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在1999年的matrix有著名的一幕尼歐跟莫菲斯一行人去見祭師 在樓梯間發現一隻黑貓以極其相似的方式反覆經過後 同中有異的「雙同」 以細微差異探索不同可能 | 展覽 - 趣味新聞網


在1999年的matrix有著名的一幕尼歐跟莫菲斯一行人去見祭師 在樓梯間發現一隻黑貓以極其相似的方式反覆經過後 同中有異的「雙同」 以細微差異探索不同可能 | 展覽


發表日期 2022-04-24T16:00:12+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在1999年的matrix有著名的一幕尼歐跟莫菲斯一行人去見祭師,在樓梯間發現一隻黑貓以極其相似的方式反覆經過後,他低聲説瞭一句de .....


    

在1999年的Matrix有著名的一幕 —— 尼歐跟莫菲斯一行人去見祭師,在樓梯間發現一隻黑貓以極其相似的方式反覆經過後,他低聲說瞭一句“Déjà vu” (似曾相識),黑貓短暫的差錯讓他們驚覺Matrix已被重置。大館當代美術館全新群展「雙同」正是探討這個似曾相識、雙生和雙重視覺的概念,於細微差異中發掘意外的隱藏涵義。展覽鋪陳瞭多個看似差別不大或刻意而為的重複場景, 探索記憶、想像及現實生活的構建,希望能找到不同潛在可能。

刻意而為的相似佈局

+8

「雙同」由Tobias Berger、秦文娟及何思衍策劃,匯聚14位來自香港、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術傢。展覽不去處理「原本」和「複製」的關係,反而刻意讓觀眾將「同一情景看兩次」。策展團隊通過結構和空間的重複安排,讓大部分藝術傢的作品在美術館一樓和三樓的同一位置齣現。重複對倒,作品不僅「似曾」相識,而是「確曾」相遇。

「雙同」探索生活的建構,尋求找齣現實中更深層的真相和其他境界的細微裂紋,同時或會把人捲入鏡象世界,令人覺得謊言「真實」,而「真實」難以承受。大館藝術主管Tobias Berger錶示:「新展『雙同』旨在另創一個時空體驗,鼓勵大眾對感官意識和當下現實的建構作齣思考。訪客將在展覽中直麵互為相反的關係,大館希望能藉此引發新的創意。」

作品同中有異

「雙同」有作品在形式上重複,卻也彼此同中有異。

《Factum》

Candice Breitz的作品《Factum》是一係列錄像作品,分佈於一樓和三樓。每部錄像並排展示一對雙胞胎(有一部是三胞胎),穿著相同衣服,處於相同環境。藝術傢與雙生兒個別訪談,然後剪輯成對話。作品錶現齣雙胞胎之間微妙的摩擦與和諧,勾起他們的童年往事、兄弟姐妹間的競爭、身為孿生子女的經歷;以及對性少數群體身份和「先後天之別」的反思。並置的雙屏幕令我們一睹兩者細微的人格差異, 而對雙胞胎的歷史研究,也讓我們看齣先天品質與後天行為、遺傳因素與環境影響等細微差別。

《事後》與《為瞭更廣闊的視野》

《事後》是Dane Mitchell於2019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展齣過的展品。《事後》是一棵巨大的人造樹,內藏手機發射站或 閉路電視。樹會透過喇叭與網狀網絡傳播,讀齣一連 串已滅絕、過時、消失或不在場的事物。內容包羅萬有,從滅種植物到散佚的電影,從黑洞到消失的語言。對一些人來說,這些資料就是唯一剩下的東西。 策展人於一樓的相同位置放置瞭高倩彤的《為瞭更廣闊的視野》,將停車場常見的廣角鏡切割重組,與《事後》一同敲問觀察與監控的棘手之處,相映成趣。

參展藝術傢包括:

Candice Breitz、Omer Fast、高倩彤、鄺鎮禧、黎卓華、梁禦東、李爽、Dane Mitchell、彭可、Paul Pfeiffer、Hito Steyerl、黃頌恩、田村友一郎、鄭源

【活動地圖】

【展覽詳情】
名稱:「雙同」
日期:即日至六月十二日
地址:賽馬會藝方一樓及三樓展廳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82歲畫傢陳朝龍作品展 古典寫實油畫傢十八年創作精品薈萃

82歲畫傢陳朝龍作品展 古典寫實油畫傢十八年創作精品薈萃

    在流行即影即有的今天,拍照恍惚是紀實唯一媒介,拍照技術的齣現顛覆瞭傳統繪畫藝術,當中以強調寫實的畫派首當其衝。然而,不論攝影紀術誕生瞭將近一百多年,寫實主義流派仍然在藝壇屹立不倒,因為它並不是畫傢「複製」眼前所見,而是一種歷久不衰的藝術語言,能夠跨越不同世代與所有人溝通。年屆82歲的香港古典寫實油畫傢陳朝龍,即日起便於觀塘舉辦他的大型作品展展覽《陳朝龍神彩》,展齣包括人像、人體、靜物及風景四大類型,共80幅作品。 【《陳朝龍神彩》部份參展作品】 +3 .......


烏剋蘭拆除蘇聯贈送銅像 紀念碑設計師指俄烏已無友誼可言

烏剋蘭拆除蘇聯贈送銅像  紀念碑設計師指俄烏已無友誼可言

    烏剋蘭基輔官員在中央廣場拆除瞭當年由蘇聯政府贈送給烏剋蘭的銅像,此銅像原是兩國友誼的象徵。 銅像上方有一座巨大的鈦製彩虹形拱門——被稱為「人民友誼拱門(People's Friendship Arch)」,亦是蘇聯於 1982 年贈送的給烏剋蘭的禮物。在 2008 年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以及 2014 年俄羅斯吞併剋裏米亞之後,烏剋蘭活動人士在拱頂上畫瞭一條鋸齒狀的黑色裂縫,以支持在俄羅斯及剋裏米亞的政治犯。 本星期初,烏剋蘭繼續遭到俄羅斯軍隊的攻擊,基輔市長維塔利·剋裏.......


敦煌遺書書法良莠不齊 有何值學習地方?|冷氣考古︱張錦發專欄

敦煌遺書書法良莠不齊 有何值學習地方?|冷氣考古︱張錦發專欄

    文、圖:張錦發︱原題:一花開兩葉-石刻與遺書 敦煌佛經 在民國以前,普通人大多隻能看到唐代的石刻拓本,除非你是達官貴族,否則很難看到唐人的真跡,如果要看到顏真卿、柳公權的真跡的話,恐怕要生在帝皇之傢纔可以。 因此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四大傢的碑刻拓片成為瞭唐楷的代言人,要學唐楷,就要從臨摹碑拓入手。這種風氣直到清末亂世纔有所改變,當時大量文獻橫空齣世,莫友芝在太平天國運動後期得到唐人手抄《說文解字》殘本,歐洲探險傢們在敦煌發現唐人寫經等等,讓當時的人看到瞭很多唐人真跡。.......


我的傢 |日劇中的港片氣息|還是日本 | 湯禎兆專欄

我的傢 |日劇中的港片氣息|還是日本 | 湯禎兆專欄

    今季我先天地對《我的傢》有所期待,那和主角的卡士無關——二宮和也及多部未華子都不是我杯茶,勉強而言反而賀來賢人及濱田嶽更對我的脾胃。其實主要關注點在題材上,傢人遭綁架正是港產片樂此不疲的主題——《目露凶光》、《保持通話》、《綁架》、《樹大招風》等,都是耳熟能詳的作品。文:湯禎兆 | 原題: 《我的傢》之港產片味 當然,作為日劇的《我的傢》,當然不可能有港產片盡皆癲狂、追求極緻的歇斯底裏風格,但仍毫不意外地,讓人喚起不少記憶來。《我的傢》中鳴澤夫婦對警方的不信任,除瞭齣於綁匪的要求,那顯然或.......


「韓國電影上映」重開 漫改電影《整容液》免費放映

「韓國電影上映」重開 漫改電影《整容液》免費放映

    近年韓國網絡漫畫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少,其中不乏如《社內相親》和《金秘書為何那樣》等大熱作品。大眾對漫畫改編的電視劇或更為熟悉,但其實漫改電影同樣齣色。五月份起,「韓國電影上映」將免費放映四部由網絡漫畫改編的電影,帶領大眾接觸更多元的韓國影視作品。 是次免費放映的作品包括: 《整容液》 《整容液》齣自韓國漫畫傢吳城垈的網絡漫畫係列《奇奇怪怪》的其中一個故事,講述因長相不佳而自卑的化妝師韓睿智發現一種神奇的整容藥水,隻要抹上藥水,並削下或補上肉塊,就可以隨意改變容貌。女主角.......


細說藏品搜集故事 分享保存與修復成果︱香港電影資料館二十周年

細說藏品搜集故事  分享保存與修復成果︱香港電影資料館二十周年

    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於2001年開幕,二十年來努力搜尋、整理、保存及修復數以百萬項從本地以至海外蒐集得來有關香港的電影文物,同時緻力進行多項電影專題研究、透過舉辦展覽、放映、導賞、座談會、研討會及齣版有關電影研究刊物等,嚮公眾分享香港電影這一文化瑰寶。 2021年資料館成立二十周年,為慶祝這個特別日子,資料館以「搜集與分享」為題,透過推齣連串精心策劃的誌慶節目,包括「尋‧珍‧記」、「瑰寶情尋─聲影『留』傳」電影放映、「故紙堆中覓『太平』盛世」展覽、「從無聲到有聲——1930至.......


俄烏戰爭︱俄羅斯網站疑售康定斯基假畫 訛稱蘇富比估價8000萬

俄烏戰爭︱俄羅斯網站疑售康定斯基假畫 訛稱蘇富比估價8000萬

    俄烏戰爭持續其間,藝術市場成為烏剋蘭與俄羅斯兩國重要金援來源,早前烏剋蘭曾齣售NFT藝術品以籌措軍費,近日亦有俄羅斯線上平颱齣售藝術品籌集資金支持戰事,但一如俄羅斯多年來遭逅病,自蘇聯解體後當地藝術市場充斥假藝術品,這次新的綫上藝術品販賣平颱亦遭海外媒體踢爆其齣售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贗品。 根據《藝術新聞》報道,一個名為 Terricon Project 的俄羅斯組織,近日推齣新綫上藝術銷售平颱Art For Victory,網站介紹組織成員來自「一個龐大的俄羅斯社區,其中包括從退伍軍人和.......


佳士得15億售Andy Warhol《槍擊瑪麗蓮》 成拍賣史第二高價作品

佳士得15億售Andy Warhol《槍擊瑪麗蓮》 成拍賣史第二高價作品

    昨天(9日)佳士得拍賣行以1.95億美元(約15億港元)賣齣安迪·華荷(Andy Warhol)的《槍擊瑪麗蓮》(Shot Sage Blue Marilyn ,1964),打破2017年Jean-Michel Basquiat 作品《 無題》 (1982 年) 1.105億(約8.6億港元) 美元拍賣紀錄,成交價僅次於2017年拍齣4.5億美元(約36億港元)的達文西《救世主》,成為拍賣史上第二高價的藝術作品,亦成為美國當代藝術最貴作品。 昨天(9日)佳士得拍賣行以1.95億美元.......




展覽︱大館《圓缺俱樂部》 拆解這個時代的親密與脆弱

同中有異的「雙同」 以細微差異探索不同可能 | 展覽


前一篇新聞
鍾嘉欣拍片分享懷孕三個月感覺極唔舒服:我變得好情緒化
后一篇新聞
美人蕉花海現身深圳 漫步棧道享受黃色加粉紅花田包圍震撼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