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播劇《安傢》的最新劇情裏,“老油條”謝亭豐口中的“母老虎”蔡紅花終於上綫,這一齣場就風風火火火凶神惡煞,不僅舉棍大鬧徐姑姑門店,還把老油條打的鼻青臉腫,確認過眼神,是暴躁的悍妻無疑。
李菁菁飾演的“蔡紅花”剛齣場時,觀眾的同理心自然是偏嚮於老謝,攤上這麼個彪悍的老婆,沒有個“抗揍”的體格還真不行。
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謝亭豐嗬護救命恩人的孩子當然沒錯,可他錯在不該為此忽視自己的妻兒。為瞭報恩不顧身邊的親人,這樣的方式真的不可取,且謝亭豐精神齣軌在先,還要背著老婆賣掉共同財産,試問有哪個妻子能夠容忍?
安安分分的原配被醜化,丈夫精神齣軌卻被美化,劇情還反復渲染謝亭豐和小寶媽媽的溫馨生活,這樣三觀不正的設定,引得不少觀眾想要給編劇寄刀片。
這段劇情播齣後,立馬引起瞭很多網友的討論,而在為劇中的“蔡紅花”鳴不平的同時,扮演者李菁菁也得到瞭很多關注,即便她在劇中的戲份不多,卻依然給網友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齣道三十餘年,李菁菁參演瞭百部優秀的影視作品,飾演角色大多是“憨厚樸實”或者“直爽潑辣”的大嗓門婦女,雖然戲路因長相受限,但卻是齣瞭名的金牌綠葉。
而在娛樂圈這樣的名利場裏,很多有著不俗演技的老戲骨都麵臨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那就是飾演的角色深入人心,但本名卻鮮有人問,李菁菁便是如此。
星途
1970年份,李菁菁齣生於內濛古,有著草原兒女一樣的爽朗和剛硬。
小時候的傢境並不富裕,但媽媽還是傾其所有讓女兒接受足夠好的教育,而李菁菁對於錶演的堅定,更是來自於媽媽的不斷肯定。
因為感覺到瞭女兒對錶演的熱愛,和在這方麵的天賦,李菁菁的媽媽便決定培養其從事演員這條路。
早些年,李菁菁的媽媽在山西大同的一個小菜站裏賣菜,為瞭讓女兒每天都能看上電影,媽媽經常會在菜站賣剩下的菜堆裏挑根大蔥,或者是蘿蔔白菜,作為電影院的門票錢。
在媽媽的一路支持下,李菁菁順利考進瞭北京電影學院文學係,雖然不是科班的錶演係,但能靠近心中的錶演夢,對李菁菁而言已經足夠幸運。
“我愛我的觀眾,熒屏上的每一滴眼淚,每一個笑容都是真實的,我從不用眼藥水,那對我說是恥辱!我絕不會欺騙我的觀眾,永遠不會!我留給孩子們的不是金錢物質,是做人的原則!”
很多觀眾對李菁菁的熒屏印象,都是始於07年《金婚》中的莊嫂“高淑貞”一角,這部劇齣自於《甄嬛傳》的導演鄭曉龍之手,由蔣雯麗、張國立領銜主演,雖然37歲的李菁菁不是女主,但也因為將“莊嫂”演得入木三分,而被觀眾熟知。
其實李菁菁的首部電視劇是99年的民國劇《江湖笑麵人》,她在劇中飾演“雙女主”之一的李慧姝,男主是17年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中
“就著大蒜吃麵條”
的趙德漢。
再往後是90後的童年經典《九歲縣太爺》,這部劇由曹穎、曹駿、吳孟達以及釋小龍主演,李菁菁則扮演戲份不是很多的“包子西施”一角,爾後纔憑著《金婚》被人熟知。
《金婚》後,李菁菁又參演瞭張國立導演的都市輕喜劇《不如跳舞》,在劇中飾演稍顯潑辣的“尤紅娜”,此後的《憨媳當傢》、《寶樂嬸的煩心事》、《新女婿時代》等多部輕喜劇,都奠定瞭李菁菁“金牌綠葉”的地位。
李菁菁在電視劇裏是常客,而電影於她而言,也不是外行。早在1985年,她就被吳天明導演看中,在電影《老井》中扮演瞭村裏的年輕人“春梅”,而主演張藝謀就是憑藉這部電影獲得瞭“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桂冠。
之後在趙本山和宋丹丹主演的喜劇片《男婦女主任》中,李菁菁又飾演瞭村長的媳婦;再到19年由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男主王景春和女主詠梅,分彆獲得瞭“柏林電影節”的影帝和影後桂冠,而李菁菁則將“高美玉”一角詮釋得淋灕盡緻。
對於觀眾的盛贊,李菁菁從來都是謙虛對待,而對於“這種體型隻能演醜角”之類的的言語攻擊,李菁菁也是禮貌迴應:
“謝謝你,醜角最難演瞭,謝謝如此高的評價!”
能這樣處理不友善的言論,可見其內心的坦蕩和從容。
黑暗
戲裏潑辣的李菁菁,戲外性子也極其剛硬,這點從18年的“片酬風波”中就可看齣。
18年份,48歲的李菁菁發博揭露娛樂圈
“副導演跟製片方抬高演員片酬,然後再跟演員收迴扣”
這一黑暗麵,這樣的操作簡單來說,就是製片方隻能給齣演員80萬的片酬,但副導演如果能把片酬談到100萬,那麼多談的這20萬就歸這位副導演所有。
說來也是無奈,在李菁菁還未揭露之前,一些演員的天價片酬已引起民憤,可任誰也不會想到,在不被人知的陰暗角落裏,居然還有一群天價迴扣的副導演在狂歡。
李菁菁麵對這樣的黑暗,她並沒有選擇妥協,而是很剛的發博揭露,因為在她看來,降低片酬是為瞭幫助製片方減輕負擔,這之中有演員對錶演的信仰,一旦這種信仰摻瞭雜質,那就是助長小人的貪念。
這般大膽的揭露,自然會損害到圈內某些人的利益,而李菁菁也深知自己會麵臨怎樣的一個結果:
“也許沒有人會找我拍戲,到副導演這一關就把我滅瞭,但我還是要堅持原則。我沒有多高尚,但不想為瞭掙錢上戲,違背自己的良心!”
舞台不乾淨,我有潔癖,乾淨瞭再登台!我無能,唯有一聲嘆息,做好自己!
製片方多給瞭演員片酬,那麼在影視製作方麵就要省錢,最終影響的是作品的質量,任何一個發自內心熱愛錶演的演員,都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
李菁菁的此次揭露,自然是掀起瞭一場片酬風波,而在網友爭相抨擊的同時,也有圈內演員直言,演員拍戲都會有這樣的陰陽閤同,但大咖位的演員不願得罪人,小咖位的又不能得罪人,所以纔造成瞭這樣的不良風氣。
片酬風波發酵瞭三個月後,李菁菁再次發文,直言被一個近500人的副導演群封殺。或許是早已料到這樣的結果,所以在麵對時纔會如此瀟灑: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寜可另謀齣路,但絕不會嚮你們低頭!
其實從李菁菁早期的微博中,我們也能看齣她對娛樂圈的失望:
“這個圈子太現實,吃吃喝喝,互相吹捧,一片虛假景象,過去演員拍戲之前都去體驗生活,現在都去應酬拉關係。各個部門已經不好好研究業務瞭,研究怎麼掙錢、互相打壓、沒有信譽、拍馬屁、阿諛奉承,我們的圈子為什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對於李菁菁的揭露舉動,有網友調侃:
“成龍曾說百年後會把娛樂圈陰暗的一麵公之於眾,沒想到李菁菁趕在瞭前麵!”
調侃歸調侃,我們也深知,李菁菁的揭露隻是圈內的冰山一角,因為不管在哪個圈子裏,都有那麼一條讓人憤慨的黑暗鏈。
感情
參演《金婚》這部劇,不僅使李菁菁的事業上升,還讓她遇見瞭愛情。那年36歲的她,和《金婚》的製片主任張金華相愛閃婚,隨後生下瞭小公主果兒,彼時的夫妻倆一起齣席各種專訪,恩愛之情溢於言錶。
可太多太多的感情熬不過七年之癢,兩人在13年感情破碎,宣布離婚。值得一提的是,夫妻倆曾收養瞭一位高度殘疾的孩子,名喚“佳佳”,將孩子接迴傢中撫養後,李菁菁還專門給孩子開通瞭微博,用於記錄佳佳的日常生活。
參加《非常靜距離》這檔節目時,李菁菁和張金華一起跟觀眾分享這段愛心撫養的故事。在現場播放的視頻中,李菁菁溫柔的問佳佳:“你是怎麼生的?”正在玩耍的佳佳抬起腦袋,開心的迴答:
“爸爸媽媽用心生的!”
當聽到佳佳這句話時,現場的李菁菁立刻淚流滿麵,一旁的李靜和台下的觀眾都為之動容,然而就在李菁菁和張金華離婚後不久,佳佳的微博動態便沒瞭更新,有網友關心孩子詢問李菁菁,也沒有得到什麼迴應。
從那之後,李菁菁的微博中再也沒齣現過和佳佳有關的話題,有知情人爆料孩子已經被送迴瞭兒童希望之傢,且確實有很多關心孩子的網友在希望之傢看到瞭佳佳,但對於為何棄養佳佳,李菁菁則從未直接迴應。
雖然李菁菁三緘其口,但關於棄養佳佳的原因,外界還是有著諸多說法,有說李菁菁是被動放棄,因為不符閤收養條件之類;也有說李菁菁主動放棄,孩子後被外國人收養,但這之中的真真假假,恐怕就隻有當事人纔最清楚。
第一段婚姻結束後,李菁菁愛上瞭比她小15歲的王顥森,認識時王顥森纔大學畢業沒多久,是妥妥的小鮮肉,雖然對姐弟戀有著很多顧忌,但在王顥森的猛烈追求下,李菁菁還是義無反顧為其披上瞭婚紗。
本以為這次終於找到對的人,卻沒想到最後兩人還是分道揚鑣。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沒有讓李菁菁失去對愛情的嚮往,“怨婦”這個詞似乎離她很遠,因為不管在感情中受過什麼傷害,她都能一笑而過,瀟灑放手。
19年12日,49歲的李菁菁突然發博宣布退圈。關於退圈的原因,李菁菁錶示想要專心帶孩子,做人生中第二個職業,因為果兒在加拿大讀書,所以李菁菁也前往加拿大,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和教育上。
結語
離開娛樂圈的李菁菁,依舊抱著樂觀的心態麵對每一天,不僅瘦身成功,還開茶葉公司做直播,戲外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偶爾犯起戲癮就在微博上以及各種小視頻平台上唱唱跳跳,很是悠哉。
如今50歲的她,在離婚兩次後又戀上瞭一個小鮮肉,也就是她的90後直播助手劉振。據悉,兩人相差25歲,劉振不僅是李菁菁茶葉事業上的得力助手,還是她生活上的貼心人。
在李菁菁有事迴國的時候,劉振都會擔起照顧果兒的責任,且李菁菁也在某社交平台上自曝果兒會叫劉振爸爸。關於兩人是否結婚,李菁菁從未迴應,我們也無從得知,但從其發布的視頻中,我們足以想到一傢人的溫馨。
都知道“酒窩美女”張庭和其老公林瑞陽聯手做微商,打造瞭屬於夫妻倆的微商帝國,而李菁菁的茶葉公司也緊跟潮流,開啓瞭微商模式,不僅和小男友一起直播賣茶,還積極在各種平台上做宣傳。
但因為對産品功效的宣傳過於誇大,所以也引起瞭不小的爭議,好在這之後的李菁菁也稍有收斂,而在“封殺”風波後,李菁菁因為熱播劇《安傢》再次得到網友的關注,這部劇是她宣布退圈一個月前殺青的。
李菁菁在《安傢》中的戲份不多,但足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當
“你想跟我離婚?我戶口本上隻有喪偶,沒有離異”
這句話一齣來,那股潑辣勁兒迎麵而來,果然還是我們熟悉的胖大嫂。
因為在《安傢》中錶現齣彩,李菁菁被不少網友要求齣山演戲,可見實力派永不過時,但對於網友的盛情喊話,她並沒有做齣迴應,隻是一如既往謙虛地跟觀眾錶示感謝。
對於李菁菁的退圈,有網友稱之為——
戲骨被流放,小醜在殿堂!
而在每個不同的圈子裏,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黑暗麵,有人繼續被動接受盤剝,也有人主動齣擊曝光潛規則,雖然選擇在於個人,旁人無權指責,但這之中的風骨卻大有不同。
最後,願我們都能夠做真實的自己,無畏強權,堅定信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