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2022, 11:57:38 PM
如何吸引人纔,留住人纔,用好人纔,讓人纔充分發揮齣各自的纔能,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決定一個國傢未來和發展的頭等大事。
馬雲曾經說過,人纔之所以離開,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錢沒給夠,另一個是人受委屈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句話都是正確的。但對於那些頂尖的科學工作者來說,這句話就未必適用瞭。
很多人把留學生滯留海外不歸,大量科技人纔外流歸結於兩個原因,其一是則這些人不夠愛國,屬於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另一個原因則是國內的待遇實在太低。
因此,相當部分人認為,隻要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則一切問題迎刃而解。通俗地說,就是隻要花錢,就沒有什麼搞不定的。
在一定程度上,這個想法確實正確,隻要投入夠大,確實能夠吸引到大量的人纔,但在更高的一個層麵上,錢已經解決不瞭任何問題。
任何人都有兩方麵的需求,生存的要求和發展的要求,科研工作人員也不可能例外。
在初級階段,科研人員也同樣追求基本的物質條件,他們和絕大部分普通人一樣,也要買房買車,也要結婚生孩子。
這就是生存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個人待遇,也就是基本的物質利益追求占據瞭相當的比重,在這個階段,錢確實可以解決問題,至少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一旦過瞭生存階段,進入到瞭發展階段。情況就完全不同瞭。這個階段,基本生活已經穩定,待遇已經不是第一追求瞭,更多的是追求事業的發展。這時候,金錢的作用已經大幅度下降,甚至完全沒有任何效果。
舉個例子,兩個單位,A單位待遇極高,但裏麵基本上全是混子,沒幾個認真做事的人;B單位待遇相對較差,但卻集中著一大批真正做事的人,其中不乏頂級水平的行傢。
一個有房有車,有愛人有孩子,且有相當的經濟實力,真正想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的人,他會選擇哪個單位?答案不言而喻。
顔寜近日的兩條微博就明顯地說明瞭這個問題。她的第一條微博是調侃自己從未被柴米油鹽睏擾過,2007年在清華的當正教授的時候,年薪大概是10萬元。
2007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9867元,顔寜的10萬年薪不能算極高,但也絕對不低瞭。更何況清華大學還有各種福利和補貼。
當然,部分人認為顔寜提及這個10萬年薪以及吃食堂,住低價周轉房是對人纔的不公,所以導緻瞭顔寜的再次齣走。
但顔寜隨後言辭犀利地闢謠,認為情況完全不是這樣。事實上普林斯頓的收入雖然更高,但去掉七七八八的開銷,實際上收入比在清華反而下降瞭。
她離開的原因也完全不是因為待遇。到瞭她這個層麵,金錢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她追求的是更好,更舒適的學術科研環境,對於一個渴望在學術領域不斷做齣突破的科學傢來說,沒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瞭。
北大的許晨陽在北大教瞭6年書後,同樣也是再次離開瞭北大。同樣,許晨陽在北大的薪資肯定不低,且得過不少大奬。單單一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奬,奬金就高達100萬美元。
很明顯,這位也不是缺錢的人,許晨陽還獲得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並被評為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他也不難申請到科研經費。
他再次離開的原因非常清楚,對國內學術環境的失望到瞭極點。學分浮躁,造假泛濫,論資排輩現象嚴重,青年學者很難齣頭。
物理天纔尹希,31歲的哈佛正教授也有同樣的問題。按照他的說法,隻要他有一個想法,隻需要去隔壁辦公室,就能找到同類開始討論。而國內,目前尚不具備這種學術氛圍。
很清楚瞭,對於剛入行的科研工作者來說,優厚的待遇確實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但到瞭一定的級彆,良好的學術環境纔是他們的終極追求。
科研是一條孤獨的路,本質上是一種試錯。走在這條路上,需要努力,更需要靈感,而同類之間的碰撞,是得到靈感的最好方式。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傢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彆錯過瞭!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事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個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