闆凳。你會發現,它的對麵剛好有一塊廣告牌。這是不是又很有當年排排坐看露天電影的感覺。行道樹從闆凳上的圓孔穿過,它和生態緊密結閤的感覺也有瞭。”
△作為公交車站,巨型“闆凳”內部還有供候車市民休息的座位
好玩的是,焦興濤還特彆提到,如果今後那些正常大小的“闆凳”有瞭缺失、損壞,自己會去補齊。“換新的凳子我會換一種顔色。如果大傢看到凳子不是紅藍兩種顔色瞭,那就證明全都換新過瞭。”在他看來,這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它不是純粹的雕塑,它很好地實現瞭我們的生活日常和城市功能的結閤。”焦興濤說,從公共雕塑角度來說,這就是自己做過雕塑中自己最喜歡的一件作品。“因為它實現瞭藝術和大眾的連接,和市民的互動非常完美。”
△《如歌的日子》設計圖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如歌的日子》在內,由焦興濤帶領團隊創作完成的公交站台已有4個。像在國博中心北站,他又讓公交站台的不銹鋼柱子都“長”齣瞭腳,穿上瞭皮鞋、高跟鞋、運動鞋,頗為生動有趣。“今年內我們還會完成6到7個這樣的文藝公交車站。”焦興濤說,這些都是公共藝術現場的一種。
△街頭公交車站立柱“穿鞋”。中新網圖
打卡小貼士
自駕
搜索“悅來美術館”,根據導航前往即可。
公共交通
乘軌道交通環綫、4號綫,到民安大道站下,然後換乘公交857路到悅城路下車即到。
乘軌道交通國博綫,到黃茅坪站下車,換乘857路公交車到悅城路下車即到。
乘軌道交通3號綫,到園博園站下車,換乘676路公交車到悅城路下車即到。
乘軌道交通國博綫,到國博中心站下車,換乘857路公交車悅城路下車即到。
上遊新聞記者 文字/視頻 裘晉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