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10:06:20 AM
第六章 心靈性慧的本質
長篇小說作者:汪麗萍
光陰迅速,春去鞦來又五年。可察已有五歲,聰明伶俐,善於讀書認字,頗有其祖上風範。村子比較安全,小童大都自己去玩。一日,可察在 “陽和堂”門口玩耍,看見一位老人齣門就摔倒瞭,他跑過去扶他起來,還拿齣自己的絲絹替他抹汗。
“我是可字輩,瞧,您頭發和鬍須都白瞭,我估摸著是從字輩,對嗎?”
這位老人就是宗朗,他說: “我是宗字輩,是你堂房太公。”見小童眉目清秀,衣衫得體,語句通順,口齒伶俐,想到這會不會就是仲��傢的孩子。他一直沒有見過可察,但聽人描述過 “天庭飽滿,鼻梁筆挺”,於是問: “告訴太公,你爹是新屋裏的仲��嗎?”他用力拽緊小童的胳膊。
一陣疼痛令可察警惕,娘說過: “四房有幾個惡人,韆萬遠離他們,會把你抓起來扔到山洞裏去的。”他試著掙脫太公的手,可死死被拽著。腦子一轉就笑笑說: “我傢在月街頭廳,我爹爹叫仲芳,我叫可惠。太公,天暗瞭,去我傢吃飯好嗎?”果然,那個太公手一鬆,籠子的鳥從窗裏飛走瞭。可察跑著,不時迴頭看看有沒有追來,一直跑到 “閑存堂”纔安下心來慢走。
仲��聞知孟降落榜,趕來看看,他對孟降說想舉薦他去縣裏乾事,還分析科舉舞弊,彆指望瞭,舉薦為官,乾得好也能提拔。
孟降迴答: “無需你來操心,我爹爹心明眼亮,送客!”孟降想起懲罰他下田地替人乾活,羞辱難忍。
仲��還在開導他,宗朗臉色鐵青,一句話不說。仲��說: “江南徭役負重,百姓拿不齣來,官府就要利用地主豪紳的協助。幾十年下來,這些地主豪紳的地位淩駕於地方官吏,咱溫州永嘉也這個德行,所以呀……”
宗朗開口打斷他的話,說, “咋不見我能淩駕於你?”
仲��笑笑說: “差不多瞭,我熱臉貼您冷屁股,不就是您淩駕於我嗎?”他嘆瞭口氣說: “為瞭族人和和氣氣,我貼貼冷屁股也沒有關係。我擔心公仇恨我會引起族人憤怒,讓人側目而視,不如坦蕩做人,堅持下去,害人害己可不是鬧著玩的。有些過錯,我想幫您也是沒有可能,一個理字,我也偏心不得是嗎?”
“蒼天在上,我汪宗朗對得起族人,對得起祖宗,咱政見不一,無話可談!”拐杖敲著地磚,氣勢十分囂張。
“有啥政見不一?我是官員,你是嶼北村民,土地多瞭一點也不能證明你與我政見不一?不要看高自己,今日上門,絕無害您之心。去永嘉做事一定比留在這裏強。”他明白留下孟降在村子不是太閤適,去外麵當差,眼光打開,不會整日盯著雞毛蒜皮的事跟著他爹攪風攪雨。
汪宗朗思維極端:“趕我兒齣村去一定有陰謀,絕對不能上當。”
汪仲��嘆口氣走瞭。
迴傢以後,仲��抱著兒子跟娘子說起來,戴夫人說: “死擰,一根筋到底,你也盡到責任瞭。”
“盡到什麼責任?我擔心兩傢怨恨下去,埋下仇恨,總想著化解化解。”
“你今日想到瞭?我一直在擔心,還有仲秀傢的。宗光在義渡是搞得紅紅火火,聯絡大批商傢進齣村子,也不是好事,他背後力量就是宗朗,所作所為都有意思。”
“就是有意思,我調孟降去縣裏當吏,為瞭瓦解他們的力量,少一個就少瞭一個壞主意。”
可察問: “爹,吏是什麼?”
“是衙門當差的。”
“有槍嗎?”
“沒有槍,跑腿的,咋啦?告訴爹,乖。”仲��緊張起來問。
“沒有槍,我不當吏。”這麼一迴答,他爹娘也就放心瞭。
夫人正奶著三兒可安,她說:“那乾脆讓宗光去縣裏當吏,讓孟降負責義渡,行嗎?”
“我剛去瞭溪口,問他,他說不去。眼睛也不看我一下,這幾個真沒法子對付。”
想不到可察一句話點醒爹娘,他說: “爹爹,讓他們當清兵去,他們就沒有辦法不去瞭,村子就沒瞭壞人。”
夫人說: “還是察兒好腦筋,溫州總兵頭頭你不是認識嗎?跟他舉薦孟降去,孟降能寫能算,當兵也不會吃虧。”
仲��覺得這步棋一定能贏,牽著可察去找保長商量。保長屋子的堂號是 “三益堂”,碰巧 “樂善堂” “閑存堂”幾個族老都在,大傢商量後一緻認為可行。次日,仲��趕去溫州找總兵司馬舉薦族人當水軍。
一月後,汪宗朗收到溫州總兵部門發齣的信件讓孟降去當兵。為此,宗朗哭紅瞭眼睛,眼巴巴看著兒子走。
某日,冤傢路窄,小可察帶著大弟可�u在 “九如堂”玩耍。宗朗和宗明走過來,宗明說: “好像是可察可�u,仲��的兒子。”
宗朗一看說: “是可惠。”
“是可察。”
“是可惠。不信,我叫叫。”他捏捏嗓子叫瞭一聲”可惠”。
可察已經看到瞭他們,見天黑暗下來,也不見來去的人,心裏害怕起來,對弟弟說: “壞人來瞭要抓我們,你一定說傢在月街頭廳,爹是仲芳,哥叫可惠,你叫可民。”可�u點頭,用心記著 “可惠可民爹叫仲芳。”
可察大膽過去,叫瞭一聲 “可惠見過太公。”
可�u也說: “可民見過太公。”
宗明一把拽住可�u的衣襟, “說,你叫可�u對嗎?”
可�u哭瞭起來。可察說: “太公.可民病瞭,您……”不知如何說下去,可察畢竟隻是小不點。這時候月街頭廳的可惠帶著可民可九過來。話說巷子口一個牧童牽牛迴村,看見可察可
�u,就大喊 “可察可�u”,打瞭一聲招呼往南麵而去,他弟弟騎在牛上。
宗明說: “哥,你聽到瞭嗎?這是可察可�u。”他一手一個拽住兄弟倆。
可察大喊: “可察,我是可惠可民,快過來呀,太公叫你們呢!”
那頭的可惠可民聽見有人喊可察,迴頭看到牧童背影,牛背上騎著小男孩,以為是可察牽牛,可�u騎牛,便追瞭過來。
可察笑笑說: “太公那麼喜歡可察,我去叫過來,可察最聽我的瞭。宗明就放開瞭手,揉揉眼睛笑著說: “孩子一日就變,何況有一年半載沒見著。”宗朗說: “可不是鬧著玩的,得罪仲芳,他嶽父跟咱也有交情。”
話說對麵的可惠三兄弟忽然想起娘等著他們,便改道迴傢去。可察拉著弟弟追瞭過去。
正當可察離開險境時,可�u雖然隻有四五歲,有 “順風耳”之稱。他說: “哥,太公在呼救。”
倆人連忙迴跑,忘瞭自個的假身份。追到一看是從未聽說過的奇聞,宗朗的頭伸進大樹洞裏齣不來瞭,樹洞發齣求救的 “嗡嗡”聲。宗明喊: “救命唷!快來救命唷!”
可察過去看看如何救,試著挪脖子,拽辮子,可怎麼也伸不齣來。他轉身對宗明說: “您也是宗字輩嗎?”
宗明點著頭說:“彆顧這瞭,喊人去,快來救人,你太公就要憋死瞭。”
可�u在一邊哭瞭起來,畢竟都是有血緣的親人。
“太公抱住太公的腿上提,讓他輕鬆一些,不至於吊死。可�u去叫人拿斧子來。”說完,用力攀斷樹杈給掛在樹上的太公墊腳。可�u跑瞭幾步迴來說: “哥哥,我有禾刀在身。”說完抽齣後腰的禾刀遞給哥哥。
宗明聽見一聲 “可�u”,便知是可察,見禾刀就說: “可察,你想殺瞭太公?大逆不道!”
“我救太公,咱心眼沒有你們惡毒。”
說完,舉起刀從大樹後背去砍挖,終於看到宗朗的頭,拿禾刀割瞭他的頭發。之後跳下來,左看右看,忽然看見族人挑著油擔子過去,就追瞭過去,要瞭一壺油過來淋在宗朗頭上,然後說,太公,您試試齣去,不要怕。”
宗朗試瞭試,果然伸齣來瞭,躺在地上直喘氣。可察拉著可�u逃走瞭。宗明也忘瞭說可察兄弟身份,他以為宗朗也聽見瞭。其實,頭在樹洞裏根本聽不清楚。
過瞭幾日,宗朗聽說月街頭廳的仲芳病瞭,便帶瞭五兩銀子過來,走進大屋,鄰裏也熱心與他招呼,他問 “仲芳傢在哪一間”?一個穿戴彆緻的女人說 “在第三院左手邊就是,仲芳病著,公來看仲芳呀”,他嗯嗯點著頭走去。一個壯丁說: “看,公的脖子不能大力轉,是扣在老樹皮上整傷的。”說完,大喊一聲: “公,下次來我傢坐坐,我這會兒下田去。”宗朗聽見慢慢轉動整個身子,麵對麵擺擺手,又慢慢轉身朝仲芳傢走去。
進屋後,他傢人引見進瞭內房,仲芳躺著,他說: “仲芳病瞭,請六房來看看呀?”仲芳說: “是朗公來瞭,看瞭,正吃著藥湯呢。”
他摸齣銀子遞給他, “拿去治病,送你的。”
仲芳不肯收,推來推去,接過銀子一看有五兩,瞬間感動,淚盈盈地說:“公,治病花不瞭那麼多,有一兩就夠瞭,您拿去。”
宗朗笑笑說:“拿著,老朽一點心意,餘下給可惠讀書去,這孩子有齣息。身子好瞭,擔起月街房族,看看人傢六房氣勢越來越囂張,咱二房要聯閤起來爭取村子的利益。”
仲芳拿著銀子看著離去的背影,心想:不是念在嶽父情分過來探視,是來拉攏反六房?越想越不安,原本起色的身體又嚴重瞭。六房醫館過來把脈送藥,過幾日,仲芳能下地走走,想起宗朗的銀子,來 “買斷”與六房關係,左右為難,退迴銀子又不知說啥?便帶著五兩銀子找保長說說心思,還說讓保長替他退迴去。保長已經得知來龍去脈,笑著說: “你放心用的就是瞭,要還再說吧。”
仲芳帶著五兩銀子迴傢去,盤算著給可惠去讀書搞個漂漂亮亮大大氣氣的學祭,花費就得五兩銀子。剛拐瞭二個彎,到瞭六房仲民傢門口,聽見吵吵鬧鬧,進去一看是岩頭村的小六子來逼債,連本帶利剛巧是五兩。見吵鬧得不可開交,還有動手打人氣勢,就把銀子給瞭小六子。”
仲芳一齣門就看到保長帶著村民追來,仲芳說: “都迴去吧,事情處理瞭。”
彆看汪傢平時兄弟也有糾葛吵鬧,遇外人挑釁,毫不猶豫協助。保長說: “要找仲民說教去,少跟阿六混,彆信他。”保長問長問短,原來在年前,小六子設計讓仲民藉銀子,說是人參倒賣翻倍賺。就把現有的一大袋人參轉讓給他,進貨價格二兩銀子。仲民藉貸畫押後,小六子還口頭說 “要翻倍還銀子”什麼的。一心能掙大錢的仲民一口答應,說: “小六子,當作感恩費也是應該給你的。”次日,拿到沙頭鎮去,叫賣瞭整日沒人要。滿懷愁緒,說不齣苦,拿迴傢當飯吃吧。煮瞭幾根試試,傢人都不愛吃。仲芒也在,他說喜歡吃,都給瞭他,前後都吃瞭大半年。
第二日,仲芒來找保長聊事,保長一一處理完,仲芒高興離去。想起他吃人參的事情,仔細看著他的背影,心想 “這人參果然是大補,半年猛長,虎背熊腰,臂力過人。”大喊一聲 “仲芒過來”!他又跑過來,問保長何事。”你紅光滿麵,原來是人參給發的?”他摸摸臉說 “好像是的”。又問: “仲民給的人參還有嗎?我給你買下。” “還有一二把剩著來不及吃。”保長給瞭他一兩銀子讓他取來。仲芒接下銀子迴傢取來。保長帶著人參給仲強送去,自己留瞭三根,都跟他中指大小個頭。仲芒拿著一兩銀子硬塞給仲民。
汪麗萍,筆名則言,字方法。祖籍浙江省永嘉縣嶼北村,齣生於舟山定海,後移居香港。在港從事補習行業,成立“汪氏數學”補習社,擔任小學至高中數學老師一職。熱衷寫作,已齣版書籍有《彎彎的月牙》、《楓葉紅瞭》、《嶼北思緒集》上中下三捲。迴憶祖父和父親戰爭時期的文均已發錶在雜誌報刊。各平台發錶的小說以及詩歌共四百餘篇。其中包括,汪氏係列小說:三世篇《前世》《今世》《牙印》上下篇,《黑夜裏的星光》四篇,長篇《大唐越國公汪華》50萬字,《南宋狀元汪應辰》40萬字,《溫州反清星火》上中下,20萬字,與人閤作齣版長篇《浙南汪瑞烈》30萬字,《汪可察的生命悲歌》20餘萬字。另有發錶的散文《油燈》《嶼北》《傢鄉的銀杏樹》《我的父親》《短訓班的日子》等等,近年創作詩歌2000餘首。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