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至3月,華商報記者走訪西安市多處市場,在數百傢不同攤位購買食品並於公平秤復秤,品種涵蓋糧食、蔬果、肉蛋禽、海鮮水産等,其中至少10處市場中存在缺斤短兩,還有的市場沒有復秤台或公平秤壞瞭,復秤睏難。
缺斤短兩,缺的是老百姓的菜籃子,坑的是老百姓的錢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記者的走訪調查。
記者走訪
在數百傢不同攤位購物
遭遇多次“黑心秤”
西安鬍傢廟蔬菜批發市場
五花肉九兩秤
補瞭兩次仍不夠重量
2月22日上午,西安鬍傢廟蔬菜批發市場。記者隨機在市場內14傢店鋪購買瞭菠菜、藕、綫椒、五花肉、排骨、蘿蔔、蘑菇、雞腿、裏脊等14種産品。在購買生菜時,老闆隻說總價是多少,未告知重量,詢問多次具體重量是多少後,老闆稱“九兩多”。
市場西門口設置有公平秤,記者將所買物品復秤。五花肉22元/公斤,店鋪稱重1.51公斤,老闆大方錶示抹去零頭,隻算3斤的價格。但記者復秤發現僅有1.37公斤。隨即,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找到市場工作人員,希望同去攤位,“工作人員不管,你去找他(肉攤),讓他給你補,不補瞭再來找我們。”記者再次來到肉攤,老闆稱,不夠秤是因為剛把五花肉稱成瞭排骨,“急急忙忙弄錯瞭。”她將肉上秤,這次顯示1.44公斤,補瞭幾塊肉後,其電子秤上重量顯示超過1.51公斤。記者再次提到公平秤復秤,顯示1.45公斤。這迴再找到市場工作人員時,他直接說齣瞭兩傢肉攤名稱,其中就包括記者購買五花肉這傢,並稱這傢總是不夠秤,“你是不是在信義傢買的?信義他傢沒信義,每次反映的都是他傢有問題,下次不要買他傢。不夠你再去找他,讓他給你補夠為止。”記者又找到肉攤,老闆上秤顯示1.445公斤,補夠1.51公斤後老闆說“多給點兒”,補至其電子秤顯示1.525公斤、33.55元,記者拿去第三次復秤,為1.5公斤、33元。
此外,綫椒16元/公斤,攤點稱重為0.6公斤,復秤為0.58公斤;0.25公斤香菜,復秤為0.24公斤,16元/公斤。綫椒少瞭20g,香菜少瞭10g,均超過負偏差5g。
市民聲音:記者復秤過程中,有市民稱,過年前來該市場買肉,復秤發現一斤肉多收1元多,“找去老闆還不以為然,覺得一塊多不算啥!市場裏好幾傢肉不夠秤,我每次買完就到公平秤稱一下,誰傢夠我後麵就老在這傢買,不買彆傢瞭。”
土門新華批發市場
油麥菜攤緊挨復秤台
九兩秤找瞭兩次纔補夠
西安城西的土門新華批發市場,門口處設置有復秤台,記者隨機在市場內兩傢攤位分彆購買瞭生薑、油麥菜等。
油麥菜每公斤12元,該攤位緊挨著復秤台,“一斤七兩(0.85公斤),10塊2毛,給10塊就行。”老闆說。付錢後,記者將油麥菜放在公平秤上復秤,隻有0.78公斤,負偏差遠遠超齣5g。找到該攤主,他抓瞭一把油麥菜補上並稱重說夠瞭。記者再次拿去復秤,顯示0.825公斤,依舊不夠秤。記者再次找去,該攤主不予理會,另一女攤主補瞭一把菜,用攤位上另一台秤重新稱後遞齣來,“開始他用的是彈簧秤,不準,換瞭個秤就好瞭。”女攤主說。記者第三次復秤,顯示0.87公斤。
生薑等復秤重量和攤位稱重一緻。
市民聲音:市民徐女士說,自己經常來土門市場買菜,“缺斤少兩的情況一直都有,根據這些年的經驗,我買菜都盡量買靠裏麵的攤位。”
西北農副産品中心批發市場
黃瓜西紅柿九兩秤
找去老闆反稱“你看錯瞭”
西北農副産品中心批發市場位於禦井路,市場內設有復秤台。記者在不同攤位隨機購買瞭韭菜、土豆、西芹、鞦葵、黃瓜、西紅柿等。在一傢菜攤購買的黃瓜,老闆稱15元/公斤,攤位稱重0.91公斤,公平秤復秤0.84公斤;西紅柿8元/公斤,攤位稱重1.08公斤,復秤0.99公斤。負偏差均遠遠超過5g,實為九兩秤。找去後,老闆退款,但始終迴避關於秤不夠的問題,還隨口變更蔬菜價格,“你看錯瞭,沒稱錯。”
土豆4元/公斤,店鋪稱重為1.89公斤,復秤重量為1.86公斤,負偏差在40g以內。其餘多種菜品,復秤重量和店傢稱重一緻。
西安鬍傢廟海鮮副食批發市場
小河蝦八兩秤
找去補重店傢不耐煩
在西安鬍傢廟海鮮副食批發市場內,記者隨機購買瞭鮮蝦、小河蝦、花椒等。小河蝦40元/公斤,一男子稱重後,電子秤顯示0.52公斤,“一斤多,算一斤,收你20元。”隨後該男子將稱好的小河蝦倒進黑袋子裏。經過在市場入口公平秤復秤,加上袋子僅有0.45公斤,市場內使用的裝海鮮的黑色塑料袋一個為0.035公斤(即35g),小河蝦僅有0.415公斤,負偏差遠遠超過2g。“重量不夠,找他去。”一旁的市場工作人員說。記者找到店傢,上述男子將袋子直接上秤,其電子秤顯示0.45公斤,他抓瞭一把蝦放進袋子,連袋子一起稱重補至0.5公斤,不願再補。記者提齣該重量還包含瞭袋子,該男子不耐煩地反問:“已經補瞭,怎麼不夠?”便不予理會。旁邊一女子又抓起幾個蝦放進袋子說:“一個袋子是4錢(20g),我已經給你補上瞭。”記者看到,此時電子秤上連蝦帶袋子顯示0.53公斤,蝦的重量仍不夠0.5公斤,但該女子不願再補。在記者質疑下,店裏一位年長的女性過來又給補瞭幾隻蝦,示意記者離開。
其他食品復秤重量大於或等於店鋪稱重。
市場工作人員說,對於缺斤少兩的現象,“之前檢查,砸過秤,但管不住,砸完秤還是那樣子。”
市民聲音:一位復秤的市民說,因為傢在附近,經常來這兒買生鮮,“這裏賣海鮮不夠秤的可多瞭,甚至有六兩秤。我之前買魷魚,一斤半復秤隻有八兩多,這種情況一定要去找他,讓他記住你,下次不敢給你鬍稱。”
青鬆路路邊攤販
路邊攤販多傢不夠秤
一商傢態度蠻橫
青鬆路道路兩側有很多擺攤的商販,記者隨機在不同攤位購買瞭青菜、柿餅、蘋果、沙糖橘等。但這條路上並沒有復秤台,也未見到管理人員,記者將所買食品就近提至旁邊硃雀南路便民市場的復秤台進行復秤。
復秤結果顯示,除瞭柿餅復秤重量和商販稱重一緻,其他所購買的食品全部缺斤短兩。青菜4元/公斤,攤位稱重0.53公斤,復秤重量0.5公斤,負偏差超齣20g。
蘋果開卡車售賣,6.7元/公斤,稱重前電子秤上沒放東西,卻已經顯示重量為0.03公斤,攤販稱重蘋果為1.81公斤,記者拿去復秤僅為1.77公斤,負偏差遠遠大於5g。“我的秤是標準秤,復秤台的秤沒我的秤準。”該攤販態度蠻橫地說。
在一車沙糖橘攤點,攤主稱重1公斤,復秤0.87公斤。記者找迴到該攤點,攤主先笑著說:“是你們吃瞭吧?”同時,將沙糖橘放到秤上再次稱重說:“就差幾個嘛,真是。”隨手抓起幾個沙糖橘快速放進袋子遞過來,“現在夠瞭。”
炭市街海鮮廣場
買瞭不到2斤蝦
被坑十餘元
在炭市街海鮮廣場,市場外設有復秤台,記者在市場內不同攤位隨機購買瞭鮮蝦、鮮魷魚須、鮮鱸魚等。
鮮蝦56元/公斤,在購買過程中,老闆詢問要不要冰,被記者拒絕。攤位稱重1.18公斤、66元,復秤0.98公斤,實際多收瞭十餘元,負偏差遠遠超齣4g。記者找到該店鋪,老闆上秤稱,重量變成瞭1公斤,“喲,差得多呀!”老闆一邊說一邊往袋子裏補蝦,至電子秤顯示夠66元。記者再次去復秤台,顯示僅有1.16公斤、64.96元,仍不夠秤。
此外,魷魚須、鱸魚復秤重量高於商鋪稱重。
森和市場
薺菜、糖炒栗子不夠秤
市場未見復秤台
森和市場位於新光東巷,記者在市場內隨機購買鮮蝦、生薑、薺菜、糖炒栗子等。市場內未見公平秤,工作人員稱,在入口處是有復秤台的,當天可能沒有擺齣來,“市場裏有攤位的秤都夠著呢,不用稱。”
隨後,記者將購買食品帶至位於雞市拐的東關市集公平秤進行復秤。薺菜10元/公斤,攤位稱重0.54公斤,復秤0.53公斤,負偏差超過5g。糖炒栗子13.4元/公斤,攤位稱重0.76公斤,復秤0.75公斤,負偏差超過5g。其餘食品復秤重量高於等於攤位稱重。
西安雨潤農産品全球采購中心
生栗子缺斤短兩
西安雨潤農産品全球采購中心市場內多為水果批發,市場門口設有復秤台。
記者隨機在不同攤位買瞭車厘子、藍莓、生栗子等。生栗子攤位稱重1.52公斤,每公斤12元,復秤1.5公斤,負偏差超過5g。其餘種類果品復秤重量均大於等於店鋪稱重。
傘塔路興慶坊菜市
流動攤販售賣的山藥缺斤短兩
無公平秤
傘塔路興慶坊菜市,記者隨機在不同攤點購買瞭耙耙柑、毛豆、蒜苗、生菜、山藥等蔬菜水果。因市場沒有公平秤,記者將所購食品帶至位於鳳城二路的霖昌易購樂生鮮創業街區復秤台稱重。
山藥為路邊三輪流動商販售賣,20元/公斤,攤位稱重1.42公斤,“我成天在這賣,秤你放心。”攤販說。復秤顯示1.41公斤,負偏差超過5g。
其餘食品復秤重量均大於等於店鋪稱重。
監管部門
市場長期不放公平秤
市民可投訴
西安市市場監管局要求,每個市場都應該有復秤台,但有的市場復秤台位置沒有秤。“這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市場在管理方麵不太注重,還有一種因為公平秤沒電瞭拿去充電瞭,但如果長期不放置就是有問題的。”工作人員說,一般情況下,遇到缺斤短兩或復秤難等問題,市民可先找市場工作人員、管理方等直接解決,如果他們不解決,市民可直接嚮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市民發現缺斤短兩,即使商傢補瞭秤或退瞭錢,市民仍可嚮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工作人員說,隻要商傢秤有問題並且使用瞭,任何消費者都可投訴。市場監管部門會去做相關檢查、檢定等,如果是作弊秤,一經發現,會按照破壞計量器具的相關條款進行處罰。
溫馨提醒
買東西警惕這些商販套路
1
隻說總價,不告知具體重量
走訪過程中,不少商販不說重量,直接告知需要付多錢,尤其是在一傢攤位購買多樣蔬菜,“年輕人買菜一般不問價,男的買菜也不太問價,這種情況買得種類再一多,隻說個最終總數,多一點少一點也發現不瞭。”有攤販說。
2
抹去零頭,看似便宜,實際坑人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夠秤的商戶大多“斤斤計較”,稱重後是多少錢收多少錢。很多不夠秤的商戶都會主動並大方地為消費者抹去零頭,看起來是消費者占瞭便宜,實際上按便宜後的價格算也不夠秤。
3
水産宰殺加冰、黑袋增重
在各大市場海鮮水産區域,每戶商傢都有“壓秤神器”——黑袋子。記者發現,有些水産市場稱重時,會將海鮮直接放在盤內稱重,有些連黑袋子一起稱重(一個普通大小的黑袋子重35g)。
“上次我想買海蜇,店老闆拿黑袋子給我裝,袋子比海蜇都厚。”市民劉先生說,一般買海鮮,尤其是鮮魚,老闆都會免費幫忙宰殺,同時加冰保鮮,“肚子一掏,冰塊一加,黑袋一裝,到底多重根本不知道,復秤都沒法復,說不清。”
相關法規
誤差多少算缺斤短兩?
《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要求,零售商品經銷者銷售商品時,必須使用閤格的計量器具,其最大允許誤差應當優於或等於所銷售商品的負偏差。零售商品經銷者使用稱重計量器具當場稱重商品,必須按照稱重計量器具的實際示值結算,保證商品量計量閤格。零售商品經銷者使用稱重計量器具每次當場稱重商品,在本辦法稱重範圍內,經核稱商品的實際重量值與結算重量值之差不得超過規定的負偏差。
其中,糧食、蔬菜、水果或每公斤價格不高於6元的食品,稱重不超過1公斤的,允許20剋的負偏差;1公斤以上至2公斤,允許40剋的誤差;2公斤以上至4公斤,允許80剋誤差;4公斤以上至25公斤的,允許100剋的誤差。
肉、蛋、禽、海(水)産品、糕點、糖果、調味品類或每公斤價格6元以上至30元的,稱重不超過2.5公斤的,允許5剋的誤差;2.5公斤以上至10公斤的,允許誤差10剋;10公斤以上至15公斤,允許15剋的誤差。考慮到鮮活産品在稱重時糞便、水分等誤差較大,因此活禽、活魚、水發物不在此辦法內。
而乾菜、山(海)珍品類或每公斤價格30元以上至100元的食品,稱重不超過1公斤的,允許有2剋的誤差;1公斤以上至4公斤的,允許4剋的誤差;4公斤以上至6公斤的,允許6剋的誤差。
此外,每公斤價格高於100元的食品,稱重不超過0.5公斤的,允許1剋的誤差。稱重為0.5公斤以上至2公斤的,允許2剋的誤差。稱重在2公斤以上至5公斤的,允許3剋的誤差。
華商報記者 佘欣 劉立春/文 趙彬/圖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