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作者:劉亞剛(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很多人分不清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之間有何異同。雖然兩者畫的都是風景 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彆。這裏暫時不談兩者工具材料、錶現方法的不同 中國山水畫中的詩意與審美境界 - 趣味新聞網


作者:劉亞剛(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很多人分不清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之間有何異同。雖然兩者畫的都是風景 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彆。這裏暫時不談兩者工具材料、錶現方法的不同 中國山水畫中的詩意與審美境界


發表日期 3/28/2022, 3:49:48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作者:劉亞剛(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很多人分不清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之間有何異同。雖然兩者畫的都是風景,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彆。這裏暫時不談兩者工具材料、錶現方法的不同,隻從思想錶現上說,西方風景畫主… .....


    

作者:劉亞剛(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

很多人分不清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之間有何異同。雖然兩者畫的都是風景,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彆。這裏暫時不談兩者工具材料、錶現方法的不同,隻從思想錶現上說,西方風景畫主要錶現實景,懸掛起來能起到裝飾的作用,而中國山水畫則被賦予瞭更多思想,不能簡單地作為裝飾品來理解。

元王濛《青卞隱居圖》 資料圖片

談起如何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臥遊”一詞最為常用。據說,南北朝時期的宗炳,壯年時多方遊曆,年紀大瞭便將生平所到之處畫在牆壁上,期望達到澄懷觀道、臥以遊之的效果。雖然人們常用宗炳的故事來解釋臥遊,但這個詞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誤解,認為臥遊是年齡大瞭,玩兒不動瞭,躺在床上迴味自己親身遊曆過的風景,有種爐火旁打盹、迴憶青春的感覺。事實並非如此,臥遊與真實的山水沒有太大的關係,它有著更為超脫的精神追求,是一種澄懷觀道的精神活動。我們可以通過東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說法來體味這種精神活動。王羲之在與友人度過美好的一天之後,不由得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進而思考人生的真諦,以及能夠予以解碼的方式,認為人生在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靜一動,一個嚮內一個嚮外,雖然方式不同,但均能在“欣於所遇”之際達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審視王羲之所說的這兩種方式,一個嚮內心去尋求,另一個則通過體察外在的世界去尋找。欣賞中國山水畫時所說的臥遊,便是王羲之所謂的“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是一種身居鬥室,通過畫傢構建的山水世界去體味萬物、思考古今和人生,進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過程。

如何能做到臥遊呢?有一些外部的條件要滿足。鑒賞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閑,讓自己從外到內地安靜下來。文人士大夫曆來就有崇尚“閑”的傳統,如宋代蘇軾就曾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的說法。鑒藏書畫古董也曆來被認為是符閤“閑”的一種生活方式,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寫道:“人生世間,如白駒之過隙,而風雨憂愁,輒三之二,其間得閑者,纔十之一耳。況知之能享者,又百之一二。於百一之中,又多以聲色為樂,不知吾輩自有樂地。悅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聲。明窗淨幾,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取古人妙跡圖畫,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摩挲鍾鼎,親見商周。”明代瀋春澤《長物誌・序》更是將收藏古董這樣的“閑事”作為衡量人品、纔情的一種方式:“夫標榜林壑,品題酒茗,收藏位置圖史、杯鐺之屬,於世為閑事,於身為長物。而品人者,於此觀韻焉,纔與情焉。”明代高濂《燕閑清賞箋》對“閑”做瞭這樣的闡釋:“心無馳獵之勞,身無牽臂之役,避俗逃名,順時安處,世稱曰閑。而閑者匪徒屍居肉食,無所事事之謂。俾閑而博奕樗蒲,又豈君子之所貴哉?孰知閑可以養性,可以悅心,可以怡生安壽,斯得其閑矣。”讓自己從繁忙的事務中抽身齣來,安靜下來,纔能走進一幅山水畫的世界。

其次,書房要小,即所謂的“鬥室”。如果你去過故宮博物院內乾隆皇帝著名的書房三希堂,就會對這種“鬥室”有直觀的感受。在偌大的紫禁城內,由養心殿西暖閣改造成的三希堂僅有八平方米大小。可以想象,乾隆從繁忙的政務中偷得半日的清閑,在這個小而雅緻的房間中靜坐榻上,展捲鑒賞書畫。三希堂內,牆上懸掛的對聯“懷抱觀古今,身心��毫素”,仿佛是對臥遊一詞的注解。

再次,展捲也有講究,中國山水畫除瞭如郭熙《早春圖》、範寬《溪山行旅圖》這樣大幅的屏障外,宋元以前流傳下來的畫作,更多的是一捲捲小而精緻的長捲作品,更適閤在鬥室之內欣賞。鑒賞這樣的長捲時,一邊展開一邊捲起,目之所及總是一段一尺左右長的畫麵,讓人産生“移步換景”的觀感,能細細品味每一棵樹、每一塊山石、每一處溪流。明代中晚期之後,大幅立軸的作品迅速增多,被用來懸掛在壁上。鑒賞這些作品,對作品懸掛的高度、觀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都有要求。選擇適宜的高度和距離,觀者便能按照畫傢的設定走進其所營造的山水世界。

當然,除瞭單獨欣賞,也可以邀請一兩位高人雅士同觀。明代周荃寫信邀請周亮工赴約賞畫,他在信中寫道:“室不甚幽,然不燥不濕,頗可坐臥。室中所懸畫,雖太舊,然是李營丘手跡,董文敏三過而三跋之,頗為識者所賞。酒不甚清,然是三年宿醞,多飲頗不使唇裂。主人雖老,然不憊,頗能盡夜奉客歡。”如此邀約,不禁讓人神往。

古代的書畫佳作不像現在這樣大多被陳列在博物館、美術館中,那時,隻有極少數的人纔能有幸珍藏和把玩這些佳作。明末清初,元代畫傢黃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圖》被吳問卿所藏,鄒之麟在題跋時羨慕地寫道:“問卿何緣,乃與之周鏇數十載,置之枕籍,以臥以起;陳之座右,以食以飲。倦為之爽,悶為之歡,醉為之醒。”吳問卿彌留之際想用此畫陪葬,令傢人將畫燒掉,所幸被其侄子從火中救齣。一捲《富春山居圖》遭此一劫,裂為兩段,至今一藏浙江省博物館,一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現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能輕易地見到一些中國山水畫的佳作,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中均能見到一些古代經典畫作的身影,高清印刷的畫冊下真跡一等,網上的高清圖片也縴毫畢現,這一點古人遠不能與我們相比。

明瀋周《京江送彆圖》 資料圖片

有人要問,即使我滿足瞭以上這些外部的條件,但在欣賞中國山水畫時,依然難以取得臥遊的效果,怎麼辦呢?

中國山水畫有一些主要的題材,通過這些題材傳達齣大緻相同的含義。同類題材的作品,畫傢在錶現手法的選擇上、在畫麵的營造上也是類似的,通過類似的象徵物傳達一定的意境。瞭解瞭這些題材,觀者與畫傢之間就能完成最基本的精神層麵的溝通。這類常見的題材有隱逸、送彆、祝壽、雅集、待渡、行旅等。我們選其中的隱逸和送彆兩個題材來舉例說明。

隱逸是中國山水畫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成為曆代文人嚮往隱居生活的一個意象,“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生活狀態是許多人所嚮往的。韆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産生過歸隱的心思,不幸身遭亂世,難免不起隱居之情;為煩瑣的俗務所纍,禁不住會在心中低吟《歸去來兮辭》;不被世人所理解,也會時而在心中泛起“仰天大笑齣門去”的衝動,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想“緻君堯舜上”卻無門路,便想通過一隱成名,走一條麯摺迂迴的道路……種種原因,讓隱逸成瞭詩文書畫中常常被錶現的主題。元代畫傢王濛的《青卞隱居圖》便是此類題材的代錶作之一。王濛為元代著名書畫傢趙孟�的外孫,一生或隱或仕。在這幅畫中,綿密的群山圍繞齣一個居於畫麵左上方的嚮內的世界,這是一個隱逸的世界,是理想的彼岸。與此同時,畫麵右下方被群山隔絕在外的世界象徵著外部的現實世界,是現實的此岸。鑒賞這幅作品,觀者被畫傢設定為站在此岸之人,目光會不由得沿著畫傢設定的綫索,逐漸越過密林深處,透過綿延的山脈,終於發現瞭一個彆有洞天的彼岸世界。這樣欣賞一次,便是一次臥遊,既是觀者與畫傢之間的一次交流,也是鑒賞者與自己的一次心靈對話。從這幅畫的創作時間判斷,此地當時正處於戰亂之中,不太可能呈現齣如此靜謐的氛圍,但王濛卻通過自己的畫筆,營造瞭一個理想的山水世界。

送彆也是中國山水畫最常錶現的題材之一。人生之中,離彆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古往今來,有多少詩篇寫盡瞭離彆之情,有多少幅畫作錶達瞭依依惜彆的情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硃彝尊齣京時,王��以一幅自己所畫的山水相彆。硃彝尊作詩道:“王郎五載一相逢,寫齣雲巒彆思重。仿佛攝山風月夜,鞦窗同聽六朝鬆。”離彆造成的兩地相隔,通過一幅山水畫作為紐帶把兩人連接瞭起來。清代畫傢王原祁曾仿元代畫傢高剋恭筆法作畫一幅,送給被他稱為鬆來的先輩。王原祁在題款中寫道:“先輩鬆來將為楚遊,齣側理索畫,寫此入奚囊中。瀟湘夜雨,與湖南山水恰有關會,齣以房山法,更見元人佳趣爾。”可見,王原祁送給這位前輩的畫作,不僅在內容上通過瀟湘夜雨來讓對方感受到他的送彆之意,而且在畫法上也作瞭精心的選擇。送彆一類的中國山水畫,也有相對固定的程式。通常,我們首先會看到畫麵前景中的人物,他們站在告彆的此岸;其次,我們會隨著離彆之人的方嚮被畫傢引嚮遙遠的彼岸。往往,此岸象徵著當下,而彼岸則象徵著未來。比如明代畫傢瀋周的《京江送彆圖》即是離彆題材的代錶作之一。這幅畫是瀋周送給即將遠到四川赴任的敘州太守吳愈的作品。畫麵描繪瞭眾人與朋友長揖而彆的情景。但畫傢並未著力去刻畫人物,而是用大量筆墨營造瞭一個此岸和彼岸的世界,鬱鬱蔥蔥的林木掩蓋瞭離彆的傷感,讓觀者進入畫傢營造的山水世界中,去體悟遠方和未來。在畫中,彼岸不僅是一個象徵著遠方的空間概念,更是象徵著未來的時間概念。多年以後的我們,在欣賞這幅畫時,即使不知道瀋周和吳愈的故事,但看到畫麵,依然能夠體味到送彆時的依戀與祝福。

除瞭主題、相對固定的模式、類似的象徵物之外,中國山水畫的意境還體現在畫傢對筆墨的錘煉上。想要欣賞畫傢透過筆墨所傳達的意境,需要具備一定的繪畫和書法知識。筆墨是指對毛筆和水墨的運用。透過欣賞畫麵中的運筆和用墨,不僅能讓觀者判斷齣畫傢技法水準的高低,也能判斷齣畫傢的審美旨趣。中國文化講究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作詩要讓人能看齣你是學杜甫還是學王維,作畫也一樣,要讓人能看齣你是宗某派、某傢。所謂的宗某派、某傢,最直接的是學圖式,高一級的是學筆墨,更高一級的則是學審美的意境。影響深遠的畫傢,不僅能創造齣自己獨有的圖式和筆墨語言,更重要的是能創造齣獨特的審美意境。但這種審美意境是通過圖式和筆墨傳達齣來的。比如我們熟知的畫傢吳昌碩,他以幾十年的時間深入學習《石鼓文》,並把從中學得的筆法運用到自己的畫中,從而産生瞭一種被稱為“金石氣”的美感。不同的畫傢會傳達齣不一樣的審美意境,有的俊秀,有的清雅,有的樸拙,有的渾厚,有的華麗……長期學習某位名傢或某幅作品,便會不自覺地在每一筆中都蘊含著這位畫傢或這幅作品的審美意境。唐代張懷��在論書時認為:“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寫文章要寫齣幾句話纔能錶達清楚意思,而書法隻需要寫一個字便能讓人看齣寫字人的心境。聽起來有些玄妙,但當你長期浸潤其中之後便能感受到他所言不虛。因此,當我們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時,最值得玩味的便是畫傢的筆墨,以及筆墨所傳達齣的審美意境。透過筆墨,觀眾不僅能與畫傢心靈相通,還能與畫傢所仿、所學的更早的畫傢心靈相通,感受他們的高妙,提齣自己的意見。透過筆墨,觀眾也能受到美的洗禮,欣賞宋代範寬《溪山行旅圖》能感受雄強之美,欣賞元代倪瓚《六君子圖》則能感受清幽之美。一幅畫是一個人,一幅畫是一個意境。觀者既是在品畫,也是在品人;既是在品味彆人,也是在品味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觀者通過畫傢營造的山水世界,完成瞭一次臥遊,完成瞭一次心靈的遠行。

早在唐代,張�b就提齣“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韆百年來,中國的畫傢,尤其是文人畫傢一邊在從自然界學得山石、樹木、雲水的畫法,一邊通過自己的心裁,讓畫麵傳達齣更加深遠的意境。北宋畫傢郭熙提齣,山水畫要營造齣一個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山水世界,使觀賞者可以想象自己在畫麵所描繪的世界中行走、遠望、遊覽、居住。郭熙認為,能實現這四個方麵的畫作均為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遊,原因是即使在現實世界中占地數百裏的山川,可遊可居之處也難以占到十分之四,顯得更加難得。郭熙的要求既是對畫傢而言,也是對觀者而言,“畫者當以此意造,而鑒者又當以此意窮之”。因此,與西方風景畫不同,中國山水畫不是對真實世界的寫照,而是營造瞭一個能讓觀眾臥遊的山水世界,從而讓人完成一次充滿詩意的心靈之旅。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8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曆代書法大師《心經》書法閤集,祈福平安!

曆代書法大師《心經》書法閤集,祈福平安!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簡稱《心經》。 是般若經係列中極為重要的經典, 也可以稱是佛教經論中最為 博大精深的一部經典。 在中國書法史上, 諸多大師都酷愛抄寫《心經》。 他們在墨香中感受清雅的熏陶, 而這些書法作品也呈現齣 一種更為彆緻的美, 細細看來,除瞭作者的文化底蘊, 更多瞭些許淡雅、清心和禪意。 當小楷《心經》 遇上音樂《心經》 心經音樂:王菲 - Smile Angel 備注:懷仁集字 .......


精選詩歌|其實,人世還是孤獨的

精選詩歌|其實,人世還是孤獨的

    每日好詩 其實,人世還是孤獨的 ――紀念外婆去世三周年作 文/木蝴蝶 其實,人世還是孤獨的 如若不然為何你會一生愁眉不展 為何會在你攢滿一頭白發的時候沉默不語 你知道這世上有任何的風吹草動 都會讓我誤以為是你在呼吸 都會讓我誤以為是你在淒風苦雨的夜晚 提著搖搖欲墜的燈籠在塵世裏走 你知道你這一走,山高水長 這幾年,我漸漸感受不到瞭你的氣息 連同你的模樣也在塵世上慢慢沉下去 連同你身染的沉屙一同帶去 連同我曾感知你疼痛的能力也一同消失 但你仍作為我身體的一部分活著 我們仍共用一雙眼睛 共用一.......


精選詩歌|國傢·傢國

精選詩歌|國傢·傢國

    每日好詩 國傢・傢國 文/馬維駒 一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 最後時刻,用七個字愛國,用四個字愛傢 這就是一位男人最後的遺言 作為公民,能夠獻給國傢的,所剩無多 作為丈夫,最放不下心的,唯有愛人 所有人看見瞭“我的遺體捐國傢”,可是 有的人卻忽視瞭“我老婆呢?” 傢國情懷,重音究竟應該落在哪裏 是傢,還是國? 肖賢友,在告彆塵世時 肉身,便是他唯一可支配的財産 隻有至愛,方可托付 他如願瞭 他同時放心不下的,是他的老婆 在意識停止以前,他希望為所愛的人 存儲最後的記憶 不知道,他是否如願? 十一.......


春莉曼妙 芬芳灼華——金陵紅袖六人書畫展之楊芬萍

春莉曼妙 芬芳灼華——金陵紅袖六人書畫展之楊芬萍

    來源:CBD文化廣場 作品按年齡排序: 俞雨華、楊芬萍、 季春紅、邢曼麗、劉小玲、孫莉坪 展 覽 訊 評 ///////// 主辦單位 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管委會 江蘇省收藏傢協會 承辦單位 南京天德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策展人 劉小玲 展覽地點 南京市奧體大街133號 江蘇省收藏傢協會文化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 2022年3月9日下午3時 - 3月23日 開幕式時間 2022年3月9日下午3時 ――免費看展―― 展 覽 前 言 ▲嚮上滑動 今人言書畫為藝術,而藝術何嘗有男女之彆?若冠以“.......


悅圖|萬象“耕”新 不負春光

悅圖|萬象“耕”新 不負春光

    悅圖|萬象“耕”新 不負春光 來源:中國蘭州網 編輯:蔡文琦 .......


王立濤‖​人間有你

王立濤‖​人間有你

    人間有你 文/王立濤 風雨乍起,幾多歲月如寄 警鈴奏響,多少煙火洗禮 旌旗飄揚,萬裏神州壯麗 正因人間有你 一座城,一方少年 青春的氣息從八方匯聚 熔鑄在泥濘和汗水裏 何其稚嫩的麵龐 卻早早的刻上瞭果敢與堅毅 火焰肆虐咆哮 毒煙低眉竊笑 驚恐的人們如同失控的野馬 哭著叫著跌撞著射嚮遠方 一群火焰藍卻逆行齣徵 沉重的水管裏噴湧齣生存的希望 搖晃的天梯下攀援著肉體的超人 瘦削的肩膀上扛起瞭安全的屏障 英雄無畏,慨然奔赴 風雨兼程,將背影留給瞭整個世界 正因人間有你 泱泱華夏有瞭和平衛士 正.......


漢代 高古玉螭龍玉璧

漢代 高古玉螭龍玉璧

    規格:高8.5cm 寬5.8cm 厚0.5cm重41剋 和田玉料,皮沁過渡自然,雙麵雕蝌蚪紋,頂部鏤空雕雙螭龍,味道足,收藏極佳。 .......


鑒賞|日本著名畫傢加山又造作品欣賞

鑒賞|日本著名畫傢加山又造作品欣賞

    加山又造 當代日本畫壇一位舉足輕重的畫傢。 1927年齣生於京都府,幼年隨父學畫 。 1944年畢業於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 1949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日本畫科。 1973年和1980年先後獲藝術大奬和文部大臣奬。 1966年任多摩美術大學教授、 1988年任東京蕓術大學教授。 2003年獲日本文化勛章。曾多次訪問中國,1983年和1987年兩次應邀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講學,並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 加山又造赴中國開展藝術活動 加山又造的作品嚮世人傳達瞭一代日本畫巨匠極高的藝術造詣和.......


那個反戰詩人,被謀殺瞭

那個反戰詩人,被謀殺瞭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兩句詩齣自王昌齡被貶龍標(今湖南黔陽)時期寫的一首送彆詩《送柴禦史》。當時,詩人的朋友柴侍禦正要從龍標乘船前往武岡(今湖南武岡)。 你與我之間,青山一路相連,共沐雲淡風輕,我們在同一月下,又何曾分處兩地? 兩地山川阻隔,王昌齡捨不得好友老柴,以詩相送。有彆於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爽灑脫,抑或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齣陽關無故人”的淡淡愁緒,王昌齡的詩雖同樣深情,卻不訴離傷。 然而,王昌齡此次貶謫經曆的終點,竟是一樁沒有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青未瞭|黃宏宣:何處是故鄉

青未瞭|黃宏宣:何處是故鄉

    何處是故鄉 華市長要退休瞭,準備和老伴迴故裏安度晚年。 在上下幾百裏,隻要一提起華市長,無人不交口稱贊,他和傢父同齡,上海交大的高纔生,高中畢業走齣鄉村後就一直在外省做事,從普通工人一直做到市長,華老每步都走得非常塌實、穩健。 三十多年來,華市長始終沒有忘記傢鄉的培養和親情,鋪橋修路、捐建學校、資助孤寡老人和失學兒童……雖然迴來很少,哪樣也沒有少他,他始終是傢鄉人茶餘飯後的錶彰對象。對於華市長,老鄉們都傾注瞭無限的感激和厚重的情誼。 華老已有十七年沒有迴鄉瞭,留給故鄉人太多的猜測和思念,知.......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視·言 趙傑個展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視·言 趙傑個展

    展覽時間:2022/3/29――2022/4/17 展覽地點:山東省文化館二樓聚雅空間 主辦單位:山東省文化館 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 濟南時報 齊魯晚報書畫院 近幾年我對繪畫的嘗試,與其說是題材和方式的轉變,倒不婦說是在對抗著自身的審美頑疾。這種對抗是奶此的漫長和艱辛,以至於時常使我陷入停滯和徘徊。所幸從未懷疑過自己的方嚮,慢慢摸索中,纔逐漸有瞭一點滿意的樣子。按年份鋪開作品,梳理檢查時,更深感在繪麵中圖尋求變化的不易,這種自我意識的逐漸覺醒,像極瞭從嗷嗷待哺成長至蹣跚學步的孩童,對.......


壬寅年春,不一樣的“雲拜祖”|正觀海報周選(3.21—3.27)

壬寅年春,不一樣的“雲拜祖”|正觀海報周選(3.21—3.27)

    “隻要記得就是永遠在一起” “3.21”東航飛行事故第八天 廣西消防駐地滿是鮮花 我們正麵臨新冠疫情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3月以來全國報告本土感染者已超5.6萬例 上海“劃江而封”開展網格化篩查 壬寅年黃帝故裏網上拜祖祈福平颱正式上綫 守正創新,網上“雲”拜祖凝聚傢國情懷 一起參與見證這場尋根問祖的全球盛事 用筆墨記錄曆史 用鏡頭思考人生 用色彩解讀生活 正觀海報每周一選 聯結世界洞見未來 .......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春暖花開——侯弟坤作品展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春暖花開——侯弟坤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2/3/29――2022/4/17 展覽地點:山東省文化館三樓聚雅空間 主辦單位:山東省文化館 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 濟南時報 齊魯晚報書畫院 侯弟坤作品賞析 《春暖花開》之一.140*140cm.國畫.2019年 《春暖花開》之二.70*140cm.國畫.2019年 《春暖花開》之三.70*140cm.國畫.2019年 《春暖花開》之四.70*140cm.國畫.2019年 《春暖花開》之五.70*140cm.國畫.2019年 《青.......


鑒賞|做藝術需真情實感——清華美院教授蔣智南作品欣賞

鑒賞|做藝術需真情實感——清華美院教授蔣智南作品欣賞

    藝術讓我們變得溫柔、溫暖 讓我們的內心充滿愛 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我們願通過水彩這門藝術語言 來抒發對自然、對生活、對生命的感受 把最美好作品奉獻給大傢 ――蔣智南 蔣智南 198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副秘書長。 .......


安徽博物院X科大訊飛 跨界閤作第三期傳承華夏藝術瑰寶

安徽博物院X科大訊飛 跨界閤作第三期傳承華夏藝術瑰寶

    安徽博物院X科大訊飛 跨界閤作 聯閤推齣的 【徽藏-非同尋常的寶藏】係列活動 第三期上新瞭 第三期我們精選齣 有豐富曆史厚重感的藏品 通過全新的展現形式 更立體直觀的將華夏文明呈現在您眼前 第三期手機主題 涵括瞭安徽博物院的5件藏品 書寫著多元文明的浪漫傳奇 是對文化領域深耕的又一次創新探索 現已正式上綫OPPO主題商店 目前所有OPPO和realme品牌手機 均可通過主題商城下載 清遊春圖人物門罩磚雕 鬆 清代遊春圖門罩 共有大大小小86塊磚雕組成 主體部分由一組九塊磚雕 構成一幅遊春圖.......


緻敬越劇宗師,嵊州市紀念袁雪芬誕辰100周年

緻敬越劇宗師,嵊州市紀念袁雪芬誕辰100周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周夏林 通訊員 陳榮 3月27日,嵊州市“紀念袁雪芬誕辰100周年暨緻敬越劇改革80周年活動”正式啓動。據瞭解,今年恰逢著名越劇錶演藝術傢、越劇改革踐行者、越劇“袁派”創始人袁雪芬先生誕辰100周年及越劇改革80周年,嵊州市聯閤上海市有關單位舉行緻敬和紀念活動,持續時間為3月--10月。 越劇誕生於浙江嵊州,繁盛於上海,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聲名遠播東南亞及全球華人社會,如今是中國最具代錶性的五大戲麯劇種之一。自古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之說的嵊州市是越.......


《易經》是一門天人閤一的學問

《易經》是一門天人閤一的學問

    我們都很懷疑,我們的祖先怎麼那麼高的智慧,在古代,沒有超前文明,怎麼一下子搞齣那麼多高明的東西,比如《易經》。 《易經》講的最多的就是天,地,人的事情。天地都是自然。那麼人做的事情自然就是要順應自然,而不是強製改變自然。 講到天,地,人,我們就很容易明白世間萬物隻有人纔是最大的生靈。 然而作為人類的我們,在這《易經》的指導下,我們與自然相安無事的協作瞭五韆多年。沒有大的破壞和汙染,一直生活在青山綠水的環境裏,隻是近200年的打死破壞,造成瞭人畜不安。 人本是萬物之靈,現在卻成瞭萬物之禍.......


成立71年齣版發行圖書近13億冊 人文社“雲慶生”

成立71年齣版發行圖書近13億冊 人文社“雲慶生”

    封麵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蔣瑞堯 1951年,在北京東四頭條的文化部大院裏,人民文學齣版社首任社長兼總編輯、作傢馮雪峰與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傢、翻譯傢和齣版傢聚集一堂,篳路藍縷,為開創和發展新中國文學齣版事業開始跋涉。如今已經71年過去瞭。 2022年3月28日,人民文學齣版社迎來71歲生日。人文社為此舉辦瞭“你好,人文社――慶祝人民文學齣版社成立71周年”直播活動。作傢張煒、李洱、祝勇、江南,在雲上分享他們與人文社之間的文學故事。 文潔若 層齣不窮的優秀作品既凝聚著作傢的創造,跟.......


從方言“齣圈”,窺見“Z世代”的情感外露

從方言“齣圈”,窺見“Z世代”的情感外露

    □韓欣 (河西學院) 不同於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近來各地方言憑其“鄉土味”的發音和彆具特色的用詞,意外博得瞭年輕人的青睞。隨著越來越多的“方言梗”在網絡流行,帶有方言特色的錶達已成為當今“Z世代”日常社交中必不可少的“聲音”。(3月27日 中國新聞網)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在我國五韆年的曆史長河中,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總有鄉音縈繞人們心頭。在網絡社交中,情到深處,人們總喜歡飆幾句方言,以錶達特定環境下的情緒。鄉音,不僅沒有讓“Z世代”之間産生距離感,反而帶著獨特的親切感,能夠拉近彼此.......


今天是張純如的生日!緻敬,紀念……

今天是張純如的生日!緻敬,紀念……

    今天(3月28日)是華裔女作傢張純如的生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官方微博發布視頻緻敬、紀念。 她讓世界瞭解瞭南京大屠殺真相 張純如祖籍江蘇淮安,1968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她本有著優裕和安寜的生活,曾在美聯社和芝加哥論壇報當記者,後開始全職寫作和演說。 1994年12月,張純如看到瞭幾張南京大屠殺時的照片: “數百名中國平民的屍體飄滿江麵,還有被砍掉的頭顱,被割開的肚腹,以及裸體的婦女,她們的臉扭麯變形,帶著讓人無法忘記的痛苦和恥辱的錶情。” 這些景象,在她學校的圖書館.......


老式電視機、半導體、打字機……在這裏感受中關村的“前世今生”

老式電視機、半導體、打字機……在這裏感受中關村的“前世今生”

    老式電視機、半導體、打字機 …… 走進中關村村史館 這些帶有“時代痕跡”的老物件 翻開瞭中關村的“前世今生” 中關村村史館分為“中關・記憶”、“科學・進軍”、“創業・試驗”、“中國・世界”4個展區,通過實物檔案、動態屏幕、微縮沙盤、交互投影等展陳形式,以中關村地區的曆史、文化、事件、人物為主要展示對象,講述瞭中關村的聚落演變發展史、科技文化發展史、創新思想發展史。 “中關村村史館所在地,是上世紀80年代雙榆樹街道聯社的原址,這裏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産物。村史館現在一共有690件展.......


名作《雪國》的誕生真相|《川端康成傳》獨傢揭秘

名作《雪國》的誕生真相|《川端康成傳》獨傢揭秘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瞭下來。 這是川端康成小說《雪國》的第一句。小說以穿過縣界的隧道為開始,暗示著空間的轉移,目的地“雪國”則是一個與現實截然不同的世界。 《雪國》講述的是一位舞蹈藝術研究傢島村來到瞭雪國的溫泉旅館,分彆與藝伎駒子、少女葉子産生瞭情感糾葛。 作為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的代錶作,該小說沒有麯摺離奇的故事情節,卻描繪齣瞭極其細膩唯美的情境,極緻地體現瞭“美麗、脆弱、短暫”的日式審美,因而被譽為日本文學史上不朽的名作。 2022年.......


論見|核酸檢測現場不能拉小提琴?“戰疫”不應排斥“文藝”

論見|核酸檢測現場不能拉小提琴?“戰疫”不應排斥“文藝”

    戰疫未必需要刻意營造某種“儀式感”,更不需要為瞭吸睛去搞形式主義,但這並不意味著,文藝在戰疫中無所作為。 3月27日,湖南長沙某高校核酸檢測現場,學校組織音樂學院幾名學生在一旁拉小提琴。這段視頻在網上引起瞭熱議。有人說防疫現場聽拉琴,很溫馨很感動;也有網友質疑,這是防疫中的形式主義,純屬作秀。 一切脫離現場和細節的討論都不足取。從視頻上看,當天是陰雨天氣,學生們在操場上排隊參加核酸檢測,參加演奏的音樂學院學生列隊站在看颱上,都戴著口罩、保持間距,與參加檢測的隊伍有十多米的距離。這樣的“陣仗”.......


清涼賞析丨禪詩:隻要人知色是空

清涼賞析丨禪詩:隻要人知色是空

    以景示法,引禪入詩,是詩僧們展示禪趣的獨好。本詩便是一首生動形象、理趣超然的禪理詩。 槿花又名扶桑、日及,花色深紅,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植物。它朝開夕落,若曇花一現。詩僧藉此生動地說明禪理。移花入夢,意欲何在?“老僧非是愛花紅”,是詩人最直接不過的迴答。那麼他的用意何在呢?“朝開暮落關何事,隻要人知色是空。”詩人一語道破天機,將佛傢的奧理用淺白的詩句進行瞭藝術的再現。它朝開暮落,不關何事,不關花事,不關你事,也不關我事,這就是生命的規律,因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切色相一切物質現象皆你我心力所.......


為啥很多男生覺得曆史是常識,女生對曆史卻無感?背後有啥說法?

為啥很多男生覺得曆史是常識,女生對曆史卻無感?背後有啥說法?

    可能一些小夥伴也發現瞭,相對於男生而言,女生好像對曆史不太感興趣,準確地說壓根就不怎麼感興趣,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先來講一個我親身經曆的事情,然後我們再來聊一下這件事情的背後,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第1點,我親身經曆的一件事情。 差不多在三年前那個時候我的錶姐結婚,傢裏麵的長輩都一塊去吃飯,而因為當時說好瞭,抽煙的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喝酒的在一個桌子上吃飯。 不抽煙,不喝酒的就坐小孩那一個桌子,雖然我不會抽煙,但是偶爾喝一點酒是沒有關係的,所以我就和一些叔叔大爺們坐在瞭一起。 在最開.......


甘肅金昌旅行,走近三角城遺址,探秘沙井文化

甘肅金昌旅行,走近三角城遺址,探秘沙井文化

    三角城遺址的曆史朝代已經比較久遠瞭,其中從西周到春鞦時期,如此長的一個階段,裏麵有大量的考古學術價值,有很多有關沙井文化的研究內容都來自這裏,對研究河西走廊文化以及西北少數民族的曆史等都有幫助,它也是我國重要的文化保護單位。 在1924年三角城遺址被發現以後,就立刻受到瞭關注,安特生博士揭開瞭對三角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它位於現在的金昌市內,這是西北邊陲的一個古代遺址,在民國時期有三批考古學傢進行過調查,1979年後文物專傢對三角城遺址進行瞭大規模的專業發掘。 對考古不是很感興.......


青未瞭|竇憲君專欄:攤煎餅

青未瞭|竇憲君專欄:攤煎餅

    攤煎餅 來自豆莢兒文學 作者:豆莢兒 母親準備攤煎餅,提前三天泡上玉米碴子和黃豆。黃豆是鄰居詹娘給的,聽說母親要攤煎餅,早早送來瞭。送來時說母親,需要就說話,怪客氣,斤把的黃豆還算個事瞭。母親說,黃豆多金貴。 詹娘揚著聲說,金貴啥,都是自傢齣的,吃不瞭。這樣說話的詹娘像是在顯擺。母親不計較,就像不計較詹娘總在她麵前顯擺她大兒子給她買的新衣服一樣,母親對富貴的處理一嚮比較從容,淡定。 詹娘傢日子富裕,人丁興旺,園子又大,年年收的黃豆除去做兩缸大醬,都用來換豆腐。任怎麼鋪張,總是吃不完地吃.......


古董局中局的老朝奉是誰呢?

古董局中局的老朝奉是誰呢?

    古董局中局的老朝奉是五脈中青門的女掌門瀋雲琛。 在瀋雲琛的理解裏,古董就是錢,充滿瞭不可抗拒的利益。可以說假古董的利潤遠超想象,可以達到一韆倍。為瞭這樣的利益,她可以踐踏一切法律。老朝奉必須是古董行業的人!因為他跟鄭師傅考許願的時候就錶現齣來瞭。一個古董大師,又精通造假,還精通鑒寶。足以錶明老朝奉的身份。老朝奉非常瞭解“佛頭案”的內幕。 很明顯,日本的佛教頭像是假的。瀋雲琛身份曝光後,她並沒有否認對許願等人的審判。她反而預言,在她死後,如果沒有她的約束,地下的製假、偷、賣行業會更加繁榮.......


“雙減”後,成都博物館“周末兒童博物館”全新升級

“雙減”後,成都博物館“周末兒童博物館”全新升級

    紅星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3月27日報道2020年9月,成都博物館推齣瞭全國首個針對青少年的周末夜間活動“周末兒童博物館”,時隔兩年,“周末兒童博物館”在既往基礎上全新升級,從內容、時間、受眾等維度全麵“擴容”,於2022年3月25日晚登場,全新活動陸續推齣。 3月25日當晚18:30,全新升級的周末兒童博物館正式亮相。率先與觀眾見麵的是《文物識天府・蜀錦》、《文物識天府・畫像磚》和《快樂的影偶傢族・影戲》共三場活動,約40組親子傢庭作為首批參與的觀眾,在成博度過瞭一個難忘的夜晚。本次活動.......


關注|《格林童話》蘊含民族構建意識

關注|《格林童話》蘊含民族構建意識

    2021年版電影《灰姑娘》劇照 圖片來源:CFP 1812年,德國語言學傢、曆史學傢、童話作傢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首次發錶瞭他們共同搜集、整理的《兒童與傢庭童話》,即後世所說的《格林童話》。其中《小紅帽》《灰姑娘》《白雪公主》等許多作品可謂傢喻戶曉。3月26日,由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德語文學分會舉辦的“紀念《格林童話》發錶210周年研討會”在綫舉行,《格林童話》研究者、德語文學愛好者參加瞭此次會議。 深刻影響德國語言文學 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作為德國民間故事和古老傳說的搜集者,對德意誌.......


山東青島:畫說戰“疫” 繪就溫情畫捲

山東青島:畫說戰“疫” 繪就溫情畫捲

    《同城戰“疫”・不眠夜》68×34cm宣紙水墨 《 同城戰“疫”・爭朝夕》68×34cm宣紙水墨 《 同城戰“疫”・渡春寒》68×34cm宣紙水墨 《 同城戰“疫”・誌願者》68×34cm宣紙水墨 《同城戰“疫”・雨中麯》68×34cm宣紙水墨 《 同城戰“疫”・艷陽天》68×34cm宣紙水墨 一支畫筆,記錄戰“疫”擔當;一抹色彩,閃耀溫暖瞬間;一幅畫作,提振戰“疫”信心。 2022年3月,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倒春寒”,山東省青島畫院專職畫傢李延智以青島市市南區湛山街道核.......


青未瞭|因為心裏住著春天

青未瞭|因為心裏住著春天

    文/吳奮勇(福建) 預想春雨 立春日,艷陽高照。今年的第一場春雨來得並不突然,天氣預報鋪天蓋地,說要下雨降溫。 聽瞭一夜的雨聲,連夢也濕漉漉。清晨在冰涼的潮濕裏找到一串驚嘆號。落葉聚在一起,仰望著枝頭,默默無語;花兒,零零散散,像星星,把大地當成天空。 我想到一個詞,鮮活。該說,春天真的來瞭。小河從這村到那村被攔截幾次,唱著歌走瞭。 我找到一個村莊,我是村裏的陌生人。站在屋簷下,看著醃製的芥菜晾在竹竿上,聞到的肯定不是春天真正的味道。 鳥鳴響起。鳥在我看不見的地方,我的天空飄著異鄉的雨絲,一條.......


敦煌博物館IP《絲路明珠·國潮敦煌》虛擬藝術作品將於3月29日上綫開售

敦煌博物館IP《絲路明珠·國潮敦煌》虛擬藝術作品將於3月29日上綫開售

    當“國潮”與“藝術品”相遇,文創與收藏會碰撞齣怎樣的火花?敦煌博物館IP《絲路明珠・國潮敦煌》虛擬藝術作品將於3月29日上綫開售。此次發售的《絲路明珠・國潮敦煌》係列藝術品包括《敦煌―孔雀》《敦煌―虎》《敦煌―九色鹿》《敦煌―三兔圖》四幅藝術作品,是由敦煌博物館授權上海天絡行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創作。孔雀、虎、鹿、兔這些寓意吉祥、美好的中國傳統文化形象包含其中,文創設計疊加收藏價值,既是對敦煌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將“國潮”元素賦能藝術品、收藏品的一次嘗試。 藝術品《敦煌―孔雀》.......


雲賞“水韻”|“藝”往“吳”前,180餘項文化大餐點亮姑蘇生活

雲賞“水韻”|“藝”往“吳”前,180餘項文化大餐點亮姑蘇生活

    雲上演齣 藝起抗疫 目前,綫下文藝活動暫停。為瞭加大優質文藝內容在綫供給,滿足市民文化生活,振奮抗疫信心,蘇州各文藝單位、協會和文化場館分彆組織瞭雲上展演、文博展覽、雲聽和各類文化活動,“藝”往“吳”前,用藝術凝聚力量。 已定檔推齣180餘項活動,包含雲上展演近百項、文博展覽35項、綫上雲聽14項及綫上活動48項,涵蓋昆劇、蘇劇、滑稽戲、舞劇、音樂會、兒童劇、蘇州彈詞、蘇州評彈、書法作品展、攝影作品展、紀錄片、文化講堂、視頻直播等各類形式。 蘇州市滑稽劇團《新唐伯虎點鞦香》劇照 蘇.......


《日本庭院集成》:一套講透日本造園藝術精粹的“鎮宅”書

《日本庭院集成》:一套講透日本造園藝術精粹的“鎮宅”書

    講究儀式感的小夥伴們maybe有拾掇拾掇傢裏的打算,連怠惰(不是)的知美君都打開瞭小某書,琢磨怎麼讓自己的傢更美觀。 刷著刷著,一些有意思的內容吸引瞭知美君―― 知美君扒拉到瞭一些日式庭院的美圖,知道大傢上班纍啦,抱過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這是深深淺淺的綠 是綠 還是綠 不知道這麼多綠色,大傢的眼睛有沒有得到些許放鬆(沒放鬆也不要打我,頂鍋蓋跑―― 不得不說,庭院真是心靈淨化的一把好手,忙碌工作之餘,去綠色的自然中吐納升息,也可以收獲片刻寜靜。 畢竟誰沒想過做個田間隱士,“寄情.......


短視頻|明中都遺址公布重大考古發現

短視頻|明中都遺址公布重大考古發現

    明中都遺址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境內,是明太祖硃元璋在傢鄉建造的皇城建築群。考古人員發現,這座皇城不僅擁有明代皇城最多的七座外金水橋,還齣土瞭礎麵邊長超過2.5米的巨型石礎,充分體現齣明代皇城的恢宏氣勢。考古人員重點發掘瞭塗山門和宮殿區,厘清瞭宮城內前朝區宮殿基址及部分附屬建築的布局。在明中都遺址的考古工作中,還使用瞭無人機拍攝、3D建模等科技手段。根據史書記載,鳳陽明中都的修建年代早於南京、北京的明故宮,是明代修築的第一座皇城,建築風格體現齣典型的承上啓下。前朝區的宮殿“工”字形布局,和明.......


紀實與虛構的交響,長篇小說《烏江引》研討會舉行

紀實與虛構的交響,長篇小說《烏江引》研討會舉行

    “紀實與虛構的交響――長篇小說《烏江引》研討會”3月26日在京穗兩地以視頻連綫方式同步舉行,研討會由人民文學齣版社、中國作協創聯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 《烏江引》呈現的是長徵史詩的另一個傳奇,一支鮮為人知的秘密力量,這便是以“破譯三傑”曾希聖、曹祥仁、鄒畢兆為破譯主力的中革軍委二局。他們利用早期無綫通訊技術偵收的敵颱信號,幾乎成功破譯瞭國民黨軍的所有密碼情報,為紅軍一次又一次突破重圍、絕處逢生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國民黨軍對紅軍的情報卻一無所獲,這是人類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情報戰.......


跟著非遺過春天│紙鳶飛舞,縱享春日浪漫

跟著非遺過春天│紙鳶飛舞,縱享春日浪漫

    臨近三月份的尾巴,鼕天的寒意已逐漸消退。柳枝吐芽,草長鶯飛,伴隨著和煦的微風,春天帶著盎然的生機與活力悄然而至。 正值春光好時節,久居高樓、深居簡齣的人們齣遊的迫切感也隨之而來。 踏青賞花、芳草嬉戲、碧溪垂釣……不少春日裏的好去處瞬間縈繞心頭。若論身心愉悅、老少鹹宜的歡脫事,這其中怎麼少得瞭放風箏? 《青蛙與螳螂》風箏 作者/張效東 一說到風箏,不由得想起山東濰坊。 濰坊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200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隻風箏“木鳶”從這裏起飛,現在,全世界70%以上的風箏都齣口自濰坊,.......


大道平坦安全,可人們總愛走歪門邪道的捷徑:王傢春《畫說道德經》連載53

大道平坦安全,可人們總愛走歪門邪道的捷徑:王傢春《畫說道德經》連載53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 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釋讀‖ 假使我稍微有一點智慧,我都會行走在平坦安全的大道上,唯一擔心的是不小心走上瞭不安全的邪道。大道是那麼平坦安全,可人們總愛走那些歪門邪道的捷徑。 不斷地改朝換代,造成瞭農民的田地荒蕪、國傢的倉庫虛空。但是那些王公貴族照樣穿著華麗的衣服、拿著鋒利的寶劍,美食多得都有點厭煩,傢裏還藏著大量的財物,這是強盜在那裏自我誇耀。這完全不符閤大道.......


臨帖有一個損益問題,七分像和十分像是怎麼迴事

臨帖有一個損益問題,七分像和十分像是怎麼迴事

    臨帖有一個損和益的問題。臨帖要“七分像”還是十分像,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看待。 韆萬不要把啓功先生說的話,孤立來看。 啓功先生說臨帖“七分像”就有這樣臨帖的道理,但是,我們應該有具體的分析,不要盲從,也不要誤讀。 這就是書法學習的損益問題。 比如說,初學書法,臨帖一定要按照“十分像”來要求臨摹字帖。 而事實上,盡管我們非常努力,也不一定達到“十分像”的的目標。 如果能夠達到十分像,這也是初學書法的很大成就瞭。 那麼,臨摹十分像就是學習書法的目的嗎? 當然不是。學習書法,有一個過程。我們開始要.......





前一篇新聞
傳蘋果大砍下季iPhone SE訂單
后一篇新聞
曆代書法大師《心經》書法閤集,祈福平安!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