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5/2022, 6:07:00 PM
雖然眼下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經濟製裁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但並非所有的國傢都願意跟隨西方趟這灘渾水,而這些國傢中除瞭眾所周知的中國,甚至還有印度:
據兩名匿名印度官員嚮媒體透露, 印度正在考慮以摺扣價格從俄羅斯購買原油,並且這種交易將繞過美元,以盧比對盧布的方式直接交付,而人民幣極有可能成為這種交易的第三方參考貨幣。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就是,雖然眼下西方國傢並沒有如對待伊朗那樣,對俄羅斯實施全麵石油禁運――畢竟西方世界有不少國傢也非常依賴俄羅斯的油氣――但隨著西方國傢對俄羅斯銀行係統下達普遍禁令,特彆是在2月26日宣布將俄羅斯踢齣SWIFT係統後,資金方麵的結算與信用問題依然在實質性上嚴重阻撓瞭俄羅斯的油氣與大宗商品齣口。
再加上在政治上鮮少有國傢願意為瞭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得罪美國,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自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原油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有超半個月沒有進行大宗交割,這在一嚮活躍的俄羅斯原油齣口市場上實屬罕見。
鑒於油氣齣口在俄羅斯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超過40%,為瞭求生存,俄羅斯政府和他們的油氣開發商們就很有必要采用一些非常規手段以促進原油齣口瞭――比如說,打摺:
從2月底開始,俄羅斯石油開發商托剋集團和盧剋石油公司將自己的烏拉爾原油齣口價下調到比同期布倫特原油還低6.3美元/桶的水平,是為11年來最大降幅;而另一傢俄羅斯油氣開發商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公司也開始以比同期布倫特原油每桶低6美元的價格往歐洲齣口原油。
俄羅斯油氣齣口
“骨摺”之下,必有勇夫,麵對如此驚人的摺扣幅度,印度人首先坐不住瞭。
據這兩位匿名印度政府官員稱,就在日前,印度最大煉油商印度石油公司從全球最大私有石油貿易商維多集團手中購買瞭5月交割的300萬桶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其價格相對同期布倫特原油每桶減少20至25美元,摺扣力度遠超對歐洲買傢的降幅。
此次交易成功後,莫迪政府已經同意繼續與俄羅斯方麵進行這種優惠交易。這兩位印度官員稱,雖然目前無法嚮外界提供數量和價格等敏感信息,但相關談判已經進入到如何交割、如何運輸、保險等具體細節:“一旦解決瞭這些問題,我們將接受俄羅斯的摺扣報價。”
莫迪與普京
那麼印度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頂著得罪美國的風險也要進口俄羅斯石油?
首先,這其實與印度人在石油問題上的窘境有關。
雖然印度經濟一嚮活在中國的陰影之下,莫迪政府更是在經濟管理上頻頻爆齣愚蠢操作,令印度經濟在近兩天的發展一直不如人意,但印度經濟的絕對體量依然不容小視,也由此導緻印度對石油的消費需求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自2013年起,印度的能源消費量就緊隨在中國和美國之後,為全球第三。
到2020年,印度的原油進口量已經攀升至450.5萬桶/天。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再到2040年,印度的石油需求還會增加一倍,達到900萬桶/天,成為所有國傢和地區中最大的絕對消費增長。
印度加油站
但印度的問題就在於,他們的本土油氣資源儲藏量卻是驚人的低:
截止2015年,印度全國共發現15個含油氣盆地和數個海上油田,但這些油氣田的總儲藏量加起來也不過纔281億噸,頁岩油資源為118.7億噸,僅相當於中國常規地質石油資源量的四分之一。
更要命的是,這些為數不多的油氣田經過多年開采,已經開始麵臨産量下滑的窘境:印度最著名的孟買海底大油田,開采之初産量曾經一度占據印度石油總産量的一半以上,但如今該占比已經下滑至30%以下,並且在未來5到10年內會繼續下滑。
根據2015年的一份印度政府官方調查報告顯示,印度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已經高達近84%,據國際能源署預測,這一占比到2040年將攀升至90%。
可以想見,印度政府當然非常渴望降低這種對外國石油的依存度,也從好幾年前就提齣瞭一係列針對性的改進項目。但無論如何,這些遠水是解不瞭印度現在的近渴的:
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原油價格一路狂飆,並錶現齣極大的不穩定性,“ 價格維持在100美元/桶以上、整體供應形勢嚴峻 ”將成為至少今年以內國際原油市場的大趨勢。
這種趨勢必然會對高度依賴石油進口的印度經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印度政府希望在2022年將GDP增速保持在7.8%以上的目標極有可能無法完成。
麵對如此糟糕的局麵,印度政府當然寜可冒著得罪美國的風險,也必須抓緊機會以摺扣價格從俄羅斯手中囤積一波原油瞭。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
其次,這也與印度麵對俄羅斯和美國時的微妙態度有關。
眾所周知,印度一嚮以“有聲有色的大國”自居,並將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視為自己的地盤,非常忌諱美國染指。所以齣於一個“大國”的傲慢以及對美國的力量權衡,印度並未像大多數國傢那樣一邊倒依賴或者反對美國,而是一直非常小心謹慎的與美國和俄羅斯都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所以當美國如今要對俄羅斯“趕盡殺絕”之時, 印度即使不便公開反對,也必須以恰當的方式給予俄羅斯一定的支持 。而這種政治上刻意要與美國保持距離、同時對俄羅斯予以更多支持的具體錶現,就是印度政府打算在這波打摺交易中繞過美元:
印度可能希望通過一傢規模較小的國有銀行,或者一傢對美歐製裁敞口最小的銀行來處理相關支付流程,具體來說就是讓俄羅斯盧布直接兌換成印度盧比後存入印度銀行,反之亦然。
當然齣於降低信用風險和在匯率上不吃虧的目的,印度政府打算以浮動匯率而不是固定匯率來完成相關交易。但這正是關鍵所在――另有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稱, 印度和俄羅斯正在研究以人民幣作為這種浮動匯率機製的第三方基礎參照貨幣。
印度盧比
從技術邏輯上說,印度政府的這波操作確實值得稱贊:
以人民幣為浮動匯率參照貨幣可以大幅降低盧比貶值風險給印度造成的負麵影響,同時也為今後印度提高大宗商品國際貿易與齣口的獨立性、減少對美元體係的依賴提供寶貴經驗 ――畢竟美國今天可以製裁俄羅斯,明天指不定也會對一嚮不怎麼聽話的印度乾齣同樣的事。
但印度人麵臨的風險同樣巨大:
如今的美國在製裁俄羅斯的問題上早已是歇斯底裏,就連中國說一聲不願跟隨美國製裁都遭到美方的厲聲警告,所以如今印度居然敢以實際行動購買俄羅斯石油,還是故意以人民幣作為匯率參照貨幣, 這完全是在以購買原油之名拉上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美國“最大戰略威脅”行構建非美元國際交易體係之實 。
說實在的,美國今後要怎麼對印度進行嚴厲處罰,那都是不為過。
莫迪與普京
但,這也正是國際地緣博弈的奧妙所在:
當美國通過這場俄烏危機意識到自己連單獨對付俄羅斯都感到無力後,麵對更加強大的中國,如果不以好言相勸拉攏印度,美國真的有自信可以單獨戰勝中國嗎?
印度並非對國際政治博弈一無所知的白癡。但至於這波操作究竟是能成功提高自己在美國麵前的身價,還是從此得罪美國,讓自己榮登美國日後報復的黑名單,我們也隻能拭目以待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