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2:30:47 PM
01第一次分化:梁山六位水軍頭領的反抗
《水滸傳》若無招安,也就沒有水滸的深邃多變!正是因宋江招安,使梁山108將發生瞭兩次明顯的分化。
招安後,宋江帶著梁山兄弟戰遼國,乾田虎,揍王慶,在徵討方臘前,以李俊為首的梁山六大水軍統領,突然找到吳用錶示:咱這麼玩命到底為瞭啥,說好的富貴呢?我們卻隻看到瞭被高俅等人的算計,不如“
就這裏殺將起來,把東京劫掠一空,再迴梁山泊去,隻是落草倒好
。”
吳用連忙告知瞭宋江,在宋江的哭鬧下:“
若是弟兄們但有異心,我當死於九泉,忠心不改
!”這第一波分化,纔得以被壓製住。
02第二次分化:六位梁山好漢離隊,沒去徵討方臘
倘若說第一次分化是來自於內部,那麼第二次則完全是來自於外部。
首先是皇上要走瞭金大堅和皇甫端,兩人一個是雕刻傢,一個是獸醫。而宋江卻歡天喜地。畢竟跟著皇上,也算是得瞭富貴。且更重要的是,這兩人以後屬於皇上身邊的人瞭,對宋江是個利好。
可跟著就又發生瞭兩件事:皇上的姐夫王都尉,要走瞭玩音樂的樂和。蔡京則要走瞭書法傢蕭讓。
這三件事分開看不算啥,當放在一起後顯然不簡單。意思很明顯:皇上開第一炮,其餘群臣按親疏關係(姐夫、太師),有序跟進!開始搶自己所喜歡的人纔!跟著就又由皇上收尾,最後要走瞭神醫安道全。
一下子五位好漢離隊,在加上之前主動離隊的公孫勝,一共有六位好漢,沒有參加徵討方臘之戰。
公孫勝最引人注目,因為他會法術。由於他的離隊,使梁山好漢們直接暴露在方臘手下,那些法師的攻擊下。如包道乙用飛劍砍斷瞭武鬆胳膊,鄭魔君殺死瞭扈三娘等。
同時,神醫安道全的缺席,也讓梁山好漢受傷或得病後失去瞭救助。如徐寜之死,連宋江都意識到瞭,安道全缺席有多嚴重。且林衝、楊誌、穆弘等一大波好漢都是病死的。
當然還有皇甫端,過去的馬匹猶如戰將的生命,如今卻也失去瞭保障,一些梁山好漢被馬踏而死,是不是跟這有關係呢?就算沒有,顯然梁山整體戰力,也必然受損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
至於蕭讓,他的謀略功夫遠在吳用之上,徵討王慶時蕭讓就唱瞭一齣空城計,不但救瞭城池還擊敗瞭敵軍。且蕭讓一直負責文案工作,頒布個啥條例等,如今這個人也不在瞭。
最後再簡單說下,樂和和金大堅。樂和,代錶著梁山好漢的啦啦隊,妥妥鼓舞士氣的中堅力量。金大堅號稱“假公章鼻祖”,若有他在,顯然一些計謀的運用,是不是就能展開?
現在明白,這六位好漢有多重要瞭吧?想必也因此都清楚瞭,宋江徵討方臘之戰,這還沒開打呢,梁山就遭到瞭何等陰險且淩厲的算計,能有好結果,那纔奇怪呢!
03兩大原因注定瞭這6位好漢結局完美
如今的疑問是,梁山好漢中還有許多能人,如火炮之神淩振,第一裁縫侯建等,為何他們沒被要走?這其實就涉及到瞭最關鍵的問題:為何這6位好漢都結局完美?概括說來有兩點原因。
第一:技術優勢
這六位好漢,包括淩振、侯建等,都是梁山技術骨乾,代錶著梁山的技術流。且也都知道,凡是技術大牛們,無不是重點保護對象。史料上也一再給齣,哪怕成瞭戰俘,隻要有技術,也通常會受到特殊優待,甚至拉攏。故而這是,六位好漢能結局完美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仁善者得生
淩振和侯建,都有公開作惡殺人的記錄。侯建,配閤著宋江血洗江州。淩振那火炮一響,死傷無數。但再看看被朝廷要走的安道全等那五位,可有這方麵記錄?幾乎都沒有。
也就是說這五人的案底,都相對清白。其中唯樂和,有反登州劫牢的事,但他卻是為瞭救親戚,被坑害的解珍、解寶,屬於跟從,這就跟侯建有瞭區彆。且那次劫牢影響也非常小,就有瞭“情有可原”的理由!
最後看公孫勝,他可謂是梁山上最灑脫的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為何?
一則是道傢身份,二則是他雖劫持瞭生辰綱,卻不是為瞭貪財。否則兩次離開梁山,為何都是甩一甩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雖法術牛逼得不得瞭,卻隻針對會法術的人,從來不持能濫殺,這就等於擁有嚴格的操守!
故而這六人,都稱得上是仁善。所謂仁者壽,善者恒,這就注定瞭六位好漢結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