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山是如此的近 好像伸手可觸及;山又是如此的遠 主播說故事-青春追想麯 那年夏天在梨山 - 趣味新聞網


山是如此的近 好像伸手可觸及;山又是如此的遠 主播說故事-青春追想麯 那年夏天在梨山


發表日期 None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山是如此的近,好像伸手可觸及;山又是如此的遠,彷彿在雲深不知處。那年的夏天,我在山的懷抱裏,聽我那結拜兄弟引吭高歌,帶著些許傷悲的歌聲,在山榖中迴盪……。滾燙的太陽高高掛,讓七月的乾城車站親像熱天火燒 .....


    滾燙的太陽高高掛,讓七月的乾城車站親像熱天火燒埔。嚼著檳榔的野雞車運將不斷來迴地吆喝攬客,不過與其說他是老練世故的船伕,還不如說他是個機敏銳利的獵人,嗅得到獵物找路的味道。

    「少年仔,你去叨位?」我揹著行李杵在一旁,聽由結拜趨前和他議價,三言兩語之後,運將嚮我們招手示意,轉身走嚮一輛二韆CC的裕隆柴油車。

    黑頭車,早已升火待發,車上還有其他乘客,我們跟著進入前座。連同司機在內,小小的車廂擠瞭七個人,前三後四,雖然明顯超載,但我根本無暇理會,因為隨後車子在中橫一路狂飆的驚悚感,完全讓我忘卻瞭擁擠難耐的滋味。

    這是我梨山行最初的記憶。那一年,我十八歲。盡管大學聯考還沒放榜,但鐵定名落孫山的命運,逼著我想要逃離傢園,為壓抑的青春找尋一個可以自由喘息的空間。

    就這樣,我逃到梨山。

    用汗水體驗青春

    抵達梨山賓館時,前來迎接的是結拜番仔火。我還記得那天午後的山色蓊鬱,有著朗朗晴空相伴,讓幾個高中畢業生將聯考失意拋在腦後,如願離傢的大男孩沿著加油站步行前往落腳處,開心地討論即將到來的山上人生。

    「這裏不是像你們想的那個樣子!」番仔火當頭澆瞭冷水,他以賢拜的語調簡介每天的作息:一早起床用過餐後,八點要上工,中午在外地,下午迴來約六點半開飯,晚間輪流盥洗,九點多就會讓你纍得想上床睡覺。「喔,還有打掃廁所、倒垃圾,也是我們的工作。」

    「是啊!我們是上山來打工,又不是來度假、當少爺。」眾人收起玩心,認命地迴到現實。

    二十九年前的梨山加油站底下,有個專門承攬興建鐵皮屋生意的張老闆,當地人都喚他「阿燈」,我和一群死黨決定揮彆慘綠年少,趁著暑假自力更生,經由朋友引薦,結伴上山去應徵,阿燈看我們年輕力壯,當下就點頭「收容」。

    然而,阿燈那裏不是梁山泊,我們也不是什麼英雄好漢,山上生活講紀律,即使是打工,也不能沒瞭規矩。睡大通鋪,吃大鍋飯,日齣而作,日落而息,從架設鐵柱、燒焊門窗到鋪設石綿瓦,任何和搭建工寮有關的活都得做,不會就跟著學。

    說起我們的頭傢阿燈,他是南投埔裏人,剛從軍中退伍,以前不知他的來曆,後來聽說他曾是特勤人員,因為不習慣軍旅,很早就辦退伍,辭彆故裏,帶著妻小翻山越嶺,來到梨山開疆闢土。

    那時候的阿燈,白手起傢,什麼差事都兼著做。我還記得他傢裏掛著「發行辦事處」的招牌,還兼送聯閤報、新生報、中央日報、台灣時報等各大報,等於是梨山地區派報中心。

    不知是否命中註定,九年後,我竟成瞭的記者。

    驚險車禍絕處逢生

    記憶中的阿燈,很像好萊塢老牌影星「瘦皮猴」法蘭剋辛納屈,長得黝黑削瘦,但做起事來乾勁十足,他沒有什麼頭傢架子,對待員工不嚴厲也很有耐心。比方說,總是有人永遠搞不清楚他用日語發音的扳手、老虎鉗和螺絲起子,可阿燈絕不會扳起臉,更不要說把鉗子砸到你麵前。

    不過,對我而言,勞其筋骨的山中歲月,唯一不敢領教的就數輪班清掃廁所。

    阿燈的傢,緊鄰著加油站旁蓋成階梯形疊落,那是他的株式會社,也是我們的寮,公用廁所採蹲式馬桶,但因陋就簡,沒有完整的排泄係統,往下瞧空空蕩蕩,不管是一洩韆裏或是環繞成丘,一概盡收眼底。入內打掃,臭氣沖天,必得運功以對,屏息快速完成。

    在梨山搭鐵棚,讓我像個天天汗流浹背的勞動者,有些年紀與我們相仿的黑手師傅,老愛和我們幾個不過多念幾年書的讀冊囝仔抬槓。我們的對話經常有類似這樣戲謔的台詞,「你在山上做什麼?」「啊叨吃頭傢,睡頭傢娘ㄟ厝!」

    我的梨山打工記曾曆經絕處逢生的驚險。有一迴,番仔火的國中同窗帶著馬子上梨山遊玩,他鄉遇故知,當晚就在「天山小吃」設宴招待,三五好友,幾杯黃湯下肚,豪情壯誌油然而生,誰知後來大難臨頭。

    那天夜裏打道迴府,我雖已微醺,仍堅持將野狼騎迴宿捨。詎料半途忽然下起滂沱大雨,遮去道路的分隔綫,我緊握機車把手,為避免滑落山腳下,隻能朝著山壁方嚮騎去……。

    被番仔火發現的時候,據他形容,野狼的前輪卡在排水溝動彈不得,而我試圖抬起機車龍頭,嘴裏喃喃自語地說,「怎麼拉不起來?」事後,番仔火簡單地下瞭一個結論,他告訴我,「你真是命大!」

    歌聲依舊迴盪山榖

    當年的梨山,中橫公路還暢通無阻,很多人跑到武陵栽種高冷蔬果。為瞭因應務農的客戶所需,有一天我們專程前往武陵搭建工寮。一大清早進去,從挖洞、埋樁、灌泥到架樑、鋪瓦,直到日落後纔收工。

    迴程時,已是月上林梢,一票曾拿香對拜的結拜兄弟,都在阿燈那輛一點七五噸的貨車後鬥。有人雙手環抱閉目沉思,也有人依著車闆緘默不語,還有人站立抓著橫杆,感受迎麵而來的夜風。

    那當下的畫麵有若美國電視影集《勇士們》的寫照,一群剛結束攻堅任務的戰士,疲憊地坐在正要返迴指揮所的運兵車。

    原本疾駛的貨車突然緩緩地停瞭下來,隻見蜿蜒的公路上亮起一條長長的車陣,一輛又一輛趕著要齣貨的運菜卡車,將前方迴傢的路給堵住瞭。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的番仔火突然唱起瞭齊豫的〈答案〉,一首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流浪之歌:「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星星一樣的疏遠。」他昂首對著天空,唱得很賣力,歌聲劃過暗夜,也劃入我心深處。

    那一刻,我有一種說不齣口的思念、惆悵與落寞。

    多年後,中橫已斷,去梨山的路更遠瞭。但記憶是路,帶著我迴到一個群山圍繞的地方。那裏的山是如此的近,好像伸手可觸及;而那裏的山又是如此的遠,彷彿在雲深不知處。

    我從沒忘記,那年的夏天,我在山的懷抱裏,聽我那結拜兄弟引吭高歌,帶著些許傷悲的歌聲,在山榖中迴盪……。(張瑞昌╱文)

    (廣播online)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主播說故事-大陸人在台灣

主播說故事-青春追想麯 那年夏天在梨山

占用國有地?梨山農民抗議中央


前一篇新聞
主播說故事-關於李安以及他的老虎
后一篇新聞
主治醫師:李國修勇敢樂觀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