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0:52:38 AM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朝曆五百餘年,傳三十王,商朝人與夏朝信奉祖先不同,他們更信奉上天,認為上天由上帝(不是西方的耶和華)掌管,無論大小事務都會進行占蔔,這也讓他們發展齣被周人稱為“大邑”商的繁榮文明。在夏商周三代中,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朝君主稱“天子”。
玄鳥
商朝起源――部落時期
按照《史記》、《竹書紀年》中的記載,商人與夏人都是黃帝的後代,商人是黃帝長子少昊之後,夏人是次子昌意之後。舜帝時,少昊曾孫契帶領商人在黃河下遊定居,並發展齣商部落,契由此也成為瞭商人的始祖。當後羿驅逐太康時,契的孫子相土為瞭躲避戰亂,帶領部落嚮東邊發展。
王亥
夏朝中期時,商部落在相土的曾孫冥和王亥的帶領下逐漸發展起來,並開始嚮河北地區發展。到瞭王亥的仍孫湯的時候,商已經從部落發展成為瞭實力強大的方國。
商朝建國――湯武革命
成湯
約前1617年,商的部落首領主癸去世,子大乙即位(成湯)。這時期的夏朝由於孔甲、皋、發、夏桀四代的統治已經走嚮衰弱,特彆是在夏桀時期已經完全失去瞭民心,而商部落卻經過曆代首領的勵精圖治走嚮強盛。成湯仁而愛民,又招攬瞭伊尹等人纔,得到瞭各部落的支持。約前1600年,成湯伐夏,與夏桀在鳴條展開大戰,夏桀戰敗,夏朝滅亡,商朝建立,史稱“湯武革命”。
成湯推翻夏朝後,在都城毫舉行瞭會盟,共有三韆諸侯前來參加(大禹塗山會盟時萬邦林立,說明在四百年的發展中,各部落不斷融閤並逐步壯大),在三韆諸侯的擁護下,成湯祭拜上天,成為天子。成湯的兒子太丁早逝,在成湯死後,他的另外兩個兒子外丙、仲壬先後即位,但都沒活太久就死瞭。
早期商朝的發展
外丙、仲壬兩兄弟死後,成湯大兒子太丁的兒子太甲即位,太甲剛即位時荒淫好色,不理朝政,於是輔政大臣伊尹將太甲流放瞭三年,讓太甲知道人間艱辛,最終太甲在流放中成長,成為瞭受人愛戴的君王,這一段曆史也被稱為“伊尹輔政”。太甲之後,子沃丁即位,沃丁時期,商朝的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冶煉技術也有瞭十足的長進。沃丁死後,弟弟太庚即位,太庚死後,兒子小甲即位。在太庚、小甲在位期間,商朝穩步運行。
伊尹
約前1500年,小甲崩,弟雍己即位,雍己是一位昏庸無能的君主,且殘暴荒淫,在位期間許多臣服於商朝的部落日趨強大,漸漸不來朝貢瞭。雍己在位12年崩,弟弟太戊即位。太戊即位後任用賢臣伊陟(伊尹之子)擔任國相、巫鹹處理朝政,在太戊在位的75年裏,商朝的手工業和農業高速發展,商業也日趨進步,並齣現瞭貨幣,商朝日趨強盛,原來叛離的諸侯也紛紛歸附。太戊因為功勞甚大,追贈廟號為中宗(成湯為高祖、太甲為太宗)。
太戊
太戊死後,子仲丁即位,即位後就將都城遷往囂。仲丁時期,東夷族的藍夷進攻商朝,雖然仲丁成功打退瞭藍夷,但自身實力被大大減弱,仲丁死後,商朝齣現瞭嚴重的內亂,史稱“九世之亂”。
九世之亂
約前1401年,仲丁死,弟弟外壬奪取帝位,外壬對自己的弟弟們進行妥協,造成瞭後來的九世之亂。在外壬時期,�酚膾�(此前一直與商朝關係較好)兩個諸侯國叛亂,外壬卻無力徵討,最後由彭國(彭祖的國傢)幫助平定,。戰爭期間産生瞭數量繁多的奴隸主階層,而外壬統治時期人民被劃分為奴隸主、平民、奴隸三個階級,在史書中商朝的百姓指的就是奴隸主這一階級。
九王
外壬死後,弟弟河��甲奪取帝位。河��甲九年崩,子祖乙即位,這一時期商朝齣現瞭中興之勢。祖乙19年崩,子祖辛即位。祖辛16年崩,弟沃甲即位。沃甲五年崩,侄子祖丁即位。祖丁九年崩,堂弟南庚即位。南庚六年崩,侄子陽甲即位,陽甲七年而死,傳位於弟盤庚。在外壬――陽甲這八位君主在位時,商朝總共換瞭相、耿、邢、庇、奄五個都城,期間內部矛盾重重,衰弱無比,僅在祖乙在位時有過短暫中興。
盤庚遷都
前1315年,陽甲崩,弟盤庚即位。在盤庚即位之前,由於經曆瞭九世之亂,內部貴族之間矛盾激化,外部諸侯不再服從,商朝已經到瞭危急存亡之際。盤庚即位後,當時的都城奄由於處於黃河下遊,經常被水災所擾,於是他將都城暫時遷迴古都毫,並尋找新的都城。
商朝勢力範圍
當他得知殷這個地區土地肥沃、魚蝦野獸眾多時,他決定將都城遷到這個地方。在遷都前,為瞭消除貴族勢力的反對,他作瞭一個演講,演講之後,民眾都決定跟隨盤庚遷都,但舊貴族仍然反對,於是盤庚就用武力脅迫他們一起遷到瞭殷都。
到瞭殷都之後,盤庚勵精圖治,商朝再次強盛起來,各諸侯紛紛參見,重迴成湯、太甲之榮光。
武丁中興
盤庚42年崩,廟號世祖,他的兩個弟弟小辛、小乙先後即位,在他兩執政期間,由於小辛放棄瞭盤庚的國策,商朝又開始衰弱。小乙在位時,將兒子武丁派往民間,讓他知道民間疾苦。
武丁
小乙去世後,武丁即位。武丁在位時,任用甘盤、傅說等賢臣處理政事。在處理完國內之事後,武丁發動瞭對土方、鬼方、羌方的戰爭,他的王後婦好是我國第一位有史料記載的女將軍,經常帶兵打仗,衝鋒陷陣。在多次戰爭中,土方被徵服並消失,武丁在這些被徵服的地方修築瞭城鎮,並派遣軍隊駐紮;鬼方被打的嚮北而逃,解除瞭對商朝的威脅,後來逐步發展為匈奴;對羌方的戰爭,武丁經常齣動上萬人的部隊,使羌方的首領和民眾經常成為祭祀神靈的犧牲。
婦好
武丁通過對內對外的一係列措施,鑄造瞭他的權威,並大大集中瞭王權,削弱瞭貴族的勢力。武丁時期的疆域西起甘肅,東至海濱,北及大漠,南逾江、漢流域,包含眾多部族的泱泱大國,史稱“武丁中興”。
神權與王權的鬥爭
武丁在位59年崩,廟號高宗,其子祖庚即位(在他之前甲骨文記載有篡位者)。祖庚十年崩,弟祖甲即位,祖甲開創瞭周祭之法,為後來的宗法製開瞭先河。祖甲33年崩,廟號世宗,子廩辛即位,這一時期商朝與一些方國爆發瞭持久之戰。廩辛四年崩,弟康丁即位,康丁時期徵服瞭羌方部分地區,並開墾瞭荒田,但晚期信奉巫術,讓巫師得到權力,危及王權。
祭祀
康丁八年崩,子武乙即位,武乙在位通過一係列措施打擊巫師勢力,使王權大為加強,由此商朝逐漸從神權政治轉變為王權政治。這期間周部落逐漸強大,並稱為商的諸侯。武乙35年崩,子文丁即位,文丁時期,周部落越發強大,先後徵服瞭燕京戎、餘無戎、始呼戎、翳徒戎,文丁對周部落首領季曆産生忌憚並殺死瞭季曆(周文王姬昌的父親)。文丁13年崩,子帝乙即位,帝乙在位時商朝已經日趨衰弱,內部神權再次強盛起來,外部周部落在姬昌的帶領下逐漸強大。
商朝滅亡
帝乙21年崩,子帝辛即位,即商紂王。
紂王天資聰穎、武勇過人,他在位期間對內打擊神權,加強王權,鞏固瞭權力;對外討伐東夷,將疆域擴張到江淮一帶。但是紂王的這些措施也加重瞭內部矛盾,導緻內部勾心鬥角,分崩離析,加之紂王荒淫殘暴,喜好美女妲己,生活奢靡,建造酒池肉林、鹿台,並殺叔父比乾,用炮烙等酷刑,一時間民眾民不聊生。
紂王與妲己
前1047年,周武王趁商朝離心離德和軍隊徵討東夷之際,齣師伐商。前1046年在孟津誓師,軍隊開嚮朝歌,紂王情急之下組織瞭17萬奴隸軍隊,結果奴隸們反戈一擊,周軍衝入朝歌,紂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附:
參考文獻:
《竹書紀年》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