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9:23:06 PM
一傢縣級社會辦醫院究竟有何發展秘籍,能夠一次通過國傢級評審並獲得優異成績?
作者|陳朝陽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在醫療競爭格局加劇、疫情衝擊的多重不利因素下,不少社會辦醫院深陷生存和發展的睏境。
然而,一傢開業僅四年左右的縣域社會辦醫院,探索齣瞭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未來充滿信心。
在3月11日召開的江西省社會辦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第二次理事會上,剛剛通過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組織的信用等級和能力等級評審(以下簡稱“雙評”)的萬載誠濟醫院院長鄧漢成,做瞭一場精彩的參評總結報告,引起與會院長們的共鳴。
據瞭解,在本次評審中,萬載誠濟醫院獲得信用評價AAA級單位、獲得能力評價五星級單位。
一傢縣級社會辦醫院究竟有何發展秘籍,能夠一次通過國傢級評審並獲得優異成績?
近日,“看醫界”對話萬載誠濟醫院院長鄧漢成和江西省社會辦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華峰,以萬載誠濟醫院為樣本探討2.5萬傢江西社會辦醫的高質量發展“破局”之路。
“生不逢時”與擔當重任
2020年,新冠疫情突襲湖北,萬載誠濟醫院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的領導下,主動請纓組建醫療隊赴武漢抗疫。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此時距離這傢醫院開業還不到2年。
萬載縣,隸屬江西省宜春市,位於長沙與南昌兩大都市之間,常住人口為486435人。
萬載誠濟醫院是一所二級非營利性綜閤醫院,床位470張,有9個重點專科,3個特色專科,其中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骨科、泌尿外科為區域內重點學科。
因在抗疫中的錶現,萬載誠濟醫院榮獲“中國社會辦醫新冠肺炎戰疫紀念章”,榮獲湖北省醫學會、江西省社會辦醫協會抗疫先進單位,榮獲萬載縣委、萬載縣人民政府抗疫嘉奬單位。
目前,在萬載縣域內,有二級綜閤醫院3傢,二級專科醫院3傢,鄉鎮衛生院17傢,民營醫療機構13傢。萬載誠濟醫院與萬載縣人民醫院、萬載縣中醫院構築起縣域醫療服務的核心力量。
鄧漢成院長認為,醫院是在艱難和迷茫的時候“齣生”。
2018年,人口紅利開始消失,醫療相關政策也處於劇烈變動之中。
“醫院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創辦開業,可以說起步就如履薄冰。雖然外界不確定因素我們把控不瞭,但內在、自己能夠把控、確定的事情,我們要努力用心做好。”
練好內功,走好第一步。
開業之前,萬載誠濟醫院就舉辦瞭三個月的入職培訓,涵蓋醫療法規、誠濟文化與哲學、醫療行為規範等。
更為重要的是“要辦什麼樣的醫院”。
醫院為醫生製定瞭年薪製,醫生沒有開單提成、開藥提成,也沒有迴扣。醫院努力打造乾淨無汙染的土壤,讓醫生憑自己的專業、敬業和善良做一個體麵尊貴的醫生,用行動詮釋“誠濟”,贏得瞭社會的認可和患者的信任,還有政府的放心。
開業三年,萬載誠濟醫院基本實現運營平衡。
如何讓“遊擊隊”變為“正規軍”?
新建民營醫院麵對最棘手問題是:員工來自五湖四海,醫院文化尚未形成,“移民文化”之下缺乏凝聚力和歸宿感,這將成為醫院發展最大障礙。
萬載誠濟醫院也不例外。
鄧漢成發現,醫院每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醫療規範都不盡相同,有些人甚至把原有習慣當作規範帶到工作中來,與18項核心製度相距甚遠。短時間內要做到徹底改變,確實挺難。
此外,醫院管理團隊能力也亟待提升。
鄧漢成從一名純粹的醫生直接擔任院長;業務院長之前也隻是一名科主任;護理部主任是一名90後,任職3個月從科室護士長提拔上來,上任時纔25歲;臨床護士長平均年齡纔26歲;科主任也隻有兩名有過科室副主任的經曆。
如何讓“遊擊隊”變為“正規軍”?管理培訓、全員學習勢在必行。
開業之後,萬載誠濟醫院不斷組織各種培訓學習,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阿米巴經營管理、開展7S管理、引進張中南人本位醫療管理,經過兩年的努力,醫院人力資源整體素質有瞭較大提升。
但離“管理規範、質量過硬、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萬載誠濟醫院通過“管理破局”也進入瓶頸期。
鄧漢成院長將目光瞄嚮瞭“雙評”。
2020年10月下旬,鄧漢成院長在上海參加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年會和看醫界傳媒舉辦的2020上海醫交會,仔細聆聽瞭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國傢行業評價華東區總負責人、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關於“雙評”工作的經驗交流。
他意識到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閤、重在建設”可以檢驗三年工作,培訓管理人纔,實現醫院的發展越級。
決定參加“雙評”時候,醫院管理層和員工持反對意見的多。大傢認為“雙評”標準很高,醫院當務之急是解決“生存”問題,而要“生存”就要保業務量和增服務質量。參加“雙評”,將會分散人力、物力,影響到醫療服務。
而鄧漢成早已清晰地看到,管理能力不持續提升醫院發展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做難而有價值的事情:主動加瞭一座“大山”
萬載誠濟醫院正式進入到“雙評時刻”。
此時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加上原有常規醫療服務,醫院全體員工的肩膀上有瞭“三座大山”:疫情防控+醫療服務+雙評。
2021年初,準備相關材料,3月開始申報,5月通過協會審核,5月中旬前往上海參加創建培訓班。迴來後,成立“雙評”工作領導小組著手開展創建工作。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國傢行業評價華東區總負責人、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
從成立創評工作領導小組到評價驗收曆時近4個月,鄧漢成先後三次去上海、南昌參觀學習,醫院更是對標“雙評”標準進行瞭大幅度業務流程規範整改。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鄧漢成形容為:“刀刃嚮內”管理革新。
第一,醫院沒有參評經驗,特彆是這種國傢級評審。且“雙評”細則多、復雜、全麵,剛開始沒有方嚮感,難度非常大。
第二,創建工作要突破自我,改變習慣,這讓很多人感到睏難和痛苦。
第三,最難做的事情是,既要保障臨床安全,又要加班加點查缺補漏、完善製度,還要不斷改變醫療行為習慣。
陣痛之後等來的是變化。
評價組對萬載誠濟醫院創評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醫院成為全國第一傢高分通過評審的縣級社會辦醫。
“大傢擰成一股繩,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全力以赴,加班加點。”
常識的東西往往很難
社會辦醫要正視自身“先天不足”,尋找方法改變
對話:萬載誠濟醫院院長鄧漢成
“看醫界”: 閆東方會長稱醫院“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理解這句話?
鄧漢成院長: 這是閆會長對我們創建工作的肯定和鼓勵。
這次“雙評”,我們的管理團隊得到鍛煉,管理水平有瞭很大提升,知道該如何下手抓管理,醫務人員也知道該做好哪些事情,醫療行為更規範。
通過“雙評”,社會上對誠濟更信任。特彆是“雙評”驗收通過,誠濟醫院成為全國第一傢縣級社會辦醫標杆醫院,員工信心、社會知名度極大增強,誠濟品牌也初步形成,“有病去誠濟”的人越來越多。
“看醫界”: 當地衛健委對醫院參加“雙評”什麼態度?
鄧漢成院長: 開展“雙評”是件好事,可以讓社會辦醫機構更加規範,對患者無疑是有益的,政府和衛健主管部門沒有不支持的道理。
我們希望協會多與政府、衛健部門加強溝通匯報,讓他們更加主動積極支持協會開展的“雙評”工作,並將“雙評”納入衛健部門的工作內容,推動社會辦醫高質量發展。
“看醫界”: 作為醫院管理者,您認為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鄧漢成: 社會辦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一直在思考。
單從技術和設備上來講,我們比不瞭公立醫院,環境也比不上。
技術、設備、環境是冷的,必須賦予溫度。賦予溫度並不那麼容易,我認為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首先,要從文化建設開始,把醫院建設成乾淨無汙染的土壤,在整個醫療行為中,醫生不能有“中間商賺差價”的行為。
我讓醫生拿年薪,就是讓他們能做到閤理檢查、閤理用藥、閤理治療。
其次,要求醫生不斷學習,讓他們知道醫生為什麼不能平庸,這是職業要求。醫生平庸會傷害患者,誤診誤治害人不淺。
第三,醫生在整個醫療行為中都要以尊重患者為前提,要做有溫度的醫療。
我們的一切醫療行為要以符閤患者的健康需求去創造患者的健康價值,我認為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醫療規範是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規範是基本常識,常識的東西往往很難的。
“看醫界”: 目前,中國“縣域辦醫”發展良好,齣現基於縣域市場的上市公司。您如何看待“縣域辦醫”?
鄧漢成: 關於“縣域辦醫”,這個概念我不是十分明白。誠濟醫院算不算“縣域辦醫”?從字麵上看應該算。
我們辦醫的初衷有兩個,一個是國傢非常重視社會辦醫,強調這是醫改的重要舉措。
另一個就是通過辦醫體現我們的一種價值,看能否辦成一個群眾滿意的醫院。
我曾說過,馬相伯先生60歲辦瞭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學院,他成功瞭。我也是60歲辦瞭一個誠濟醫院,現在來看,也基本上實現瞭我的願望。
雖然艱難,但我還是滿意,我們的初心是一緻的。
國傢鼓勵支持社會辦醫,有一部分人誤以為投資辦醫院有利可圖。其實,好賺錢的行業,或者能賺快錢的行業,不需要國傢鼓勵和支持都會趨之若鶩,國傢鼓勵支持的反而要慎之又慎。
辦醫院必須要遵循兩個準則:一是醫療的基本道德,二是醫療的健康常識。
我對醫療的提法是:醫療事業或醫療社會組織。我認為把醫院當企業投資或企業管理是錯誤的。醫院與醫院之間不應該有牆,應該互通有無,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這更有利於學術發展,有利於患者康復,互相提防、互相詆毀是醫學、醫療的大忌。
期待國傢級“雙評”讓江西2.5萬傢社會辦醫“煥新”
對話:江西省社會辦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華峰
“看醫界”: 江西社會辦醫整體情況如何?具有哪些顯著特點?
陳華峰: 江西社會辦醫經過四十餘年的成長和發展,隊伍不斷壯大。
據不完全統計,江西擁有社會辦醫2.5萬傢,但數目龐大,服務模式多樣化,由於多種因素,江西社會辦醫發展不平衡,專科特色不強,人纔隊伍不是很穩定,有的小醫院管理不規範,品牌沉澱差,醫院知名度不高,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對江西社會辦醫的鼓勵扶持和促進規範發展。
“看醫界”: 作為行業協會領導,您如何看待“雙評”?會對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能帶來哪些幫助?
陳華峰: 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獨創的國傢行業評價工作,是行業自律和行業服務的具體措施。
與公立醫療機構等級評審的相同之處是,對於醫療機構的規範化管理和質量水平的提升均有著促進作用。
而不同之處在於,等級評審更多關注的是醫療機構的規模、組織架構、規章製度、設施設備人員配備等,而國傢行業評價工作則是以醫療機構醫療質量安全為核心,聚焦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特彆是醫療機構的信用建設也作為一項重要評價內容。
因此,國傢行業評價工作積極響應瞭醫療領域行業政策法規的要求,同時也積極響應瞭我國對於社會信用體係建設的堅定目標。
評價結果應用於行業自律,同時,對於各業務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醫療機構的評優評先、醫療機構的上市融資、醫保商保的申請接入等,均可做為一項重要參考依據,切實促進瞭社會辦醫療機構的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看醫界”: 目前,江西社會醫療機構如何看待“雙評”?參與熱情是否高漲?
陳華峰: 2021年,在省協會推薦下,南昌普瑞眼科醫院、宜春萬載誠濟醫院參加瞭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組織的國傢行業評價,很多社會醫療機構受到啓發。
但目前影響“雙評”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給予政策上的扶持,評與不評,衛生健康部門、醫保部門沒有政策上扶持,導緻一些社會醫療機構積極性不高。
省協會在推動“雙評”的同時,與省衛健委,省醫保局進行協調溝通,為獲得“三A五星”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爭取政策上的扶持。
“看醫界”: 下一步,作為行業協會,江西省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在“雙評”工作上有哪些計劃和安排。
陳華峰: 製定社會辦醫療機構行業管理、行業標準,開展社會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等評價工作是協會的職能之一。
省協會在製定江西省社會辦醫療機構協會關於開展國傢行業評價工作方案,方案中對“雙評”的目的準則、評價依據、專題培訓、組織申報、專傢隊伍建設、悉心指導、嚴格把關、深化內涵等八個方麵來促進江西省社會辦醫療機構參加“雙評”工作。
今年省協會通過評價這一有力抓手,在行業內樹立一批示範標杆醫院,打造江西社會辦醫的行業品牌,提升江西社會辦醫的管理內涵,對促進江西社會辦醫行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意義。(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並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END
2022全國醫院運營大會來瞭!
從“大建設”到“精運營”,如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製度?如何通過良性運營實現醫療機構精細化、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如何打造市場認可的品牌專科?....5月28-29日,由2022上海醫交會專傢委員會、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學術支持,看醫界傳媒主辦的2022全國醫院運營大會將在上海舉行,歡迎報名參會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