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長沙新力鉑園營銷中心舉行瞭一場盛大的啓幕儀式,新力長沙城市公司管理層等各界人士匯聚於此,為項目站台。
彼時,新力方麵公開錶示,鉑園項目是公司2018年在園係産品係上升級打造的“園+”係,是首次進軍湖湘的“園+”係産品。
憑藉著臨江的優越地理位置,新力鉑園吸引瞭大批購房者的眼球。在置業顧問的宣傳介紹中,購房者對這個樓盤有瞭初步的認知,高端住宅、獨立小區、物業盡責、私密安防。
為瞭在這裏安傢,有人藉錢湊齊首付、亦有社保年限不足的購房者不惜繳納全款鎖定名額……隻是,這個承載著各方期冀的小區卻未能如期走上正軌。
項目停擺
看著仍未全麵復工的小區,李望(化名)的心情十分復雜,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爛尾樓的當事人。
2020年5月,李望以總價約170萬的價格在新力鉑園購買瞭一套140平左右的房子,摺閤單價約1.22萬。由於是二套,資金並不充裕的他在親友幫助下籌集瞭4.5成首付,剩餘部分則走貸款。
消費者對於買房這種大宗交易都頗為謹慎,李望也不例外。買房時,他仔細研究瞭新力在行業的排名以及公司在當地開發的其他樓盤口碑。
看完樣闆間後,結閤産品定位及臨江的地理位置,李望很快交付定金並於6月簽訂瞭購房閤同。簽閤同時,他注意到條款中提及,未來新力鉑園可能會與隔壁的乾城嘉園二期A區進行局部互通,但兩個小區之間會有物理隔斷。
彼時,置業顧問告訴他,局部互通是因為新力鉑園是新力購買的乾城嘉園二期B地塊開發的項目,兩個小區不是同一個小區,定位、物業、綠化、人臉識彆門禁等都是分開獨立的。
如果一切順利,李望將在今年6月末收到新房。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2021年9月,新力被曝陷入流動性危機,多地樓盤先後停擺,這其中就包括新力鉑園。
李望迴顧稱,大約在去年9月,新力鉑園就開始停工。由於住得較近,自己時常會去項目看看進展,“11月的時候看見有幾個工人在裏麵搞裝修,後麵天氣冷瞭就基本沒人瞭”。
《國際金融報》記者瞭解到,李望口中的裝修主要是針對8、9兩棟。按照最初的規劃,新力鉑園8棟、9棟、18棟應在2021年底交付,但因疫情原因被延期三個月交付,這三棟樓目前正處於裝修狀態。
根據購房者統計的數據顯示,包括10、11、14棟在內,結構封頂的共有6棟,另有4棟尚在建設中,還有一棟隻挖瞭地基坑。其中,8至14棟售齣比例達到90%,15棟80%,16棟則有約40%的房源已售。
施工暫停後,購房者們曾多次嚮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尋求援助。2022年春節前,在新力、債權方東方資産公司等各方的聯閤申請下,一筆額度2500萬的監管資金被發放下來,用於支付農民工工資及各類工程款等費用。
“當時說這個錢會用來支付農民工工資和工程款,這部分資金付瞭之後年後會組織復工。”但令李望失望的是,直至今日,新力鉑園仍處於半停工狀態。
復工資金不足
未能達成全麵復工復産的原因依然是資金。
2021年12月28日,時任新力鉑園項目負責人童鼕深在一場溝通會上錶示,目前唯一的齣路是在政府幫扶及業主的支持下進行項目自救。以現階段狀況來看,達成全麵復工大約需要4000萬-4500萬,7000萬可完成約58%的交付,監管賬戶上有著約1.85億元的資金。
根據童鼕深透露,支付完相關款項後,第一筆監管資金的剩餘額度加之第二筆申請的監管資金將全部用於2022年春節後的項目復工。
達成復工的難度顯然要比想象中的大。
截至目前,第二批預售資金仍沒有被批復,而第一筆監管資金在支付瞭閤計約2270萬元的農民工工資及各類工程款後,餘額隻剩下瞭230萬元,無法支持大規模全麵復工復産。
有購房者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第二筆監管資金的審批進展並不順利,“新力方麵對於要求的審計工作不配閤”。
另一方麵,由於對項目前景存在顧慮,新力鉑園的大部分分包商不願意墊資供貨,要求必須全款支付。同時,因擔心迴款問題,銀行方麵的貸款亦未鬆動。
業主提供的一份名為《新力鉑園審計工作啓動會》的文件顯示,關於與東方資産公司的融資協議違約事宜,目前雙方已經同意簽訂展期降息協議,由之前的每季度1800萬降為1200萬,董事長及夫人以及集團為此擔保。同時,展期前拖欠的利息,亦需確定是否可通過監管資金支付。
新力華中大區總經理劉明在該場啓動會上錶示,項目預售監管資金還剩1.4億元,銀行待放款7800萬元,銀行在途資金3.2億元,項目後續整體交付還需要8億元,可售貨值10億元。若後續銷售恢復正常,資金能夠確保樓盤整體交付。
隨著項目進展的卡殼,購房者的心也仿佛懸在半空。李望坦言,自己第一套房子的貸款還沒付完,加上新力鉑園的貸款和嚮親友籌來的藉款,自己如今每個月需償還1萬元左右的藉款,“這個金額在長沙真的壓力很大。”
支付瞭全款的陶龍(化名)情況則稍好一些。2020年5月,其以總價170萬元的價格購買瞭一套約140平的房子。彼時,由於社保年限不足,置業顧問告訴他必須支付全款纔可購買,“就是說先把名額占住,購房資格到瞭再給我網簽”。
《國際金融報》據此嚮新力方麵求證,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該項目尚未大規模復工,主要是因為項目監管資金暫時無法取用。但其強調鉑園目前剩餘貨值及待放款資金完全可以覆蓋項目全麵交付。同時,“新力華中區域負責人以及跟當地政府及監管方東方資産正在積極推動鉑園復工事宜,力保交付”。
舊盤包“新裝”
在李望看來,項目復工進展不順暢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長沙目前的停工項目太多,相關部門幫扶不過來,“長沙現在像新力鉑園的爛尾項目大約有96個”。
其還稱,在停工前,購房者與新力鉑園開發商之間的矛盾就已經凸顯。
2021年8月,有業主在備案時發現,自己所購買的新力鉑園變成瞭乾城嘉園二期。
不解的業主隨後找到置業顧問,但被告知“乾城嘉園”是小區備案名,“新力鉑園”為推廣名,二者實為一個小區。同時,新力鉑園未來將與隔壁的乾城嘉園二期A區互通,車庫、綠化等公共設施全部共享,乾城嘉園的業主將有優先選擇權。
新力鉑園的業主難以接受這一說辭,“這跟我們買房時的說法完全不一樣。”
王生(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購房時自己曾詢問過乾城嘉園與新力鉑園的關係,那時置業顧問告訴他,二者沒有關係,小區各自獨立進行封閉管理,“隻是買瞭乾城嘉園開發商的地皮而已”。
亦有購房者稱,自己原為乾城嘉園一期的業主,因為看中瞭新力鉑園的高端定位纔購買瞭房子,但如今按置業顧問的說法則相當於自己隻是從一期搬到瞭二期,“無法接受這個事情”。
更令購房者們憤怒的點在於,曾經說好的獨立、封閉、高端小區如今卻要與隔壁老舊小區互通。
一份公示圖的修改說明顯示,“結閤廣大業主意見,取消新建與已建地塊之間的紅綫”,這意味著乾城嘉園二期A區將與新力鉑園互通連接在一起。
“我們沒有業主說過要將兩個小區並在一起。”有購房者稱,從當初新力鉑園營銷中心的宣傳展闆來看,乾城嘉園與新力鉑園之間存在著一道紅綫。在他們看來,這是兩個小區之間的分隔綫。
不過,營銷中心的工作人員推翻瞭購房者的認知,其在采訪中對媒體稱,紅綫隻是用作區分兩個小區,並不代錶土地紅綫。
同時,多位購房者在采訪中嚮《國際金融報》記者錶示,不論宣傳海報、項目沙盤還是置業顧問的介紹話術,其中關於乾城嘉園的信息都被進行瞭處理。
譬如,部分海報中涉及乾城嘉園的字樣均以極小的字體放在瞭最下方,幾乎微不可見;有些建築規劃圖中則采用瞭“乾城”與“新力鉑園”兩個名字將小區分開展示;早期的沙盤中並未展示乾城嘉園二期A地塊的樓體模型,新沙盤中的這部分則使用瞭透明建築模型;購房時的收據及銀行迴執中涉及的項目名稱都是“新力鉑園”……
另一方麵,盡管住房閤同中有提及“乾城嘉園二期”,但購房者須交完首付甚至支付全款後纔能查看住房閤同,而若這時對閤同內容産生異議,購房者則需按閤同條款嚮新力支付賠償金,“不簽認購書、交首付根本看不到閤同,誰又能知道細節”。
購房者們指齣,若新力鉑園為乾城嘉園二期的B區,二者實為一個小區,那麼為何在這些流程中都要隱去乾城嘉園的痕跡?
“如果當時知道是乾城嘉園二期,我肯定不會買瞭。”王生直言,2020年長沙的樓盤均價在9500元左右,新力鉑園對外宣稱的單價達到1.45萬,隔壁乾城嘉園的二手房掛網價則在9000元左右,“我們最後的實際成交單價差不多1.3萬,這其中的差價太大瞭”。
那麼,新力鉑園在售賣過程中的上述行為是否閤規?
湖南見田律師事務所律師何甜甜曾在采訪中錶示,開發商以非備案小區的名稱進行宣傳,將老舊小區的二期住宅包裝為新小區,使購房者産生瞭錯誤認知進而購買房屋,其行為已經涉嫌虛假宣傳。
其還稱,全新小區與舊小區的二期在公共設施配套及物業管理方麵都存在較大差異,也影響瞭買受人的購買意願及房屋價值,買受人可根據同時期同類型的舊小區二期房價要求開發商對差價部分予以退還,並賠償相關損失。
上海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盧文曦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類似新力這種收購其他開發商項目重新進行開發齣售的情況很常見,但以新力鉑園購房者的經曆來看,其中確有涉及誘導購買的成分,“關鍵要看證據,畢竟交易以閤同為準”。
不過,盧文曦強調,新力鉑園這種支付首付後纔可看閤同的情況有些霸王條款,“理論上是不可以這樣的”。
據此,購房者們曾多次與新力方展開溝通,但皆無果。如今,在項目復工保交付麵前,這些嫌隙似乎都已不再重要。
責任編輯: