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6:11:35 AM
“林花謝瞭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每每讀起南唐後主李煜的詩詞,心中便會莫名地裊娜起淡淡的傷感與哀愫,也許是我太過多愁善感瞭吧,但李煜的幽怨實實令我為其感慨,怪不得蘇軾讀完他的詞後也倒抽一口涼氣。
的確,李煜的詩詞浸透著許多哀怨,盡管在前期他也做過一些宮廷奢靡生活的麗詞艷藻,但總體來講,李詞是偏嚮愁調的(李煜也因此有瞭“愁宗”的稱號)。這不僅代錶著李煜後期生活的闌珊,也從另一個方麵揭示瞭他內心的掙紮與呐喊!
李煜(937-978),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Z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稱南唐後主。975年,宋軍破金陵,他肉袒齣降,雖封作違命侯,實已淪為階下囚。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
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投降宋王朝的李煜無論如何也不會像劉禪那樣樂不思蜀,相反,淪為階下囚的他時常以淚洗麵。
無法,是故常作詩詞以抒懷。他在《相見歡》中寫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鞦。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彆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是啊,在彆人眼裏,他再也不是那個風華正茂的南唐之主瞭,更為糟糕的是,他,成瞭亡國之君!這在當時社會是奇恥大辱啊,李煜再怎麼堅強也不可能不被這些嘲諷、罵名擊垮。
終於,當他作瞭《虞美人》之後就一命嗚呼瞭,相傳他是被太宗毒酒賜死的。傳言我不置可否,但李煜的的確確是走瞭,走得那樣淒迷,那樣無助。
中國曆史上有好些錯瞭位的名人,除去齊宣王和宋徽宗,李煜居之榜首。我常想,要是李煜不是一國之君會怎樣呢?曆史就是會開玩笑,它偏偏選擇瞭李煜,沒辦法,李煜隻能聽從命運的調遣。
於是,亡國的罪名就這樣無情地覆在李煜的身上。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搗練子令》)在囚禁深院的日子裏,李煜心中常常思念著自己的國傢,他並不是不愛國的,隻是他沒有治國的韜略,他的纔華都在文學上大放光芒瞭。
於是夜深人靜時分,寒蟬淒切,朔氣淒清。望著窗外舊時月,聽見數聲搗練聲的他怎不即景生情?那時他應該在和小周後一起對月吟詩吧?“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嚮檀郎唾!”當時明月在,如今,明月依舊,斯人何處?
李煜本是李�Z第六子,按理說,皇帝的位子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他坐的。當時,太子文獻十分嫉妒李煜的美纔俊錶。據說,李煜生性溫順,氣度不凡,再加上他那一錶人纔的長相,文獻不嫉妒纔怪。
然而,李煜並不想自相殘殺,他選擇瞭隱讓,這一思想及態度在他的好些詩詞中都有所錶現,如他的《漁父》――浪花有意韆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人如儂有幾人?
另有一首同名詞是這樣寫的: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鈎。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齣,李煜比起那些為萬乘之尊而弑父殺兄的帝王來,真的很有心胸!
但是,這個帝王之位最終還是讓他給坐瞭!於是,錯位的人生便由此而生!
在位期間,李煜生活地很奢靡,但並未做得過火,隻是他的國傢大勢已去,非人力可以挽救。
李煜生平有兩個摯愛:大周後周娥皇和小周後周嘉敏。比起那些後宮三韆還不滿足的帝王來說,李煜無疑是一個專情之人,大周後因有疾再加上兒子的夭摺,不久就駕鶴西去瞭。
此時的南唐後主放下帝王的架子(其實他沒怎麼擺過帝王的架子),痛哭失聲,哭得左右皆掩麵而泣!
後來又作《謝新恩》一詞錶達思念之情及寂寞之苦: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熏籠。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李煜對大周後是那麼的摯愛。
後來李煜復娶大周後之妹小周後,我想,這可能對他是一種慰藉吧,也許,他需要一個人,一個與大周後差不多的人來陪伴他,來支持他!雖如是,但每見及大周後生前所用之物他必唏噓涕零。
後有詞證: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采桑子》)
曆來人們對李煜與大小周後的愛情故事都大加贊賞,並以為感慨。不錯,李煜的愛恨情仇都是令人感慨的。他的愛不限於個人的小愛,其實他是愛國的,也是愛民的。
史書記載,當傳聞李煜死訊時,南唐的百姓當即焚香祭拜,並痛哭泣零,可見李煜並不是一個壞君王,相反,他很可能十分體恤百姓,這應該就是百姓“聞喪而號”的緣故!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麵清。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子夜歌》)李煜在宮闈中的生活是何等的滋潤,這與他被囚禁後的生活有著極其鮮明的反差。
這也許就是後來李詞有瞭哀國傷時思想的緣故吧!後期李詞不管在用詞上還是修辭上都有著與宮廷詞截然不同的調碼。
請看這首《破陣子》:四十年來傢國,三韆裏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乾戈?一旦歸為臣虜,瀋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彆離歌。垂淚對宮娥。
好一個“瀋腰潘鬢消磨”,大有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之勢,不過,李煜的這句讀來更讓人覺得心酸,“物是人非事事休”啊,憑欄寂寞對孤影,怎不思量?李煜,堂堂漢子也怕不會不落淚吧!
“往事隻堪哀,對景難排。鞦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捲,終日誰來?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這是李煜的另一首哀辭《浪淘沙》,鞦風尚能侵階,你呢?莫過於庭前空對梨花,枉自嗟呀,一朝去瞭榮華,一朝去瞭紅顔,今夕何夕,早已不見瞭塵埃!
李煜雖然成瞭亡國君,但他永遠是文字的皇帝、愛情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