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黃埔區九佛街蓮塘古村的在冊古榕樹。
位於黃埔區九佛街蓮塘古村的在冊古榕樹。
黃埔區長嶺街嶺頭茶園航拍圖,樹林鬱鬱蔥蔥。
繼“河長製”之後,“林長製”也來瞭。在近日召開的廣州市全麵推行林長製暨林業園林工作視頻會議上,廣州明確提齣2022年是推深做實林長製工作關鍵之年。今年,廣州將著力構建“三大體係”,突齣抓好“三項重點”,全麵推行林長製,實現“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自2021年以來,中央、省相繼齣台關於全麵推行林長製的意見。2021年8月,廣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全麵推行林長製實施方案》,明確瞭廣州市林長製的主要目標、工作原則、組織體係、林長職責、主要任務和有關保障措施。目前,全市11個區全部印發瞭具體工作方案。各區結閤自身林業和園林保護發展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積極探索建立“産業林長”“高校林長”“自然保護地林長”“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林長製機製。
誰來當?
林長名單將嚮社會公告
林長製是指按照“分級負責”原則,由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誌擔任林長,其他負責同誌擔任副林長,構建省市縣鄉村等各級林長體係,實行分區(片)負責,落實保護發展林草資源屬地責任的製度。
按照黨政同責、屬地管理、全域覆蓋的原則,全市11個區均成立瞭區全麵推行林長製工作領導小組。目前,全市已落實各級林長名單,基本構建起市、區、鎮(街)、村(社區)四級林長體係。接下來,廣州還將進一步完善組織體係,落實各級黨政領導乾部擔任林長和責任區域,並建立林長信息數據庫,及時通過公示牌、媒體等嚮社會公告林長名單。
除瞭構建四級林長體係,廣州市還將構建以村級林長、監管員、護林護綠員為主體的“一長兩員”源頭網格化管理機製,製定護林員管理製度,將保護發展林業園林資源責任具體到人、落實到山頭地塊。
此外,各區還積極探索“林長+”模式。如番禺區根據院校多、校園綠化麵積大的特點,專門設置“高校林長”;增城區選派承包林地麵積500畝以上,或林業年産值超500萬元的林業産業經營者,擔任所屬片區的“産業林長”。
中國生態學會景觀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生態學會副秘書長兼景觀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山大學園林及生態經濟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鍾曉青錶示,隨著林業從經營木材嚮經營生態效益的轉型,森林的生態效益逐步取代木材以及茶油、香菇、木耳、水果等林副産品,成為“第一産品”。從森林資源管護的角度看,體製內管護人員變少瞭,管護工作卻是卻越來越重。
“‘林長製’通過對各級森林資源的實際掌控者‘林長’的任命,既有效地界定瞭各級黨政領導及各種森林資源的林權擁有者的工作職責,也科學劃定相關部門和法人組織的責任,使其‘既有權也有責’,真正把生態文明中的生態産業建設落到實處。”鍾曉青認為,“林長製”實際上把管護森林的責任和權力賦予給森林資源所有權或者林權的實際掌控者,讓經營生態效益的理念變得具象化及社會化。“一長兩員”的設置把林長放到瞭聚光燈下,除瞭護林員,整個社會及所有公民都可以對森林資源長進行長期持續的實時監督。
管什麼?
全省率先將園林工作納入林長製
統計數據顯示,廣州現有林地麵積428萬畝,森林覆蓋率41.6%,森林蓄積量1955萬立方米;建成區綠地率4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52%,人均公園綠地麵積17.33平方米,綜閤公園38個、專類公園47個、社區公園112個、遊園(口袋公園)888個;自然保護地麵積115萬畝,森林公園92個,濕地公園25個。廣州有著豐厚的生態綠色傢底。
廣州推行“林長製”,其中一個特點是係統治理,全域覆蓋。據介紹,廣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將全市森林、自然保護地、濕地、公園、城鄉綠化等所有林業和園林資源,按屬地管理原則全部納入林長製體係,形成城鄉一體、全域覆蓋、係統治理、協調發展的大綠化格局。將園林綠化工作納入到林長製統籌考慮,是廣州在全省內的首創。
目前,廣州各區根據自身林業、園林綠化資源狀況和生態保護定位,製定符閤本區域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落實措施。從化區依托森林資源稟賦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綠榖”,大力發展森林生態産業;海珠區以海珠濕地為核心,以完善“江、湧、湖、林、園”生態網絡體係為重點,著力提升生態水平;花都區積極解決護林隊伍“短闆”,專職護林員從130人增加到179人,護林員統籌配備到各鎮(街)。
怎麼乾
以“綠美廣東大行動”為抓手
2022年是推深做實林長製工作關鍵之年,廣州市將著力構建“三大體係”,突齣抓好“三項重點”。
“林長治”離不開“林長製”。在責任製度方麵,廣州將摸清各級林長責任區域的資源傢底,形成“林業園林資源管護網格圖”,並製定各級林長責任區保護發展任務和目標要求,逐級壓實林業園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對案情嚴重、社會影響大的案件實行掛牌督辦,推動林長履職盡責。此外,還將建立健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監督考核、激勵問責製度機製,確保“長”按“製”辦。
今年,“綠美廣東大行動”將作為廣州全麵推行林長製的重要抓手。全麵實施重要生態區域建設、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碳中和林業、高品質森林生態産品供給、森林城市群品質提升、林業助力鄉村振興等“六項行動計劃”,積極組織開展“林長綠美園”認定、創建“林長製示範區”活動。嚴格落實林長巡林製度、加強森林防滅火工作等也被寫入重點工作任務。
為確保林長製落地見效,市、區將共同建設以“管理林長、服務林長”為宗旨的智慧林長綜閤管理平台,各級林長需帶頭巡林護綠,及時發現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各區每年要選定幾個急需解決的林業園林資源保護發展突齣問題,由林長高位推動,各部門協同配閤,集中力量協調解決。
廣州各區因地製宜、一區一策進行“林長製”落地探索,齣現“高校林長”“産業林長”等。“林長製現在已走齣林業部門,變得社會化瞭。這些新任林長們還需要花時間去瞭解生態效益、生態産業、生態經營管理、生態文明的內涵和人類社會長期持續的生態安全,積纍生態品德的專業知識儲備,紮實承擔起相關管護的責任。”鍾曉青說。
鍾曉青提齣,要想“林長製”發揮更大的生態經濟、雙碳經濟效果,除瞭要加強基層林長和“一長兩員”培訓,提升林長履職能力,同時也要加大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要愛綠護綠的生態品德和生態安全意識。“植物的存在於人類生存而言,不僅僅是提供人類的主糧食物和副食品,最重要的是利用光閤作用,同化人類呼齣的二氧化碳,製造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創造人類社會必需的生態效益。”鍾曉青錶示。
各區特色
增城
全國首推“産業林長”機製
增城區是廣州“綠肺”,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全區林地麵積達到115.5萬畝,占廣州市林地總麵積的27.0%,森林蓄積量達493.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1.9%,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8%,建成區綠地率37.2%。
綠水青山的背後,離不開林長製的推進。自2019年10月起,增城區作為全省四個林長製試點縣之一、珠三角地區唯一的林長製試點區,為全省、全市全麵實施林長製提供可復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增城區斥資1800萬元自主研發林長製綜閤管理信息係統,涵蓋資源保護管理、森林災害防治、園林綠化、林業産業、行政執法、監護監控、生態監測等16個主要內容,實現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一套數”“一體化”,並上綫“增城林長APP”“巡林APP”森林監管巡護平台,補足林業園林信息化工作的“短闆”。
在探索創新運作機製上,增城實踐推齣“林河眾采”誌願小程序,實現巡林巡河聯動結閤,並全國首推“産業林長”機製,動員經營林地麵積大於500畝或年産值高於500萬的承包戶或企業擔任産業林長,將其技術、經驗優勢融入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中,不斷優化林業園林産業結構。目前,全區確立産業林長60名,涉及林地總麵積約11.63萬畝,涉及産值3.5億元。
此外,增城推動“産學研”一體化進程先後建設木本糧油植物推廣示範林、木蘭科含笑屬種質資源庫、增城區茶花科普及文化交流中心,推動立體林業發展。
黃埔
建立“樹長製” 古樹故事“碼”上讀
黃埔區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數量為5208株,約占廣州市古樹名木數量的51%。主要分布在15街1鎮(全區共16街1鎮),約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後,普遍存在立地環境差、管養難度大、人為破壞逐年增多的睏境。在“林長製”基礎上,黃埔區九佛街建立瞭街、村兩級“樹長製”,長嶺街落實古樹名木“樹長製”,實施“古樹故事”項目,“一碼”讀懂古樹背後的曆史文化,以此守護這些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
九佛街在街道層麵設立總樹長、樹長和副樹長,其中黨工委書記任總樹長、聯村領導任樹長、聯村組組長任副樹長;村級層麵設立樹長和專職樹長,其中樹長由村黨組織書記、村委主任擔任,專職樹長由村社社長擔任。同時,設立街樹長製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城市管理辦公室,該辦負責人任樹長辦主任,各級樹長名單隨人事變動自動更新。街級樹長會議將不定期召開,及時研究樹長製工作。
河湧附屬綠地、風景名勝區,鐵路、公路、河道用地,以及散生在各單位管界內及私人庭院、林前屋後等不同範圍的古樹名木,九佛街都有明確管護要求。在廣州市古樹名木掛牌的基礎上,九佛街還增加瞭一塊“九佛街樹長責任牌”,特彆寫明每一級樹長的姓名,如果村民遇到樹木損害的問題,可以立馬聯係相關負責人去搶救整治。在強化日常巡查之下,過去容易忽視的老樹病蟲害等問題能得到及時發現,使得古樹保護工作更加到位。
長嶺街落實古樹名木“樹長製”,將轄內古樹全部納入該區古樹名木電子地圖係統,生成坐標定位,實現24小時視頻監控,若發現損毀或人為破壞情況將及時發齣預警。此外,還啓動瞭“長嶺生態自然環境保護修復行動”,實施“古樹故事”項目,依托轄內東江縱隊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挖掘齣古樹名木與之相關的故事,拍攝村民口述視頻。人們不光可以通過樹名牌認識古樹,更可以掃描二維碼,讀懂古樹背後的曆史。
番禺
19所高校(校區)設置高校林長
番禺區林長製工作從2021年12月上旬開始正式啓動,區成立瞭以區委書記為組長的全麵推行林長製工作領導小組,至今已基本建成區、鎮(街)、村(社區)三級林長體係。全區共設置區級林長17名、鎮(街)級林長230名、村(社區)級林長906名,實現瞭全區16個鎮街、177個行政村、98個社區林長治理架構全覆蓋。長隆旅遊度假區、蓮花山風景區、大夫山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各鎮街的綜閤公園等有獨立涉林涉綠管理機構的區域同樣設置瞭林長體係。
在番禺區,校園綠化麵積大,針對此特點,番禺區將大專院校(校區)的園林綠化工作納入到林長製工作體係,在大專院校(校區)單獨設置高校林長。高校林長由大專院校(校區)後勤(綠化管理工作)負責人擔任;設副林長若乾人,其中一名副林長由大專院校(校區)大學生社會實踐與誌願服務工作負責人擔任,一名副林長由駐校民警擔任,在相關鎮(街)林長指導下開展林長製相關工作。
從化
設立“保護地林長”“檢察林長”
從化是廣州“後花園”和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屏障,依托森林資源稟賦優勢,從化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綠榖”,大力發展森林生態産業。在落實“林長製”方麵,從化區既吸收瞭試點區廣州市增城區林長製的做法,又創新提齣具有從化特色的舉措。
位於從化呂田的廣東從化陳禾洞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廣州地區首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從化區突齣自然保護地管理,探索設立“保護地林長”。在森林資源保護監督方麵,從化區引入檢察力量,推行“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閤治理”生態檢察模式,設置“檢察林長”,用“檢察藍”守護“生態綠”。
今年,廣州將在從化、增城區開展涉林鎮街生態産品總值核算。以此為契機,從化將“建立實現生態價值機製”納入從化區林長製工作發展目標,探索建立林業碳匯交易平台,助力從化打造國傢城鄉融閤發展試驗區生態價值實現機製示範基地。
采寫:南都記者 夏嘉雯 莫郅驊 劉安琪 梁思華 實習生 溫文熹
通訊員供圖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