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12:18:14 PM
每一代大學生的追求不同,這一代大學生追求穩定的工作, 但是穩定工作有一個缺點,普遍工資不高 ,比如公務員和事業單位, 工資高的崗位競爭激烈, 一般人考不上,能考上的薪資待遇就普普通通。
在穩定工作中醫生算是收入比較高的瞭,社會地位也很高,這些優點加在一起足以 讓醫學專業成為高考的大熱門專業。
醫學專業學習難度高,成為醫生的占比卻很低,學生要心裏有數
大學專業有好壞之分,每過個幾年就會有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的說法,熱門專業並不穩定, 行業發展更新迭代很快,忽然火起來的專業一般不會長久 ,可能三五年就大勢已去。
而醫學專業不同, 醫生這個職業無法被機器和人工智能取代 ,好的醫生是社會的稀缺資源,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人纔,所以醫學專業一直熱門,未來也會持續受歡迎。
若不是因為醫學專業學習難度太高,學醫的學生會更多,但是學生報考專業要有自知之明, 沒有能力學好隻會浪費資源和時間。
醫學專業學習難度高是公認的事實,但是學成之後就業質量好,付齣和收獲是成正比的,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 可其實醫學生就業情況也不是很好。
隨著醫學專業大熱,醫學生數量越來越多, 可學成畢業後真正進入醫院當醫生的大概隻有4%, 其餘的醫學生要麼轉行要麼隻能做一些跟醫學相關的其他工作。
為瞭緩解醫學生的就業問題, 教育部發布瞭通知 ,或許能改善醫學生當不瞭醫生的現象。
教育部傳齣消息,醫學專業實行“新政策”,學醫門檻再度提升
醫學專業迎來“新政策”, 提齣將要控中職、停高職 ,也就是減少或者停止中高職招生,對於學習成績不是那麼好的學生來說, 未來可能沒機會學醫瞭。
乍一聽對學生似乎是個壞消息,但實際上是利於醫學生就業的,醫學生之所以從醫比例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學質量低, 無法培養齣真正的醫學人纔。
醫學必須很嚴謹,關乎人的生命安全,必須有很強的專業能力,而有的醫學類院校由於資源、師資等等有限,教學水平較低, 導緻學生畢業後無法進入醫院工作。
醫學生競爭相當激烈,對學曆和個人能力要求都極高, 在競爭之下絕大部分醫學生被行業淘汰 ,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白費瞭。
普通本科院校的醫學生都很難進入大醫院,更彆說中職、高職院校的醫學生瞭, 醫學專業嚮精英化發展對學生和醫學發展都有好處。
不建議高考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學醫,除非是護理專業等高學曆醫學生不願意從事的醫學崗位, 否則畢業後找工作可能成難題 ,而且醫學職業資格證不是那麼好考的。
大約隻有3成醫學生拿到執業資格證,隻因為難考嗎?過來人道齣實情
20萬醫學生中大概之後12萬的畢業生會參加醫學執業資格證考試,也就是說一半的學生有這樣的想法,最後隻有大約6萬畢業生能順利拿到資格證, 占比隻有3成。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醫學生的培養數額太多,多而不精 ,中職、高職和普通院校的學生通過率比較低, 其二是培養質量有問題。
所以提高生源的質量很有必要,醫學生覺得工作難找, 醫院還愁招不到人 ,其實醫院不是缺醫生,而是缺閤格的醫生。
還有一個原因是 待遇還有待提高 ,不少醫生呼籲提高醫生待遇,這樣纔會有更多的醫學生願意投身於醫學事業。
過來人道齣實情,稱執業醫師資格證書還沒有難到那種程度,隻要認真想考還是能考下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很多醫學生畢業後就不乾本職專業的工作瞭 ,該轉崗的轉行,說的好聽些是人纔流失,說的殘酷點就是被行業淘汰。
所以要提醒還沒高考的學生們, 不要僅憑一腔熱血或者聽信彆人的一麵之詞就選擇學醫 ,學醫需要付齣很多,如果畢業後無法順利進入醫院很可能會後悔。
醫學專業學到研究生畢業至少要七八年,對學曆追求再高一點可能要十多年,要想好付齣這麼多是否值得,這些道理最好在選擇之前就明白, 不要被忽悠,也不要忽悠自己。
今日話題:你覺得醫學生為什麼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